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建模
图形建模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44510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中国法医学杂志、科技资讯、宁夏电力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全国第十七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2011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2011)、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等;图形建模的相关文献由33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振侠、刘树清、吕亚国等。
图形建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510篇
占比:99.72%
总计:44634篇
图形建模
-研究学者
- 刘振侠
- 刘树清
- 吕亚国
- 严方
- 吴翔虎
- 张延华
- 曲明成
- 陶永超
- 于荣成
- 刘全胜
- 刘国贤
- 孙长嵩
- 眭喆
- 胡建宏
- 蔡瑞忠
- 谢碧海
- 黄生勤
- 黎玉玲
- B·卡西米尔
- D·罗德里格斯
- F·佩龙
- J·莫尔坦
- J·路易吉
- M·P·斯特凡诺
- S·卡代
- 万刚
- 严鑫
- 何家胜
- 何小荣
- 余晓明
- 刘丽军
- 刘力
- 刘卫东
- 刘向君
- 刘君
- 刘大翔
- 刘宏
- 刘强
- 刘敬伟
- 刘玉生
- 刘虹
- 吕崇德
- 吴建军
- 周超
- 唐多元
- 庾龙鑫
- 张聪师
- 张震宇
- 徐帆
- 昌力
-
-
王恒干
-
-
摘要:
培养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图形建模的方式引导、促进与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问题解决,是一个有效而又具有前瞻性的实践策略.本文尝试以二年级的"问题解决"为例,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图形建模的有效实践,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
-
苏国东
-
-
摘要:
伴随轨迹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难点问题之一,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态思维能力、图形建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所谓伴随,是指两个点之间的一种伴同关系,自主运动的点称为主动点,遵循某种关系伴随其运动的点称为伴随点(也叫从动点),两者的轨迹形状是相似的.本文研究其中的圆型伴随轨迹问题,即主动点在给定的圆上运动,其轨迹为圆形,此时伴随点的轨迹一般也为圆形.
-
-
董舰;
郑兆启;
张超;
陈京辉;
梅文娟;
徐庆
-
-
摘要:
为解决螺旋输送机卡料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IAR visualSTATE的螺旋输送机控制系统.首先,针对螺旋输送机控制系统硬件部分进行设计,包含过零检测电路和可控硅导通角驱动电路;其次,利用visualSTATE状态机建模软件建立系统的控制模型,将相应程序嵌入到STM8S207单片机中.试验证明,基于visualSTATE的图形化建模方法能够清晰方便地表达逻辑控制,不仅极大提高系统的调试及开发效率,还提高了程序设计的可靠性,有效解决了螺旋输送过程中的卡料问题.
-
-
黄玉芳
-
-
摘要:
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便是几何,它同时也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遇到很多种习题的时候都可以通过构建图形建模来帮助其实现知识的多元化认知,从而顺利找到破解之法,这对于初中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本文将通过对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建模的探析,对怎样设计建模,建模以后又应该怎么样去培养学生建模化的思维和数学思想进行简单分析.期望这对初中教学具有一定的帮助,尽量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
-
-
-
费季菊
-
-
摘要:
盲校数学图形建模的教学实践是根据盲生数学学习需要,把抽象的数理关系、空间平面图形、空间多维图形通过运用盲文点位、构图工具、生活情境、图形语言等图形建模措施,使盲生的数学学习建立在"数学直观"的基础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
-
李冠军;
杨清祥;
白鸿钧
-
-
摘要:
为解决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 K J)自动化测试中测试用例编辑和维护困难的问题,利用关键信息抽象和图形建模等方法对LKJ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测试用例进行模块划分、参数设计和程序流程图方式建模,实现测试用例的批量生成.该技术已在L K J-15S的自动化仿真测试系统中得到应用,经验证,可以提高测试用例编写效率并缩减约90%的冗余用例.
-
-
-
刘子威
-
-
摘要:
本文探索采用体感设备Kinect,结合visual studio C++开发SLAM图形建模,使用Kinect传感设备对足部进行扫描,实现对足部的数据搜集,并利用SLAM软件对图像进行点云的拼接、曲面的重建新从而构建出足部三维模型,让人们能使用价格较低的Kinect装置就可以简便精确的获得足部三维模型。
-
-
颜志煜;
陈志伟
-
-
摘要:
采用Eclipse图形建模框架(Graphical Modeling Framework,GMF)技术构建了一个图形化磁共振脉冲序列设计软件.软件具备所见即所得的特点,用户使用拖放方式所画出的脉冲序列与教科书和参考文献上的脉冲序列几乎一样.软件支持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谱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脉冲序列设计,同时提供实验参数管理模块,实现脉冲序列基础上的NMR实验设计和执行预览.得益于GMF完善的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和强大的代码生成能力,软件开发周期大幅度缩短、扩展能力大幅度提高.%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graphical pulse sequence design software utilizing Eclipse graphical modeling framework (GMF) technology. The software has a what-you-see-is-what-you-get trait for users. Pulse sequences drawing can simply be achieved by dragging and dropping the elements, and the results look almost the same as those shown on the textbooks and literatures. An experiment parameter management module is also provided to make previews of NMR experiment design and execution available. Due to the excellent model-view-controller pattern and strong ability of code generation of the GMF, the software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xpansion capacity, and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cycle was shortened greatly.
-
-
盛四清;
王磊
-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在进行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各种计算工作时,为了减少相关技术人员在录入、修改和维护大量计算数据时的工作量以及尽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人为错误的发生,本文采用图形这种工程中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电力系统网络结构.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快速发展以及面向对象思想在编程技术中的统治地位的确立,计算机图形化建模方法就成了电力系统建模当仁不让的最优方法.文章基于Microsoft .NET平台,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对构成电力系统配电网的每一种电气元件进行计算机图形建模,并使用Visual C# 编程将其封装成可以被绘图仿真等系统调用的类,进而在这些电力图元的基础上实现数据输入和结果输出就会一目了然.
-
-
李初福;
王如强;
何小荣;
陈丙珍;
汪衡秋;
高明;
于亚军
- 《第11届中国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为优化化工企业生产计划,建立了化工过程生产计划优化的MINLP(Mixed Integer NonLinearProgramming)模型,并给出相应的迭代求解算法,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求解模型。基于该MINLP模型和求解算法,在石化企业生产计划图形建模优化系统(GIOPIMS,Graphic I/O Petrochemical Industry Modeling System)已经成功开发和实施的基础上,针对化工企业的特点。重新开发出适合化工企业使用的生产计划图形建模优化系统(GIOCIMS,Graphic I/O Chemical Industry Modeling System)。GIOCIMS的实施表明,该系统在化工企业中间产品外购或自产,中间产品外销或深加工,工艺路线选择和装置负荷等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
-
何洪杰;
马殿富;
孙斗;
赵欣
- 《2007全国软件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模型在软件开发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完善方便的建模工具的需求。但是建模工具通常是领域敏感的,开发一个针对于所有领域的建模工具是不切实际且没有意义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自动构建建模工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满足领域和用户需求的图形建模工具的设计方法,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开发框架。此框架分离了领域、图形和工具信息,并通过模型转换和代码生成的方式产生最终系统。最后,本文应用此框架实现了一个BPEL流程的建模工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