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复合式路面

复合式路面

复合式路面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487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0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760541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山西建筑、城市道桥与防洪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六届华东公路发展研讨会、第五届(2011)国际路面养护技术论坛、浙江省公路学会2011年年会等;复合式路面的相关文献由101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朝晖、王阳、程小亮等。

复合式路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0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0541 占比:99.95%

总计:760901篇

复合式路面—发文趋势图

复合式路面

-研究学者

  • 刘朝晖
  • 王阳
  • 程小亮
  • 王海燕
  • 郑木莲
  • 李盛
  • 赵宇
  • 王帅
  • 王涛
  • 王火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罗亚朗
    • 摘要: 为研究接缝传荷能力对路面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文中建立了三维刚柔复合式路面结构模型,分析了不同参量变化时,水泥板受荷板、非受荷板处的应力及应力传荷系数、弯沉及弯沉传荷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基准模型下,不同弹簧刚度对水泥混凝土板接缝传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参数对应力传荷系数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沥青层厚度>沥青层模量>水泥板模量>水泥板厚度>地基反应模量>层间摩擦系数;对弯沉传荷系数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地基反应模量>沥青层厚度>沥青层模量>水泥板模量>水泥板厚度>层间摩擦系数.弯沉差随弹簧刚度的变化呈S型曲线变化,拐点出现在lg q=6和lg q=9的位置.刚柔复合式路面板的接缝传荷处控制指标为:弯沉差小于0.02 mm时,路面结构的接缝传荷能力存在轻微损伤,可不采取相关处治措施;弯沉差小于0.065 mm时,路面结构的接缝传荷能力严重降低,必须尽快处理.
    • 孙吴优
    • 摘要: 随着现代交通行业的发展,公路交通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公路的使用寿命也是直接关乎到整个交通运输的,当前的单一化的公路路面各自有着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为了更好的提高整个公路的质量,复合式路面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的探讨关于复合式的路面施工状况,本研究重点的分析了对于复合式路面施工的具体内容和现状,并且对进一步提高复合式路面施工技术做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推动整个公路质量的提高。
    • 杨吉龙; 张林艳; 李先延; 徐默楠; 刘维娟
    • 摘要: 由于传统隧道路面无法兼顾阻燃、抗滑降噪及耐久性等结构和功能性的需求,同时针对缺乏对高性能环氧沥青复合式隧道路表结构的研究现状。运用桥渡原理和有限元法,研究了环氧沥青复合式隧道路表结构不同荷载工况、层间接触状态、结构层厚度及应力吸收层类型对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经济性要求推荐了环氧沥青复合式隧道路表结构组合。结果表明:层底弯拉应力、弯拉应变、竖向剪应力和横向剪应力指标能较好表征结构实际受力状态;结构层厚度、超载及层间接触状态是结构疲劳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依次超载>层间接触状态>结构层厚度;未设应力吸收层的结构组合其抗疲劳性能更为优异;并将拟推荐结构于寻甸一号隧道试验路段进行铺筑。
    • 刘婷婷
    • 摘要: 复合式路面是指面层由两层类型与力学性质均不同的结构层通过复合形成的新型路面结构,例如水泥和沥青混凝土两种结构层通过复合形成的路面。为解决高速公路复合式路面养护问题,对断板、脱空和裂缝三种复合式路面常见的病害,提出相应的养护处理技术,明确不同养护技术的要点,以提高高速公路复合式路面的养护技术水平,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孔令云; 阮庆松
    • 摘要: 文章基于虚拟裂纹闭合法(virtual crack closure technique,VCCT),提出复合式路面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理论模型,借助现有有限元软件,开发模拟复合式路面疲劳裂纹扩展过程的子程序,用其计算路面结构在裂纹扩展中的能量释放率,通过相关公式求得复合式路面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研究结果表明,使用VCCT计算代价较小,计算精度较高,利用子程序可高效计算路面结构的能量释放率,最终计算结果接近于实际疲劳寿命。
    • 杨东海; 王和林; 杜荣耀; 闫强
