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发射显示器
场发射显示器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19年内共计33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379978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光电技术、微细加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七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2008年上海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等;场发射显示器的相关文献由394位作者贡献,包括范守善、郑奎文、刘亮等。
场发射显示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79978篇
占比:100.00%
总计:3380093篇
场发射显示器
-研究学者
- 范守善
- 郑奎文
- 刘亮
- 杜秉初
- 萧俊彦
- 唐洁
- 方金寿
- 郭志彻
- 朱长纯
- 杨镇在
- 许宁生
- 邓少芝
- 陈丕瑾
- 陈军
- 李德杰
- 李玉魁
- 詹德凤
- 陈国荣
- 雷威
- 魏洋
- 吴泰植
- 张晓兵
- 曾凡光
- 李协恒
- 柳鹏
- 刘卫华
- 潜力
- 罗伯特·T·史密斯
- 胡昭复
- 郝海燕
- 冯涛
- 刘兴辉
- 刘志伟
- 李岚
- 李琼
- 李裕安
- 杨宗翰
- 王仓鸿
- 罗吉宗
- 蔡金龙
- 陈杰良
- 吴智豪
- 娄朝刚
- 孙卓
- 张悠扬
- 徐伟胜
- 李军
- 杨延宁
- 萧棋煌
- 蔡琪
-
-
-
-
-
-
-
唐鹿
-
-
摘要:
YVO4∶Tm3+ nanophosphor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X-ray diffraction ( XRD) ,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TEM) , ultraviolet analyzer, ultraviolet-visible (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and photoluminescence ( PL) spectra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and analyze the nanophosphor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YVO4∶Tm3+ nanophosphors have bright blue light emission with high color purity and luminescence intensity, and have good thermal stability properties. Therefore, YVO4∶Tm3+ nanophosphors are very suitable phosphors for field emission display.%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出了YVO4∶Tm3+纳米荧光粉,并用X射线衍射仪( XRD)、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紫外分析仪、紫外可见( UV-Vis)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 PL)光谱对YVO4∶Tm3+纳米荧光粉进行测试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YVO4∶Tm3+纳米荧光粉可发出明亮的蓝光,色纯度和发光强度都很高,而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YVO4∶Tm3+纳米荧光粉是一种十分适用于场发射显示器的荧光粉。
-
-
王敏
-
-
摘要:
碳纳米管因具有良好的电子发射特性而成为理想的场发射阴极材料。本文概述了碳纳米管的特性、分类及制备;介绍了碳纳米管场发射平板显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制备,分析了碳纳米管场发射平板显示器的优缺点,针对其缺点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思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Carbon nanotube is considered as an ideal ifeld emission cathode material for its good electr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classiifc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carbon nanotube,introduces the structure,working principle and preparation of carbon nanotube field emission flat panel display,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t,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ideas,and prospects its development trend.
-
-
袁寿财;
刘亚媚
-
-
摘要:
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是平板显示器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显示器件,是在碳纳米管及纳米工艺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印刷碳纳米管来代替微锥形发射尖端,简化了制作工艺.另外,在碳纳米管平板显示器中,控制系统及驱动电路尤其是阴极高压驱动电路在整个显示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高压驱动电路的设计优化和制作不但直接影响显示效果,甚至决定着整机的价格,本文结合碳纳米管显示器研制过程中对高压驱动电路的需要,对比分析了已有几种高压驱动电路的结构特点,设计了基于CMOS电路结构的高压驱动电路,电路全部由高压和低压MOSFET组成,从而达到降低功耗、提高速度、并利于实现单片集成的目的.用SPICE电路仿真软件验证所设计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并对电路结构和器件参数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制作电路板,并实测电路的频率响应符合设计要求.用所制作电路板驱动系统驱动我们制作的5英寸单色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平板显示屏,显示效果良好.
-
-
-
杨雄;
胡利勤;
吴朝兴;
陈勇;
林志龙;
郭太良
-
-
摘要:
模拟并制作了一种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后栅结构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器件进行了电场模拟,优化了阴极宽度、阴极厚度、阴极间隙、介质层厚度等结构参数.取最优参数制作了像素为30×30,发光面积为54 mm×54 mm的单色显示屏.在阳压为1500 V、栅压为300 V时,器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5μA/c㎡.该器件制作成本低,稳定性和均匀性良好,可矩阵寻址实现字符显示.
-
-
-
-
郭平生;
孙卓;
陈奕卫;
郑志豪
- 《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
| 2003年
-
摘要:
以低压热化学汽相沉积(CVD)方法制备的多壁纳米管(MWNT)为阴极材料,使用简单的丝网印刷工艺制备阴极,成功地封装出2英寸二极管型场发射显示器(FED)原型,该显示器具有静态图像显示功能,发光性能良好,具有高亮度的显示效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场发射显示器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冯欢;
朱卓娅;
雷威;
孙亚军;
阮桂符
- 《第七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
| 2011年
-
摘要:
对目前课题组制备25英寸FED时出现的封装难点,本文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对柱形支撑体排列成正方形的方式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基板的形变和应力。另外,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形变圆,根据封接图形选择圆上的点,构建支撑体的排列方式.模拟结果表明:rn 三角形的排列方式较四边形的排列方式有较高的效率,在形变量相同条件下,等边三角形的排列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排列方式和正方形的相比,支撑体的使用量可减少16%和22.2%,从而有望降低工艺成本并增强FED的显示效果.
