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坡地

坡地

坡地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247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园艺、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5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550篇;相关期刊523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亚热带水土保持、中国水土保持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2012学术年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等;坡地的相关文献由6117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桂金、张翔、邵明安等。

坡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5 占比:36.64%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61%

专利文献>

论文:1550 占比:62.75%

总计:2470篇

坡地—发文趋势图

坡地

-研究学者

  • 林桂金
  • 张翔
  • 邵明安
  • 杨洁
  • 张伟
  • 王寿南
  • 谢庭生
  • 谢颂华
  • 陈洪松
  • 曹建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黎建忠
    • 摘要: 油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适用范围广,同时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也高,其产出的茶油既可以作为食用油,也可以当作润滑、防锈油。因为油茶的这些优势,油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化的种植。不过,近几年坡地油茶种植存在产量低、品质不高等问题,对此,要想针对性解决,就必须从低产林改造及抚育管理技术入手,促进坡地油茶低产林向优质林的改变。基于此,本文先概述坡地油茶低产的原因,再分析坡地油茶低产林的针对性改造技术,最后研究坡地油茶低产林抚育管理技术,以此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 陈煌
    • 摘要: 为了提高植物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及环境性,探讨了山地城市公园坡地对林地植物景观的影响,通过研究区域概况和论述研究策略,并分析内容和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山地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工作有所助益。
    • 王龙凤; 夏军; 于静洁; 乔云峰; 史超; 王强; 赵彦军
    • 摘要: 为正确认识坡地氮素流失过程,同时为降水产流非线性驱动下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研发自动化程度高、接近天然降雨的人工模拟降雨产流产污试验装置,试验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和前期土壤含水率条件对产流及近地表土壤中硝态氮溶出过程的影响,利用演绎推理法探讨近地表土壤中硝态氮溶出系数与降雨产流及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强度越大,前期土壤含水率越高,产流量、累积产流量越大;产流量以幂函数形式随时间不断增加趋于稳定,同时,降雨初期地表产流中硝态氮负荷及累计负荷量也越大;后期随着产流量的增加而呈幂函数形式衰减,最终又随着产流量的稳定而趋于稳定;近地表土壤中硝态氮的溶出系数受控于降雨产流,同时与土壤湿度存在指数函数关系。探讨的降雨产流-溶出系数-土壤含水率的数值关系对模拟高时间分辨率降雨产流非线性驱动下坡地硝态氮产污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邹继军
    • 摘要: 针对免耕精密播种机偏坡地播种、施肥环节,研究免耕精密播种机的自动纠偏装置,使免耕精密播种机在作业时能够保持自动平衡,保证在一定坡度范围内能够正常播种、施肥,达到种、肥深度精准一致,能够降低播种成本,减少种、肥损失。按播种机整体结构,研究配置自动纠偏装置,其由马达、电磁阀、光信号处理器和反射板等组成光控系统,控制油缸行程,使免耕精密播种机在工作时与拖拉机的运动轨迹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免耕精密播种机在一定坡度角内播种时种、肥位置的准确性。通过免耕精密播种机自动纠偏装置的研究设计为其他农业机械提供偏坡地工作的技术解决方案。
