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效应
小尺寸效应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1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6612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技术与市场、中国科技奖励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015(第八届)军民两用新材料论坛、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小尺寸效应的相关文献由168位作者贡献,包括于英霞、任红霞、侯志刚等。
小尺寸效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6612篇
占比:99.91%
总计:116714篇
小尺寸效应
-研究学者
- 于英霞
- 任红霞
- 侯志刚
- 史俊朋
- 吴杏华
- 周琼花
- 周艺
- 张宪敏
- 张洪武
- 李惠军
- 王庆凯
- 王殿元
- 郏宇飞
- 郝跃
- 郭艳艳
- 丁云峰
- 乔健
- 乔晓娜
- 任红燕
- 任连岭
- 余娟娟
- 余锡宾
- 刘国信
- 刘娟
- 刘巧玲
- 刘桂荣
- 刘泉
- 刘涛
- 刘道平
- 双少敏
- 司现宝
- 吴淑环
- 吴翔
- 周冰
- 周汉新
- 周继承
- 周英彦
- 唐寿根
- 夏宇正
- 姜妲
- 姜左
- 孙丽丽
- 孙成林
- 孙瑜
- 宁显唯
- 宋文国
- 尹延柏
- 左美祥
- 左长贵
- 师阿维
-
-
无
-
-
摘要: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以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尺寸为2 nm的Ni-ZnO纳米簇,并原位稳定到SiO_(2)上形成负载型催化剂。由于Ni与ZnO之间的协同效应及小尺寸效应,在260°C、氢气压力3 MPa的条件下甲酸的产率达97%,其活性高于Ni基催化剂,甚至可与Pd等贵金属催化剂相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
-
-
徐宝平;
张龙;
谢英芹
-
-
摘要:
在分馏塔开孔率和微反应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板式塔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重点论述了分馏塔塔盘升气阀尺寸对分馏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分馏塔塔盘气液接触微界面理论和气液接触界面系数的概念.通过工业应用证实,微型升气阀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分馏塔的生产能力,改善气液接触和分离效果,经济效益明显,是石油化工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
-
-
-
李向果
-
-
摘要:
纳米材料是尺寸处在宏观体系、分子以及原子之间的一种纳米粒子构成的新型材料。因为其构成单元具体尺度较小,因此纳米材料有着发光、催化、量子效应以及表面效应这些特性,正是因为拥有这些特性,使得纳米材料在医药、化工、光电、生物工程、微电子学以及陶瓷领域有着广泛运用。首先对纳米材料具有的性质加以分析,之后介绍几种制备纳米材料的化学方法。
-
-
-
-
摘要:
塑料见得多,纳米塑料又是什么呢?一般说来,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寸范围内,通过直接操纵和安排原子、分子来创造物质。因此,纳米塑料是指无机纳米粒子以纳米级尺寸(一般为1-100 nm)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树脂中形成的复合材料,也被称为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彼此间距离非常近,因此,具有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界面效应、体积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小尺寸效应和超塑性,从而使纳米塑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能,成为复合材料发展的最前端产品之一。
-
-
-
李立群;
唐寿根;
赵辉
-
-
摘要:
通过分析高k栅介质SOI LDMOS管沟道与埋氧层的关系,建立了SOI LDMOS管的阈特性模型。研究了器件主要结构参数对阈特性及小尺寸效应的影响,分析了阈值电压与高k栅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应变Si层的掺杂浓度的关系。通过软件ISE TCAD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tSi和NA条件下,阈值电压的模型计算与数值模拟值吻合率为94.8%,最大差值为0.012 V,不同沟道长度SOI LDMOS的阈值电压漂移率为3.52%,最大漂移电压为0.008 V,模型计算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k gate dielectric SOI LDMOS trench and buried oxygen layer, threshold characteristics model of SOI LDMOS tube was established. The effect of device main structure parameters on the threshol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mall size effect wer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shold voltage and high k gate dielectric permittivity and 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strain Si layer were analyzed.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by using software ISE TCAD.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tSi and NA, the self-agreement rate of model calcul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reshold voltage is 94.8%, the biggest difference is 0.012 V, SOI LDMOS threshold voltage drift rate of different channel lengths is 3.52%, the maximum drift voltage is 0.008 V, model calculation valu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basically in agreement.
-
-
-
-
-
赵旭;
姜妲;
梁晨;
张振;
王瑞雪;
苑冬梅;
赵彦豪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以乙二胺为介质,利用溶剂热法合成出一维结构的纳米氧化锌,并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反应过程中,纳米氧化锌通过“溶解-结晶”机制形成.实验制得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可见光谱体现出其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在波长325nm处显示较强的激子吸收,与体相材料相比产生明显蓝移;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其在410nm和475nm处出现明显的PL峰分别为自由激子发光和束缚激子发光,小尺寸效应及氧空位数量会使激子发光信号增强.
-
-
尹延柏;
韩嘉;
张雅莉;
刘涛
- 《2015(第八届)军民两用新材料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聚合物与纳米复合材料阻燃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纳米碳管、层状硅酸盐、金属类化合物三大类,比较了三类组分阻燃性能的优缺点,展望了其发展方向.一是提高聚合物与纳米填料的亲和性;二是与纳米材料复合条件的研究,如层间插入法、直接混炼法等生产方法的选择。纳米阻燃剂为阻燃材料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路径。纳米微粒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以及表面效应,会达到较小的用量和较佳的阻燃效果,然而由于纳米填料的小尺寸,表面能很大,容易导致纳米填料的团聚而最终会减低其阻燃性。如何防止和降低团聚是巫待解决的问题。其次,纳米材料复合条件的研究,如层间插入法、直接混炼法等生产方法的选择,也是实现纳米阻燃材料工业化的重要条件。
-
-
韦维;
邬文浩;
景青峰;
杨坤
-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水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净化处理技术长期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常见的水中重金属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吸附、阳离子交换、电化学和反渗透[1]。其中沉淀法和吸附法由于操作简单、费用低、效果明显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纳米材料因其纳米尺度和纳米结构,而具有比表面积效应、小尺寸效应、极高的反应活性等性质,对水中的有机、无机污染物都有着良好的吸附性能[2][3],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优良吸附剂。因此,本文研究了几种典型纳米金属氧化物和纳米碳管[4]对重金属的吸附行为及机理,希望能为纳米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吸附处理中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并为深入研究纳米材料对重金属的环境毒性、环境行为、生物可利用性和人体健康影响等提供理论依据。
-
-
史俊朋;
张洪武
-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由于其尺寸很小,因此具有很多传统材料所没有的新特性,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这使得纳米材料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纳米材料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于此同时,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
-
-
史俊朋;
张洪武
-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纳米材料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传统的材料相比,纳米尺度的材料具有许多新的特性,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 高反应活性等[1,2]。在纳米材料产业化和应用广泛化的同时,大量的纳米材料被释放到环境中,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质,使其能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纳米材料安全性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3,4]。
-
-
孙瑜;
陈胜利
- 《第十四次全国电化学会议》
| 2007年
-
摘要: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纳米电极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纳米电极制作及其形貌的困难使其难以普及应用。最近White课题组采用常规的刻蚀与包封的方法,可制备出玻璃包封的纳米盘电极,为纳米电极的研究与应用带来某些便利。本文针对玻璃包封纳米电极在储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同时对纳米电极所表现出的小尺寸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