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学
小科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1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0638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哲学分析、新华文摘、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等;小科学的相关文献由72位作者贡献,包括陶迎春、赵艳枝、卢晓强等。
小科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0638篇
占比:99.86%
总计:50709篇
小科学
-研究学者
- 陶迎春
- 赵艳枝
- 卢晓强
- 吴家睿
- Begley
- D.普赖斯
- Sharon
- 一兵
- 丁心雨涵
- 丁湘宁
- 余丽英2
- 余军
- 余炜炜
- 侯海燕
- 克里斯蒂娜·利·吉洛斯
- 冯之浚
- 刘吉
- 卿前龙
- 吴博
- 吴忠良
- 周利民
- 唐雯汐(译)
- 大河
- 孙章
- 安华
- 宋剑耕
- 宋国琴
- 庄奇勋
- 徐冠群
- 徐立琴
- 李光
- 李刚
- 李志明
- 李珂
- 李辉1
- 杨乔文
- 杨震
- 查有梁
- 梁淑芬
- 汤东
- 沈律
- 熊志军
- 王乃粒
- 王妮
- 王珏
- 王荣改
- 王辉
- 王雅雅
- 田辉玉
- 申丹娜
-
-
沈律
-
-
摘要:
从科技发展史上看,世界科技的发展已经历或正在经历欧洲小科学、美国大科学和中国超大科学时期.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小科学、大科学和超大科学时期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增长规律,建立科技增长的三大动力学模型.在这些模型基础上提出小科学时代对应于科技增长的指数曲线规律,大科学时代对应于科技增长的S曲线规律,超大科学时代对应于科技增长的双S曲线规律.这三大科技发展基本规律是导致三大科学时代发展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通过比较分析科技增长的动力学模型,使读者理解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和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技发展基本规律,以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模式转变.
-
-
-
徐冠群
-
-
摘要:
科学作为各种细化领域专业知识研究的体系总和,因其复杂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要求,从诞生之日就被赋予强烈的精英色彩.但近半个世纪,特别是在新媒体和社交媒体时代到来的浪潮中,科学逐渐从神坛走下,原本只存在于专业术语和实验室中的科学事物变成具有引爆力的公共话题.在当前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需要知道作为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交集较少的硬科学何以引起一场场全民参与的狂欢,乃至于网络空间中的相关者与无关者都纷纷登上内容生产的乐队花车;科学何以"升维"至全人类层次;传播在科学与公众间搭建了怎样的桥梁等此类问题.只有明白这些问题,科学传播才能不断地进步,在已有的文明层次上建构科学人类共同体.
-
-
丁湘宁;
王妮
-
-
摘要: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多种途径,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1.制作模型“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利用工业边角料和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教具,不仅节约经费,还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
-
陶迎春
-
-
摘要:
中国在大科学这一“大的时间箭头”下,培育出小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氛围,以及在此氛围中产生出广泛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小科学,为中国科学发展提供新的分岔点和增长点、提供“涨落”.具有真正不断分岔和变化的中国小科学,促进中国大科学健康快速发展.
-
-
李刚
-
-
摘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小学阶段开设的科学知识普及课.通过小学科学知识的传播,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思,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意思,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献生科学事业的精神与品质.探索小学科学课教学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网络化时代的形势出发,培养小学生的"网络意识".
-
-
卢晓强
-
-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现如今幼儿的教育已经变得十分重要了,提高幼儿的教育素质也变得迫在眉睫。笔者从''''小科学''''入手,先谈其概念,然后深入到幼儿园教学中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其具体运用,来表明提高孩子的生长发育是离不开''''小科学''''的,以及在日后的教学中要把运用这种''''小科学''''作为主线。最后笔者总结运用''''小科学''''是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意识到的一点,要作为一项基本素质掌握。
-
-
-
卢晓强
-
-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现如今幼儿的教育已经变得十 分重要了,提高幼儿的教育素质也变得迫在眉睫。笔者从 “小科学”入手,先谈其概念,然后深入到幼儿园教学中科 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其具体运用,来表明提高孩子的生长发育 是离不开“小科学”的,以及在日后的教学中要把运用这 种“小科学”作为主线。最后笔者总结运用“小科学”是幼 儿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意识到的一点,要作为一项基本素质掌 握。
-
-
-
胡志刚;
侯海燕
- 《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2013年是普赖斯逝世30周年,也是其代表作《小科学,大科学》出版50周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普赖斯和《小科学,大科学》一书,深刻的影响了科学学的研究范式和脉络,尤其是催生了科学计量学这一领域的诞生和发展.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从计量指标和科学知识图谱的角度,分析了普赖斯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结论表明,从影响的广度来看,普赖斯的著作影响着科学计量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学,乃至经济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从影响的深度来看,普赖斯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各分支领域的发展中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
-
-
-
-
-
-
-
-
-
- 德国电信股份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8-02-06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一方面的多个物联网通信装置与另一方面的移动通信网络之间发送小的并且不频繁的通信数据的方法,移动通信网络包括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其中,接入网络至少包括无线电小区以及与无线电小区相关联的基站实体,基站实体包括天线设备,其中,天线设备用于接收和/或发送小的并且不频繁的通信数据,其中,物联网通信装置使用射频电磁信号,所述射频电磁信号由基站实体的天线设备接收,以至少在从物联网通信装置朝向基站实体的方向上发送小的并且不频繁的通信数据,其中,小的并且不频繁的通信数据的有效载荷大小低于10千字节,和/或小的并且不频繁的通信数据具有低于10Bd(每秒10比特)的每至少60分钟的时间间隔的平均比特率,其中,移动通信网络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涉及具有至少9,6kBd(每秒9600比特)的比特率的移动通信数据并且使用基站实体的天线设备或进一步天线设备,其中,基站实体和移动用户之间的空中接口包括至少一个频带内的多个频率信道,以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实体向核心网络的网络节点发送至少部分地作为IP分组的有效载荷部分的一部分的小的并且不频繁的通信数据的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