    • 摘要: 2022年5月13日,经过5个多月的封闭施工,被誉为全国最长、亚洲第二长的坡地扶梯。重庆市两路口皇冠大扶梯于近期全新升级亮相。该扶梯于1996年正式投入运营,分为上梯、下梯和备用梯共3台扶梯。皇冠大扶梯全长112米、高52.5米、宽1.3米、运行坡度30度,速度为0.75m/s,全程运行时间2分30秒,单台载客量为每小时13500人次。它连接了两路口和菜园坝火车站,是当地的特色交通出行工具,也被称为中国攀山第一梯。重庆皇冠大扶梯是全国最长、亚洲第二长的坡地电动扶梯,被称为中国攀山第一梯。
    • 孙景彬; 刘琪; 雒鹏鑫; 杨福增; 刘志杰; 王峥
    • 摘要: 针对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坡地等高线旋耕作业时土壤耕作侵蚀(土壤由坡高侧向坡低侧迁移)严重及其机理不明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试验、土槽及实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开展山地拖拉机坡地旋耕侵蚀规律研究。首先,构建了H245标准型常用旋耕刀在坡地工况下的扰土体积参数方程,完成了旋耕刀坡地扰土过程的经典力学分析,确定了导致坡地旋耕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坡地角、耕作深度、刀轴转速以及旋耕作业速度;然后,基于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研究了单把旋耕刀和旋耕机整机的坡地扰土规律,得出土壤颗粒在旋耕刀侧切刃的动态滑切作用下有水平向后运动的行为,浅层土壤颗粒位移最大,深层土壤颗粒位移最小,并且深层靠近旋耕刀回转中心的土壤颗粒位移最大;土壤的侧向位移方向受旋耕刀正切刃朝向的影响;随着旋耕刀的入土,土壤颗粒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呈先变深后变浅的趋势。最后,选取旋耕刀轴转速、旋耕作业速度和坡地角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实地旋耕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得到土壤水平、侧向位移随着上述3个因素变化的规律;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得到影响土壤侧向位移的主次因素为坡地角、旋耕刀轴转速、旋耕作业速度,影响土壤水平位移的主次因素为旋耕作业速度、坡地角、旋耕刀轴转速;拟合得到土壤侧向位移、水平位移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经参数寻优确定在5种随机设定坡地角下旋耕机最优作业参数组合。该研究可为现有旋耕机在黄土高原坡耕区低侵蚀作业提供技术指导,为坡地专用旋耕机的设计提供研究思路。
    • 孙景彬; 褚宏丽; 刘琪; 雒鹏鑫; 杨福增; 刘志杰
    • 摘要: 山地履带拖拉机(配备姿态调整机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越障性能,特别适宜在丘陵山区坡地作业,然而由于坡地角的存在导致拖拉机两侧履带下的应力分布极不均匀,使得拖拉机附着性和通过性均降低。本文针对山地履带拖拉机坡地等高线行驶/作业时,坡地土壤内部应力分布规律不明确以及如何提高应力均匀性缓解土壤压实等问题,在深入分析坡地工况下履带最大接地比压与应力传递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采用EDEMRecurDyn耦合方法进行了仿真试验,并采取土压力盒埋设法分别开展了基于小型坡地土槽的静态试验和坡地试验田的动态试验;其中,静态试验探究了不同深度土壤在含水率、初始紧实度、加载质量及坡地角等影响下的垂直应力分布规律;动态试验探究了山地履带拖拉机坡地等高线行驶/旋耕作业时履带下方土壤应力随作业速度、车身状态(调平/未调平)及牵引负载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履带张紧力对土壤垂直、水平应力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履带下垂直应力在各支重轮的轴线处呈现一个应力峰值;水平应力在各支重轮轴线的前、后方分别出现一个应力峰值;适当增大作业速度,可减小土壤内部垂直和水平应力峰值,拖拉机速度由0.5 km/h增加到1.5 km/h,垂直应力峰值减小了35%,水平应力峰值减小了27%;车身调平可以较好地提高拖拉机两侧履带下土壤垂直、水平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坡低、坡高两侧的垂直应力峰值分别降低13%和增加18%,坡低、坡高两侧的水平应力峰值分别降低28%和增加23%;履带张紧力由1.2×10^(4) kPa减小到8.0×10^(3) kPa时,履带下的垂直及水平应力峰值分别减小了31%和22%,即适度减小履带张紧力可降低土壤压实程度。该研究可为山地履带拖拉机相关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可提高坡地土壤应力分布均匀性、缓解土壤压实效应。
    • 马经纬; 彭秋志; 马少华; 邓启辉
