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史诗

史诗

史诗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232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1177种,包括青海社会科学、西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等;史诗的相关文献由219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丹、冯文开、降边嘉措等。

史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1 占比:99.9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04%

总计:2323篇

史诗—发文趋势图

史诗

-研究学者

  • 吴丹
  • 冯文开
  • 降边嘉措
  • 韩伟
  • CCXX
  • 孙峻
  • 感动
  • 王艳
  •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 佚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沈玉婵
    • 摘要: “三功能”学说提出之后,杜梅齐尔致力于在印欧传统中寻找三功能模式,以检验其有效性。以杜梅齐尔《摩诃婆罗多》个案研究的方法为考察重点,从史诗与吠陀神话的关系、史诗与古代印欧语族神话的关系两个方面入手,考察杜梅齐尔在以《摩诃婆罗多》为对象的个案研究中,如何运用“比较”与“结构”两种方法分析和探讨史诗与神话的关系。
    • 岳廷
    • 摘要: 你如主人公一般见到传奇开始的时候,这个英雄的序章平淡地结束了;当你接受了这个结束的事实时,维伦纽瓦的沙丘宇宙—一场名为史诗的冒险开始了倒数维伦纽瓦的执导履历,《银翼杀手2049》《降临》《边境杀手》,近年作品部部都称得上叫好叫座。特别是《银翼杀手2049》,因前作的科幻经典地位曾一度被担心画虎不成、狗尾续貂,结果导演在完美延续前作风骨的同时,又对影片里的世界观和人性做了更为开阔深入的探索。这无疑进一步坚定了电影投资人的信心,也拉高了影迷对新版《沙丘》的期待值。
    • 李斯颖
    • 摘要: 通过比较壮、傣两个民族史诗中有关始祖叙事的代表篇章“布洛陀”和“巴塔麻嘎捧尚罗”,可以发现史诗的始祖叙事在母题、形象塑造与文化内涵上具有突出的共性与渊源。壮傣民族史诗传承着诸多源自早期的共同母题,强调始祖的“智慧”与“坚韧”特征,突出始祖解决实际问题的超强能力。两个民族始祖的名称与文化内涵均指向日月崇拜,共享骆越族群早期的信仰内容。随着壮傣民族社会的独立发展,其史诗形成了不同的传承机制。通过对比分析可发现,史诗与仪式的分离使之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生命活力得以增强。演述语境的多样化是史诗今日创新发展的有利条件。
    • 郑亮; 郝阳
    • 摘要: 《远去的牧歌》以史诗叙事的镜头语言,每十年为一个时间轴,通过对胡玛尔带领的哈萨克阿吾勒跨越四十年的转场生活呈现,记述了胡玛尔及族人由春牧场、夏牧场、秋牧场不断迁转直至定居的过程,描绘出新时代哈萨克人在与自然相处中的变化。影片围绕转场这一生活方式展开了哈萨克人的出生、死亡、爱情、工作等,捕捉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出哈萨克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与生态观。
    • 唐莉莉
    • 摘要: 作为记忆载体的历史书写,自传、他传与史诗都是历史书写的形式,修辞是西塞罗构建历史的最重要工具。在西塞罗时代,希腊史学家在罗马政治圈具有特殊的地位。本文以西塞罗在反喀提林事件之后的传记写作诉求为中心,阐述古罗马记忆保存的历史传统和集体记忆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分析个人记忆书写背后荣誉与申辩的政治意图,并通过西塞罗的传记写作,强调古典历史文献对现代历史叙事主义的启发作用。
    • 卢国荣; 刘锐
    • 摘要: 中国蒙古族史诗英雄江格尔和西方史诗英雄贝奥武夫都是理想的英雄人物化身。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为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有着相同之处。两个英雄人物形象都具有英雄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随身携带的作战装备、英雄卓越的能力三个方面的特质。同时结合原型批评理论,深入细致地解读史诗英雄人物并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了解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人性共通特质,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 常嵩
    • 摘要: 加拿大电影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在成功执导了《银翼杀手2049》《降临》《沙丘》这三部科幻电影后,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科幻美学。他的科幻电影擅长运用恢宏的配乐与视觉奇观进行氛围营造,在叙事上通常基于认知性结构来进行对自然母题的表达,映射现实,同时带有寓言性。尽管他的科幻电影被公认为“史诗”性作品,但他同样注重对个体的表达,通过个体人物的自我探索与成长,维伦纽瓦的作品中表现出存在主义哲思。
    • 屈永仙
    • 摘要: 我国南方民族中信仰南传佛教的有傣族、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和阿昌族,他们聚居的区域以西双版纳、德宏、孟连为轴向周边辐射连成一个云南境内狭长的南传佛教文化带。他们使用傣文书写的佛经,具有与傣族相似的南传佛教习俗传统。傣族的贝叶经流入到周边民族地区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同时傣族也吸收了这些民族文化中的养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域性贝叶文学现象。通过比较傣族史诗《创世纪》与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布朗族叙事诗《朗三飘》与傣族的《三尾螺》《三时香》等篇目,可以发现这些史诗、叙事诗有着内容重合的地方,具有相似的“佛经叙事+本土叙事”结构,共享着许多相同的故事范型。这种区域性的文学现象反映了傣族与周边民族长期的族际交往和文化交融的历史和现状。
    • 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
    • 摘要: 《玛纳斯》的文本化成果给广大读者呈现了一部完整的、精美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文章梳理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文化政策介入下史诗《玛纳斯》文本化的进程,揭示作为史诗文本化的最佳成果《玛纳斯》汉译本的出版的重要意义,即《玛纳斯》汉译本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交流和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意义。
    • 吴晓东
    • 摘要: 越南、老挝Hmong人指路经是在丧葬仪式中演述的经文,其仪式功能性非常强。指路经内容是为丧葬服务的,经文内容叙述了与仪式相关习俗、物具的历史来源,仪式将一些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就指路经的整体内容来看,可将其视为非典型的、复合型的史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