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
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

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贵阳
  • 出版时间: 2013-07-26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

会议文集: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292条结果
  •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应用USS钉棒系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从2009年10月-2012年6月应用USS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病人28例.术后随访1年至3年,USS钉棒系统固定对单节段骨折病人效果优良.结论:单纯应用后路间接复位技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病人具有可行性,且手术操作简单,USS钉棒系统是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的,本组病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胸腰段常规DR片、CT、MRI及常规术前检查,术中在C形臂监控下准确定位,并放置2根负压引流管,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综合治疗才取得了满意疗效.
  •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PTED手术患者共36例.入选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8例选择局麻、B组18例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在俯卧位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突出髓核摘除术及纤维环成形术.评价指标:术前、术后进行患者疗效满意情况评价即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及VAS评分;术中感受分度(轻:轻度疼痛不适,可承受;中:中度疼痛不适,不能承受,经安慰后继续手术;重:难以接受的疼痛伴恐惧紧张,要求放弃手术,经安慰无效.术中轻中度疼痛感受者作为疗效满意标准).结果:2例分入A组者不能耐受局麻而转入B组.均在俯卧位下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病例术后均没有发生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腹腔脏器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疗效满意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发生极度不适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2个月ODI评分及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缓解P<0.05;但A、B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前,术后2月ODI评分及术前、术后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手术经验丰富者,选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为患者施行PTED,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的焦虑及对术中疼痛不适的不安心理,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 摘要:脊髓损伤导致肢体瘫痪,感觉丧失和大小便失禁.目前没有根治的疗法.脊髓损伤主要的病理改变包括损伤区神经组织坏死,周围炎症反应,上下行传导束损伤及传导中断,在腰骶段脊髓损伤还同时损伤马尾的周围神经,导致下肢肌肉瘫痪和萎缩.目前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包括:1,针对急性期控制炎症反应的治疗;2,针对促进轴突再生的治疗,例如用小分子物质,调节基因表达,或用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干细胞移植等策略促进损伤轴突的再生;3,利用残余正常神经支配远端失支配肢体;4,防止失支配肌肉萎缩的措施.
  • 摘要:目的:分析后路经椎板间隙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问盘突症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9一2012月12月共收治经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采用经后路椎板间隙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手术前后采用VAS评价患者腰痛缓解情况,ODI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情况.结果:25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改开放手术,无神经根及硬膜损伤及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与术前相比,手术后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后路经椎板间隙全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靠.
  •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Gibson入路治疗难复性Pipkin Ⅱ型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7例Pipkin Ⅱ型的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失败后采用改良Gibson入路手术治疗.结果: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7月,平均36月,按Epstein评定标准:优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83.3%.结论:改良Gibson入路对股骨头的血供损害小,术中操作简便,结合合理的内固定能有效地治疗难复性Pipkin Ⅱ型骨折.
  • 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性截肢手术方式选择上,开放性截肢与一期闭合截肢病例筛选及临床观察治疗体会.方法: 选择性回顾本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四肢毁损伤患者23例(除外手指及足趾毁损伤),术前经MESS评分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均达到一期外科截肢标准,其中13例患者采用开放性截肢,外露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封闭创面,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同时稀释碘伏水灌洗,10例病人采用一期闭合性截肢.结果:10例闭合截肢病人中,2例一期愈合,8例均出现不同程度手术伤口感染,皮瓣坏死等,需二期清创,13例开放性截肢病人中均需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手术,创口皮瓣2例发生缺血坏死,1例出现感染1例皮瓣坏死合并感染.结论:对于创面污染严重并有大量异物存留,无法完全彻底清创,受伤时间大于12小时,可采用开放型截肢治疗,此外病人合并存在肥胖,严重复合伤,生命体征不平稳,尽量减少手术时间等情况更倾向于开放性截肢治疗,对于组织创面相对较为清洁,无明显异物存留,受伤时间小于12小时,可采用闭合性截肢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肱骨骨不连的21例患者,男17例,女4例;年龄34~61岁,平均40.5岁;骨不连类型:肥大型11例,萎缩型10例.以往发生骨折的治疗方法:加压钢板螺钉固定和普通钢板螺钉固定各8例,带锁髓内钉固定3例及外固定架固定2例.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并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1例均得到随访,时间8月~2年,平均骨性愈合时间4.5月.结论:对肱骨干骨不连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固定可靠、能达到骨性愈合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闭合复位下,通过与传统方法相比,探讨微创技术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全部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获得完整随访的98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其中应用微创技术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52例(微创组n=52);另46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切开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传统组n=46),对比分析应用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早期观察指标;并进一步对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疗效评定结果、骨不愈合率、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再次手术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微创组与传统组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极少、切口微小、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月~ 59月,平均4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疗效评定结果、骨不愈合率、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再次手术率等指标比较差异不大,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下,应用微创技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不但具有出血量极少、组织创伤微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符合微创性,而且手术技巧易掌握,术中器械不复杂,便于推广应用.
  • 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常常伴有内翻畸形,严重的内翻畸形常可能存在胫骨平台骨缺损.胫骨平台骨缺损会导致安装的胫骨假体支撑不足,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修复骨缺损,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是膝关节置换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本科对25例(30膝)重度骨性关节炎胫骨平台骨缺损行全膝关节置换,根据骨缺损的程度,术中采取骨水泥充填、自体骨打压植骨、带垫块的组合式胫骨平台假体植人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近期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屈曲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9月间入住本院的40例(45膝)膝屈曲内翻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采用膝关节内侧入路,切除骨赘,松解内侧副韧带,行股骨及胫骨截骨,安装合适膝关节后方稳定假体.术后进行平均12.4个月的间歇性门诊随访,并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对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膝屈曲内翻畸形均得到有效矫正,下肢力线平均内翻由术前的19.2°恢复至5.6°,同时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5.1分恢复至术后91.1分.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作为膝屈曲内翻畸形患者改善内翻畸形的一种有效疗法.
  • 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病例12例.6例为开放骨折外固定架固定,3例为开放骨折钢板内固定,1例为开放骨折髓内钉内固定, 1例为闭合骨折钢板内固定,1例为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后石膏固定所致.胫骨近端1例,中段7例,远端4例.局部窦道形成5例,骨外露7例;骨外露面积最大7×4cm,最小1.5×1cm;清创后骨缺损最长10cm,最短2.5cm,大于8cm有2例,平均缺损5.8cm.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0岁至56岁,平均35.8岁;患者受伤至此次住院时间为1.5个月至30个月,平均8.67个月.12例患者均先给予清创,同时取分泌物或感染组织送细菌培养及药敏,闭合截骨后采用Ilizarov技术进行骨搬移治疗,对于大于8cm患者只要皮肤软组织条件允许可行两处截骨同时应用Ilizarov技术骨搬移治疗,以缩短治疗时间,2例患者远近端同时截骨进行骨搬移.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6个月至3.5年(平均14.5个月)随访,12例均骨性愈合.12例患者住院时间1.5个月至9个月,平均3.4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至14个月,平均8.45个月;外固定时间8个月至15个月,平均10.08个月.并发症:针道感染1例,经更换针道后感染获得控制,搬移过程中力线偏移1例,经及时调整后力线恢复,截骨端骨痂提前矿化再截骨1例.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0例,良2例.结论:Ilizarov技术骨搬移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从2001年4月至2013年5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及贵州省肿瘤医院2院共对62例骨盆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本文介绍了其中对21例骨盆肿瘤进行广泛切除重建术的临床疗效。对象与方法:本组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骨巨细胞瘤8例,软骨肉瘤7例,骨肉瘤3例,尤文氏瘤2例,韧带样纤维瘤1例。肿瘤部位,髂骨翼12例,闭孔环6例,髓臼周围3例。自体大块骼骨植骨内固定8例,冷冻大块异体骨移植内固定8例,人工半骨盆髓关节置换3例,自体胖骨移植内固定2例。结果:髂血管损伤3例,其中2例行血管修补术,另一例行人工髂动、静脉移植术,3例患者术后肢体血运恢复正常。2例膀胱损伤,均行修补术,未出现尿漏等并发症。按Enneking肿瘤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1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5.2%。结论:骨盆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是否进行重建,取决于骨缺损对骨盆环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髋关节的功能。髂骨翼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可选择自体髂骨或异体髂骨,自体胖骨植于髂骨与髂骨之间,用加压螺钉钢板固定。闭孔环肿瘤的切除后,如骨盆环的连接中断,可选择自体骼骨或异体骼骨,加重建钢板固定;如骨盆环未完全中断,可不做重建。髋臼周围的肿瘤,做患侧半骨盆切除后可利用髂骨、腰椎或残留的髂骨翼作固定部位,行异体半骨盆或人工半骨盆重建。目前利用的组合式半骨盆人工假体,具有使用方便、简捷、省时等优点。本组运用3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患者均不使用拐杖,自由行走、下蹲,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工作能力。
  •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采用改良Gibson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了22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其中合并坐骨神经损伤8例患者同期进行坐骨神经松解术.回顾患者对其为手术期记录和随访其X线采用Matta标准,以及采用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疗效,分析并发症相关因素. 结果:18例患者获得6~36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76.8分钟,平均出血量330ml,5例坐骨神经损伤,其中4例患者在术后6~12月均恢复,1例残余腓总神经损伤表现.X线显示髋关节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髋臼骨折在6~9月均获得愈合.3例发生异位骨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良好;4例发生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其中1例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即刻X线结果显示:有16例获解剖复位,2例欠佳;末次随访时X线结果按照Matta标准: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达83.33%;按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疗效,优8例,良6例,可/差4例;优良率77.78%.结论:采用改良Gibson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累及后壁和后柱的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易于操作,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经前后入路手术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前后入路治疗15例骨盆新月形骨折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23—59岁,平均37.4岁;左侧8例,右侧7例.损伤原因:交通伤10例,高处跌伤3例,重物压伤2例;骨折Tile分型:B2.1型7例,B2.2型8例.15例患者中4例采用经前侧入路,11例采用经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3—10天,平均6.7天.结果:15例患者14例获得随访骨折复位良好,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2个月,无复位丢失及内固定失效.Majeed评分平均95分(82—100分),功能恢复情况均满意.结论:经前后入路手术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能获得满意的复位及稳定固定取得良好疗效.
