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科技
基因科技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分子生物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0680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湖南行政学院学报、政治与法律、台声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9年生命法学伦理研究与教学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医学伦理学年会、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等;基因科技的相关文献由76位作者贡献,包括沈秀芹、牛乐、刘剑康等。
基因科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0680篇
占比:99.89%
总计:90780篇
基因科技
-研究学者
- 沈秀芹
- 牛乐
- 刘剑康
- 刘林森
- 张小罗
- 徐治立
- 李慧1
- 李立峰
- 王汉林
- 苏莉娜1
- 侯瑞雪
- 刘千里
- 刘娜
- 刘登高
- 刘长秋
- 刘鹏飞
- 剡一婷
- 剡一婷1
- 卫青
- 吴文新
- 吴文珍
- 周旋
- 周殷杰
- 姚欢庆
- 姜琳
- 姬荣言
- 娜那·奈斯比特
- 孙亚慧
- 孟雯
- 安静
- 崔筝
- 张雯
- 志
- 戴艳波
- 文建平
- 景培荣
- 景怡
- 曹虎
- 本刊讯
- 李慧玲
- 李见恩
- 杨先碧
- 杨思超
- 杨爽
- 杨继文
- 段晓宏
- 汤晓江
- 沈羡云
- 王丹
- 王思琪
-
-
-
郑玉双
-
-
摘要:
现代竞技体育是实现基本善的重要实践,因此禁止使用兴奋剂被视为竞技体育的伦理防线。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生命科技等新兴科技形态的迅猛发展,本身就面临着屡禁不止、执法效果低下和程序严苛等实践困境的反兴奋剂制度背负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重担:反兴奋剂的伦理正当性争议。生命科技对人体机能的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对训练方式的更新、兴奋剂药物的层出不穷,使得很多理论家质疑兴奋剂禁令的公平性并倡导反兴奋剂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当前迫切需要对新兴科技冲击下的公平原则和法律规制体系进行理论反思。相比于一元论模式和反思平衡模式,重构模式是更为合理和动态的理论方案。反兴奋剂制度需要构建解决兴奋剂之伦理争议的元道德,将新兴生命技术对人体机能的革命性改进、人工智能对竞技表现的数字化和算法化等因素纳入考量,完善捍卫体育之善、强化科技与人文互动的反兴奋剂机制。
-
-
-
-
摘要:
国内商业化宠物克隆技术在发展至6年之际,原本单价几十万的价格,正迎来一波“大降价”.据悉,包括湖南策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策雄生物”)、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诺谷”)、科博雅基因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磐吉基因”)等均在开展促销活动,其单价遭到“腰斩”。
-
-
刘鹏飞
-
-
摘要:
基因科技具有技术客观性与感知主观性双重特征,造就了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两种不同的基因社会观,形成了遏制论和调控论两种规制理念的分野。从主体性解放视角出发,西方对基因科技规制围绕着个人主义和共同体主义的路向区分为三种不同的主体性意识:在抽象个人主义路向上,形成了国家政治规制理念,即将国家视为抽象个人集合并成为规制的天然主体;在具象个人主义路向上,形成了生命政治规制理念,即将主体性扩展到社会与个人等微观层面;在共同体主义路向上,形成了信息政治规制理念,即从基因信息缔造的集体知识和身份识别入手,通过基因身份再配置缔造新的共同体秩序。随着基因科技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彰显,21世纪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物时代。在新一轮基因科技变革中,人类需要探讨前瞻性、预防性的规制策略,确保理论研究优先于技术发展,为技术发展提供伦理保障和制度支撑。
-
-
陈姿含
-
-
摘要:
人体基因科技作为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带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深刻的变革,面对规制对象的特殊性,应当明确其引发的制度冲击存在于三个维度:风险领域、数据领域和人性领域.以制度对基因科技问题的回应为视角,观察国际层面和欧盟地区与英美国家的立法趋势,可以总结出伦理模式、信息权利模式和技术自由发展模式,并指向数据和生物安全的立法保障需求.回溯制度的立法路径,不难发现其决定主义与自由意志,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论证的背后,基因科技的监管指向人性问题,法律在技术自由与行为自由之间,更加强调负外部性和群体价值的维护,在此过程中采取非功利主义的保护原则,以确保个体和共同体的共识形成与制度构建.
-
-
高皓;
安静
-
-
摘要:
只有当家族抓住核心问题,将冲突放在家族企业子系统的三个交叉点进行通盘考虑,才能提升企业的可持续性。2021年5月17日,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昂基因")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8.42元。这是高特佳自成立以来的第25个IPO项目。但这些业绩与高特佳创始人、前董事长蔡达建及其前妻金惠丽再无关联。2021年4月6日,博雅生物发布公告,蔡达建及金惠丽不再是高特佳集团的股东,与公司经营决策及日常管理无任何关系。
-
-
孙亚慧
-
-
摘要:
陆星宇说,如今的他像是正身处一列逐渐加速向前的火车,同路者或许已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做出成绩,抑或者走过弯路、经历过失败,但大家方向一致,也都在共同努力向前。2015年,从美国芝加哥大学毕业的"85后"博士陆星宇带着癌症早期筛查的科研专利成果回囯,创办上海易毕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开启了一段生物医药创业之旅。
-
-
杨继文
-
-
摘要:
基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新时代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核心议题之一。中国应该基于本国的现实国情,在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基础上,在立法方面中国应当尽快修改完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的体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从部门规章提升为法律乃至基本法律,依法保障中国基因资源的多样性和基因数据的完整性,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因科技和基因技术风险的法律协同治理模式。
-
-
-
-
-
摘要:
2020年8月3日至6日,为加强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杨震率队,带领农工党中央专题调研组赴浙江调研。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王素芳参与调研,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副主委田野、周智林、丁列明等陪同调研。杨震一行先后前往杭州依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瑞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健康、浙江讯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嘉兴乌镇互联网医院、云享乌镇运营中心等地进行调研。
-
-
沈秀芹
- 《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基因科技的迅速发展既造福人类,也对人性尊严、生命健康权、身体权、隐私权等宪法权利带来巨大挑战.对其可能危险进行立法规制并确立核心理念已成为当代法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现有基因科技立法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立法理念,难以对产生的各种伦理、法律问题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从宪法规范的核心价值和宪法基本权利理论出发,适应基因科技立法的具体要求,人性尊严应该成为基因科技立法的核心理念.
-
-
段晓宏;
郭照江;
蔡永宁
-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医学伦理学年会》
| 2001年
-
摘要:
人类基因组研究在过去11年中取得了重要成果,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基因组研究给生命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伦理的挑战.本文认为,在这场革命中恪守人类伦理底线,构建基因科技--伦理互动协调机制,有利于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基因科技健康发展,为人类社会造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