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貌演化

地貌演化

地貌演化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841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地学报、中国岩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地貌学研讨会等;地貌演化的相关文献由581位作者贡献,包括潘保田、吕红华、吴忱等。

地貌演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5.05%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2841 占比:94.48%

总计:3007篇

地貌演化—发文趋势图

地貌演化

-研究学者

  • 潘保田
  • 吕红华
  • 吴忱
  • 张培震
  • 胡小飞
  • 鲁鹏
  • 严珍珍
  • 刘静
  • 周金星
  • 张会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珍君; 李琦; 李剑; 陈贺贺; 胡俊杰; 耿慧; 丁晓军; 白金莲
    • 摘要: 不同古地貌背景下,盆地沉积充填特征不同。以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为例,综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古地貌演化背景下白垩系清水河组层序地层、沉积物源和沉积体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莫西庄—永进地区白垩系清水河组发育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清水河组一段发育低位体系域(LST)和湖侵体系域(TST),清水河组二段发育高位体系域(HST)。早白垩世,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车—莫古隆起)整体埋藏,古隆起局部高部位仍出露地表,随着盆地全区接受稳定沉积,古隆起逐渐消亡。LST时期,盆地沉积中心位于研究区北部;TST至HST时期,在北部构造抬升掀斜作用下,盆地地形趋于平缓,沉积中心逐渐南迁。在此构造演化背景下,盆外北部物源体系由东北、西北方向向研究区供源,在盆地缓坡带浅水背景下发育远源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LST时期,受古隆起残余地貌、湖平面变化及水动力条件的共同影响,沉积碎屑多沉积于地貌低势区,发育局限展布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研究区以三角洲内前缘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连片发育;LST时期发育的沉积体系平缓了原始地貌,在车—莫古隆起上继承性沉积TST时期的滨浅湖沉积体系和HST时期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HST时期研究区以三角洲外前缘沉积为主,广泛发育席状砂,局部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继承性地貌控制盆地不同部位的沉积可容空间,决定沉积物搬运及分散路径,进而控制盆地的沉积充填类型和特征。
    • 唐凤娇; 祁生文; 郭松峰; 邹宇; 李永超; 鲁晓; 郑博文; 宋帅华; 侯晓坤
    • 摘要: 水库诱发滑坡作为重大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国内外工程地质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金沙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区,地质环境脆弱,水能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水电站建设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规划了25级梯级电站,但是水库蓄水对岸坡改造的时空效应尚不清楚。本文以溪洛渡水电站为例,对金沙江流域水库诱发滑坡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利用2013~2020年多期遥感影像解译溪洛渡库区范围内的水库诱发滑坡,共解译滑坡433处。在此基础上,对水库诱发滑坡数量和面积随蓄水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随后利用频率比法对水库诱发滑坡的分布与高程、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断裂、距死水位距离6个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进行了各个单因子的滑坡易发性评价,利用曲线下面积AUC法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并基于评价结果选取了高程、距断裂距离、坡度、距死水位距离4个因素进行了水库诱发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认为:(1)水库诱发滑坡主要发生在蓄水初期3~4年内,之后滑坡数量和面积逐渐减少,岸坡表生演化逐渐趋于稳定。(2)库区内水库诱发滑坡主要分布在高程1 km以内,2 km以上无诱发滑坡分布,优势坡度为30°~60°,发育滑坡的斜坡坡向以SE、W和NW向为主;在距断裂400~3200 m范围内更有利于滑坡发育;距死水位100~200 m范围内灾害发育数量最多。(3)易发性评价验证AUC高达0.912,评价结果可信度较好。(4)水库诱发滑坡的主控因素为距死水位距离和高程,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距死水位400 m以内、高程1 km以下的范围内。本文首次利用多期遥感影像建立了溪洛渡水电站水库诱发滑坡数据库,研究结果能够为已建水电站正常运营、未建及在建水电站的规划建设和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 段政; 张翔; 卢琴飞; 陈荣; 余明刚; 洪文涛; 褚平利