  • 摘要:目的: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MIPO)对肱骨近端骨折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肱骨近端骨折21例,根据NEER分型,Ⅰ型骨折1例,Ⅱ型骨折7例,Ⅲ型骨折9例,Ⅳ型骨折4例,其中Ⅰ型骨折为合并有肱骨上端骨折患者.均采用肩峰下小切口,间接复位结合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4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4周.按NEER评分标准优12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90.5%.无切口感染、腋神经、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确切、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有效的方法.
  • 摘要:目的:采用股方肌肌骨瓣植入对中青年股骨头缺血坏死进行治疗,探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从2009年11月--2012年2月对32例中青年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施行髋关节后侧入路、行股骨头颈处开槽,彻底清除股骨头内坏死组织,用髂骨翼松质骨植骨、股方肌骨瓣植入头颈内,植入骨块远端用可吸收螺钉固定,以防松动,与此同时行部分内收肌切断,髂腰肌部分切断术,配合术前二周的胫骨结节骨牵引,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1—2年的随访,患者优良率为88%.结论:该术式操作易于掌握,成功率高,植入自体松质骨对关节软骨起到了支撑防塌陷作用,骨方肌肌骨瓣血液循环丰富,能重建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血液循环,可吸收钉的应用免去了二次手术取钉的痛苦.本手术方法是治疗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际可行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疗效、使用的适应症.方法及结论:应用小切口,特别是胫骨骨折小切口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而后植入锁定钢板,钢板与骨之间必须有间隙存在,使骨的血液循环不受影响,相当于内支架系统的作用.本院对2009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有随访结果应用锁定钢板术后患者315例,优良率为95%,无术后关节僵硬、钢板松动等并发症,疗效满意.四肢骨折一旦具有手术适应症而无手术禁忌症在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上必须依据患者的年龄、骨折的部位、骨折损伤的程度灵活选择.到目前为止,用小切口微创植入锁定钢板是治疗大部份四肢骨折的首选.
  • 摘要:目的:观察回顾性分析关节镜技术治疗肘关节疾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遵医附院关节外科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肘关节病患患共15例,其中骨性关节炎合并游离体形成8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肱骨小头剥脱性软骨炎2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均有程度不一的关节肿痛和关节伸屈功能丢失,术后15例病患全获随访.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上述病患,根据术前检查、临床症状及术中具体情况在关节组合入路、手术体位配合下有重点的进行关节腔灌注冲洗、关节清理.术后予镇痛并进行康复指导.根据肘关节运动范围(ROM)、MEPS肘关节评分、视觉疼痛评分(VAS)进行综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6-12月(平均8个月).平均肘关节ROM从术前的79.3°(+10.2°)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107.3°(+9.6°)(P<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数由术前的5.2(+1.5)降至术后6个月的1.7(+1.2)(P<0.001).Mayo肘关节评分(MEPS)分数从术前的55.0(+7.8)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89.7(+4.0)(P<0.001).依据Myao肘关节功能评定:术前中6例,差9例;术后优10例,良5例.术后1例患者出现尺神经麻痹表现,术后3月行松解前移尺神经后症状消失.全部患者无皮肤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清理术具有小创伤、恢复迅速等优势.病患能尽早实施康复计划,可有效的解除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是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术式.
  • 摘要:目的:观察几丁糖配合苗药预防膝关节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本院2009、9-2010、10符合条件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只在术中单纯使用几丁糖膜治疗30例,观察组(B组)--采用术中贴敷几丁糖膜,术后行苗药(荣筋汤)熏蒸治疗30例,用统计学方法确保两组在病种病情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肿胀、疼痛等临床资料,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分布方面: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几丁糖术中贴敷、苗药术后熏蒸预防膝关节术后粘连两者皆有效。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肿胀。2.几丁糖膜术中贴敷配合术后苗药熏蒸(即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膝关节粘连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术中几丁糖膜贴敷。
  •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加复方骨肽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加复方骨肽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59例.结果: 显效39例,占66.10%,好转15例,占16.95%,总有效率89.83%.结论: 针刺加复方骨肽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脊髓损伤致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近些年,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使用不同的干细胞进行移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是近些年提出的移植方式.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相关文献,系统评价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SCI,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万方资源数据系统,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等。检索无语种限制,时间均从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按照特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指标为BBB运动功能评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及分配亚组后,采用RevMan 5.2.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复合条件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9篇,其中8篇为中文文献,1篇为英文文献。使用Allen法造模的有6篇,使用Impactor造模的有1篇,使用动脉夹造模的有2篇。造模成功后6h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有1篇,3d的有4篇,7d的有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BBB运动评分在移植后第1周[P<0.05,I2=53%]、第2周[P<0.05,I2=79%]、第3周[P<0.05,I2=89%]、第4周[P<0.05,I2=57%]及第5周以后[P<0.05,I2=36%]均高于对照组。造模后3d和7d分别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亚组之间无异质性}I2=0%]。结论:通过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对恢复运动功能有明确的效果,7d内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最终的治疗效果无影响,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有效途径。
  • 摘要:目的:在体测量正常人枕寰枢复合体旋转、侧弯和伸屈节段运动范围,为人工寰齿关节的改良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和评价手段.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健康成人志愿者20名(男10名、女10名,年龄范围22~26岁,中位年龄24岁),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扫描仪,行中立位,左侧最大旋转位,左侧最大侧弯位,最大前屈和后伸位颈椎3D CT扫描,扫描范围从Oc~C3.然后在Mimics软件下行三维重建并确定解剖标志点,根据投影的原理,利用标志点及其投影点测量Oc-C2各椎体节段单侧最大旋转、侧弯、前伸和后屈时的绝对和相对运动范围.本试验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被告知试验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Oc, C1和C2的单侧轴位最大旋转角度平均为74.4°±4.4°, 71.6°± 5.6°, 和31.2°±7.6°;单侧最大侧弯角度平均为40.5°±6.7°,38.6°±6.1°和36.9°±6.3°;最大伸屈角度为80.3°±6.5°,78.6°±10.2°和71.8°±13.0°.Oc-C1节段轴位旋转角度平均为2.8°±2.3°,侧弯角度平均为2.4°±1.8°,前屈角度平均为-1.4°±5.3°,后伸角度平均为4.8°±2.9°.C1-C2节段轴位旋转角度平均为40.3°±4.4°,侧弯角度平均为1.8°±1.3°,前屈角度平均为0.28°±5.7°,后伸角度平均为9.3°±7.8°.结论:轴位旋转是寰枢关节最主要的运动功能,基于三维螺旋CT技术,采用三维定点和投影原理可以无创性精确测量活体枕寰枢复合体的轴位旋转和侧弯节段运动范围,体位及扫描的标准化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观察嗅鞘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Sema3A(Semaphorin3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嗅鞘细胞移植在修复脊髓损伤中的机理.方法:成年健康大鼠100只,A25只(空白组).B25只(模型组).C25只(嗅鞘胞移植组).D25只(DF12组);A组仅仅切开T10全椎板及T9,T11部分椎板,对脊髓未作其他处理.B组仅切断脊髓,未作特殊处理;C组切断脊髓,进行OECs移植、D组切断脊髓,注射DF12培养液;在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1、3、7、14、28、42和56天时,取材,进行HE染色,嗜银染色观察,同时按照SP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Sema3A的表达.结果:单纯脊髓横切损伤后,发生了出血、水肿、变性、坏死以及囊腔形成,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纤维再生.嗅鞘细胞移植后,明减轻了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坏死变性程度,减轻病理反应,并能对损伤神经元实施保护;防止了胶质细胞过度增生形成瘢痕屏障.正常组Sema3A只在灰质区有低水平表达.在模型组、DF12组,1、3天脊髓损伤损伤区Sema3A无表达,14天时脊髓损伤损伤区Sema3A的表达显著增加,处在较高的水平.28天时Sema3A的表达呈中等水平表达,42天时Sema3A阳性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OECs移植组,14天时脊髓损伤损伤区Sema3A的表达呈中等水平表达.28天时Sema3A的表达呈低水平表达表达,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具有减轻病理反应,降低Sema3A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NGF的分泌,改善胶质瘢痕对轴突的化学分子性屏障作用及胶质瘢痕物理性屏障,促进轴突的再生;促使新生轴突向远端延伸,这可能是其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之一.
