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孤啡肽

孤啡肽

孤啡肽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上海针灸杂志、针刺研究、基础医学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针刺手法规范化学术研讨会暨上海市针灸学术年会、第八次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等;孤啡肽的相关文献由36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根诚、韩毅、曹小定等。

孤啡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91.8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1.88%

专利文献>

论文:10 占比:6.25%

总计:160篇

孤啡肽—发文趋势图

孤啡肽

-研究学者

  • 吴根诚
  • 韩毅
  • 曹小定
  • 朱崇斌
  • 郭政
  • 陈司坤
  • 韩济生
  • 曲丽辉
  • 熊畅
  • 严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富超; 满加礼; 林绍英; 廖静
    • 摘要: 目的 观察益肾健脾针刺法辅助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PP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瘦素、孤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P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文拉法辛治疗,研究组予以益肾健脾针刺法辅助文拉法辛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瘦素、血浆孤啡肽、血清神经内分泌功能指标[多巴胺(DA)、5-羟色胺(5-HT)、促甲状腺激素(TSH)、雌二醇(E2)]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健脾针刺法辅助文拉法辛治疗PPD,可显著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瘦素、孤啡肽、DA、5-HT、E2、TSH水平.
    • 解梦莉; 苏敬; 李静; 韩毅
    •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血清内源性孤啡肽(N/OFQ)、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纳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合并SMI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60例(D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SMI的患者60例(DS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N/OFQ、Lp-PLA2水平,比较2组血清N/OFQ、Lp-PLA2水平的差异,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SMI的危险因素,分析N/OFQ、Lp-PLA2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OFQ、Lp-PLA2及两者联合预测因子对2型糖尿病合并SMI的预测价值.结果 DS组糖尿病病程、FBG、TG、LDL-C、血清N/OFQ、Lp-PLA2水平高于D组,HDL-C水平低于D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BG、TG、LDL-C、N/OFQ、Lp-PLA2水平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合并SMI的危险因素(P<0.05).DS组FBG、LDL-C、Gensini积分与血清N/OFQ、Lp-PLA2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病程、HbA1c与血清N/OFQ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Lp-PLA2水平无显著相关;血清N/OFQ与Lp-PLA2水平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OFQ、Lp-PLA2、联合预测因子预测糖尿病合并SM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9、0.899、0.956(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SMI患者血清N/OFQ、Lp-PLA2水平较高,N/OFQ、Lp-PLA2与糖尿病合并SMI的发生密切相关.
    • 王一迪; 韩毅; 李占峰; 陈司坤
    • 摘要: 目的 分析脓毒血症大鼠应用内源性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对心功能及心肌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Toll样受体(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盲肠结扎穿孔(CLP),U组(UFP-101),假手术(S)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术后各组经过给药(或生理盐水)处理后分别观察术后12 h,24 h大鼠心功能(每个时间节点10只大鼠);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HMGB1;心肌组织HMGB1及TRL4表达水平及mRNA水平,对比3组测定结果差异.结果 与S组比较,C组与U组术后12 h与术后24 h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平均动脉压(MAP)、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速率(+dP/dt)、等容舒张期左心室压力下降的速率(-dP/dt)、心率均明显下降,U组较C组各心功能明显改善(均P<0.05);U组、C组各时间段心肌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各时间段血清IL-6、TNF-α、HMGB1较S组均明显升高,但U组较C组明显下降(均P<0.05);U组与C组各时间段心肌组织HMGB1与TLR4蛋白及mRNA表达,较S组均明显升高,U组较C组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UFP-101能明显改善脓毒症大鼠心功能并且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组织内HMGB1、TLR4的表达引起该作用.
