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责任伦理

责任伦理

责任伦理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68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政治、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456篇;相关期刊458种,包括伦理学研究、法制与社会、理论导刊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民法理论研讨会、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实践与反思:社会管理价值体系的构建等;责任伦理的相关文献由711位作者贡献,包括涂可国、王兴尚、傅济锋等。

责任伦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3 占比:58.10%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1.33%

专利文献>

论文:456 占比:40.57%

总计:1124篇

责任伦理—发文趋势图

责任伦理

-研究学者

  • 涂可国
  • 王兴尚
  • 傅济锋
  • 姜义华
  • 杨善华
  • 杨跃
  • 程东旺
  • 苏娜
  • 姚冰洋
  • 张锦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勇胜
    • 摘要: 责任问题和价值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问题。人的价值意识总是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觉醒,形成了价值观念,价值观的形成则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历史考察凸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我国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优越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在行动领域以坚持责任伦理为实践原则,从责任的维度理解和看待中国问题、世界问题。责任因价值而可能,则从另一个角度为研究价值观念或价值观提供了新思路,即以责任之维度新释价值观念。具体来讲,价值观与责任意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责任与价值观的践行问题:中国人的责任意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全人类的责任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 彭翠; 李敏; 韩立新
    • 摘要: 责任伦理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当前乱象丛生的图书出版领域中有着极大的应用空间。甄巍然的《中国图书出版责任伦理研究》以出版业层出不穷的讹误、跟风、虚假、低俗等出版乱象为中心,批判了把关人缺席、职业精神淡薄,以及出版人责任伦理困境认知与责任价值失衡等典型的出版业症候。同时,她还通过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探究了出版责任伦理的影响因素;反思了中国图书出版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强调了出版主体为了承担起传播文化的历史使命,不仅要秉持文化忧患与文明传承的出版情怀,而且还要理性应对商业逻辑与资本逻辑带来的利润诱惑,并最终在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权衡之中,坚守出版业责任伦理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 韩春杰; 张济洲
    • 摘要: 乡村教师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初大教育家陶行知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以乡村教师教育培养为出发点,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改革。本文梳理分析了陶行知乡村教师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发展主线、乡村教师思想的价值取向、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定位与改造。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观、乡村教师培养思想和实践对当代乡村教师的培养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 杨宜珑
    • 摘要: 人无信不立,会计行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诚信是会计职业的立业之本。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会计越来越需要强调责任伦理。本文从会计责任伦理的界定、伦理冲突及责任伦理的养成对会计责任伦理进行阐述。
    • 何志权; 何玉鹏; 曹文明
    • 摘要: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但该领域内的工程伦理教育却迟滞于技术的发展,正逐渐受到重视。为此,文章在总结电子信息工程和人工智能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工程伦理教育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从不同维度反映了目前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挑战。随后,探讨了以人为本的责任伦理解决方案,倡导具有人文温度、规范创新、价值引导等工程伦理理念和方法,把工程伦理原则转化为伦理实践成果。
    • 赵磊磊; 吴小凡; 赵可云
    • 摘要: 教育人工智能风险治理已成为影响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文章以责任伦理为视角,提出教育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责任伦理框架,其涉及角色责任、契约责任、前瞻责任、关护责任四个维度。指出教育人工智能风险治理的责任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教育主体功能遭遇技术禁锢、数据智能凌驾于契约精神、治理制度设计与伦理关照脱钩、师生互动与情感诉求缺乏人文关照四个方面。据此,提出责任伦理视域下教育人工智能的风险治理路径:其一,关注角色认同,促进人技关系的角色化建构与重塑;其二,重塑契约精神,构建智能教育领域数据治理责任规约机制;其三,关注伦理规范,架构可判定责任行为的制度体系;其四,聚焦人文关怀,创设融入情感诉求的人智交互模式。
    • 陈文华
    • 摘要: 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给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的同时,也使他们思想中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责任伦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伦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互联网的高度隐蔽性和虚拟性、大学生自身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不完善、网络社会责任教育严重缺位。为此,高校须直面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深挖背后原因,果断采取借鉴传统慎独思想、做好网络责任教育、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策略等措施,最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水平,提高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质量。
    • 李莹莹; 黄学杰; 李文
    • 摘要: 每个人对待生与死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态度,合而审之就是生死观,在这一观点构建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不容忽视。本文以责任伦理为指导,通过文本细读法,分析《红处方》中不同人物包括医生、患者以及旁观者等人的生死观,他们人生的经历和扮演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与面对生死时的态度也就各不相同。
    • 姚冰洋; 陈清江
    • 摘要: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安全的重要现实问题,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以大学生责任伦理何以生成价值为逻辑线索,深度剖析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大学生责任伦理的主客体作用关系,结合主体性哲学揭示大学生主体的矛盾内涵,即自发性与自觉性、为我性和我为性、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矛盾关系,并依靠责任伦理的内涵逻辑来推动大学生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使之向更高的层面发展,从而实现责任伦理价值生成的最终目标。
    • 陈昫
    •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是数字时代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人工智能助力机器人养老服务日渐成熟,为解决广大老年人在养老方面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机遇、新技术与新方法,但机器人服务责任不明确、机器人服务伦理不清晰、机器人服务规范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机器人养老服务的发展。为探究机器人养老服务的有效治理路径,需以责任伦理为引导,聚焦照护机器人与老年服务对象之间的道德、道义与责任关系,强调机器人对老年生命权与健康权所负有的责任。应当厘清机器人养老服务在组织伦理、过程伦理、结果伦理与影响伦理方面所存在的独立性问题、真实性问题、尊严问题与风险问题,辨明机器人养老服务所承负的文化责任,注重维护养老尊严、彰显助老性、完善养老功能、提升养老能力,着力打造机器人养老服务的责任伦理治理新模式。因此,应锚定机器人养老服务治理的责任伦理导向,积极推进机器人养老服务的多样化、适老化、协同化、规范化、康养化与增能化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