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7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43524篇;相关期刊272种,包括中国保健、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届南方中医心血管病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第十三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相关文献由99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琍玫、邹蓉、侯存月等。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9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3524 占比:99.87%

总计:444099篇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文趋势图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研究学者

  • 王琍玫
  • 邹蓉
  • 侯存月
  • 史春志
  • 吴兰芬
  • 夏勇
  • 庄碧珊
  • 张莉
  • 李东野
  • 王晓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晓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庄浪县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95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95例疑似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确诊的患者为88例,针对88例确诊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对照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研究组),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组检测技术下的诊断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与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5.23%、71.43%和84.21%,动态心电图分别为97.53%、85.51%和96.84%,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敏感度、准确性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诊断价值较为显著,能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患者预后。
    • 梁慧慧; 张世亮
    • 摘要: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人参-三七药对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人参”“三七”为检索词获取药物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对基因靶点标准化处理,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以GeneCards平台挖掘SMI作用靶点;使用韦恩图得到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及微生信在线绘图平台对药物-疾病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22个活性成分,4个共有成分,125个作用靶点,1242个SMI相关靶点,94个交集靶点,39个核心靶点。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山柰酚、槲皮素、β-谷固醇等,后二者为药对共有成分;核心靶点包括IL6、VEGFA、TNF、TP53等。GO富集分析发现积极调控细胞迁移、细胞对脂质的反应、肌肉细胞增殖、活性氧代谢过程、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KGEE通路分析得到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的途径、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本研究表明人参-三七药对可通过参与上述生物过程调控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细胞凋亡、改善血管通透性等作用,进一步说明了人参-三七治疗SMI的通路较多,机制较复杂。
    • 耿乃志; 瞿安琪; 金娟; 禄浩
    • 摘要: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又称为隐匿型冠心病,是冠心病的一种独立类型,也是冠心病的一项独立预后因子。冠心病的病理机制复杂,因此与其相关的药物作用机制也十分广泛,中医药治疗SMI作用机制也同样多种多样。SMI具有发作时不伴随明显的症状,而客观证据能证明具有心肌缺血的特点,随着临床检查手段精准率的不断提高和普及,临床上SMI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对本病的治疗干预以及预后也越来越重视。
    • 杨彩琴; 程诚; 羊什吉措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SMI患者1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9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比较两组疾病检出率及ST段下移发生次数、幅度及维持时间。结果:观察组SMI检出率9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5,P=0.004)。观察组ST段下移发生次数为(129.65±13.48)次、下移幅度(0.23±0.05)mV、维持时间(33.02±4.15)mV/min,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00,8.123,10.383,P均=0.000)。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SMI效果良好,疾病检出率高,可密切观察ST段下移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为SMI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使SMI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及猝死风险有效下降。
    • 贾鹏; 李洋; 魏智彬; 丁雨菡; 易旭夫
    • 摘要: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某男,56岁,罗马尼亚籍飞行员,某年9月6日作为乘客乘机途中突发意识丧失,随后出现呼吸停止、心脏停搏,经机上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既往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未见异常,总胆固醇6.9 mmol/L(正常参考值3.1~5.7 mmol/L),甘油三酯3.0 mmol/L(正常参考值0.3~1.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8 mmol/L(正常参考值0.8~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9 mmol/L(正常参考值1.9~3.8 mmol/L),家属否认死者生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肌梗死等慢性病病史。
    • 祝云
    • 摘要: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乏心肌缺血、胸痛相关的主观症状。已有研究明确,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并不是偶发,而是在整个冠状动脉疾病中存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肌缺血状态[1]。客观指征主要有冠状动脉狭窄、室壁运动异常、心电图ST段改变。动态心电图是当前可以进行连续与长时间记录人体心脏活动与安静状态的方法[2]。动态心电图存在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其可以动态、长时间地对心电图情况进行记录[3]。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使用。当前,动态心电图对ST段变化观察有较好的效果,且增加了导联数,更好地对患者的心肌供血情况进行了解[4]。本研究对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期望可以为临床更好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提供依据。
    • 张月奕
    • 摘要: 目的:研究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其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共检测出心肌缺血1248次,无症状心肌缺血68例(68.00%),共发作892次;有症状心肌缺血32例(32.00%),共发作356次.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比较,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ST段下移幅度较大、缺血时间较长(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892次中,白天共发生685次(76.79%),夜间发生207次(23.21%).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诊断,可准确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精准判断心肌缺血状态,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张湘燕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8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均为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84例患者中,有心肌缺血症状、无心肌缺血症状患者例数.同时,对比有症状、无症状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其中包括ST段下移发生次数、ST段下降幅度与ST段下降持续时间.结果 8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有症状患者29例(34.52%),无症状患者55例(65.48%).84例患者ST段下移发生次数共为710次,其中有症状患者发生100次(14.08%),无症状患者发生610次(85.92%),差异显著(Χ2=732.676,P<0.05).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ST段下降幅度、持续时间分别大于、长于有症状患者(P<0.05).结论 应用动态心电图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病情.
    • 余小佳; 兀花妮; 白一苹; 郑帆; 叶靖
    • 摘要: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36例,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率,以及两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次数、幅度、维持时长和日间起始心率、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夜间心率.结果 研究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ST段下移发生次数、幅度、维持时长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日间起始心率、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夜间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准确率比常规心电图高,能有效监测患者心肌缺血持续情况、发作时和夜间的心率,为临床诊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 张湘燕
    • 摘要: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均为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84例患者中,有心肌缺血症状、无心肌缺血症状患者例数.同时,对比有症状、无症状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其中包括ST段下移发生次数、ST段下降幅度与ST段下降持续时间.结果8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有症状患者29例(34.52%),无症状患者55例(65.48%).84例患者ST段下移发生次数共为710次,其中有症状患者发生100次(14.08%),无症状患者发生610次(85.92%),差异显著(Χ^(2)=732.676,P<0.05).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ST段下降幅度、持续时间分别大于、长于有症状患者(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诊断病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