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思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哲学、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732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中国哲学史、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等;大一统思想的相关文献由9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大龙、丁德科、严寅春等。

大一统思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3 占比:2.4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732 占比:97.54%

总计:3826篇

大一统思想—发文趋势图

大一统思想

-研究学者

  • 李大龙
  • 丁德科
  • 严寅春
  • 李定生
  • 李康贤
  • 段华
  • 汪高鑫
  • 王健睿
  • 胡恒富
  • 丁大伟

大一统思想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娜
    • 摘要: 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大一统思想,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思想领域的一个最为本质的基因,且形成一个既包容又稳定的政治社会的基本结构。本文以秦汉王朝的国家场域为视角,从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的不同层面,研究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深入挖掘其历史意义及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本质上的精神内核。
    • 马慧; 刘毅
    •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就以大一统理念为精神内核强调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这一历史传统不仅诠释了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经验和思路,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根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超越了西方“民族—国家”的理论范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多民族国家建设理论。从“华夷之辨”到“华夷一统”,从政治统一体到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孕育。经过先秦、秦汉魏晋、隋唐至宋辽夏金、元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与内涵流变,加强了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使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头,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心理结构、情感支撑和价值能动。
    • 杨朝明
    • 摘要: 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形成,需要从黄河文化最丰硕的文明成果——儒学的渊源说起。黄河流域广泛存在的伏羲文化,说明中国各个区域文明早早共同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中华文化在伏羲时代已经萌生、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伏羲也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创立者和中华人文文化的开路者。同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成果,可以与传世文献和传说一起印证: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深远的“大一统”思想,深深扎根于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的历史,“大一统”思想既是夏、商、周早期中国国家建立的理念,也反映了那个时期中华民族文化圈的形成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 薛欣莹
    • 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通过不断融合与发展,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在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历史上的统治者制定了不同的民族政策以巩固自身统治,有武力威慑的政策也有怀柔的政策,都起过重要作用.当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古代民族共同体意识.
    • 吕文利
    • 摘要: 中国一直是多元发展的,如何“一体化”就成为国家治理的大问题.以少数民族统治天下的元朝,认识到国家治理的困境,以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治理国家,以《一统志》纂修为标志,建构正统的合法性,并力图把新纳入版图地区通过编纂志书的方式合法化.《一统志》与其他官修史书一起,通过官方书写的方式,确立其政权合法性来源于“大一统”的意识形态,这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跃升.明清两朝对“大一统”亦有自觉追求,分别纂修《一统志》.《一统志》纂修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官方编修,场馆、经费、人员有保障,且由最高统治者钦定,这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其质量.
    • 朱尖
    • 摘要: 西汉末至新莽时期的边疆政策历经了两次重要变化,前者是汉昭帝、宣帝时对边疆的攻防调整及王莽的怀柔政策,后者是王莽代汉建新后的武力讨伐和以夷制夷政策.文章首先对这两个阶段边疆政策的嬗变过程作了翔实梳理,总结了边疆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特征,进而对两次嬗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边疆经略角度对王莽边疆政策的积极意义作了探讨,最后对西汉末至新莽时期的边疆政策嬗变及其结果对东汉光武帝边疆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探讨.
    • 李大龙
    • 摘要: "大一统"是推动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主导思想."大一统"思想萌芽自先秦时期的服事制统治理念和族群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其核心内容."大一统"思想为秦、汉、隋、唐、明等农耕族群所建王朝继承与发展,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特点,但强调"大一统"的同时又强化"华夷中外之分",是这些王朝"大一统"思想共有的显著弊端.这或许是只有北魏、辽、金、元、清等非农耕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继承与发展才能持续推动中国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最终底定于清代的深层次原因.
    • 初婉琳
    • 摘要: "大一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铸就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认同。虽然"大一统"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但西周礼乐制度所传达出的学术服务于政治的社会理念,直接促进了"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正是兴起和发展于这样一个礼乐渐坏的时代背景之下,故而重建"大一统"的社会秩序成为各家共同的思想核心。法家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按照法度和规则管理社会,这一思想在礼乐制度进一步被破坏的战国时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思想和法制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