    • 解梦莉; 韩毅; 赵晓英; 郭政; 陈司坤
    •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清孤啡肽(N/OFQ)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5~8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分为糖尿病组(D组,n=33)与非糖尿病组(N组,n=33),纳入年龄60~69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测定麻醉前30 min(T0)、手术1 h(T1)、手术结束24 h(T2)血糖值、血清N/OFQ的浓度、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结果D组T0血糖值、血清N/OFQ浓度、NEUT、NEU%明显高于N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N/OFQ含量升高可能与炎症有关。
    • 解梦莉; 韩毅; 赵晓英; 郭政; 陈司坤
    • 摘要: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清孤啡肽(N/OFQ)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5~8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分为糖尿病组(D组,n=33)与非糖尿病组(N组,n=33),纳入年龄60~69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测定麻醉前30 min(T0)、手术1 h(T1)、手术结束24 h(T2)血糖值、 血清N/OFQ的浓度、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结果 D组T0血糖值、 血清N/OFQ浓度、NEUT、NEU%明显高于N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N/OFQ含量升高可能与炎症有关.
    • 熊畅; 韩毅; 郭政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源性孤啡肽(N/OFQ)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心肌细胞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冠脉)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冠脉结扎组(CAO组)和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预处理组(U+CAO组),每组20只.3组大鼠分别在冠脉结扎后15 min和1 h 2个时间点各处死10只大鼠.记录心电数据,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膜以及全细胞β1-AR的表达,RT-qPCR法检测β1-AR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CAO组出现缺血性心律失常,且主要集中在冠脉结扎后15 min内,UFP-101预处理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15 min时:与Sham组比较,CAO组全细胞β1-AR、β1-AR mRNA表达下调,而细胞膜β1-AR上调(均P0.05),而细胞膜β1-AR下调(P<0.05);与CAO组比较,U+CAO组全细胞β1-AR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而细胞膜β1-AR下调(P<0.05).1 h时:与Sham组比较,CAO组和U+CAO组全细胞β1-AR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而细胞膜β1-AR下调(均P<0.05).结论 内源性N/OFQ可上调心肌细胞膜β1-AR参与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过程.
    • 熊畅; 任晓芬; 韩毅; 王一迪; 李占峰
    • 摘要: 目的 研究内源性孤啡肽(N/OFQ)对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的影响,以及microRNA-1(miR-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孤啡肽受体拮抗剂(UFP-101)预处理组(U+I/R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各组大鼠再灌注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评分;采用qRT-PCR法检测miR-1、GJA1及KCNJ2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kir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拮抗内源性N/OFQ可明显降低大鼠RA及致心律失常评分(P<0.01).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Sham组相比,I/R组miR-1表达增多(P<0.01),而Cx43及其mRNA表达下降(P<0.05),kir2.1表达下降(P<0.01);与I/R组比较,U+I/R组miR-1表达下降(P<0.05),Cx43及kir2.1表达增多(P<0.05).结论 内源性N/OFQ可上调miR-1,使Cx43及kir2.1蛋白表达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 冯清先
    • 摘要: 1995年Munier等和Reinscheid等相继在小鼠脑和猪脑中发现了孤啡肽(Nociceptin/orphanin FQ,N/OFQ).2001年首次在鱼类的高首鲟中发现了N/OFQ.N/OFQ是一个17个氨基酸的多肽,由孤啡肽原(PNOC)水解形成,除了N/OFQ,PNOC在哺乳动物中还可以水解出痛稳素(nocistatin),鱼类中还可以水解出痛敏样肽(nociception-like peptide).N/OFQ在多种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广泛分布,这暗示其可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N/OFQ可以参与动物痛觉调节、抑制动物记忆、参与免疫调节、尼古丁敏感性调节和抑制子宫收缩等.除此之外,N/OFQ还可以促进动物摄食,增加动物体重以及致使动物偏嗜高能日粮.N/OFQ促进动物摄食有3种途径: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ART/POMC神经元和AgRP/NPY神经元中的受体,影响神经院中CART和AgRP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排空;调节5-HT、γ-氨基丁酸、组胺等摄食相关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