-
-
QIAN Min;
钱敏;
冯涛;
FENG Tao;
LIN Lifeng;
林丽锋;
LI Tianjun;
李天军;
DING Hui;
丁慧;
ZHANG Zhejuan;
张哲娟;
陈奕卫;
CHEN Yiwei;
SUN Zhuo;
孙卓
- 《2008年上海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纳米碳管单元模块的可实现大屏幕显示的新技术.其基本单元是采用低成本的印刷法制备的二极管型纳米碳管场发射显示器模块.该显示单元模块为16×16矩阵型点阵,尺寸为98 mm×98 mm,可根据实际需要拼接成各种大尺寸显示屏.器件的阴极和阳极均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包括阴极导电图形、CNT图形、阳极荧光图形的印刷.各膜层图形经过精心设计以实现矩阵选址.使用低玻粉将阴极和阳极烧结,再采用超高真空排气台进行排气,然后装配上驱动电路,即实现了单元碳基膜场发射显示器模块的制作.此外,为了改善CRT荧光粉的黏附性差和电阻率低的问题,在CRT荧光粉浆料中分别加入了碳纳米管和硝酸镁,得到的荧光粉具有更好的发光性能.研究开发CNT大屏幕专用驱动和拼接技术,并获得了40英寸的CNT大屏幕显示器.
-
-
-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在680°C~730°C的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本文采用简易的旋涂法等工艺制备了钛基纳米金刚石涂层的场发射阴极,场致发射特性实验表明,可以实现稳定的场致电子发射,样品的阈值场强为6.3V/μm,场发射电流密度在21V/μm场强下可达到60.7μA/cm2,将制备的场发射阴极应用到FED中,设计了以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逻辑电路和以高压驱动芯片IR2113与高压MOS管为主的高压驱动电路,仿真波形良好。采用汇编语言编写了控制驱动程序,在16×16矩阵选址的金刚石涂层的场发射平板显示器上实现了简单图形和字符的动态显示,为大屏幕场发射平板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
于灵敏;
材料与化工学院;
朱长纯
- 《第九届真空技术应用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利用物理热蒸发法制备出大规模长径比为250∶1的ZnO纳米锥.然后,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将由ZnO纳米锥和羧甲基纤维素混合好的浆料印刷到ITO玻璃上,印刷面积为6cm2.采用二极结构测试质量比为1∶5-4∶5的ZnO纳米锥浆料的场发射特性.结果表明当ZnO纳米锥与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3∶5时的开启场强(电流密度为1μA/cm2)最低为2.25V/μm,当场强达到4V/μm时,阳极荧光粉的发光点既亮分布又均匀.我们认为ZnO纳米锥可以用来做场发射显示器的阴极材料。
-
-
王天及;
杨世宁;
李耀棠
- 《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现代显示技术的发展概况.如:1,阴极射线管(CRT)、2,数字光处理技术(DLP)、3,等离子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4,场发射显示器(FED)、5,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6,光栅光阀(GLV)投影显示器、7,液晶显示系统(LCD)、8,全色发光二极管(LED)、9,数字打印全息图(DPH)及视频全息(Holovideo)、10,全息背投屏(Holoscreen)、11,液晶硅(LCOS).对上述几种现代显示技术在结构、原理和技术特点等方面作了比较.特别是对液晶硅显示(LCOS)的结构和原理以及发展趋势和市场趋向作了较详细地分析.
-
-
张晓松;
李岚;
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王达健;
陶怡
- 《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运用热处理方法对电子束蒸发制备的ZnO:Zn荧光薄膜分别进行400°C、600°C退火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谱等手段,表征了ZnO:Zn荧光薄膜的结构、成分、形貌、发光性能,在ZnO:Zn荧光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中,可以看出经退火处理后结晶状况大大改善,多晶结构趋于规则,晶粒更加均匀且膜层结构更加致密.在ZnO:Zn荧光薄膜的光致发光谱中,检测到490nm处发光峰,认为一价氧空位(V·O)充当发光中心,且薄膜的光致发光强度受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很大.实验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结晶程度提高,弥补了薄膜晶体表面的表面缺陷,薄膜的发光性能不断提高.
-
-
张晓松;
李岚;
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王达健;
陶怡
- 《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运用热处理方法对电子束蒸发制备的ZnO:Zn荧光薄膜分别进行400°C、600°C退火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谱等手段,表征了ZnO:Zn荧光薄膜的结构、成分、形貌、发光性能,在ZnO:Zn荧光薄膜的X射线衍射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中,可以看出经退火处理后结晶状况大大改善,多晶结构趋于规则,晶粒更加均匀且膜层结构更加致密.在ZnO:Zn荧光薄膜的光致发光谱中,检测到490nm处发光峰,认为一价氧空位(V·O)充当发光中心,且薄膜的光致发光强度受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很大.实验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结晶程度提高,弥补了薄膜晶体表面的表面缺陷,薄膜的发光性能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