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06757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12年第六届输血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09年第三届输血学术年会、中华骨髓库第二届年会等;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相关文献由45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惠珍、陈运贤、邹外一等。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6757 占比:99.90%

总计:106869篇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发文趋势图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研究学者

  • 陈惠珍
  • 陈运贤
  • 邹外一
  • 李娟
  • 黄雅静
  • 刘晓华
  • 刘红
  • 商保军
  • 孔佩艳
  • 张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惠炆; 黄豪博; 范丽萍; 林秋燕; 付丹晖
    •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方案中减低二甲基亚砜(DMSO)浓度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的38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干细胞低温保存方案中DMSO浓度不同,分为10%DMSO组和5%DMSO组,分析两组患者回输时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造血重建的差异.结果10%DMSO组和5%DMSO组患者回输时均未发生不良反应.10%DMSO组和5%DMSO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所需时间分别为(14.83±1.81)d、(12.44±1.23)d,血小板计数(PLTC)>20×10^(9)/L所需时间分别为(20.83±3.58)d、(20.44±5.68)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5%DMSO作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保护剂不影响患者输注后短期造血重建.
    • 赵微微
    • 摘要: 目的:讨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全程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收的78例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3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39例研究组施以全程护理服务,观察两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的症状表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4.87%)高于对照组(74.36%),P<0.05.研究组的一次性采集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服务能够提高一次性采集成功率,可减轻临床症状反应,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余正芝; 陈寅初; 叶文英; 张军; 吴俊; 韦中玲
    •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策略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的采集效果.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88例PBHSC采集者,2013年1月~2018年1月33例为常规组,2018年2月~2020年6月55例为加入集束化策略的观察组,分析两组采集前的相关因素、采集后效果及采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健康供者年龄小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健康供者CD34+细胞数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5%)低于常规组(45.45%)(P<0.05).结论:集束化策略运用于PBHSC采集全过程,健康供者采集次数降低,采集到的CD34+细胞数提高,提高了PBHSC采集效果,且降低了采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丽丽; 赵新玲
    • 摘要: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期间有效的预防与治疗低钙血症的具体方法 .方法:于本院移植与免疫治疗病区2019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入院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患者中选出80例,以不同低钙血症预防与治疗措施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口服钙法)与观察组(口服钙+静脉滴注补钙法),从低钙血症发生率、CD34+细胞计数指标予以分析.结果: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低钙血症发作率分别为20%、45%,组间比较,两种补钙方法 患者低血钙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且CD34+细胞计数未受影响.结论:低钙血症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期间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可以口服+静脉滴注补钙法为主,口服为辅,联合食物摄取钙等方法 ,确保患者免遭低钙血症困扰,同时不会影响CD34+计数,即不会影响采集效果.
    • 廖红英; 吴凯莉
    • 摘要: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在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54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对儿童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在做好术前准备工作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全程护理.在护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合适的静脉通路,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在手术活动开展过程中,认真观察患儿术中的情况,针对异常状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在手术完成之后,通过有效的回访,做好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以保障患者能够处于良好的状态,以有效提升护理的整体效果.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54例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都能够顺利进行,且达到了预期的采集量.其中有34例儿童出现了口唇及四肢麻木的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96%.结论 在儿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能够保障整个采集活动更加高效有序的开展,提高采集工作的质量.通过做好全过程护理,全面加强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使得患儿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
    • 徐建丽; 袁海龙; 王洪波; 陈刚; 杨蕊雪; 古力巴旦木·艾则孜; 玛丽娅·木哈什; 曲建华; 庞楠楠; 江明
    • 摘要: 目的探讨亲缘间人类白细胞抗原单倍体相合非体外去T细胞高剂量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RH-PBSCT)后细胞免疫功能表达及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RH-PBSCT治疗的98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aGVHD发生率与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IL-10)]、CD4+CD25+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G-CSF动员后发生aGVHD55例(56.1%)。根据aGVHD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aGVHD发生组(n=55)与aGVHD未发生组(n=43)。移植后30、60、90 d,aGVHD发生组MDSCs含量均均低于aGVHD未发生组;aGVHD发生组病情控制后的MDSCs含量均高于控制前;aGVHD发生组IL-10及CD4+CD25+Treg细胞含量均低于aGVHD未发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DSCs、IL-10、CD4+CD25+Treg细胞含量为aGVH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RH-PBSCT后免疫因子IL-10及CD4+CD25+Treg细胞含量的降低对早期诊断aGVHD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 赵一鸣; 钱伟; 江磊; 金凤波; 陈莹莹; 张睿; 杨明珍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动员方案以及年龄、化疗疗程、疾病缓解状态等因素对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动员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病人病历资料.分别行直接G-CSF动员方案(G-CSF组)及大剂量VP-16+G-CSF动员方案(VP-16组)、CTX+G-CSF动员方案(CTX组),对比不同动员方案中采集细胞数量、血液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分析年龄、性别、疾病状态、化疗疗程、治疗至动员时间等因素分析对干细胞采集影响.结果:31人共采集59次,获得单个核细胞(5.7±1.6)×108/kg,CD34+细胞(2.1±0.7)×106/kg.G-CSF组动员至采集中位时间4 d,但CD34+细胞产量低于其他2组(P0.05),VP-16组与CTX组动员至采集中位时间均为12 d.CTX组采集时血小板水平低于VP-16组(P38°C)5例,CTX组出现3例.采集的CD34+细胞数男性病人高于女性,≤55岁病人高于>55岁,≤8个化疗疗程病人高于>8个化疗疗程病人,优于部分缓解病人高于部分缓解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G-CSF方案可以动员出更多CD34+细胞数,大剂量VP-16+G-CSF动员方案采集时血小板水平更高,采集安全性更有保障.男性、年龄≤55岁、化疗疗程≤8个疗程时采集成功率更高.
    • 贾丽
    • 摘要: 目的 分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配合与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5例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全程组,给予常规护理、全程配合与护理.结果 全程组一次采集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全程组不良情绪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全程配合与护理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可保障一次采集成功率,减少不良情绪的形成.
    • 杨楠; 王艺媛; 黄晓燕; 赵小丽; 张晓晶; 张晓萍
    • 摘要: 目的:评估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MNC和Auto PBSC程序对PBSC的采集效果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我院66例患者149次PBSC采集的临床资料,评估两种采集程序在采集效果、血常规部分指标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间的差异.结果:Auto程序相比MNC程序终产物体积减小约53.1%、抗凝剂用量增加约30.1%、采集时间延长约15.5%、MNC数减少约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b、HCT、WBC、LY和NEUT均小幅度增减,无显著性差异.Auto程序采集后,患者PLT降低程度明显低于MNC程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低钙反应,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两种采集程序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NC程序抗凝剂用量少、采集时间较短、MNC计数多,采集效果方面优于Auto程序.Auto程序患者血小板损失低,可以避免患者血小板过度丢失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更适合PLT低的患者的PBSC采集.因此,在选择采集程序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采集程序既能保证患者采集过程的安全,又能优化采集次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