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居庸关

居庸关

居庸关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2篇,主要集中在地理、中国文学、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8818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中国机关后勤、北京社会科学、今日中国:中文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首届明代帝王陵寝研讨会暨首届居庸关长城文化研讨会等;居庸关的相关文献由199位作者贡献,包括东方IC、吉人、乃夫等。

居庸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 占比:2.5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8818 占比:97.33%

总计:9060篇

居庸关—发文趋势图

居庸关

-研究学者

  • 东方IC
  • 吉人
  • 乃夫
  • 木乙
  • 李德仲
  • 冯新生
  • 朱希元
  • 李啸
  • 李艳华
  • 杨乃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晶
    • 摘要: 舒适便利的交通工具,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将各个冬奥赛场串联起来,生动诠释着北京冬奥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万山磅礴,长城逶迤,崭新的"复兴号"从居庸关隧道飞速驶出,沿着世界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速铁路,驶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历史在此时定格。伴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北京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 张玉坤; 李松洋; 李哲
    • 摘要: 居庸关防区是明代拱卫京师的重要屏障和连通内外的核心枢纽,是明长城体系中大型关城防区的典型代表。其空间控制力范围远超过居庸关关城边界,是经长期发展形成沿太行山脉五路分守的居庸关防区。本研究基于历史典籍中对居庸关防区聚落军事属性的记载,经现场踏勘考察定位,在厘清居庸关防区层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可融入明长城整体框架的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信息数据库。分析得到居庸关防区军事聚落空间布局总体特征及其与驻军数量分布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关系。其一,防区聚落分布与战事分布趋同,形成西路与关沟两个中心;其二,防区边缘聚落密度高、驻军密度小、前哨作用突出,防区腹地聚落密度低、驻军密度高、屯兵作用突出;其三,除长城边墙沿线外,防区内聚落多设置在海拔较低、坡度较小、南向采光较多的区域。这一方法与结论,对明长城军事聚落空间布局的整体性研究和重要关城节点军事作用机制的讨论与现代保护策略的制定均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 吴蔚
    • 摘要: 作为长城关隘文学景观的代表,居庸关的文学地理意义是多重的。首先从地理意象的文化意蕴上看主要是“阳国北门”精神,即抵御外侮、追求和平的精神。长城关隘曾是“阳国北门”“阴国南门”或“国中虚门”,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阳国北门”,即守护国家安危的存亡之门。其次从地理叙事看,主要为战争灾难的多重“复奏”与民族融合的“变奏”。动荡年代,入关与出关,家园与异乡,生与死,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和平时期,关口的开放与融通大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为安乐之音。最后,从审美空间看,关外的苍凉悲慨、关内的苍翠秀丽也涵盖在一道雄关之中,是复杂的统一,多样的和谐。开放、融通、和平的精神应成为当下这个时代长城文化的主流。
    • 徐林(文/图)
    • 摘要: 局部放大的土木村。明史记载,明正统14年(1449年)秋,瓦刺大军犯边,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经太监王振怂恿,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御驾亲征。二十万明军出居庸关一路向西北进发,经宣府、阳和直至大同。明英宗并不清楚,他的对手兵分四路,以东西两路为牵制,中央两路进逼大同和宣府。明军出师不利,外围作战接连失利,又缺乏有效指挥协同,英宗被迫决定撤军。
    • 苇航
    • 摘要: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大顺”,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同时,刘芳亮率领南路军,东出固关后,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 张旻
    • 摘要: 明朝是在修长城一事上最下功夫的朝代,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都是明代修建的。明朝在青海境内修筑长城防御工事,跨正德、嘉靖、隆庆三朝,长达六十多年。青海境内的门源、互助、大通、湟中、贵德、乐都等地都有明长城遗址分布。
    • 文天骄
    • 摘要: “燕京八景”脱胎于“潇湘八景”,其作为北京著名的景观文化,自元代起有大量的相关诗文存世。这些诗文不仅展现了各历史时期从皇帝到普通文人对这八处实地景观的颂扬,其中的景序也反映了元、明、清不同的空间逻辑。元代以“居庸叠翠”为首的景序是元人“内北国而外中国”观念的体现。明永乐时期同样以“居庸叠翠”为首的景序却有着与元代截然相反的内外之别,即“内华而外夷”。到清乾隆时期,“燕京八景”有了以“琼岛春阴”为中心的新秩序。元、明、清三代的统治阶层为“燕京八景”注入了完全不同于“潇湘八景”的政治意涵,其背后是时代、民族观念等因素在起作用。
    • 姚文婕; 谢利银(指导)
    • 摘要: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每当想起那件事,我心中的“花”就会盛开。那天的语文课,教的是《詹天佑》。老师问:“詹天佑是怎样修建八达岭铁路段和居庸关铁路段的?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用画图的形式展示一下?”昨晚,我就是采用画图的方法预习的,听后心里一阵欣喜,可从来不敢举手的我依然不敢举手。在我迟疑中,身后的张诗惠举起手,被老师请上了讲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