  • 摘要:目的:臀肌挛缩症是一种由多种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造成臀部肌肉和筋膜发生纤维化挛缩而引发的以臀部形态异常及髋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病症.本课题组在1995年时发现陕西省兴平市阿尚村为臀肌挛缩症的高发地区,且苯甲醇普遍用于臀肌注射,普查发现该村3~18岁人群GMCS发病率达13.08%,其中3~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为19.89%;遂于1995年给予干预措施即停止使用以苯甲醇为溶媒的频繁臀肌注射,同时对临床表现重的患者进行手术干预.2001年课题组对该村进行了第二次普查,结果显示3~6岁儿童发病率为1.53%。现在,给予该高发人群干预措施18年后,GMCS的发病情况和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值得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并总结这一长达18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1)对于停止使用苯甲醇频繁臀肌注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设计严谨的普查调查表,对陕西省兴平市阿尚村阿尚小学及该村3一18岁学龄儿童进行臀肌挛缩症的普查,以明确该村停止使用苯甲醇18年后是否有臀肌挛缩症的新发患者及其数量,普查方式为现场调查;(2)对该村臀肌挛缩症松解术后患者随访:设计严谨的术后随访调查表,对该村远期术后患者nu部功能状态和患者主观满意度分别进行评价,随访方式包括现场调查和电话随访。结果:(1兴平市阿尚村18年来总人口水平约2600人,自1995年开始给予干预措施,18年后,2013年3-18岁非暴露组人群GMCS发病率为0.49%(2/410),与1995年暴露组人群的13.08%(109/8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1995年、2001年、2013年阿尚村GMCS人群发病率分别为4.09%,4.18%,4.64%,根据1995年暴露人群和2013年非暴露人群计算整个人群归因危险度为3.86%,3-18岁人群中仅有的2例患者为19951998年出生,同时也是2001年普查时3~6岁人群的2例患者,说明2013年调查中。0~14岁之间儿童无一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即干预措施开始施行的3年内新发2例GMCS,而1999年之后(包括1999年)出生的儿童没有新发病例。(2)共20例GMCS松解术后患者获得随访,约占该村全部手术人数的三分之一,共40侧术后髓部,12男8女,平均随访时间15.1年;评价指标中功能评价结果为24侧“优”,15侧“良”,1侧“可”,臀肌挛缩松解术术后远期效果总体优良率达到97.5%,没有评级为“差”的情况;20例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分布情况:9人认为“非常满意”,6人认为“满意”,3人认为“一般”,2人认为“不满意”。满意度达到75%,认为“一般”或“不满意”的5人中均是因为手术瘢痕较长(7~15cm,平均10.4cm)、瘢痕凸出皮面明显(2~5mm,平均3.4mm)或臀部凹陷较明显影响美观,而感觉“不满意”的2人均为瘢痕体质。结论:(1)通过停止使用苯甲醇频繁臀肌注射后的18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了苯甲醇反复多次的臀部肌肉注射是臀肌挛缩症的发病病因,而停止使用苯甲醇后可以达到消灭该病的效果;(2)通过臀肌挛缩症松解术后平均15.1年的远期随访,说明了该病术后远期nu部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但患者主观满意度因手术瘫痕和局部凹陷等原因而稍差,这提示我们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减少手术带来的不利影响。
  • 摘要:目的:合成载有异烟肼(INH)、左氧氟沙星(LVFX)的β-磷酸三钙(β-TCP)∕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药物缓释代骨支架的制备,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以期研制具有一定力学支撑强度、骨传导功能、并能在局部持续释放抗结核药物的载药系统,用于治疗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方法:采用水/油/水(w/o/w)复乳法制备载有INH、LVFX的β-TCP∕PLGA支架 ,电镜下观察支架微观形貌,测定支架的孔径及孔隙率,生物力学仪分析支架抗压强度,采用高性能液相色谱检测支架在体外和兔体内抗结核药物释药浓度及持续时间,并观察支架修复兔股骨髁包容性缺损能力.结果:INH/LVFX/β-TCP∕PLGA支架的孔径控制在40-400微米范围内,孔隙率90%,支架抗压强度的维持以及INH和LVFX的药物释放均可在12周以上.X线检查提示植入支架的兔股骨髁骨缺损在术后8-12周被完全修复,组织学检查示新生骨组织髓腔已完全再通,编织骨组织由板层骨替代,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INH/LVFX/β-TCP∕PLGA药物缓释代骨支架,可在局部长期释放抗结核药物,其在降解的同时逐步被正常骨组织替代,具有很好的力学支撑强度和骨传导活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支架有望作为骨替代材料用于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SDF-1α/CXCR4轴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SDF-1α诱导hUC-MSCs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上室加入100μl hUC-MSCs悬液,约含有1×105细胞,下室加入600μl不同浓度SDF-1α的DMEM:0 ng/ml;10 ng/ml;50 ng/ml;100 ng/ml.16小时后计数下室侧穿膜细胞数量.结果:Transwell实验显示,hUC-MSCs能够向SDF-1α定向迁移.不同浓度的SDF-1α,hUC-MSCs迁移数量分别为:8.12±1.02(0 ng/ml);20.2±2.34(10 ng/ml);32.4±2.56(50 ng/ml);58.43±1.98(100 ng/ml).hUC-MSCs对SDF-1α的迁移能力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浓度依赖关系.SDF-1α浓度为100ng/ml时,hUC-MSCs的迁移能力明显高于50ng/ml,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UC-MSCs在体外可向SDF-1α定向迁移,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浓度依赖关系.
