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

地域方言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63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党课、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等;地域方言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慧婷、樊悦、詹佳丽等。

地域方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9.0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863 占比:90.84%

总计:950篇

地域方言—发文趋势图

地域方言

-研究学者

  • 张慧婷
  • 樊悦
  • 詹佳丽
  • 邓颖慧
  • 钱华
  • 靳开宇
  • 万建中
  • 万晓丽
  • 冀丽昕
  • 刘富强

地域方言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涌涛; 蒋艺轩
    • 摘要: 吟诵是以地域方言为主,介于唱和读之间的对汉语诗文有节奏、有声调的传统诵读方法,是旧学中普遍采用的读书方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吟”为吟咏,指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或理解为声调抑扬地念。赵元任说,“吟就是叹诗叹文章,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诵”字在《周礼·春官宗伯下》有:“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东汉郑玄注:“以声节之曰诵”;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将“诵”与“读”互训。由此“诵”可理解为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赵敏俐认为:“吟诵从本质上讲乃是一种声音表现方式,是将汉语诗文的声音之美、意蕴之美,通过‘吟’或者‘诵’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强化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吟诵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形式,而是一种有着浓厚文化意味的形式,它本身就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1]在台湾,吟诵甚至被认为是正确理解古诗文的基础,是汉语文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中国文化和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 樊悦
    • 摘要: 小说《红高粱》地域色彩浓厚,充斥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包含大量方言.文章运用巴兹尔·哈蒂姆(Basil Hatim)和伊恩·梅森(Ian Mason)的语境维度论,从交际、语用和符号三个维度对《红高粱》的地域方言英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葛浩文的翻译较好地从语境三层面对应了原著,在准确传达源语内涵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方言的乡土气息.
    • 樊悦
    • 摘要: 小说《红高粱》地域色彩浓厚,充斥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包含大量方言。文章运用巴兹尔·哈蒂姆(Basil Hatim)和伊恩·梅森(Ian Mason)的语境维度论,从交际、语用和符号三个维度对《红高粱》的地域方言英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葛浩文的翻译较好地从语境三层面对应了原著,在准确传达源语内涵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方言的乡土气息。
    • 陈思
    • 摘要: 从历时共时结合的角度,参照地域方言,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重叠词缀"家家"源于"NP家+家"的重新分析,其发展轨迹为"NP家+家"——"NP+家家",与词缀"家"有历史继承关系.其语法意义主要是强调某一类人的典型身份特征,表达说话人基于群体认知对陈述对象的主观评价,由于经常与语气词"的"连用,有帮助表达语气的作用."家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预设性和主观评价两个方面,产生和发展受类推机制、主观性表达需要、网络传播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 宋惠玲
    • 摘要: 对舞台艺术来说,戏曲的综合性决定了其中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的至高地位。它由歌舞而来,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成为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而在这一过程中,它又自觉地趋向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从生、旦、净、丑行当配置上的和谐,到跨马扬鞭穿越时空程式化的灵动,再到融合地域方言与声腔流派、上五色与下五色排列组合的声色之美,戏曲的诸多艺术本性都牢牢锁定在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大范畴中。
    • 徐思芹
    •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上不尽相同,同样在网络语言的使用上也不尽相同,因此网络流行语中注入了不少的方言因素。本文拟从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特点、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等四个方面分析网络流行语,从而得出方言影响着网络流行语的各个方面的结论。我们认为方言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网络流行语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终将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 耿焰; 杨梦莹
    • 摘要: 中国道路是指中国这一大国在国内与国际上的存在方式与发展方向,是一种综合性的探索与选择,更多地体现一种价值观念和与之相匹配的实践.但是中国道路自我表达却陷入语言困境,主要表现为中国道路自我表达的原创语言缺失和思想的原创性削弱.原因在于中国通用语言普通话的强势使得汉语语言供给吃紧,加之普通话与中国文化严重脱节.而地域方言是突破中国道路自我表达语言困境的关键,因为地域方言蕴含真实的生活方式,表达特定的需求,展现了真实的中国.同时地域方言所蕴含的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中国义化,这也为中国道路自我表达的思想原创提供路径.
    • 王帅印
    • 摘要: 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护民族特色文化的前提下,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地方文化仍然存在地方戏曲传承不力、 地域方言逐渐失传的局面.通过实地调研、 查阅资料等方法,发现拥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地域方言与地方戏曲之间的关联:地域民族特色为地方戏曲提供创作素材,地域方言又是地方戏曲的组成要素.这里将提出地方戏曲保护的新路径,即通过对地域方言的保护为地方戏曲的保护提供便利的条件.希望该文的粗浅的观点能够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促进我国地方戏曲的有效传承与发扬.
    • 刘巍; 刘金威
    • 摘要: 沈阳方言属于东北话吉沈片中的通溪小片,是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沈阳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与沈阳历史息息相关.透过方言词汇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区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生活在黑土地的沈阳人自古就讲究饮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