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夷平面

夷平面

夷平面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9825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中国地质、山地学报、中国岩溶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暨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2009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全国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技术新方法交流研讨会等;夷平面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崔之久、潘保田、刘耕年等。

夷平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5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825 占比:99.76%

总计:49947篇

夷平面—发文趋势图

夷平面

-研究学者

  • 崔之久
  • 潘保田
  • 刘耕年
  • 李吉均
  • 吴中海
  • 吴珍汉
  • 郭进京
  • 冯金良
  • 吴忱
  • 张秀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建胜
    • 摘要: 文章基于SRTM3-DEM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三维表面分析方法和剖面形态分析方法,并结合地质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对澜沧江以东、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块的地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划分出三级夷平面,并讨论了各级夷平面的特征。根据地表特征分析将研究区分为西南部澜沧江高山地区(Ⅰ-1)、中部低山盆地区(Ⅱ)和东北部金沙江高山地区(Ⅰ-2)3个构造地貌分区,并分别总结出各个分区的构造地貌特征。
    • 马骁; 张亚丽; 武慧智; 史鹏会; 杨俊峰
    • 摘要: 以太行山南缘为研究区,利用DEM数据并借助RS和GIS技术提取了太行山南缘的构造地貌参数.结果表明,其面积-高程积分值(HI)较高,平均为0.49,地面坡度较陡峭,平均坡度达19.68°,平均海拔962.75 m,最高处1676 m,且海拔在1100~1300 m的山体占比最大;垂直剖面表明太行山南缘发育3级夷平面,一级夷平面海拔大于1400 m,二级夷平面在本区分布最广,海拔1100~1300 m,三级夷平面海拔800~1000 m,分别对应于北台期夷平面、太行期夷平面和唐县期夷平面.现今南太行地区普遍发育深切河曲,表明南太行地区第四纪以来发生了强烈构造抬升,处于地貌演化的幼年-壮年期,与地貌参数所体现的特征一致.
    • 桂先刚; 梁收运; 周自强; 白晓华
    • 摘要: 崆峒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界的过渡区域,强烈的新构造活动控制了该区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区内整体呈现为断块差异抬升,夷平面及河流阶地发育,反映了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阶段性及不均匀性.文章对崆峒山地区新构造特征、层状地貌、地貌演化及动力学背景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针对新构造运动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三叠系和白垩系地层的不整合界线及其岩性差异;夷平面发育特征及其形成解体时代、河流阶地调查及其对比;区域性断裂构造新活动性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以真实全面还原崆峒山的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王杜江
    • 摘要: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区内岩溶发育具有其独特性.为探究高原型岩溶的发育特征,探索高原型岩溶的调查分析方法,为高原岩溶区隧道工程选线提供参考,以藏东南怒江峡谷区某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调查确认区内现存各级夷平面的地形、地貌、结构特征,参考其对应的古气候特点,分析该区高原型岩溶的阶段性发育特征;利用地表岩溶现象调查数据、航空电磁物理勘探及深孔钻探成果,进一步分析区内岩溶的垂直分带规律,验证基于夷平面演化分析高原型岩溶发育程度的可行性;统计隧址区出水点的分布高程,采用其流量、同位素测试结果,结合岩溶发育规律分析岩溶水的补径排特征,划分岩溶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区隧道工程潜在风险,提出隧道选线及工程设置建议,以降低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岩溶塌陷与强烈突涌水风险.
    • 张静静; 冷成彪
    • 摘要: 夷平面具有形成时间跨度大、分布范围广的特征,是地貌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为了探讨斑岩铜矿床成矿后的保存与夷平面的关系,基于GIS技术,利用DEM数据提取了中甸地区高程、坡度及条带剖面等地貌因子,明确了中甸夷平面的高程及其分布范围.通过对该区典型成矿斑岩体(如雪鸡坪岩体)进行热史反演模拟,重建了中甸地区斑岩体的冷却和剥蚀历史.结果表明:中甸地区分布有两级夷平面,其坡度集中在0°~10°之间,并显示出高海拔(+4100~+4400 m、+3100~+3300 m)、低地势的特征;雪鸡坪岩体在早白垩世至晚中新世时期经历了长期缓慢的冷却(<1°C/Ma)和极低的剥蚀量(500~950 m),暗示该区夷平面的形成不晚于晚白垩世.结合前人研究,认为中甸地区广泛分布的夷平面为斑岩矿床的保存提供了有利的古地貌条件.同时,斑岩矿床的冷却历史也刻画了夷平面的形成过程,二者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