    • 摘要: 浙江雁荡山是东南沿海一座典型的晚中生代破火山,以发育丰富的白垩纪流纹质火山岩地貌为特色,主要包括火山岩相剖面和火山岩地貌两种类型地质遗迹。本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研究及遥感图像分析,进一步将其中火山岩相剖面划分为溢流相、基底涌流相、火山碎屑流相、空落相剖面地质遗迹四小类;火山岩地貌分为叠嶂、锐峰和岩洞地貌地质遗迹三小类,并综合分析了其分布规律与成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这些地质遗迹的分布和演化明显受到火山构造与火山岩相的控制。另外,研究区显著发育3级夷平面,反映其至少经历过3期隆升-剥蚀事件,是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及印度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综合影响结果,同时其也是研究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成因与演化过程的理想基地。
    • 摘要: 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东海战略研究院李加林教授和刘永超博士完成的专著《海岸带人工地貌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2022年由海洋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史料查阅及野外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区域地貌学、景观生态学、海岸地貌学、海岸动力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获取海岸带开发利用及其对资源环境存量影响的基本信息,采用规范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微观特征与宏观现象以及定性描述与定量测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海岸带人工地貌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 吴孟韩; 姜禹彤; 关雪; 逄立臣; 吕红华; 郑祥民
    • 摘要: 流域侵蚀速率的时空变化对于理解活动造山带的地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阿尔泰山8个山地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64—2011年的水文数据,采用河流输沙量法估算了年代际山地流域侵蚀速率。首先确定悬移质、推移质和溶解质对河流输沙量的贡献,然后计算各流域的年代际侵蚀速率,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探讨了阿尔泰山流域侵蚀速率的时空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阿尔泰山8个山地流域的平均侵蚀速率为0.03 mm·a^(-1),其中乌伦古河山地流域侵蚀速率最小(0.01 mm·a^(-1)),额尔齐斯河支流克兰河山地流域侵蚀速率最大(0.05 mm·a^(-1))。进一步对侵蚀速率与气候、地形、岩性、构造和植被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流域侵蚀速率与地形因子(流域面积、地形起伏度)和气候因子(径流深度、平均温度)的相关性较强,表明这些因素可能对阿尔泰山山地流域侵蚀起主要影响。与阿尔泰山百万年尺度的剥蚀速率(0.07~0.3 mm·a^(-1))相比,研究时段内的流域侵蚀速率偏低,这表明中亚地区晚新生代持续的干旱气候可能制约了阿尔泰山地表侵蚀。
    • 朱晓洁; 褚忠信; 于广科; 毛士博; 姜瑾斐; 朱龙海
    • 摘要: 分水岭迁移和河流袭夺是河流演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柴汶河袭夺河流域进行袭夺前水系的重建与恢复的问题,首先,基于ArcGIS软件对分辨率为30 m的原始DEM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柴汶河袭夺河流域的最佳集水面积阈值,提取与实际较为符合的河网水系;然后,基于二次曲线内插法相似原理对被连接分水线所途经的栅格单元重新赋值;最后,以流域地貌特征演化对河流袭夺机理佐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集水面积阈值为0.54 km^(2)时,提取的河网水系最接近于实际水系;利用内插法等算法得到的结果可知,通过抬高袭夺处的高程来重建恢复袭夺前水系流域的方法是科学可行的.根据其流域地貌演化可知,古柴汶河上游的河流纵比降大于古沂河上游,对应的下蚀和溯源侵蚀能力强,故易能首先切穿分水岭,袭夺古沂河上游.
    • 陈晓利; 刘春国; 传一健; 兰剑; 魏延坤
