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一般理论、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3439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光明中医、环球中医药、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2014年编辑出版分会年会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肝癌高峰论坛等;孟河医派的相关文献由27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琪、曹震、单兆伟等。

孟河医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 占比:3.72%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75%

专利文献>

论文:3439 占比:95.53%

总计:3600篇

孟河医派—发文趋势图

孟河医派

-研究学者

  • 张琪
  • 曹震
  • 单兆伟
  • 李夏亭
  • 田耀洲
  • 周奇峰
  • 孙玉英
  • 张红陶
  • 单德成
  • 吴亚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述捷; 陈晓玲; 陈四清; 王玉兰; 易永祥; 张继泽(指导)
    • 摘要: 癌性厌食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在肿瘤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孟河医派名家张继泽教授认为,癌性厌食与饮食不调、情志不畅、病后体虚等因素有关;治疗原则以平调阴阳、扶正纠偏为主,抗癌为辅;临床分中虚气滞(挟寒)、肝胃不和、胃阴不足、气滞血瘀、脾胃虚弱等证型加以论治;强调结合症状及体征,恪守病机,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可延缓病程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胡玉翠; 周晓波
    • 摘要: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在长期诊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过程中,形成了"消补、润燥、升降、清化"的学术思想,其诊疗特色为:(1)谨守病机、灵活施辨。脾胃虚弱为发病基础,脾胃失和是常见病机,其中脾胃阴虚、湿阻中焦亦不少见,瘀血阻滞为其发展趋势。(2)把握病变趋势,未病先防。补益脾胃,不忘消健助运,化湿常需润燥相合,以防伤阴。徐教授尤其注重脾阴虚的治疗和预防,临床灵活运用参苓白术散、慎柔养真汤加减。(3)巧用药对,执简驭繁。常用药对如陈皮与法半夏、枳壳与白术、谷芽与麦芽、绿萼梅与佛手、刀豆壳与柿蒂、黄连与吴茱萸、百合与麦冬等。(4)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徐教授师古不泥,以经方为宗,结合现代病理药理研究,古方今用、验方活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常获良效。
    • 李锐朋; 陈建明
    • 摘要: 陈建明教授认为,不寐病位在心、肝,七情内伤、劳神过度是其主要病因,临证时常灵活运用费伯雄的《医醇賸义》所载方药,多从心肝辨证论治。郁火扰心证以清火解郁、养血宁心为治疗大法,方选解郁合欢汤;心火亢盛证以清心泻火、养阴安神为治疗大法,选用加味泻心汤加减;心气不足证以调补营卫、安养心神为治疗大法,方选宅中汤加减;心肝血虚证以养血安神、疏肝解郁为治疗大法,方选甲乙归藏汤加减。陈教授强调,在辨证用药时应心肝同治,顺应脏腑气机功能,同时注重调护,注意劳逸结合,自我调整情绪,避免熬夜、饮用浓茶、酒和咖啡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金莹; 朱月琴
    • 摘要: 通过对比孟河医派与《修事指南》的中药材加工炮制方法,探讨二者在炮制辅料、炮制工艺等方面的异同。二者在炮制辅料和工艺方面存在一定的交集;《修事指南》收载的炮制方法相对简便,注重选材加工到临床使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孟河医派更擅长以药炮药和联合复制,侧重扩大炮制品种应对复杂临床需求。
    • 夏宁俊; 章永红; 田永立; 贺玥; 王国方
