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
宫颈癌患者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4034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医药指南、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年河南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全国护理职业安全与临床护理新进展学术研讨会、2015年广西麻醉学术年会等;宫颈癌患者的相关文献由359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任静、刘芳芳等。
宫颈癌患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034篇
占比:99.55%
总计:44231篇
宫颈癌患者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任静
- 刘芳芳
- 吴湘光
- 吴砂
- 周桂华
- 周琛斐
- 孙连连
- 尹琴
- 张军
- 张旭洁
- 张燕玲
- 张苏梅
- 张颖
- 李梅芳
- 李茂江
- 杨科宇
- 汪洋帆
- 王宁
- 王薇
- 胡婷婷
- 胡雪平
- 董记刚
- 许丽
- 韩冬芳
- 魏文斐
- 齐迎
- 丁兀兀
- 于小翠
- 于小翠1
- 井笛
- 仁青格玛1
- 付丽娜
- 代慧
- 代敏
- 任春娜
- 任贵娟
- 何陆英
- 侯峰岩
- 侯艳
- 冉梦林
- 农彩梅
- 冯倩
- 冯媚燕
- 冯胜芝
- 冯茜茜
- 凤晓妮
- 刘丽
- 刘伟
- 刘佳
-
-
刘丽;
白苗;
刘高伟;
刘英英
-
-
摘要: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仅在乳腺癌之后,但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中位居首位,其是唯一可以防治的癌症[1,2]。当前针对宫颈癌可采取手术治疗,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手术为创伤性治疗方式,可引起患者较强的应激反应,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不良的负面情绪以及癌性疲乏感,不利于预后。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对宫颈癌手术患者至关重要。知信行理论护理模式是用来解释个人知识和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的最常用的模式,可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来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心理。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知信行理论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不良事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
王建春
-
-
摘要:
近些年来,虽然宫颈癌的发病在我国呈现出年轻化等令人警醒的趋势,但总的来说,随着宫颈癌病因的明确以及科技的进步,宫颈癌的防治、诊疗手段越来越成熟。对于大部分健康女性来说,通过接种宫颈癌疫苗就能远离该病的侵袭;对于很多宫颈癌患者而言,通过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治愈或带癌生存也已经成为现实。
-
-
张瑜;
任春娜;
刘婵娟;
宫玉凤
-
-
摘要:
目的探讨miR-599的表达对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收集患者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定量荧光检测法检测两者miR-599表达水平,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统计患者的不同miR-599水平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癌性组织内miR-599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599的表达与宫颈癌FIGO分期、宫颈癌病理组织分化有关(P<0.05);在下调Hela细胞中的miR-599表达后,采用CCK-8法从第48小时开始,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侵袭下室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miR 599高表达者3年期存活率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癌性组织中miR-599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miR-599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分化、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患者存活率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及治疗中的预测因子。
-
-
苗欣;
高钰;
周静静
-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 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结论 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推广。
-
-
-
-
摘要: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康方药业有限公司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开坦尼)上市。该药品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双特异性抗体,适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是一种靶向人PD-1和CTLA-4的双特异性抗体,可阻断PD-1和CTLA-4与其配体PD-L1/PD-L2和B7.1/B7.2的相互作用,从而阻断PD-1和CTLA-4信号通路的免疫抑制反应,促进肿瘤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活化,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
-
-
-
摘要:
宫颈癌患者病死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得益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研究的发展,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的使用,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显著延长,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肿瘤分子分型从分子层面对宫颈癌进行亚型划分,可进一步区分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适应人群,有望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为此,2020年第21期《中国肿瘤临床》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专栏邀请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周圣涛教授撰写《宫颈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一文。
-
-
新月(文/图)
-
-
摘要:
2017年5月2日下午6时,安徽芜湖市人民医院肿瘤科103病房里,接受化疗的宫颈癌患者龚艳正虚弱地躺在床上休息时,病房门开了,一个相熟的朋友带着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女子走了进来。朋友介绍,这位大姐叫袁雪冬。
-
-
黄桢;
廖秋姣;
黄秋环;
农彩梅;
黄丽琼;
宁静
-
-
摘要: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自我能效的影响。方法:选取 90 例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时 间设置在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7 月。用单双数分组的方式将 90 例患者分为单数对照组和双数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对比 2 组患者自我能效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能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予以患者多维度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能效水平。
-
-
杨科宇;
王宁;
张军;
张旭洁;
刘芳芳
-
-
摘要:
目的:对86例宫颈癌患者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3月—11月因宫颈癌在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进行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检查的患者86例,与同期进行体检宫颈正常的患者86例。将86例宫颈正常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86例宫颈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宫颈左右径以及前后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的宫颈前后径以及左右径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数据表明,经阴道彩超色多普勒对于宫颈癌患者的诊断具有极大的帮助,该方式可以更便捷的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尽情判断,并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故而该诊断方式应当更为广泛的被应用到临床诊断实践当中去。
-
-
崔海珠
-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法检查诊断,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核磁共振技术对宫颈癌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6.00%,与病理诊断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盆腔淋巴结转移MRI诊断准确率为94.00%,与病理诊断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技术法检查诊断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显著,有利于为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
苏建林;
阳子华
- 《2015年广西麻醉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宫颈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CVC-related DVT)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择期妇科宫颈癌64例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32例);B组为实验组(32例),在术后48h时,0.5mg/d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10天.分别在术后2(T0)、4(T1)、12(T2)、18天(T3)抽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活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栓溶二聚体实验(D-dimmer);同时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处进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VC-related DVT,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出血不良反应等. 结果: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lt、PT、APTT无明显差异,在T1、T2时点A组患者FIB和D-dimmer较B组高有显著(P<0.05),A组内比较,T1、T2时点A组患者FIB和D-dimmer较在T0时显著增高;在导管置入2天时,两组患者超声CVC-related DVT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在导管置入T1、T2时,B组患者较A组的CVC-relatedDVT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 结论:低分子肝素(0.5mg/d)皮下注射10天预防宫颈癌患者CVC-related DVT是安全有效。
-
-
-
李留霞;
李娇娇;
张颖;
段情;
赵艳红
- 《2015年河南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法对延长宫颈癌根治术后阴道长度及改善性生活的效果及可行性。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6-41岁,中位年龄38岁,均为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FIG0,2009)IBl期38例、IB2期9例、ⅡA期5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4例,腔内半量放疗3人,未经任何治疗45人;其中2013年以前27例患者行传统盆腔腹膜缝合(对照组),自2014年起25例行改良盆腔腹膜缝合(研究组),两组均保留卵巢并移位;两组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术前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无脏器损伤发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O5),术后病率研究组4人(16%),对照组7人(26%),卡方值为0.287.p =0.592(P>0.05);盆腔淋巴囊肿发生情况研究组8人(32%),对照组9人(33%),卡方值为O.OlO,p=0.918(P>0.05),无统计学差异。2.术后阴道伤口愈合及阴道长度: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各有5例阴道残端轻度炎性反应,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3,6,12个月门诊复查,不同时间段研究组阴道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对年轻宫颈癌患者施行宫颈癌根治术时选用改良盆腔腹膜缝合方法,不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时间,却能有效延长阴道长度和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