  • 摘要: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细胞在实验性修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中的作用及其血管修复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128只,以IMPACTOR MODEL-Ⅱ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T10脊髓重度损伤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32只,包括:Ⅰ组,损伤后第1天单纯PBS局部移植组;Ⅱ组,环孢菌素A+地塞米松治疗组;Ⅲ组,损伤后第1天人脐血CD34+细胞局部移植+环孢菌素A+地塞米松治疗组;Ⅳ组,损伤后第6天人脐血CD34+细胞局部移植+环孢菌素A+地塞米松治疗组。脊髓损伤中心横断面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损伤中心组织活力降低区域比例;各组脊髓血管明胶墨汁灌注后冰冻横切片HE染色观察损伤中心血管密度;各组脊髓损伤中心横切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神经分化;最后采用BBB评分对各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Ⅲ组组织活力降低区域比例较Ⅳ组,Ⅱ组,Ⅰ组,比例依次增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Ⅲ组损伤中心血管密度平均较Ⅳ组,Ⅱ组,Ⅰ组,密度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细胞至少存活3周且不向神经细胞分化,Ⅳ组存活移植细胞密度平均大于Ⅲ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后对行为学进行观察:损伤后第8天,Ⅲ组大鼠BBB评分比较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损伤后第21天,W组大鼠BBB评分比较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第56天实验结束时,IQ组大鼠BBB评分较Ⅳ组,Ⅱ组,Ⅰ组,评分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血CD34+细胞通过提高脊髓损伤中心血管密度促进微循环恢复,增加组织活力,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为其用于脊髓损伤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跨膜肽(TAT)-聚乙二醇(PEG)-阳离子脂质体通过尾静脉注入后,跨越大鼠血脊髓屏障(BSCB)与血脑屏障(BBB)并在局部聚集的情况.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比较TAT-PEG-阳离子脂质体与PEG-阳离子脂质体的细胞毒性;利用MCF-7细胞比较其对FITC-TAT-PEG-阳离子脂质体、FITC-PEG-阳离子脂质体的摄取情况;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A组:FITC悬液对照组,B组:FITC-PEG-阳离子脂质体组,C组:FITC-TAT-PEG-阳离子脂质体组,每组10只,荧光显微镜动态观察脂质体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靶向聚集与扩散情况,通过组织学观测进一步分析其与CNS细胞的关系.结果:相同浓度下(75μg/ml-600μg/ml),TAT-PEG-阳离子脂质体较未经TAT修饰者具更低细胞毒性,且更易被MCF-7细胞摄取;FITC 标记TAT-PEG-阳离子脂质体可跨越BSCB、BBB并聚集,低倍镜下观察到许多荧光微粒聚集于CNS组织,高倍镜形象地显示出荧光微粒位于神经细胞内.结论:经TAT、PEG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靶向定位特性,可跨过BSCB与BBB,聚集于CNS细胞中,安全用作药物载体,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途径移植自体激活雪旺细胞(autologous activated Schwann cells, AASCs),初步评价各种移植途径在修复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结扎Wistar成鼠双侧隐神经,一周后取下结扎处远端神经,在体外分离,培养,传代,纯化和鉴定后获得供实验用的AASCs.60只雌性Wistar大鼠用NYUImpactor-II打击器建立T10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只,造模成功一周后将预先用Hoechst33342标记的AASCs分三种途径分别移植到上述三组大鼠体内:groupI:尾静脉移植.groupII:鞘内移植(经蛛网膜下腔).groupIII:局部损伤处移植.术后采用BBB评分对大鼠行为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3个月后,进行10%BDA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顺行示踪标记,标记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损伤处脊髓行10μm快速冰冻切片后,行Cy3荧光探针染色,NF200和HE染色.结果:AASCs在体外可稳定传4代以上并表达s-100抗原.从术后第4周开始,BBB评分在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至实验结束时,HE染色显示groupIII中损伤空洞明显小于其余两组,NF2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面积占总面积百分比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DA神经示踪显示,groupIII中有较多的再生轴突通过脊髓损伤区,横断面上再生轴突的免疫组化阳性面积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损伤处移植AASCs可以有效的保证移植细胞的数量,AASCs通过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桥接损伤轴突再生的作用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 摘要:目的:根据国人的解剖特点设计同种异体骨质材的解剖形颈腰椎椎间融合器(Biocage)并观察其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方法:采用尸体测量和CT影像学观察的方法测量国人颈腰椎椎间隙解剖数据,设计解剖型的颈腰椎Biocage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以进口和国产的PEEK材料解剖形cage进行对照,选择单节段颈腰椎融合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价Biocage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采用尸体和CT测量国人颈腰椎间隙的系列相关参数,初步建立数据库;与企业合作以同种异体皮质骨为原料,采用数控机床一体成型加工、骨螺钉锚定拼接技术组装大尺寸样品,经SFDA检测成品内的糖、脂、蛋自、微生物、内生致热源等指标均符合合格并获得临床注册许可。通过压力、抗弯、拔出、扭转力学测试,生物力学指标与解剖形PEEKCage接近,优于螺旋形钦合金Cage及三面皮质的骼骨块。采用Biocage单节段颈腰椎融合24例、27枚(颈椎13例14枚,腰椎14例,17枚),平均随访5.3月(16例)3个月),所有满3个月的随访患者均见骨性愈合,未见Cage沉降、移位、Halo征,临床检验指标正常,临床症状缓解满意。结论:Biocage具有适宜的生物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初步临床观察结果提示椎间融合效率优于解剖形PEEK材料解剖形融合器,是脊柱椎间融合的理想器材。
  •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抑制型bHLH基因Hes及激活型bHLH基因Ngn2表达变化及其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注射器,通过立体定位仪对大鼠侧脑室注入Dil标记室管膜细胞.24小时后制备T10部位的Allen’s脊髓打击损伤模型,打击强度为15g.cm.在伤后6,12,24,72小时和7天,利用RT-PCR检测Hes及Ngn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同时在伤后3天和7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伤后标记细胞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结果:在伤后6小时可见Ngn2的短暂高表达,但12小时后表达持续降低。而Hes在伤后则持续高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在伤后3天,标记细胞中出现少量DCX(未成熟神经元标记物)阳性染色细胞,这类细胞主要分布于脊髓中央管附近,细胞大小介于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伤后7天采用NF-200(成熟神经元标记物)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发现,标记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几乎均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染色),偶见NF-200阳性染色的标记神经元细胞。结论:SCI能够激活内源性NSCs分化,在损伤后抑制性基因Hes的持续高表达以及激活型基因Ngn2的低表达可能是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受限的重要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通过结扎兔左侧椎动脉(VA),检测兔颈部血管代偿性血流变化以及脑组织病理改变,来验证VA与脑缺血的关联性.方法:建立兔结扎左侧VA模型,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扎左侧VA前后颈部血管的血流变化情况.利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观察脑部缺血、坏死情况.结果:结扎左侧VA后右侧VA最大流速(Vmax)、最小流速(Vmin)、平均流速(SD)和阻力指数(RI)均高于术前;管径(VD)术后大于术前.颈总动脉Vmax、Vmin、搏动指数(PI)、RI高于术前.右侧颈内动脉Vmax、Vmin高于术前,左侧颈内动脉PI和RI高于术前.术后脑组织病理无缺血坏死表现.结论:结扎兔一侧VA,颈部血管代偿性血流加速、管径变粗,脑组织无缺血坏死.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和VA损伤的认识有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设计实验证实CCL20/CCR6在Th17细胞被趋化到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起关键作用.方法:收取了2012年4月-7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而行手术治疗的病人的椎间盘组织,根据术中所见及影像学资料,将其分为纤维环完整的突出组、纤维环破裂的脱出组及正常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退变椎间盘组织中CD4,IL-17,CCL20,CCR6等的表达情况;培养髓核细胞,向培养基中加人Th17相关的细胞因子(IL-17,TNF-a),收集培养基和髓核细胞,使用 ELISA和RT-PCR检测上清和髓核细胞中CCL20的表达情况;收集病人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细胞所占比例及其表面表达CCR6的情况。结果: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中,髓核细胞能够分泌CCL20,Th17相关细胞因子能够刺激其分泌CCL20,并且退变椎间盘病人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及其表面CCR6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CCL20/CCR6在Th17细胞趋化至局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起重要作用,趋化至局部的Th17细胞分泌更多的IL-17等细胞因子,刺激髓核细胞产生更多的CCL20,以至于更多的Th17细胞被趋化至局部,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环,使Th17细胞在椎间盘退变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在体外:用扫描电镜进行组织工程中支架材料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并进行孔径大小的测定,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状态、粘附情况及形态变化.在体内: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修复组织的内部结构、支架材料的降解情况以及修复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整合情况.结果:支架材料具有不规则的多孔结构,交通孔丰富、相通性好,孔径在90-280μm之间;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良好,与材料粘附紧密,细胞分裂增殖活跃;软骨缺损区见软骨样细胞及周围大量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相互交错连接,未见支架材料残留,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连接紧密.结论:通过扫描电镜能直接或间接评价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且扫描电镜在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是一种较好的技术手段.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雌激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过程中BMP-2和VEGF表达的影响,来探讨雌激素成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4代,成骨诱导1周后,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鉴定成骨分化.设对照组和17β-雌二醇浓度为10nmol/L的实验组.17β-雌二醇处理24小时后,通过RT-PCR技术检测BMP-2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BMP-2、VEGF蛋白和ALP表达情况.结果:雌激素能上调BMP-2 mRNA水平的表达,也能上调BMP-2、VEGF蛋白水平及ALP的表达.结论:雌激素具有骨诱导活性,能够促进骨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雌二醇能上调BMP-2和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骨生长定量检测动物模型定量检测人工成骨材料成骨效能的可行性.方法:将可重复使用的骨生长定量检测盒植入贵州小型猪动物骨骼中,建立骨生长定量检测动物模型.骨生长盒内芯填充人工成骨材料的为实验组,不填充任何材料的为对照组,植入已建立的动物模型体内,术后12周更换内芯,对取出的内芯填充物行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测分析.结果:术后12周,骨生长盒内芯填充物实验组见灰白色组织生长,组织学检查见不同程度的新生骨单位生长,骨小梁排列的成熟骨痂.对照组见褐色组织生长,组织学检查见仅有纤维组织生成.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测证实人工成骨材料能诱导形成新生骨.贵州小型猪个体间、不同实验部位对人工成骨材料的诱导成骨效能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腔设计的骨生长定量检测盒,腔室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中,第2、3、4批次间同一人工成骨材料的诱导成骨效能基本稳定(P>0.05),第5批较第2、3、4批诱导成骨效能明显下降(P<0.01).结论:1、人工成骨材料能在骨生长盒内诱导成骨;2、可重复使用的骨生长定量检测盒动物模型可用于人工成骨材料诱导成骨效能的定量检测;3、动物模型的不同个体及不同实验部位对人工成骨材料的诱导成骨效能无明显影响;4、骨生长盒的双腔内人工成骨材料诱导成骨效能无明显差异;5、随着实验次数的递增,感染的风险递增.