    • 摘要: 文章对湿热地区已经通车6~10年的12种复合式路面进行了路面病害调查、弯沉检测、钻芯取样等,结果显示,调查的不同复合式路面结构反射裂缝原因主要是板缝处弯沉较大,反射裂缝呈上宽下窄的状态,符合荷载型反射裂缝的情况。沥青玛碲脂碎石混合料(SMA)的路面结构抗车辙和抗拉疲劳性能均良好,经过10年服役未产生疲劳破坏,复合式路面龟裂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较低,复合式路面车辙的主要原因是沥青路面残留空隙率小于3%。根据调查结果,推荐的旧水泥路面“白改黑”结构如下:SBS(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SBS改性沥青AC-25、SBS改性沥青KH-25中面层,土工布和沥青砂应力吸收层,总厚度不小于120 mm。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应严格控制板缝弯沉小于0.15 mm。
    • 李盛; 张豪; 孙煜; 危文康
    • 摘要: 针对CRC+AC复合式路面Top-Down裂缝开裂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CRC+AC复合式路面Top-Down裂缝的开裂诱因,研究温度和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Top-Down裂缝扩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沥青面层纵向和横向拉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路表处,在路表2 cm以下深度,沥青面层内的拉应力逐渐转为压应力;在轮载前端和后端处,沥青面层剪应力较大且沿路表2~3 cm深度处剪应力最大,在不同深度,轮载后端比轮载前端对应的剪应力大;由于轮载前端剪应力和拉应力均较大,沥青面层在拉应力和剪应力综合作用下更易形成横向Top-Down裂缝;沥青层温度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且随着深度增加,最大温度应力出现时间滞后;冬季低温季节的每天6:00前后,在温度作用下,Top-Down裂缝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达到最大值,此时裂缝最易扩展;在非均布荷载作用下,纵向裂缝的开裂主要为张开型(I型)和滑开型(II型)开裂,拉应力和剪应力是影响纵向裂缝发展的主要因素,横向裂缝的开裂主要为II型开裂,剪应力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CRC+AC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的开裂控制及沥青面层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徐芳媛
    • 摘要: 高速公路复合式路面作为我国一种常见的路面形式,被广泛应用,随着公路投入使用时间的增长,部分路段易出现病害问题,基于此,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对复合式路面养护维修技术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实例工程的工程概况,然后从复合式路面结构性破坏的养护维修技术、复合式路面功能性破坏的养护维修技术、加铺层施工技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式路面养护中,需针对结构性破坏和功能性破坏类型采用相应的处治技术,并在病害处治后加铺罩面层,以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从而保证公路使用寿命。
    • 邓凤祥; 秦苗; 李盛; 梁晓东
    • 摘要: 为探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CRC+AC复合式路面)层间接触对其力学响应的影响,利用ABAQUS建立CRC+AC复合式路面力学模型,分析夏季高温季节连续变温条件下在不同层间接触状态及轴重对CRC+AC复合式路面车辙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层间接触状态对沥青面层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轴载作用次数不断增加,车辙变形逐渐增大,且增量逐渐减少最后趋于稳定,层间接触差则车辙变形更大;沥青面层压应力随层间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且沥青面层与CRC板的层间接触状态对靠近CRC板的沥青层压应力影响更大;无论是完全连续还是摩擦接触,纵向拉应力、横向拉应力沿深度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不同接触状态下,对于纵向拉应力分布影响较大,对于横向拉应力的影响主要集中靠近表面层;当接触系数f为0.1时,界面层最大剪应力τ_(yz max)是完全接触时的25%,当接触系数f为0.7时,界面层τ_(yz max)是完全接触时的98%,良好的层间接触可以更好地传递车辆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 程小亮; 王阳; 赵乾文; 赵宇
    • 摘要: 通过介绍高新大道现状路面技术状况,分析病害原因,根据检测数据推算设计参数,采用长寿命路面设计理念,对老路加铺、全部破除新建、部分破除新建3种路面改造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老路加铺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现状道路局部病害处理和特殊路段路面结构进行深化设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