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隆庆

隆庆

隆庆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4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南洋问题研究、贵州文史丛刊、南方文物等; 隆庆的相关文献由245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戈、孙晓、曹永年等。

隆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4 占比:100.00%

总计:244篇

隆庆—发文趋势图

隆庆

-研究学者

  • 冯戈
  • 孙晓
  • 曹永年
  • 李漪云
  • 沈朝阳
  • 王世华
  • 田利兰
  • 荷衣蕙带
  • 裴永亮
  • 邸和顺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琪
    • 摘要: 徽学研究专家卞利认为,“乡约是徽州宋以来历经明清两代,而被普遍推广实行的一种民间组织,他们为了御敌卫乡、劝善惩恶、厉行教化、保护山林或应付差役等共同目的,依地缘或血缘关系建立的民间组织”。本文所指“乡约”为在乡村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邻里乡亲互相劝勉共同遵守,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的一种制度。祁门县文堂村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订立的《乡约家法》是一部内容丰富,体制完善的乡约,这个古老的乡村至今依然保存着一些良好的乡风民俗。
    • 潘浩正
    • 摘要: 先看绍兴至杭州、宁波的交通时间。明隆庆元年(1567)刻本、王稚登《客越志》载嘉靖四十五年(1566)他从苏州出发,取道京杭运河和浙东运河赴慈溪往吊武英殿大学士袁炜,经杭州、绍兴、宁波来回之交通日程:“岁丙寅五月,余方有事于故相国袁公之丧。……十三日早出金阊门。……十六日……至杭州北新关。……十七日新晴,……入关泊得胜坝,僮辈入城僦得邸舍。……廿四日顾丈来送别,……青泥一尺,负而登舟。……东望海门,羲和正升,……漏刻未移,已达西兴。……插一竹于船头,有风则帆,无风则牵,或击或刺,不间昼夜。……二十里萧山县听朝楼,……四十五里山阴县枕上过,六十里绍兴郡,禹穴已成梦游。廿五日早过樊江,去绍兴五十里,……又六十里渡曹娥江,……三十里上虞县,……十里中坝,十八里下坝,滩声下碛,怒如惊涛。
    • 吴俊; 寇焱
    • 摘要: 明代漆器在宋元漆器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元代之前极少出现对漆器收藏品鉴的文献,而随着明初的《格古要论》与隆庆朝《饰录》的成书,到明中晚期文人对道器观的重新审视,漆器已然与其他手工艺品一起进入了文人、市民阶层的审美视野。明代世情小说作为文人创作、市民阶层中传播的载体,其中所描写的漆器既是当时社会漆艺流行的直观写照,同时也包含了对人情世态的隐喻。
    • 龙在宇
    • 摘要: 明隆庆四年(1570),一道人事任命震惊朝野。当年两广叛乱,平叛大军连吃败仗。内阁首辅高拱决定,将江西按察使殷正茂升任广西巡抚,统军十万,远征两广。文官出身的殷正茂极具军事才能,但他是个大贪官,当地方官吃农民赋税,到军队后就克扣士兵军饷。因此,满朝文武一致反对这项任命。高拱不为所动。
    • 韩天衡
    • 摘要: 江南,历史上是一个很宽泛的区域概念。历史上长江之南的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乃至贵州都可称之为江南。而此文所指为江、浙、皖、沪地区,明清时期,尤其是明代文人篆刻家多也出生、活动于此,所以,明清江南地区的篆刻,也可以浓缩、概括地视为中国的篆刻。文人,则是跟唐宋后的不通文墨、不谙《说文》的制印工匠相对而论。之前,元到明初、中期,史料也显示彼时有王冕等一些文人偶用石材刻印章,但不成气候,艺术水准也不能算很高,但应承认他们有铺垫之功。明代文人篆刻的勃兴昌隆,发轫于明嘉靖、隆庆两朝,也就是明代的中晚期。
    • 孙志强
    • 摘要: 引子1572年:文彭身将死,何震名欲扬明代隆庆、万历之交的前后几年,对于中国文人篆刻史而言,是较为关键的几年,文人篆刻史中万历以降的种种大事,都在隆庆、万历之交的前后几年里初现端倪。隆庆五年(1571),嘉兴项元汴家族、上海顾从德家族等四大家族,在苏州举办了一场清玩会。张丑之父张应文得以往观,他详细记载了清玩会中展示的藏品。这些藏品无一不是艺术史中重量级的书画作品,例如王羲之的《此事帖》墨迹,这件作品是隆庆三年(1569)八月,项元汴以五十两白银从大收藏家安国后人处购买而来。顾从德家族出示的重量级藏品则是一方秦代蟠螭玉玺,印文内容为"疢疾除,永康休,万寿宁"(张应文《清秘藏》)。这方玉印在江南地区赫赫有名,它贯穿了整个明代篆刻史,我们只需要看一看它的递藏顺序即可得知。据本文主人公之一文彭所记,这方玉印在元代的藏家是清阁的主人倪瓒,在明代则经由沈周.
    • 吴倩
    • 摘要: 钟粹宫(图一),其名取集聚精华之美意,位于紫禁城东六宫区内西北隅,与西六宫储秀宫遥相呼应。钟粹宫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初建,称咸阳宫,作为嫔妃的居所。嘉靖十四年(1535)始称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一度改前殿为兴隆宫,后殿为圣哲殿,后小院称为龙德斋,作为皇太子幼年居住的东宫[1]。清代这座院落延续钟粹宫之名,用作后妃传统的起居空间。并且,由于咸丰帝奕詝在此的生活经历,钟粹宫复现皇帝潜邸的功用,成为晚清宫廷的重要院落。
    • 张旻
    • 摘要: 明朝是在修长城一事上最下功夫的朝代,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都是明代修建的。明朝在青海境内修筑长城防御工事,跨正德、嘉靖、隆庆三朝,长达六十多年。青海境内的门源、互助、大通、湟中、贵德、乐都等地都有明长城遗址分布。
    • 张保见
    • 摘要: 明代潮阳县志书凡六修,各志前后相继.隆庆《潮阳县志》是目前可见的潮阳地方存世完备的第一部方志,具有纪传体特点,史论结合,考辨扎实,保存有完备的修志进程史料,是潮阳地方文献资料渊薮,能够为地方治理、乡土教育、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或依据,部分记述可以对正史起到补充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