  • 摘要:目的:以Ⅱ型胶原水凝胶为支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并观察其关节腔内成软骨情况.方法:采用扩散盒装载Ⅱ型胶原水凝胶-骨髓MSCs复合物,无菌手术下植入兔膝关节腔.术后4周,动物麻醉后行膝关节MRI检查;术后8周处死动物取标本,通过组织学观察扩散盒中复合物在膝关节腔内的转归情况.结果:大体及组织切片均显示扩散盒中复合物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结论:Ⅱ型胶原水凝胶-骨髓MSCs复合物能够在体生成透明软骨样组织,为其下一步在体修复大动物关节软骨缺损奠定了实验基础.
  • 摘要:目的: 探讨VEGF对关节软骨细胞MMP-1及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SD大鼠软骨细胞,以IL-1β诱导建立骨关节炎体外模型.分别为:A组对照组;B组:10ng/ml VEGF;C组:10ng/ml IL-1β;D组:10ng/ml VEGF+10ng/ml IL-1β,应用定量PCR方法检测软骨细胞中MMP-1及MM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1 mRNA表达水平:与A组比较,B、C、D组明显升高,B、C组明显低于D组.MMP-3 mRNA表达水平:与A组(对照组)比较,B、C、D组mRNA表达明显升高.D组明显高于B、C组.结论:VEGF能够明显上调软骨细胞MMP-1、-3的mRNA表达.
  • 摘要:目的:探讨热处理结核杆菌冻干物与超声裂解结核杆菌冻干物能否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及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与小鼠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体外破骨细胞培养体系,观察采用不同浓度的热处理结核杆菌冻干物和超声裂解结核杆菌冻干物对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形成破骨细胞的影响.收集培养24h和48h后的细胞培养液,ELISA定量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浓度.结果:热处理结核杆菌冻干物不能刺激骨髓细胞分泌TNF-α与IL-1,也不能诱导骨髓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和促进骨质破坏.超声裂解结核杆菌冻干物能够刺激骨髓细胞分泌TNF-α与IL-1,并能促进破骨细胞形成及导致骨质破坏.结论:超声裂解结核杆菌冻干物能够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破坏.且破骨细胞形成或活化与TNF-α、IL-1浓度值具有一定相关性.
  • 摘要:目的: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促进兔胫骨干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观察.方法:采用传统中药方法煎煮,制备成实验所需浓度的煎剂,微孔滤器过滤除菌备用.新西兰大白兔右胫骨前部中断造成宽3mm深2mm的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接骨汤组(实验组),三七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通过不同时相点的新西兰大白兔的体重、体温变化、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钙、血磷、ALP,X线检测,病理学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检测及VEGF表达的变化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体质量比较:前7d各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7d之后持续到28d时接骨汤组体质量增加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两对照体质量也增加,且三七组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但两组体质量的增加明显低于接骨汤组.2.红细胞比较:接骨汤组与其余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接骨汤组与三七对照组从给药后第7d开始接骨汤组红细胞增高明显;三七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1-7d红细胞增高明显,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3.血钙比较:接骨汤组从治疗后7d钙离子明显升高,并持续到第21d;三七组钙离子第7-21d升高明显,生理盐水组钙离子升高不明显;接骨汤组与其余两组、以及三七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4.血磷比较:接骨汤组从给药后第7天接骨汤组血磷缓慢上升并持续3周;三七组血磷从给药后7-21d缓慢上升;生理盐水组血磷缓慢上升持续到28d;接骨汤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及三七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5.碱性磷酸酶比较:前7天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14,21天接骨汤组与三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1d三七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接骨汤组从给药后第7天开始碱性磷酸酶逐渐升高持续到21d,三七组持续到28d,生理盐水组碱性磷酸酶升高持续到14d.6.血液流变学检测:九仙罗汉接骨汤对骨折大白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在7天、14天、21天各组实验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呈下降趋势, 九仙罗汉接骨汤组与生理盐水组及三七组比较各时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天九仙罗汉接骨汤组与生理盐水组及三七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7.X线片评分半定量分析显示:术后第7、14、21、28天九仙罗汉接骨汤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三七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8.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接骨汤组与其余两组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三七组与生理盐水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 9.VEGF表达: 造模后接骨汤组与三七组中VEGF的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aldensity, MOD)在骨折愈合14d到28d时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骨汤组与三七组中VEGF的平均光密度值在骨折愈合21d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接骨汤组与三七组在治疗第14天时促进VEGF的合成和分泌高于生理盐水组,两组中的VEGF的平均光密度值升高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并有促进骨细胞成熟,加速骨折愈合的过程.接骨汤组与生理盐水组的平均光密度值比较,aP<0.05,与三七对照组比较,bP<0.05.结论:苗药九仙罗汉接骨汤对兔胫骨干骨折有促进其骨痂生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的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对Wistar大鼠给予尾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影响大鼠急性脊髓损伤HSP70神经元水平的表达.方法:采用Allen’s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观察丹参酮ⅡA组、甲基强的松龙组、安慰剂组、对照即不给药组,在伤后1,2,4,8h时间点钟HSP70阳性表达.结果:4组HSP70在ASCI后组织中显著存在,且各组HSP70表达趋势随着各个时段上升呈上升趋势.①急性脊髓损伤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或给予生理盐水的情况下,热休克蛋白70表达没有差异(P>0.05).② 当注射丹参酮ⅡA或甲基强的松龙时,脊髓组织中HSP70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组间比采取T检验,其结果显示:①给脊髓损伤模型注射生理盐水和不给药时,对脊髓组织中HSP70表达是一致的(P>0.05).②强的松龙治疗给脊髓损伤作用优于丹参酮ⅡA注射液(P<0.05).结论:1、急性脊髓损伤过程中神经元受到损伤致使HSP 70表达增高是产生应激性保护的一种标志,该标志在HSP 70表达中对受损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也使得HSP 70在ASCI后表达增强.2、脊髓损伤后各组的HSP70表达均呈增加趋势.STS组和MP组HSP 70随时段上升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上升,亦呈连续性,但STS组数值虽低于与MP组数值,但具有可比性.所以二者在急性脊髓损伤后HSP70阳性神经元表达层面上具有相同作用.
