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层官员

基层官员

基层官员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767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共产党员:上半月、法制博览、民主与法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和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国际教师教育协会第三届双年会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教育: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研讨会等;基层官员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江凤娟、何三畏、刘吉同等。

基层官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 占比:4.9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3767 占比:95.01%

总计:3965篇

基层官员—发文趋势图

基层官员

-研究学者

  • 江凤娟
  • 何三畏
  • 刘吉同
  • 唐亚林
  • 云中歌
  • 亦菲
  • 唐钧
  • 张吕好
  • 张悦
  • 彭小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金合
    • 摘要: 从1949—1966年17年的农村题材小说表现的主题意蕴和伦理诉求来看,基层官员一心为公的宽阔胸襟和大公无私的博大情怀为小说主题,民众亟须改变的狭隘自私的伦理观念和对症良药是伦理叙事的重点。小说围绕基层官员的言行举止,充分展示他们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不计得失的无私高尚的情怀和为国为民、忧心如焚、任劳任怨的献身精神。小说通过对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的精致刻画,灵活运用高瞻远瞩的理论视点,大力突出基层官员不尚空谈、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充分显示了基层官员纯洁无私的伦理意蕴。
    • 赵聚军; 张昊辰
    • 摘要: 十八大以来掀起的问责风暴,已经由最初的党风廉政建设利器演变为政策执行的重要助推器.,相应地,问责事件实际演化为个人和工作两种主要类型,前者主要契合党风廉政建设的初衷,后者则主要致力于推动政策执行。基于对X县部分官员的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以问责事件的类型为依据,将基层官贸的应对策略归纳为两类四种:针对个人问题的被动担责;针对工作问题的结构避责、私下合谋与理性避责。研究发现:针对个人问题的问责,通常只能被动担责;针对工作问题的问责,基层官员则会综合考虑问责主体和政治场域、问责事项与责任大小,以及自身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关系网络、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理性选择应对策略,集体共谋色彩浓厚。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持续的高压问责直接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胜利,但作为政策执行工具,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职责同构和压力型体制所诱发的基层权责失衡,以及县域相对稳定的社会场域,构成了基层官员问责应对策略生成的体制和社会根源。论文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基于扎实的田野证据,对常见的分析范式进行了证伪,有助于推动研究的本土化进程。
    • 褚振江
    • 摘要: 耐烦者,事不避琐碎,不畏烦难,缜密细微,蔼然可亲之谓也。明代官员、学者耿定向著《耐烦说》,其论耐烦超过廉洁、谨慎、勤奋所谓"为官三箴",而列为第一要义。尤其是"耐烦"比廉洁重要,此观点历来从政言论中都没有谈到。不是说廉洁不重要,而是要求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耐烦理事是从政的非常重要的操守,折射出官员的民本意识,关系到人心向背。近年来,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解决了大量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赢得了群众拥护,凝聚了党心民心。但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群众利益受损的现象,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 田先红
    • 摘要: 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上级试图构建数字生产体制以实现透明、精准、精细化治理。数字生产体制为上级激发下级的积极性提供了动力,但数字生产体制的内在困境使得基层官员产生了表象策略、机构策略、政策策略和反向策略等避责行为,形成“低问责均衡”。“数字避责”是官僚体制的内生产物,是基层官员面对不确定性风险和问责高压的选择,也是官僚理性的体现。基层官员以制造数字景观、形式主义等行政程序来应对技术治理要求,重构了权力链,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问责主体的意图。在未来的国家治理中,应该重新定位行政规范化、技术化导向,缓解技术理性的过度膨胀,构建良性、健全的问责链,为基层官员创造敢于担当尽责的制度环境。
    • 罗文剑; 贺小娇
    • 摘要: 巡视巡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文从组织、过程、结果三个方面总结变量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巡视巡察监督促进了基层官员产生“不敢腐”的心理效应;政策法规的震慑力度、组织机构的独立与专业性、发现腐败问题的能力和监督方式的协调性对于基层官员“不敢腐”效应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巡视巡察监督以形成心理震慑、依托组织权威、精准发现问题、协同监督力量等方式,集结人力、财力、物力开展政治体检,深入推动基层官员“不敢腐”。为进一步发挥巡视巡察“不敢腐”利剑作用,应当牢建巡视巡察“保护网”、锻造巡视巡察“金刚钻”、狠抓问题处理“慑人心”、打好党内监督“组合拳”。
    • 田先红
    • 摘要: 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地方和基层官员采取推诿拖延、隐瞒数据信息等方式避责是普遍现象。在明知瞒报、漏报数据信息会受到问责处罚甚至法律惩罚的情况下,基层官员为何仍然有隐瞒数据信息的动力?尤其是在国家屡屡强调信息透明公开、政务数据信息通报制度不断完善且互联网等社会监督手段日益健全的情况下,为何仍然会出现基层官员避责行为?
    • 钟力生
    • 摘要: 盛世文章盛唐之时,文化兴盛。唐开元十八年(730),西蜀梓州铜山县(今中江县广福镇)的几名基层官员,在离铜山县城东北5里的玉江边(郪江正源),修了一座石头离亭,取名“石亭”。离亭又叫驿亭、长亭,古人常在这里举行送别仪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这首弘一法师(李叔同)作词、广为传唱的歌曲《送别》,充分展现了长亭送别的场景与心绪。古人更加看重离别之情。那时交通不发达,所谓生离死别,或许一别即是永别,再见即再不能相见。
    • 唐任伍; 温馨
    • 摘要: 基层善治是应对重大危机的有效治理模式,其微观基础是激发基层官员善治动机并探索建立善治路径.本文以天伦锦城社区成功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案例,揭示在重大危机情境下基层官员善治动机的价值取向及影响机制,构建生成基层善治动机的治理路径.案例分析显示:(1)"敢担当""善作为"是基层官员善治动机的核心价值取向.(2)善治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布在环境层、制度层和个体层.其中正向激励因素体现为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的协同交互、社会资本与组织资本的共同支撑;反向激励因素包括正式制度下的问责监督和非正式的舆论监督;而抑制因素体现为重大危机的环境属性、资源有限性以及激励的非持续性.(3)以基层党建构筑善治动机的价值引领、以多元共治维持善治动机的价值协同和以治理创新支撑善治动机的价值创造,是在重大危机中激发基层官员善治动机的关键治理路径.
    • 彭茜; 姚锐敏
    • 摘要: "避责"作为基层政府官员在履责过程中的异化行为,因其具备较强的策略性、互动性以及影响性,已成为责任政治领域研究的焦点议题.不同于当前学者基于问责推动、利益驱动及心理促动等视角的归因方式,本文从行政压力和制度空间两大因素入手研究基层官员避责行为,并将其归纳为"层级博弈式"避责,探究其层级互动性、利益交叉性以及双向博弈性的特点."层级博弈式"避责根据行政压力和制度空间的大小变化,主要可以分为向下避责、平级避责、联合避责以及反向避责四种类型.通过对这四种避责类型的案例解析以及建模分析可知,"层级博弈式"避责行为的政治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由此,本文提出应在顶层设计上健全责任分配体制,实现权责对等;在责任落实过程中要灵活施压,实现反向激励;在责任监督上要兼具柔性,实现高效问责,从而提升其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让基层官员的"层级博弈式"避责行为发挥正面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