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鞘瘤
听神经鞘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1305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当代护士(专科版)、护士进修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听神经鞘瘤的相关文献由336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树干、孙涛、王伟等。
听神经鞘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1305篇
占比:99.89%
总计:91410篇
听神经鞘瘤
-研究学者
- 朱树干
- 孙涛
- 王伟
- 任付宾
- 伍晓华
- 余化霖
- 刘卫东
- 刘文春
- 刘玉光
- 叶树铭
- 周玉华
- 夏鹤春
- 姚一焓
- 张岩松
- 朱景伟
- 李丽华
- 李经辉
- 杜春秀
- 王智
- 白鹏
- 章春红
- 等
- 胡和平
- 邓娟
- 钱忠心
- 陈妙华
- 黄其鎏
- 丁勇
- 丁玉杰
- 万大海
- 于加省
- 于天元
- 于春江
- 付小雪
- 何洹
- 何金珠
- 俞辉
- 傅传经
- 兰荣凤
- 冯军
- 冯春国
- 冯祖荫
- 刘云
- 刘仍利
- 刘利军
- 刘向阳
- 刘妮
- 刘庆
- 刘惠娇
- 刘晓谦
-
-
姚一焓;
张岩松
-
-
摘要:
听神经鞘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后颅窝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目前,听神经鞘瘤的临床治疗方式仍然是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大多数听神经鞘瘤血液供应比较丰富,手术治疗血供丰富的听神经鞘瘤时,术前评估其血供情况以及血管分布就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对听神经鞘瘤的血供来源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
杜燕;
杨玉芹;
牛璐
-
-
摘要:
目的 探讨泳镜在听神经鞘瘤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行听神经鞘瘤手术且术后出现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眼睑闭合不全护理,对照组患者在眼部清洁后使用眼罩保护患侧眼球,观察组患者在眼部清洁后使用泳镜保护患侧眼球.比较两组患者3d后眼部局部症状的改善情况及7d后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3d后,观察组眼部干涩/异物感、疼痛、流泪症状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观察组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泳镜应用于听神经鞘瘤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佩戴泳镜安全、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王璟
-
-
摘要:
目的:进行听神经鞘瘤的CT、MRI检查与分析,提高听神经鞘瘤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67例经病理诊断为听神经鞘瘤的患者资料,对患者CT、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7例患者只有2例为双侧发病,其余均为单侧发病.CT表现中,60例患者病灶呈现等密度肿块肿瘤,3例患者囊变、出血,病灶呈现低、等高混杂密度肿块肿瘤.MRI表现中,61例患者信号表现均匀,3例患者信号表现不均匀.结论:可根据肿瘤的发病部位、生长方式、信号、密度、以及病灶对内听道的影响进行听神经鞘瘤的诊断.诊断中需与脑膜瘤、三叉神经瘤等进行区分.
-
-
刘源;
于天元;
宫砚泽;
桑文渊
-
-
摘要:
目的 为了降低肌松药物对听神经鞘瘤术中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四成串刺激(TOF)监测实时判断术中肌松药物的代谢情况.方法 应用凯威16通道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将我院2020年5—11月采用TOF联合常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听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实时FNMEP监测.结果 12例患者术中均在TOF值(T4/T1)≥50%的情况下实施常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FNMEP监测.术后随访5~6个月,其中大部分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较术后2周均有所恢复,其中Ⅰ级3例(25%),Ⅱ级6例(50%),Ⅲ级2例(17%),Ⅳ级1例(8%),无死亡病例.结论 在TOF值≥50%的情况下实施FNMEP监测可能有助于提高术中FNMEP的敏感性及面神经保留率.
-
-
-
-
张济源
-
-
摘要:
随着立体定向放射和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直径小于3 cm的听神经瘤的立体定向放射疗法得到了进一步改进,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直径>3 cm的听神经瘤,显微镜检查手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介绍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MRI检验技术、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部分切除伽马放射技术、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内镜的优势与检查方法及应用神经电物理监测、术中采用内窥镜以及听神经瘤合并伽马射线部分切除术的研究进展.多数神经外科医生采用伽马放射疗法,使患者的情绪及功能得到更好的维护,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
-
姚一焓;
张岩松
-
-
摘要:
目的 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中的各参数指标对听神经鞘瘤的血供来源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听神经鞘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分析依据.方法 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6例听神经鞘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8例无听神经鞘瘤病史患者为对照组.16例听神经鞘瘤患者均于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再行DCE-MRI扫描,注射对比剂之后,根据DCE-MRI图像强化部位分为内听道组(6例)和颅内组(10例);对照组行DCE-MRI扫描.应用PHILIPS影像处理工作站对所有DCE-MRI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半定量参数:最大信号强度(SImax)、达峰时间(TTP)、最大上升斜率(MSI)、对比剂摄取率(WIR).将对照组、内听道组及颅内组的TIC类型构成及半定量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TICⅠ、Ⅱ、Ⅲ型分别为8、0、0例,内听道组分别为0、1、5例,颅内组分别为4、6、0例,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听道组MSI大于颅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的TIC及半定量参数中的MSI对于鉴别听神经鞘瘤的血供来源是经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还是内听道(颈外动脉分支)有一定意义.
-
-
-
金古钰;
刘辉;
李靖宇
-
-
摘要:
目的 报道1例听神经鞘瘤合并垂体腺瘤的罕见病例,提高对颅内多发性原发肿瘤的认识.方法 总结1例听神经鞘瘤合并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报道进行讨论.结果 包括本病例及文献报道共20例听神经鞘瘤合并垂体腺瘤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临床表现多样,多为听神经鞘瘤和(或)垂体腺瘤症状的组合,MRI检查为明确病灶的主要手段.治疗通常采用药物、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或手术切除治疗,部分无症状患者可随诊观察.结论 听神经鞘瘤和垂体腺瘤并存临床罕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倾向性及遗传基因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相关.随着病例积累和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Aim To report one rare case of vestibular schwannoma (VS) coexisting with pituitary adenoma (PA). Methods A case of vestibular schwannoma coexisting with pituitary adenoma was summarized 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re were 20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VS and PA (including 11 males and 9 females) report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diseases are various, mostly the combination of VS and/or PA symptom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the main means of defining the focus. The treatment including medical,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RS) or surgery, some asymptomatic patients can be observed. Conclusion The coexistence of VS and PA is a rarecondition, which currently etiology still unclear. Further study of this population may help elucidate the cause of multiple primary intracranial tumors.
-
-
张宁
- 《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易操作的训练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吞咽障碍Ⅱ级以上患者32人通过洼田饮水实验进行分级,经过康复训练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吞咽障碍Ⅱ级18人痊愈,Ⅲ级6人痊愈,4人显效,Ⅳ级3人中2人有效1人无效,Ⅴ级1人无效.结论:此方法经济实惠,简单易操作,患者及家属容易掌握,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