    • 摘要: 长期、缓慢的地貌演化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构造抬升与侵蚀相互作用引起山坡物质运移,使地貌单元具有向相对稳定状态转变的趋势.滑坡作为山坡物质运移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地貌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14年鲁甸MS6.5地震诱发了异常多的滑坡,可以看作是该区地貌物质在短时间内发生的集中调整过程.这些滑坡主要沿河流分布,表明河流侵蚀使河岸地形变陡、强度降低,形成发生物质运移的有利条件,从而增强了地震滑坡的易发性.文中以SRTM 30m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基础,通过对鲁甸地震滑坡分布区的网格化划分,对研究区滑坡分布及其与地形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除计算网格单元内的高程、高差及算数平均坡度外,还提出期望坡度的计算方法以对网格单元内的地形进行平滑.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地貌特征参数自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判断地表物质分布是否均衡并寻找其中的分异性单元(滑坡易发区).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高程与坡度、地形高差呈负相关,反映出显著的河流侵蚀效应;其中地形特征在分析单元的期望坡度与算数平均坡度这2个不同尺度下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可能代表着研究区地貌在演化中具有的一种动态稳定特征,而与此特征不符的地貌单元则是可能发生滑坡进行物质调整的区域,是地貌自适应调整的一种表现.2014年鲁甸地震触发的大部分规模较大的滑坡发生在期望坡度与平均坡度差异较大的区域,这些区域大多位于河谷,显示河流侵蚀及其所造成的地形特征对滑坡易发性的控制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认为该区未来的物质运移区域仍然受到河流侵蚀的控制,滑坡易发性高的位置仍将沿河流分布.作为对比的九寨沟地震震区的地貌参数分析结果则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种地形地貌分布上的差异性与滑坡空间分布及滑坡规模等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 吴运鹏; 杨蓉
    • 摘要: 地貌形态是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构造活跃地区,控制地貌演化的因素已有大量讨论,而在构造沉寂地区,相关研究却相对缺乏.常山港是钱塘江南源,其流域盆地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新生代以来区内构造运动并不活跃,岩性、地貌较为复杂,河流网络显示出非稳态特征.文章以常山港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构造沉寂地区控制地貌演化的因素,并使用积分方法对常山港流域进行地貌分析,提取出河道参数x以及河道标准化陡峭指数(ksn),进而从x图中提取出河道裂点与河道ksn的空间分布,将其与区域内的断裂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河道裂点和河道ksn与断裂无显著关系,现今常山港流域范围内构造活动性弱,但众多河流裂点的出现说明地貌演化尚未达到稳定状态.河道ksn空间分布与岩性单元分布的对比结果显示,河道ksn与岩性差异显著相关,表明岩性是现今控制常山港流域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
    • 吴晓; 范勇勇; 王厚杰; 毕乃双; 徐丛亮; 张勇; 刘京鹏; 卢泰安
    • 摘要: 废弃河道是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记录蕴含了丰富的流域内构造活动、水文特征、海平面波动等环境变化的珍贵记录。然而相比内陆河废弃河道,三角洲废弃河道的演化过程及机制研究尚显不足。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清水沟流路,切断了刁口流路的河流水沙供给,刁口流路逐渐废弃。通过1976—2016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黄河水下三角洲测深资料和刁口流路河道高程测量数据,探讨了黄河刁口流路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其受控机制。结果表明,刁口流路废弃40年来,河口不断向岸蚀退,河道长度逐渐萎缩,但废弃河道沉积过程并未完全中止,刁口流路L7—L11河段每年约有10×10^(4) t泥沙不断充填废弃河道,河道主槽高程抬升0.3~2.0 m。海洋动力是废弃河道演化的关键动力机制,波浪对刁口流路三角洲的冲刷为废弃河道充填提供了重要的物源,潮流携带悬浮泥沙回溯废弃河道,为其提供了直接泥沙供给。
    • 赵卫东; 周文怡; 马雷; 田剑; 王淑琴
    • 摘要: 沟谷网络是黄土高原流域地貌的重要侵蚀产沙区和最主要的产沙运移通道,深入了解沟谷网络的形成过程和演化特征,对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和流域地貌演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流域内部沟谷网络的发育演化过程与整个流域地貌演化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得到有效揭示。该文基于室内人工降雨试验条件下获取的9期人工模拟黄土小流域DEM数据,提出一种表征流域地貌系统内部沟谷网络演化有序程度的方法,并利用小流域地貌系统的势能信息熵及其熵变规律对沟谷网络演化过程及其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以侵蚀为主的均质黄土小流域在地貌发育的幼年期,势能信息熵呈不断减小态势,沟谷网络有序性不断增强,在幼年期末达到最高;进入壮年期后,势能信息熵呈缓慢增加态势,沟谷网络有序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演化特征与该系统势能信息熵的熵变特征及流域地貌侵蚀发育阶段高度一致,流域地貌的势能信息熵和沟谷网络有序演化特征能有效指示流域地貌的侵蚀发育阶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