  • 摘要:目的:对bFGF、CTGF和TGF-β1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在肥厚与非肥厚腰椎黄韧带中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其在腰椎黄韧带肥厚中的作用。背景:黄韧带肥厚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有研究发现,腰椎黄韧带细胞进行培养后牵拉后TGF-β1分泌增加,然而多因子在黄韧带肥厚中的作用还未见相关报道。方法:组织实验:对照组6例、腰椎黄韧带肥厚组6例、突出组6例,对各组黄韧带中bFGF、TGF-β1、CTGF及胶原蛋白Ⅰ、Ⅲ、Ⅴ的mRNA含量用RT-PCR的方法进行检测,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FGF、TGF-β1、CTGF产物在各组黄韧带中的表达。细胞实验对黄韧带进行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TGF-β1干预后对细胞检测胶原蛋自Ⅰ、Ⅲ、Ⅴ的mRNA含量,用培养液以Elisa法检测胶原蛋自Ⅰ、Ⅲ、Ⅴ产物的表达。结果:组织学研究发现,bFGF,TGF-β1mRNA在肥厚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突出组和对照组(P<0.05,P<0.05),在突出组中的表达稍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mRNA在三组之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bFGF、TGF-β1在肥厚组中均有明显表达,且多于对照组。COLⅠmRNA在肥厚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突出组(P<0.05,P<0.05),在突出组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OLⅢ,ⅤmRNA在三组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实验发现:TGF-β1、bFGF对COLⅠ、CoIAⅢmRNA表达有显著意义(p<0.01),两个因素对COLⅠRNA有交互作用,TGF-β1占主要作用;对CoIAⅢmRNA没有交互作用,bFGF占主要作用。细胞培养液检测各型胶原蛋自产物发现:bFGF, bFGF对COLⅠ表达有显著意义,(p<0.01),两个因素没有交互作用,两个因素中bFGF占主要作用;TGF-β1对C0LⅢ有显著意义(p<0.01),bFGF对C0LⅢ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bFGF,TGF-β1在腰椎黄韧带肥厚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引起黄韧带肥厚的主要胶原产物为COLⅠ、Ⅲ,前者主要引起COLⅢ的增多,而后者主要影响COLⅠ的增多。
  • 摘要:目的:通过LFs对BMSCs进行诱导后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韧带相关蛋白的分泌、细胞诱导效果。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大鼠BMSCs,通过组织块消化法获得LFs细胞,将细胞传至第三代。根据细胞的培养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即A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组生长因子诱导组(bFGF-1和TGF-β,浓度均为10mg/ml),C组LFs诱导组,每组细胞均为1×105/孔。将三组细胞培养12天,并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在三组细胞培养第12天时,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Ⅰ、Ⅲ型胶原蛋自的产量,通过天狼猩红和固绿染色观察细胞总胶原蛋自和非总胶原蛋自产量,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韧带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情况(Ⅰ、Ⅲ型胶原蛋自、韧粘素C、波形蛋自、MPP-2)。结果:BMSCs第三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体CD29,CD73,CD90,CD105结果为阳性,CD14,CD19,CD34,CD45结果为阴性。三组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LF诱导下细胞于第5天达90%以上,生长因子诱导组为第6天,干细胞组为第7天。MTT结果LF诱导组活性比生长因子诱导组高8%,比干细胞组高17%。干细胞在生长因子和LF诱导下Ⅰ、Ⅲ型胶原蛋自产量均增加,其中以LF诱导组增多最多分别为11.4%和8.3 %,而生长因子诱导组为10.5%和3.4%。生长因子和LF诱导下韧带特异性表达活性均提高,其中Ⅰ、Ⅲ型胶原蛋自基因两组增长相似,但波形蛋白、MPP-2基因以LF组增长明显,诱导后为生长因子组的1.3和1.5倍。结论:LFs对BMSCs有诱导作用,其效果与生长因子效果相似,在提高活性和韧带特异性基因方面要优于生长因子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4月脊髓损伤患者90例,分成早期康复护理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及对照组各45例.比较3个月后并发症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定.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的并发症的减少及ASI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肌力,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观察有效的肠道管理在SCI慢性期神经源性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60例SCI伴有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健康宣教、排便时间的安排、排便姿势的要求、排便环境的准备、诱导排便方法的实施、饮食调节、运动辅助的训练等.结果:260例患者积极实行有效的肠道管理,对解决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脊髓损伤(SCI)呼吸功能评定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的SCI呼吸功能评定表评估项目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专科情况、评定项等。评估对象为10例SCI患者,在评估记录中使用打钩、打分的方式,必要时用简洁的文字补充说明。结果:SCI呼吸功能评定表可全面地记录患者呼吸功能的康复过程,为早期患者呼吸训练评估提供依据,为预防肺部感染、改善肺不张等呼吸系统疾病做到了很好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自行设计的脊髓损伤呼吸功能评定表科学、客观、准确,操作方便。
  • 摘要:脊髓损伤后,由于骶段脊髓(S2-S4)的副交感神经中枢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缺乏胃结肠反射,结肠蠕动减缓,肠内容物水分过多吸收以及直肠排便反射消失而引起严重便秘.因此排便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对本科2011年-2013年收治的20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通过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指导和药物治疗等方法,有效的预防和解除了便秘的问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病人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增强了生活信心,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摘要:目的:加强对颈段脊髓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以减少或避免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死率,维持生命,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轻社会压力。对象与方法:本科自09年9月-2013年4月共收治颈髓损伤患者31例,男性27例,女性4例,致伤原因为车祸,重物压伤,其中完全性瘫痪为12例,不完全性瘫痪为19例。对此31例患者实行护理措施:1.有效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2.雾化吸入与气道湿化;3.呼吸功能训练;4.心理护理。结果:通过以上护理,颈脊髓损伤患者3例在21天内拔出气管套管恢复自主呼吸,3例并发肺部感染均治愈,无其他并发症,余25例患者均未出现呼吸系统方面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对31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认为正确认识颈髓损伤伴呼吸困难的原因,积极,系统全面的护理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关键。
  • 摘要:本通过对一例胸8脊髓损伤应用奥瑞姆自理缺陷理论进行康复护理的病例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奥瑞姆自理理论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的先进性和局限性,并指出在临床康复护理工作中,不能将Orem自理理论的3个护理系统截然分开,而是应将支持一教育系统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应用中3种护理系统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相互联系,要灵活运用,正确评估,明确自理缺陷,补偿自理不足。同时帮助患者树立自我护理意识,帮助患者由被动变为主动,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健康、增强自理能力的目的。
  • 摘要:为了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5个步骤,将护理程序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了护士用整体的观点指导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工作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
  • 摘要:总结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105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通过术前心理康复指导、康复训练,术后进行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的训练,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使患者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 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与隔离防护.方法:严格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和加强培训医务人员的消毒技术规范操作.结果:通过一系列隔离护理措施,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在科内的传播,所有感染患者均治愈,本病区未发生交叉感染及流行.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管理、重点监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护理中对于临床路径的应用体会.方法:对本院骨科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明显偏短,住院费用明显偏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较好,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参与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护士、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均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临床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Ganz截骨术治疗成年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对本院应用Ganz截骨术治疗的2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并运用五步康复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结果:2例患者经过术后系统护理和积极的功能康复训练,髋关节的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harris评分从术前62.5分提高到术后86分.结论: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行Ganz截骨术的患者进行科学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浅静脉充盈及腓肠肌压痛等症状的发生率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浅静脉充盈及腓肠肌压痛等症状的发生率为32.18%,实验组为3.88%,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70.12%,实验组为93.91%,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骨科手术自体血回输达到了充分利用自身血,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目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对象与方法:本组病人48例,男,34例,女14例,年龄16-87a,平均年龄43a,其中:颈、胸、腰推手术19例,人工膝关节置换10例,骨盆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8例,共回输洗涤红细胞4118m1,平均每例回输1335ml。协助麻醉师按要求正确连接血液回收机,术中创口出血通过负压吸引收集到储血器内,储血罐中有800m1回收血时,启动进血,清洗,排空程序,血液在储血器内经多层过滤(过滤网眼直径40um),进入血液回收罐内经分离,生理盐水清洗,净化处理,细胞碎片游离血红蛋自,抗凝剂等被分离到一废液袋内,洗涤浓缩的红细胞保留在血袋内直接回输给病人,该程序可连续进行。结果:48例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未见回输血不良反应,所以自体血回输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经济的输血方法。结论:术中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在自体血回输整个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自体输血反应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应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操作技术,积极配合麻师做好血液回输工作。48例自体血回输中无1例因护士操作不当而造成自体血回输的失败或污染。
