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1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4394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南方文物、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等;河流阶地的相关文献由68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有利、潘保田、刘尚仁等。

河流阶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 占比:5.00%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39%

专利文献>

论文:4394 占比:94.62%

总计:4644篇

河流阶地—发文趋势图

河流阶地

-研究学者

  • 李有利
  • 潘保田
  • 刘尚仁
  • 高红山
  • 刘运明
  • 张世民
  • 张绪教
  • 李安
  • 陈杰
  • 李吉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冬梅
    • 摘要: 白刺属蒺藜科白刺属匍匐型小灌木,旱生型阳性植物,别名酸胖、唐古特白刺。分布于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及西藏东北部,生于荒漠和半荒漠的湖盆沙地、河流阶地、山前平原积沙地、有风积沙的黏土地。
    • 杨源源; 李鹏飞; 郑海刚; 潘浩波; 路硕; 疏鹏
    • 摘要: 基于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光释光(OSL)测年和无人机地形测绘,对大别山东麓桐城-太湖段河流阶地发育特征与变形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大别山东麓河流阶地发育较差,各中小型河流普遍发育一级阶地,少数大型河流发育2级阶地;2)大别山东麓河流T1阶地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约25 ka BP~12 ka BP),T2阶地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中期(约55 ka BP);3)郯庐断裂带大别山东麓段自河流T2阶地形成以来未发生明显活动,该段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
    • 姚仙洲; 赖生华; 丁富峰; 代双和; 周义军; 刘永涛; 梁家昌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是典型的古地貌油藏,但目前对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成过程并不清楚。前侏罗纪古河记录着古地貌的形成,研究古河的结构和充填演化对进一步认识古地貌和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维地震资料,针对庆西古河,应用古地貌恢复和聚类分析方法,明确古河的边界特征;利用多属性融合方法,刻画古河内部结构;采用地层切片,分析古河演化过程,建立古河充填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庆西古河河谷形态西缓东陡,南窄北宽,呈U+V型结构,向北、向东逐渐加深;内部结构包括支沟、河流阶地、主河道、弯度河谷及河间丘5个次级沉积单元。基于古河整体轮廓及内部结构的精细刻画,认为庆西古河并非单一河道,主河道从早期至晚期,横向上由西向东多期迁移,纵向上复合叠加充填。主要发育2种成藏模式:古河西翼为迁移河道与斜坡背景共同控制的多阶连片油藏,古河东翼为在河道凸岸发育的受构造控制的局部点状油藏。
    • 张晶; 柴波; 邵长生; 张傲
    • 摘要: 河流阶地可以记录河流所属流域的气候变化信息。笔者以宜昌市龙潭河两岸阶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典型河流断面横剖面,利用沉积学、环境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对龙潭河阶地的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指示开展了野外调查研究。运用熔片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对阶地沉积物进行物质成分特征分析;选取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淋溶系数、硅铝率和硅铝铁率4个指标来具体分析龙潭河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并且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研究结果显示:宜昌市龙潭河普遍发育四级阶地,东岸形成侵蚀阶地,西岸基座阶地广泛分布;通过分析阶地沉积物化学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沉积物的性质和物质组成相似,具有富铝铁化和较强化学淋蚀的特征,符合龙潭河地区的温暖湿润化学风化环境。测试结果和多元统计方法的结论都反映出龙潭河流域内第四纪以来气候湿热程度趋于减弱,丰富了宜昌地区河流阶地研究的基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域内沉积物形成时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古气候特点。
    • 王朋; 薛艳霞; 梁秋实
    • 摘要: 孢粉作为自然界植被的一部分,记录着自然界中植被与气候和环境的相关信息,本文通过对现代水体表层沉积样品采集、现代表土样品采集、地层钻孔样品采集、地层剖面样品的采集、现代植物孢粉采集等几种孢粉采集方法做出简单的介绍以希望能给做相似研究的研究者提供帮助。实际采集过程中需要根据采样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 郭超; 王萍; 姚茂明; 牟力; 付天岭; 何腾兵
