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塞
小脑梗塞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19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32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临床新医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经方论坛、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第六届中西结合小动物临床病例研讨会等;小脑梗塞的相关文献由279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倪桂珍、刘泰等。
小脑梗塞
-研究学者
- 等
- 倪桂珍
- 刘泰
- 史益民
- 吕晶
- 吴明
- 吴永伟
- 孙玉衡
- 孙纪峰
- 宋维良
- 曾祥发
- 朱炯明
- 李巍
- 李澄
- 李秀琴
- 李红
- 李顺萍
- 杜芳
- 毛庆菊
- 汪孙
- 王丽慧
- 白海龙
- 祝斐
- 葛伟芳
- 蔡畅华
- 谢贤
- 郭洪志
- 金卫星
- 陆晖
- 陈华林
- 陶陶
- 雷万生
- 顾翔
- 黄绍伟
- WANG Fang
- 丛斌
- 于海涛
- 付凯
- 伊丽瑾
- 何合萍
- 何开玲
- 何绍强
- 余璐
- 侯岩
- 全炜
- 兰岚
- 刘保萍
- 刘华
- 刘强瑞
- 刘惠宇
-
-
-
张琼桂
-
-
摘要:
目的 通过本研究分析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小脑梗塞后眩晕的应用效果并阐述其治疗优势和必要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脑梗塞后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让患者静脉滴注前列地尔,并联合格拉司琼治疗,通过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给予前列地尔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小脑梗塞后眩晕,实验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为88.89%,对照组为57.78%,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小脑梗塞后眩晕,治疗效果显著.
-
-
-
-
宋维良
-
-
摘要:
目的 探究小脑梗塞误诊原因以及处理的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至2013年误诊患小脑梗塞换着1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运用头颅核磁共振成像与脑血管造影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结果 这10例误诊小脑梗塞患者是后期的诊断过程中,被确诊患小脑梗塞,并且通过治疗后都能够顺利康复.讨论 在诊断过程中有疑似为小脑梗塞的时候,要及时彩玉头颅核磁共振成像与脑血管造影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确诊以及及时的治疗,防止因误诊造成的危害与医患纠纷.
-
-
-
-
王春;
韦道祥
-
-
摘要: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小脑梗塞后患者体位改变、闭目站立、视物旋转及呕吐等眩晕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小脑梗塞后眩晕患者,每天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0μg和格拉司琼6 mg,连续14 d,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连续3 d观察评分,取平均分数,测量所有指标时间均在每天上午8:00—10:00之间;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差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结果 32例小脑梗塞后眩晕患者治疗前后Berg和Barthel评分平均数分别为10.6±3.4、16.14±10.01和45.80±6.75、60.62±11.53;治疗前后差值平均数分别为34.81±5.05和44.17±9.98,经t检验(P<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2例小脑梗塞患者临床眩晕症状完全消失11例,显著好转18例,好转3例。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格拉司琼能非常有效地治疗小脑梗塞后眩晕,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推荐作为治疗小脑梗塞后眩晕方案之一。其机制可能是前列地尔能够扩张颅内痉挛血管增加侧支循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使之能通过毛细血管有效改善微循环;同时格拉司琼能阻断眩晕经由5-HT3受体激活迷走神经的传入支而触发的呕吐反射,两者协同作用,从而改善眩晕和呕吐症状。
-
-
赵祥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小脑梗塞住院误诊的原因以及处理方式,降低误诊率.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至2011年住院误诊16例小脑梗塞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采用头颅MRI及脑血管造影进一步诊断.结果:16例误诊患者均在后期诊断中被确诊为小脑梗塞,并通过治疗顺利出院.结论:在诊断疑似小脑梗塞疾病时,要尽早使用头颅MRI及脑血管造影,对确诊病例实施有针对性的外科治疗,避免误诊漏诊引起医患纠纷.
-
-
-
孙纪峰;
吴永伟
- 《第四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经方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茯苓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近期笔者运用该方治疗1例大面积小脑梗塞,方:茯苓泽泻汤加味。处方:茯苓80,桂枝30,肉桂20,生白术30,炙甘草15,干姜24,泽泻75,川芎45,4剂,代煎,每日二次,每次一包。1剂服完,患者自觉恶心感消除,头晕好转。4剂服完,患者敢睁眼翻身,头枕痛消失,可自行缓慢起床上厕所。舌质淡苔白脉滑。效不更方,原方再予4剂,4剂服完,患者头晕已经不明显,口干口苦消失,能自由下床散步。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原方再予4剂,4剂服完,患者症状消失,痊愈出院,获得满意疗效.
-
-
-
-
-
-
- 王永发
- 公开公告日期:2005-08-31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三七人参皂苷Rb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