  • 摘要:目的:探讨关于恶性骨肿瘤患者的外科护理特点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自2009年至今收治的共11例恶性骨肿瘤的患者入院后、手术前后及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其中11例均为四肢恶性肿瘤,入院前或入院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其中骨肉瘤2例,恶性骨巨细胞瘤4例,其他部位肿瘤转移5例,对于所有入院患者均进行了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和安全护理.临床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疼痛、活动及患者家庭及社会关系的影响,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结果:1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例,未手术者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住院期间无患者死亡,平均住院日24.3天,行手术患者其中关节置换4例,行截肢手术患者4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人院后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及与疾病抗争的决心。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和患肢护理,未出现患肢感染、病例性骨折等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通过在自天进行分散注意力,物理方法减低疼痛,夜间睡前进行合理药物镇痛,提高患者休息质量,所有患者人院后睡眠、精神均较人院前明显好转。所有患者出院后或转其他医院后未出现低落、失望、自杀倾向等。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信心,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9年至今收治的共16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护理特点和效果.其中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103例(<3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者57例,全部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其中自体韧带重建114例,异体韧带重建56例.在围手术期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术前向患者进行骨科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告知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在指导患者术后进行适应性功能锻炼。结果:160例患者平均住院日7.3天,术前平均2.5天术后平均4.5天,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4个月(2.5-4.5)。术后无褥疮发生,感染患者6例,经抗感染治疗均得到控制,随访期间无移植物失效患者,术后患者均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随访期间功能恢复不满意20例,继续予以指导和加强功能锻炼。入院后通过骨科健康宣教,可以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术后对于患者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均可减少患者的顾虑,使患者早期进入功能锻炼,促进患肢恢复。对每位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康复锻炼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对患者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和心理负担,使患者入院后尽早手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患者功能锻炼,促进患肢早日恢复。
  •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技术的完善,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评估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最大的进步在于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评估体系。以往的关于脊柱脊髓损伤的评估都是将脊柱及脊髓分开评定,这种情况就造成了评估中脊柱结构和神经结构评估的脱节,从而使得评估与治疗脱节。本文指出现在的评估应注重神经功能和脊柱结构评估相结合,骨性结构和软组织结构评估相结合,将科学的评估作为治疗选择的依据,从而进一步规范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评估和治疗。
  • 摘要: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治疗近年来获得长足发展,各种手术内固定方法的开发和应用使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能否最大限度的保留寰枢椎的运动功能.本文根据一组病例针对常见的寰枢椎骨折脱位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其中寰枢椎骨折脱位一般包括1、寰椎骨折;2、创伤性寰枢关节不稳定;3、枢椎骨折,着重探讨了这三种类型的疾病分型和治疗。
  • 摘要:研究背景:脊髓损伤患者经过一定时间康复之后就会进入功能改善的瓶颈,此后如果继续应用保守的康复治疗措施,患者的功能长期不能得到改善;而如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手术的方法,如畸形矫正、肌腱转位、神经转位、解除痉挛等手术之后,患者的功能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本文总结本科2009年9月以来通过手术方式改善患者功能的经验.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应用手术方法重建患者功能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9月至今,本科采用手术解除痉挛、神经转位、畸形矫正等手术方法提高患者的上下肢肢体功能,呼吸功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在解除痉挛方面,采取颈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解除上肢痉挛,采取颈脊髓脊神经后根入口区切开损毁术治疗上肢痉挛性疼痛,采取脊髓圆锥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下肢痉挛,采用经盆腔闭孔神经切断术治疗下肢内收肌痉挛、采用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小腿三头肌痉挛.术前术后应用改良的Ashworth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应用图表法标记患者术前术后的痉挛改善情况.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患肢功能并应用摄像法前后对比.采用副神经向膈神经转位移植治疗上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障碍;采用双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畸形矫正手术;采用骶棘肌代臀大肌手术治疗臀肌无力.结果:颈脊神经后根入口区切开术患者双侧上肢痉挛性疼痛缓解,手功能改善满意.选择性颈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明显改善,肌张力显著降低.选择性脊髓圆锥区微创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患者双下肢肌张力显著降低.骨盆内闭孔神经切断术后患者双侧大腿内收肌痉挛明显缓解,肌张力显著降低,双下肢剪刀步态消失,行走功能明显改善;选择性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患者,术后踝阵挛消失.副神经向膈神经转位移植患者呼吸功能改善,顺利脱离吸氧和气管插管.双侧下肢畸形矫正患者肢体畸形矫形满意,下肢功能改善;骶棘肌代臀大肌手术患者下肢功能改善明显.结论:在脊髓损伤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术方法重建患者的呼吸功能,上下肢功能.
  • 摘要:研究背景:早期轻型颈椎病的主要问题在于肌肉,劳损、无力、耐力差是其主要矛盾.既往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中,患者被动地接受医生给予的按摩、牵引、理疗、针灸、药物等等治疗,叫做被动疗法,这种被动疗法不能够提高颈椎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因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能缓解症状,起到短期的疗效;以被动治疗为主的患者颈椎病会反复发作,逐渐加重.要想在颈椎病的治疗方面获得长期的疗效,阻止颈椎病的发展,必须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这就要求患者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这一治疗更够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叫做主动治疗。使患者对抗一定的阻力锻炼颈椎周围肌肉力量的疗法叫做主动抗阻运动疗法,作者研发了专用的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专利技术,本文研究该技术在颈椎病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疗效。目的:介绍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在颈椎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以来研发了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颈椎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在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方面,观察项背肌的CT值,VAS疼痛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变化,项背肌肌力,项背肌耐力;在颈型眩晕的治疗方面,通过眩晕调查问卷、椎基底动脉彩超、颈椎稳定性定量研究等观察疗效。结果:通过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12个月,颈型颈椎病患者慢性疼痛症状消失,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项背肌CT值有增高趋势;然而颈椎生理曲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项背肌肌力和耐力均显著提高,p<0.01。颈性眩晕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眩晕评分明显提高,经治疗6个月后眩晕消失,眩晕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所有颈性眩晕患者经治疗半年,均未见骨质增生明显加重。结论:主动抗阻运动疗法能够提高颈椎周围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强颈椎稳定性,从而彻底缓解疼痛、眩晕症状,阻止颈椎病发展的内在机制,防止颈椎病恶化。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发症之异位骨化的影响因素、诊治特点及预防护理.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2年间36例脊髓损伤合并异位骨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病例33例,女性3例,出现骨化时间平均伤后3个月,除2例发生在膝关节外,其余均发生于髋关节(合并肘关节1例).脊髓损伤节段主要为胸段,颈段其次.完全性损伤31例,不完全性损伤5例。最常见合并并发症为痉挛,其次包括尿路感染、血栓、压疮等。临床早期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应,常规行AKP与超声检查,其中近1/4检查结果不典型者,结合MRI,均能及早确诊;2例无明显早期炎症反应,因关节活动受限,经平片确诊。一旦确诊,及早处理,治疗方式包括:局部适度制动、理疗祛肿、非甾体类消炎药物结合降钙素应用,积极治疗合并症,可明显促进骨化成熟时间,减少骨化形成范围,并降低对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结论:临床上处理脊髓损伤并发异位骨化病例时,要根据其特点,注重预防,了解其在诊断和治疗上特殊性,以便更快更有效地明确诊断,并促进此类患者的功能恢复。
  • 摘要:目的:为了尽量维持患者残存的膀胱功能,降低下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间歇导尿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对象与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本科收治的颈脊髓损伤患者97例,其中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16例。间歇导尿开始时间:脊髓损伤后3-4周,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按无菌方法进行导尿,建立间歇导尿记录单。结果:经过正确的指导和实施,97例颈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期间有86例持续坚持了间歇导尿,未出现结石、下尿路感染和肾功衰竭等并发症。6例发生尿路感染给予留置尿管抗炎治疗后恢复间歇导尿至出院。3例出现顽固性植物神经过反射而到出院也不能进行间歇导尿,2例出现膀肌结石经碎石后恢复间歇导尿。结论:脊髓损伤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而且使其排尿功能发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能继发感染,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对于排尿功能障碍者的膀肌管理,间歇导尿降低了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并使膀肌周期性的收缩和扩张,促进膀肌功能的恢复,所以间歇导尿是目前公认的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有些细节应该注意,他们直接。
  • 摘要:目的:本文对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颈脊髓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对象与方法:本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颈脊髓损伤合并气管切开患者55例,男性49例(89%),女性6例(11%);年龄8岁-72岁,平均40.03岁。对这些患者积极治疗,着重呼吸功能相关护理与康复,就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及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3个月。保留金属套管时间,3-6月20例,6-12月24例,大于12个月11例。结果:44例(80%)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顺利拔除气切套管,最终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11例(20%)患者拔管困难,7例(12.7%)患者因肉芽组织增生致气管狭窄,更换T管后保留气管切开套管直到随访结束;2例(3.6%)患者拔除气切套管后出现气管塌陷,其中1例重新接受气管插管,病情稳定后改行气管切开套管至随访结束,1例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1例(1.8%)患者气管切开后仍因肺部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气管食管屡1例(1.8%)。所有患者在留置气管套管期间均有过反复的肺部感染。结论:颈脊髓损伤合并长期气管切开的患者有其固有的临床特点,其病理机制值得深入研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及康复训练,能够避免病情加重,大大缩短患者带管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模式的改变,特别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人们对于医院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服务质量主要是通过护理工作表现出来的,护理人员要在护理实践活动中时刻体现出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与关注,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脊髓损伤患者本是一特殊的群体,再加上同时伴有糖尿病,延长了康复的时间和难度.通过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可以更好地满足此类患者的需求,顺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护理质量,增强医院竞争力,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价值.