    • 王杜江
    • 摘要: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区内岩溶发育具有其独特性。为探究高原型岩溶的发育特征,探索高原型岩溶的调查分析方法,为高原岩溶区隧道工程选线提供参考,以藏东南怒江峡谷区某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调查确认区内现存各级夷平面的地形、地貌、结构特征,参考其对应的古气候特点,分析该区高原型岩溶的阶段性发育特征;利用地表岩溶现象调查数据、航空电磁物理勘探及深孔钻探成果,进一步分析区内岩溶的垂直分带规律,验证基于夷平面演化分析高原型岩溶发育程度的可行性;统计隧址区出水点的分布高程,采用其流量、同位素测试结果,结合岩溶发育规律分析岩溶水的补径排特征,划分岩溶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区隧道工程潜在风险,提出隧道选线及工程设置建议,以降低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岩溶塌陷与强烈突涌水风险。
    • 崔梦瑶; 郭进京; 沈迪; 于美娜; 宫恩麟
    • 摘要: 基于30 M分辨率DEM影像数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技术和GIS空间分析,对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夷平面和沟谷水系等信息提取,结合区域地层岩石、断裂构造分析,得到结论:①该地区山顶夷平面形成于上新世之后,也就是第四纪初,夷平面的解体和沟谷水系、多级河流阶地发育才标志着西秦岭北缘的地壳隆升;②该地区存在东西、北西、近南北和北东四个沟谷水系优势方向,这与该地区构造统计节理的四个优势方向基本吻合,并且一级水系漳河走向与区域近东西向断层走向展布相吻合,这说明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沟谷水系方向主要受断层和构造节理控制.
    • 崔梦瑶; 郭进京; 沈迪; 于美娜; 宫恩麟
    • 摘要: 基于30 M分辨率DEM影像数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技术和GIS空间分析,对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夷平面和沟谷水系等信息提取,结合区域地层岩石、断裂构造分析,得到结论:①该地区山顶夷平面形成于上新世之后,也就是第四纪初,夷平面的解体和沟谷水系、多级河流阶地发育才标志着西秦岭北缘的地壳隆升;②该地区存在东西、北西、近南北和北东四个沟谷水系优势方向,这与该地区构造统计节理的四个优势方向基本吻合,并且一级水系漳河走向与区域近东西向断层走向展布相吻合,这说明西秦岭北缘漳县地区沟谷水系方向主要受断层和构造节理控制.
    • 王修喜; 张研博; 王红; 刘慧明; 庞博中; 王领兵
    • 摘要: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一直是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高原各主要块体精确的内外耦合作用记录成为取得突破的关键。西秦岭地处高原东北向生长的关键节点部位,夷平面保留完好,具典型性,是研究区域内外力耦合作用的良好载体。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地貌因子提取法和目视解译法,对该区进行定量解译分析发现,山顶面与主夷平面分别残留于高山顶部和普遍分布在西秦岭山脉主体部分,夷平面东北向倾斜暗示高原在该区抬升幅度由内部向边缘逐渐减小。梳理和分析该区有关低温热年代学和构造变形证据,获得该区新生代以来造山期次主要发生在66~47 Ma、38~22 Ma、≤13 Ma,期间的47~38 Ma和22~13 Ma相对平静期为准平原过程。初步推断现存的山顶面在始新世中期(约47 Ma)开始夷平,主夷平面的发育始于中新世早期(约22 Ma),约13 Ma准平原形成。青藏运动导致这两级地貌面隆升到现代高度,最终奠定现代地貌格局。
    • 金书晨; 李永化; 魏东岚; 李新瑞; 刘大齐
    • 摘要: 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为了探讨辽东半岛夷平面的性质、形成环境等发育特征,对该地区的红色风化壳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和粒度测试.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主要出露于半岛东西两侧,厚度多在4m左右,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为82.70,ba值((Na2O+K2O+CaO+MgO)/Al2O3)平均为0.39,S/A值(SiO2/Al2O3)平均为4.86,黏粒含量平均为8.31%.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辽东半岛红色风化壳是下伏基岩原地风化的产物,推测其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与南方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相比具有盐基淋溶率低、富铝化程度低和黏化作用弱的发育特征.结合区域地貌特征,认为研究区红色风化壳的发育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1)岩溶作用在古侵蚀基准面之上的整个岩体内进行,地貌起伏逐渐增大;(2)地貌起伏达到最大,覆盖型岩溶、灰色风化壳开始发育;(3)岩溶双层夷平面基本形成;(4)灰色风化壳的发育近乎停止,原本位于古侵蚀基准面之下的灰色风化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全部抬升于现代侵蚀基准面之上形成红色风化壳.因此,研究区的夷平面为古夷平面,发育阶段为红土化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辽东半岛新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及海平面变化研究提供初步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