    • 摘要: 肝、肾的生理关系在五行上,表现为母子相生;在物质基础上,概括为精血同源;在基本功能上,表现为藏泄互用;在经络分布上,相互联系。其病理关系有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肾虚与肝旺常合而为病,以肾虚为本,肝旺为标。贺季衡常肝肾同治,论治头痛重视肝阳上亢,认为“当从下虚上实例立法”,提出“滋水为抑木之本,育阴为潜阳之源”;治疗不寐重视肝火扰神,认为应“益其虚而制其实”,通过滋水、柔肝、抑木、降火等治法“奠安神志”;治疗咳嗽强调肝火犯肺,主张“滋水清金,以抑肝木”“当滋其下,而润其上”,肝肾肺同治;治疗痛证强调肝火入络,以滋水涵木,滋肾平肝为主要治则。贺季衡临证明辨脏腑,紧扣病机,在滋肾平肝的基础上,配合其他治法,取得较好疗效。
    • 陈权; 孙丽霞; 戴恒; 高玮鞠; 王效红; 吴媛媛; 朱垚; 周楠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马培之及贺季衡临证治疗胃痛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孟河四家医案医话集》《贺季衡医案》《指禅医案》中有关马培之及贺季衡诊治胃痛的临床医案,运用Medcase数据处理平台,通过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数据挖掘方法对其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26诊次,其中马培之医案44诊次,贺季衡医案82诊次。马培之医案涉及病理因素15种、治法治则33种、药物96种。解析出6项药对,1项角药,3组新处方。贺季衡医案涉及病理因素35种、治法治则20种、药物119种。解析出7项药对,2项角药,3组新处方。结论马培之擅长根据胃痛发病过程中病机的转化规律,灵活调整治疗原则。贺季衡重视气逆对胃痛发病的影响,常以通降气逆为主治疗胃痛。
    • 常俊杰; 戴文昊; 高俊; 张曦
    • 摘要: 孟河医派费氏代表医家费伯雄遵《黄帝内经》之旨,集历代医家之所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痹证辨治体系。文章统计分析费伯雄辨治痹证的医案医论,挖掘其用药规律,探讨其对痹证辨治的学术经验。关于痹证的病因病机,费伯雄认为除风寒湿阴邪致痹外尚有热邪,且血亏、脾弱、肾虚为发病之本,营卫虚涩是病机关键,筋、骨、肉为发病部位。在治疗上,费伯雄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为总则,重视养血和营、调肝脾肾并自制三方治三痹。在遣方用药上,秉持和缓中正、平淡醇良的观点,以养血、健脾、补肝肾为主,兼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活血、通络,药以当归为治痹使用频次最高,并擅用当归配白芍以养血和营止痛,其辨治痹证的理法方药中肯有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
    • 陈瑶; 刘峻呈; 宋洋; 周德生
    • 摘要: 费伯雄乃孟河医派代表性医家,本文从表里、脾胃、肝胆、肺脏、三焦水道、气血等方面探讨费伯雄气机升降法运用经验,反映出费伯雄反对滥用方药,用药以轻灵平和,不伤正气为突出特点,临证擅长以平淡醇和之法调理气机升降出入而多奇效.
    • 罗凯丽; 李慧; 滑永志; 张伟; 田耀洲
    • 摘要: 胃癌前病变是正常胃黏膜进展成胃癌的重要转折点.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在本病诊治中有一定优势.本文从病机特点、临证治法等方面进行阐述.认为本病病机虚实错杂,脾胃虚弱为发病的基础,湿浊、血瘀既是病理产物,更是致病因素,贯穿于发病的始终,因而湿浊、血瘀在本病演变的进展中尤为关键.临证治疗以活血化瘀祛湿为主,补虚建中为辅,处方用药亦根据脾胃特性,平衡升降润燥,平淡和缓醇正,同时参以内镜病理,综合施治.从整体出发,以湿瘀为切入点,总结出本病验方石丹颗粒,结合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依据,推论得出:从湿瘀论治胃癌前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可一定程度的改善萎缩及肠上皮化生.
    • 邓彦之; 周定华
    • 摘要: 费伯雄治疗痹证,立论遵《内经》之旨,师古而不泥古,明确了痹证的产生主要与阴邪相关,强调了其病因病机的复杂性.治法注重温补,全面兼顾,风痹用温经养荣汤、痛痹用龙火汤、着痹用立极汤,方中多益气、养血、补肾、养肝、祛风、散寒、燥湿、通络之品共用.用药醇正精良,平淡和缓,反对处方用药矜奇立异,主张扶正以祛邪,功在缓图.费伯雄将其"醇正和缓"的学术思想融入痹证的治疗中,丰富发展了痹证的临床辨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