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理意象

地理意象

地理意象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148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五台山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理论界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第六届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五届年会等;地理意象的相关文献由76位作者贡献,包括代清、刘洁1、吕文雪等。

地理意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0.7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9148 占比:99.20%

总计:9222篇

地理意象—发文趋势图

地理意象

-研究学者

  • 代清
  • 刘洁1
  • 吕文雪
  • 杨亮
  • 杨雨蕾
  • 王海燕
  • 费团结
  • 何新
  • 佘丽珍
  • 冯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罗娜
    • 摘要: 《全唐诗》“霸陵”是唐人诗歌抒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意象。分析《全唐诗》题目或内容含有“霸(灞)陵”的诗歌,可窥见这一地理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霸陵无华,劝谏统治阶层戒奢从俭;霸陵迎别,表达相逢或分离之情;霸陵怀京,表达家园或京华之思;霸陵老将,借典自况或喻人写怀才不遇;霸陵景秀,写山水之美抒禅趣。
    • 吴蔚
    • 摘要: 作为长城关隘文学景观的代表,居庸关的文学地理意义是多重的。首先从地理意象的文化意蕴上看主要是“阳国北门”精神,即抵御外侮、追求和平的精神。长城关隘曾是“阳国北门”“阴国南门”或“国中虚门”,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阳国北门”,即守护国家安危的存亡之门。其次从地理叙事看,主要为战争灾难的多重“复奏”与民族融合的“变奏”。动荡年代,入关与出关,家园与异乡,生与死,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和平时期,关口的开放与融通大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为安乐之音。最后,从审美空间看,关外的苍凉悲慨、关内的苍翠秀丽也涵盖在一道雄关之中,是复杂的统一,多样的和谐。开放、融通、和平的精神应成为当下这个时代长城文化的主流。
    • 周雨阳
    • 摘要: 剑门作为古战场在唐代诗歌中经常被提及,成为诗歌中重要的地理意象。唐代诗人书写“剑门”时,感叹其险要地势环境,抒发自我情感,同时“剑门”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记录历史事件和逸事。通过研究唐诗中的“剑门”地理意象内涵,从新的视角探索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其壮美的审美倾向与审美个性。
    • 李晓旋
    • 摘要: 地理意象研究作为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为当代羌族作家的文学作品批评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羌族作家创作了大量反映岷江和涪江流域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的文学作品。其作品中的山水、动植物等自然地理意象,不仅构建了独属于羌民族的自然地理空间,也浇筑了羌族人民的精神空间。羌族作家世代生活的人文地理环境建构了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意象、地域文化意象,并且该地多元的人文环境也促成了作家艺术风格的多样和作品中多元文化的互生互融。
    • 刘令贵
    • 摘要: 须弥空间观是佛教典籍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图式构想,其蕴含的时空观、宇宙观极具想象力,反映了佛教对宇宙空间结构的基本认识。须弥山作为佛教观念中的“圣山”,其周围环绕着八山八海和四大部洲,须弥山之处即为一小世界的中心。五台山作为佛教现实地理存在的“圣山”,五峰耸立犹如垒土之台,其四方天下、山水环绕的地理特征与须弥山具有相似性。从佛教地学观念和现实地理视角出发,以须弥山空间观和五台山地理为对象,展开对“四方天下”、“山水环绕”共性空间特征的相关梳理,找寻佛教观念和现实地理中两座圣山的意象出处,揭示五台山作为现实佛教名山的佛教地学依据。
    • 冯浩
    • 摘要: 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显学”,已经创建了系统的话语体系,提出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文学地理意象研究法作为文学地理学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将文学意象与地理意象相结合,是文学因素和地理因素的结合体,这种方法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故乡情结作为文学创作中的永恒主题,承载了创作者关于自己故土的地理记忆,运用文学地理意象研究法分析故乡情结中所蕴含的自然地理意象和人文地理意象,可以突破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阐发故乡情结中的新内涵。
    • 何新
    • 摘要: 《蜀道难》是盛唐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在其传入英美世界的过程中,被多位西方译者翻译。然而原诗中蜀道的“野性”特征在多个英译本中并未再现,而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鉴于此,文章从比较文学和生态批评的视角考察了《蜀道难》中的地理意象与动物意象在阿瑟·韦利、艾米·洛威尔等西方学者的七个英译本中的翻译,探究了原诗中自然“野性”特征在英译本中的泛化与弱化,并揭示了这一式微现象所蕴含的东西方异质自然观。力图在发掘《蜀道难》的生态内涵和审美特征的同时,为李白诗歌海外传播研究提供新的阐释维度和研究范式。
    • 裴佳敏; 宫臻祥
    • 摘要: 辛弃疾信州词中的文学景观有30余处,涉及82首词。这些词中带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地理景观具有独特的书写特征、文学功能和审美方式。在书写特征上,辛弃疾信州词中的文学景观具有实体性、临场性与近观性的特质。文学功能上,这些词所描写的景观又兼具地理意象的文学内涵,成为辛弃疾审视心灵的看台、回归自然的驿站。审美方式上,辛弃疾词讲求意境营造,以真景真情塑造柔性词风,建构多维空间,表现了其清新雅淡的语言风格,尤其与实体性文学景观互通互融,从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辛弃疾词品的意义功能与写景造境的高超艺术。
    • 李静静
    • 摘要: 《亚鲁王》以蝴蝶、糯米、集市等诸多意象构建了一个富饶宜居的祖居地,以30余个地理空间流转点出自东向西的迁徙路径,通过地理叙事显现出麻山苗族悲怆的迁徙历史.族群记忆感召族人在迁居途中重建与族源地相仿的地理空间,在丧葬仪式上吟咏祖源地以召唤亡魂回归故土,这两种形式为麻山苗族"归冢"意识的民族精神心理显现.史诗文本与演唱时空构成"互文性"关系,地理意象与"归冢"意识贯穿始终,形成史诗文本"沉郁悲怆"风格与丧葬仪式"向死而生"特征的鲜明对照.
    • 张兴茂
    • 摘要: 送别诗滥觞于《诗经》,至唐而大盛,为古人重要诗歌书写类型。从历时的角度看,送别诗发展进程中,其地理意象书写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递变轨迹。唐前送别诗仅涉及对移出场的自然景观的描写,唐代以后才涉及对移动路径和移入场的景观想象,形成沿路叙景式、风土展示式的写作范式。这一方面是由于唐前政治环境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离人面对不可知的命运与前程心生愁绪,送别诗主诉离愁而不涉旅途景致及远方风物。另一方面,唐前人们对地理空间认知有限,且活动范围受限于自然、交通等条件,使得地理认知与实际地理经验双重缺乏,反映在送别诗的写作上,则表现为对移出场之外地理意象书写的缺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