    • 摘要: 坡地建设现象在我国大量存在,但相关研究基础仍显薄弱。从阈值坡度视角出发,提出了坡地率概念,并构建了建设用地坡地率(PSC)和地面坡地率(PSL)两个用于定量分析坡地建设现象的指标。以2020年全国69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30m分辨率建设用地解译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解析了全国城市PSC的数量构成与空间分布,进而探究了PSC与PSL间的统计关联和空间关联。结果表明:①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整体趋向平缓土地布局,城市数量随PSC上升迅速减少,全国半数以上城市的PSC低于0.12,近80%城市的PSC低于0.3。②全国城市PSC总体呈“南高北低,广域过渡”分布格局,全局莫兰指数为0.38,南方山地丘陵区为高值集聚区。③PSC与PSL之间存在7种主要空间关联模式,每种模式均体现出了各自明确的地理环境特征依赖,且PSC的南北空间分异明显大于PSL。
    • 刘小梅; 李勇; 黄智刚; 王旭; 黎静宜; 黄俣晴
    • 摘要: 为探讨广西集约化甘蔗种植小流域甘蔗不同生长期坡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状况以及影响土壤侵蚀、养分流失的因素,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野外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1)2020年那辣小流域甘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为18.86 t/(hm^(2)·a),属轻度侵蚀,远高于水利部流失量5 t/(hm^(2)·a)的标准;2)流域甘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特征为分蘖期>伸长期>苗期>成熟期,3个子流域(SW1、SW2和SW3)的甘蔗坡地在分蘖期土壤侵蚀总量占全生长期的95.66%~97.40%,流域甘蔗坡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流失速率与甘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的时间变化特征一致,子流域SW3的甘蔗坡地SOC流失速率比SW1、SW2分别高42.96%、33.46%,子流域SW3的甘蔗坡地TN流失速率比SW1、SW2分别高48.61%、26.11%,甘蔗坡地TP流失速率为子流域SW1比SW2、SW3皆高8.07%;3)流域甘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受降雨影响比较大,伸长期和成熟期植被覆盖对甘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的影响不明显;4)甘蔗坡地TN和TP流失速率分别与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要根据甘蔗生长期坡地的水土流失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综上,应用RUSLE模型与野外采样相结合即可估算甘蔗不同生长期坡地的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速率,可为广西集约化甘蔗种植小流域坡地防治土壤侵蚀、养分流失和非点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 邢邓春; 陈静; 鲍海鹏; 龙晓泳
    • 摘要: 铁氧化物是环境敏感矿物,也是土壤团聚体的重要胶结物。自然铁氧化物相存在多尺度分异现象,可能影响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本文以闽中丘陵区花岗岩坡地上发育的富铁土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湿筛法和吸管法分离团聚体;运用土壤化学和漫反射光谱(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DRS)方法测定了全铁(Fe_(t))、游离铁(Fe_(d))、无定形铁(Fe_(o))、赤铁矿(Hm)和针铁矿(Gt)含量,并系统探讨了坡地、剖面和团聚体尺度铁氧化物相分异特征及其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坡地尺度上,沿坡面向下,全样Fe_(d)与游离度(Fe_(d)/Fe_(t))减小,Fe_(o)与活化度(Fe_(o)/Fe_(d))增加,Hm与Hm/(Hm+Gt)明显降低,Gt变化不明显;剖面尺度上,上层土壤的Fe_(d)、Gt多高于下部,Fe_(o)和Hm则多低于下部;团聚体尺度上,Fe_(d)、Fe_(o)和Gt趋向微团聚体中富集,Hm在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中含量相当,Hm/(Hm+Gt)则随粒级增长而增大。坡地土壤团聚体粒级组成以微团聚体为主,但团聚体稳定性由>0.25 mm大团聚体主导。Fe_(o)、Fe_(o)/Fe_(d)和Hm(Hm/(Hm+Gt))分别与0.5~0.25 mm、1~0.5 mm和2~1 mm大团聚体显著正相关。不同尺度上铁氧化物存在明显分异,其中坡地尺度铁氧化物相的强烈分配导致Hm和Fe_(o)分别在坡顶和坡底相对富集,使得坡地两端团聚体稳定性高于坡中过渡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