    • 摘要: 为掌握山丘区谷地与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性,在贵州省镇远县金堡乡爱河村山丘区谷地和青溪镇鸡鸣村河流阶地分别采集了21个和27个田块的稻田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的重金属镉(Cd)、铬(Cr)、铅(Pb)、锌(Zn)、铜(Cu)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形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很大的差异,谷地和河流阶地土壤中Cd、Cr、Pb、Zn、Cu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91、26.92、30.45、298.69、16.8 mg/kg和1.5、61.51、32.79、160.78、29.61 mg/kg,河流阶地的Cd、Cr、Cu含量大于山丘区谷地,山丘区谷地田块土壤中Zn的含量大于河流阶地。在山丘区谷地统计的试验田块Cd、Pb、Zn、Cu大于平均值的田块占比大,Cd和Zn统计的田块中接近均值的田块相对集中,Pb、Cr、Cu相反,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的重金属有Cd、Pb、Zn,其变异系数分别为76.5%、50.2%、23.1%,Cr含量小于均值的田块多于大于均值的田块,Cd和Zn含量最大值(1.76 mg/kg、593.29 mg/kg)与均值皆大于环境质量标准值及筛选值,在河流阶地统计的试验田块Cd、Cr、Pb、Zn、Cu大于平均值的田块占比大,Cr、Pb、Zn统计的田块中接近均值达田块相对集中,Cd、Cu相反。变异系数较大的重金属有Cd、Zn,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4.3%、29.1%。田块之间的变异系数表明两地形中田块之间的重金属含量差异大于两地形的重金属含量。体现出了贵州“十里不同天,十步不同土”的土壤性质差异。
    • 张永双; 刘筱怡; 吴瑞安; 郭长宝; 任三绍
    • 摘要: 青藏高原东缘是全球古滑坡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基于大量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和年龄测试资料,总结了青藏高原东缘深切河谷区古滑坡的判识方法、主要发育特征、形成时代和分布规律.结果 表明,古滑坡具有规模巨大、高位起动、物质组成和结构复杂等特征,其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岩性组合和活动构造等因素关系密切.古滑坡在区域上受气候变化影响较明显,一般形成于河流强烈下切阶段,与河流阶地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数已发现的古滑坡与T2阶地时代相当,时间跨度为40~10 ka,集中分布于30~20 ka.构造活动和地震造成古滑坡在不同区段的分布具有差异性,一般在活动断裂带附近密集发育,现今发现的古滑坡多为这种成因.这些认识对于科学认知古滑坡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未来巨灾风险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桂先刚; 梁收运; 周自强; 白晓华
    • 摘要: 崆峒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界的过渡区域,强烈的新构造活动控制了该区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区内整体呈现为断块差异抬升,夷平面及河流阶地发育,反映了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阶段性及不均匀性.文章对崆峒山地区新构造特征、层状地貌、地貌演化及动力学背景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针对新构造运动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三叠系和白垩系地层的不整合界线及其岩性差异;夷平面发育特征及其形成解体时代、河流阶地调查及其对比;区域性断裂构造新活动性及其对地貌演化的影响.以真实全面还原崆峒山的构造地貌演化过程.
    • 郭超; 王萍; 姚茂明; 牟力; 付天岭; 何腾兵
    • 摘要: 为掌握山丘区谷地与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性,在贵州省镇远县金堡乡爱河村山丘区谷地和青溪镇鸡鸣村河流阶地分别采集了21个和27个田块的稻田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的重金属镉(Cd)、铬(Cr)、铅(Pb)、锌(Zn)、铜(Cu)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形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具有很大的差异,谷地和河流阶地土壤中Cd、Cr、Pb、Zn、Cu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91、26.92、30.45、298.69、16.8 mg/kg和1.5、61.51、32.79、160.78、29.61mg/kg,河流阶地的Cd、Cr、Cu含量大于山丘区谷地,山丘区谷地田块土壤中Zn的含量大于河流阶地.在山丘区谷地统计的试验田块Cd、Pb、Zn、Cu大于平均值的田块占比大,Cd和Zn统计的田块中接近均值的田块相对集中,Pb、Cr、Cu相反,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的重金属有Cd、Pb、Zn,其变异系数分别为76.5%、50.2%、23.1%,Cr含量小于均值的田块多于大于均值的田块,Cd和Zn含量最大值(1.76 mg/kg、593.29 mg/kg)与均值皆大于环境质量标准值及筛选值,在河流阶地统计的试验田块Cd、Cr、Pb、Zn、Cu大于平均值的田块占比大,Cr、Pb、Zn统计的田块中接近均值达田块相对集中,Cd、Cu相反.变异系数较大的重金属有Cd、Zn,其变异系数分别为54.3%、29.1%.田块之间的变异系数表明两地形中田块之间的重金属含量差异大于两地形的重金属含量.体现出了贵州"十里不同天,十步不同土"的土壤性质差异.
    • 顾先林
    •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城区河流阶地软土地基现状分布情况,探讨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适应性和地基稳定性的验算评价,合理提出了既科学经济又安全可靠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与建议措施,并以此推及其他地段的软土地基基础方案处理,旨在为相关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