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420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科学、科学研究、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794篇;相关期刊302种,包括中关村、全球科技经济瞭望、管理学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等;原始创新的相关文献由51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柏洲、苏屹、罗小芳等。

原始创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3 占比:9.8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3794 占比:90.03%

总计:4214篇

原始创新—发文趋势图

原始创新

-研究学者

  • 李柏洲
  • 苏屹
  • 罗小芳
  • 于绥生
  • 刘益东
  • 吴雷
  • 李晓培
  • 于绥贞
  • 刘和东
  • 汪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晓笛
    • 摘要: 2022年4月7日,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杨震率调研组赴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围绕今年农工党中央重点考察调研课题“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开展相关专项调研。低碳院是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的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该院聚焦于低碳清洁能源领域的原始创新,逐步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 张赟; 王小凡
    • 摘要: 焦点:中国迫切需要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由此,当前科技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以人才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独立的科学教育体系。要以战略眼光看待科学教育体系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坚定地在中国顶尖高校和研究所实施、完善教授预聘制度;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评价,让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在教授、研究员的评价标准中得到体现;在国家、地方、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多个层面为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提供支持。
    • 贾冠清; 刁现民
    • 摘要: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原始创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中国农作物种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中国农作物种业原始创新研究提出了明确期望。谷子是中国起源的传统粮饲兼用作物及特色杂粮作物,生产及消费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作为粟类作物,谷子在中国农业生产及农耕文明的起始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已有研究证实谷子在中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并且形成了分布广泛且多样性丰富的各类种质资源。近年来,谷子在杂交品种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抗除草剂品种和适于机械化栽培品种推广、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研究等领域取得进展,在原始创新的推动下初步形成了以杂交品种和抗除草剂品种为经营主体的谷子种业体系,推动了谷子种业从无到有的突破。中国在谷子优异种质鉴定与创制方法研究、谷子高效育种技术途径研发、谷子关键性状的协调表达与调控规律解析、谷子良种繁育过程基本生物学属性研究以及谷子新品种真实性鉴定方法探索等方面原始创新的进步为谷子种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形成了一套初具规模的种业原始创新技术。目前,谷子种业持续良性发展仍然面临包括优异突破性种质匮乏、育种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品质与产量协调性不够、良种扩繁标准缺乏以及种业市场监管手段有待加强等诸多挑战。为了推进谷子种业持续快速、高效、深入的发展,未来中国谷子种业原始创新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基于表型组学与基因组修饰技术、单倍体育种与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和关键性状优异单倍型鉴定与整合技术的谷子规模化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基于种子发育生理调控、分子指纹及杂种优势高效利用技术的谷子种子高效生产储藏与监管技术体系构建;以及基于谷子种业产学研推一体化设计与高效整合的人才培养与创新体系构建等方面。
    • 刘新民
    • 摘要: 2021年8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加快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天津打造成全国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全球创新人才汇聚发展高峰高地,为实现天津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总要求。高校作为人才重要聚集地,应主动融入天津产业发展,进而为推动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曾刚
    • 摘要: “十四五”期间,长三角“三省一市”应构建面向未来的长三角创新协作分工体系,并创新长三角一体化保障机制,推动长三角“三省一市”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构建面向未来的长三角创新协作分工体系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为了解决长三角“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不足的现实问题,应该根据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构建面向未来的长三角创新协作分工体系。
    • 摘要: 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刘新敏; 唐颖; 李振轮; 田锐
    • 摘要: “新农科”建设为实现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农林学科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明确了新方向,也是实现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前提.“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他们是我国实现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建设的重要原动力.高校目前在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主要存在缺乏良好的通识教育、缺乏启发式教学、考核方式同质化和学生能力发挥受到限制等主要问题.鉴于此,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强化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管理方式上加强过程管理,在评价方式上建立公平公开公正、原创优先和灵活多元的奖励制度,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新农科”发展的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
    • 摘要: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经科技部批准于2006年7月筹建,首任实验室主任为王光谦院士。2008年、2013年、2018年,实验室连续三次评估获“优秀”。紧盯前沿服务国家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建设,立足国家需求、紧盯国际前沿,秉承清华“顶天、立地、树人”的优良传统,突出“综合、交叉、互补”的学科优势,倡导“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工程实践”三位一体的科研理念,重视“智库、科学、技术”3个层次的原始创新,在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发挥科技引领、支撑和示范作用,致力于成为国际水利科学与工程研究的著名机构、我国水利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智力高地和优秀水利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 王运宝
    • 摘要: 转什么、谁来转、怎么转?没得转、不敢转、不好转。这是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原始创新成果没有产业化,就好比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对于任何一个科创资源丰富的省市来说,“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尤为值得关注,因为科技研发成果不会自动变为经济优势。如何才能将丰富的科创成果变成发展的胜势?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必须在转化上做文章。
    • 摘要: 新修改的《种子法》,适应种业振兴新形势新要求,首次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全方位扩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范围,大幅度提高侵权损害赔偿标准,进一步健全了激励种业原始创新的法律制度,对推进种业振兴具有标志性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