  • 摘要:本文探讨脊髓损伤后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原因、患者临床表现,针对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采取的正确有效护理措施.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应用到临床,将有助于脊髓损伤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的治疗和康复,缓解患者病痛,改善生活质量.
  •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脊髓损伤的患者逐年增多.高压电击伤所致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在增高.完全性颈髓损伤造成患者四肢瘫,导致严重的终身功能障碍,再加上多部位的截肢使患者身心受到双重打击,尽早地进行康复训练,给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成为了患者康复的重点工作.本科室现收治了一例颈3颈4脊髓损伤伴有右上肢及左下肢截肢的患者,针对其疾病特点,制定了全面的康复护理计划,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摘要:目的:观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共206例,根据患者住院时自行选择分为多模式镇痛组114例和常规镇痛对照组92例.观察两组术后的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疼痛的VA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模式镇痛组和常规镇痛组术后6、12、24、48、72小时疼痛的VAS评分分别是:3.2±1.1和4.7±0.7、3.5±1.0和5.5±0.9、4.0±1.1和5.4±1.2、2.9±1.4和3.6±1.1、2.9±0.6和3.1±0.6;首次下床时间为:4.3±2.8天和5.4±2.2天;住院日数为:13.2±2.8天和14.8±4.6天.两组相比较,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较常规镇痛方式能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卧床时间和住院日数.
  • 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减压结合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2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椎管减压结合dynesys固定术.结果:术后ODI、VAS评分降低,JOA评分增加,椎间隙高度增加,手术节段Cobb角减少,手术节段ROM降低.结论:减压结合Dynesys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防止固定及邻近节段的退变,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固定方法.
  • 摘要:目的:总结间歇式充气压力泵对脊髓损伤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方法:30例脊髓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观察其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结论:30名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脊髓损伤患者预防性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可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进行站立训练对预防和降低SCI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脊髓损伤康复科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46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病程<3月的患者,共29例,B组为3月<病程<6月的患者,共17例;通过比较站立训练前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B两组护理效果经X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后早期(病程<3月)开始站立训练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和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摘要:为节省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因未能及时更换液体以至于液体滴至茂菲氏滴管以下而需要排气的时间,本找到了一个快速排气的方法.经临床实践,证实密闭式输液器快速排气法可以快速准确的排出气体,提高了护士工作的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科过去4年收治的颈段脊髓损伤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患者相关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气管切开对手术的影响以及长时间留置气管套管可能带来的问题.方法:在过去4年本科总计收治此类患者55例,其中男性49例(89%),女性6例(11%);年龄8岁~72岁,平均40.03岁.神经损伤包括C23例(5.4%),C313例(23.6%),C431例(56.3%),C56例(10.9%),C61例(1.8%),C8 1例(1.8%);神经损伤程度A级42例(76.3%),B级7例(12.7%),C级5例(9%),D级1例(1.8%)。52例(94.5%)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气管切开者13例,包括前路手术5例,后路手术6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例,术前气管切开距手术时间23.8天(1天-78天);术后气管切开者29例,包括前路手术19例,后路手术8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例,气管切开距手术时间8.03天(1天-30天);气管切开与颈椎手术同时进行者10例,包括前路手术5例,后路手术3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例。随访结果主要针对与围手术期气管切开有关的并发症,包括气管切开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最终随访时气管切开套管拔除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气管切开手术。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3个月。2例患者术后出现颈部伤口感染及食道屡。其中1例为颈前路术前3天行气管切开,1例为颈前路手术同时行气管切开。经积极治疗后均实现伤口愈合。44例(80%)患者在术后1年内顺利拔除气管套管;7例(12.7%)患者因气管狭窄而保留气管套管至最终随访结束;2例(3.6%)患者拔除气管套管后出现气管软化、塌陷,其中1例重新插管后病情稳定,留置气切套管至最终随访结束;1例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2例(3.6%)患者气管切开后仍出现肺感染而导致死亡。结论:呼吸功能的处理是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重要问题。术前气管切开并非前路手术的绝对禁忌。仔细进行手术皮肤处理、术中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是预防此类患者伤口感染的关键。长时间留置气切套管可出现气道狭窄和气管软化。对此类患者拔管前建议常规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气道通畅情况。拔除气切套管后一旦出现气管塌陷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包括重新置人气切套管,气管插管等。延误治疗死亡率较高。
  • 摘要:目的: 对胸腰段(T10-L2)脊柱创伤致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脊髓损伤临床特点, 讨论ASIA标准应用中的问题, 探索以该标准为基础的实用的临床分类方式.临床资料与方法: 2012年住院T10-L2骨折或脱位致脊髓损伤患者145例.男:女=101:44,平均40(16-77)岁.病例资料包括入院时查体及诊断记录、填写后的ASIA标准表格和影像学资料(X线片、CT和MRI).首先由2名住院医师从每份病历中摘录出当时主治医生给出的脊髓损伤节段(NLI)、AISA残损分级(AIS)作为原始记录,然后由高级职称专家组根据人院时病例资料重新评估每例患者的NLI和AIS,得出审核结果。对原始记录和审核结果存在差异者,回访当时主治医师,调查分类错误的原因。为研究方便,将NLI分区为T10-T12(下胸髓),L1~L5(腰髓),CMS(圆锥综合征)和CES(马尾综合征)。此外还对下胸髓损伤进行了细分,用T10-T12CCD代表包括下胸髓及远端脊髓损害的脊髓损伤。结果:88例T10-T12脊髓损伤病例中有48例实际上是T10-T12CC D。在初始的17例L1-LS的脊髓损伤患者中12例和4例分别被确认为CMS和CES,只有刀刺伤1例是腰2脊髓损伤结论:1.圆锥紧邻胸腰段的脊髓,常被损伤波及。圆锥部的反射又与排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该区域脊髓损伤的特点。ASIA标准的NLI和AIS不能完全明示该处脊髓损伤的全貌。所以作者强调要评估损伤平面远端的脊髓是否存在损害(即CCD),并在诊断中列出。2.ASIA标准中的圆锥综合征CMS和CES有着明确定义。神经学查体难以区分CMS和腰髓损伤,本组研究发现真正的腰髓损伤较为少见,而大部分NLI在腰髓的患者属于圆锥综合征。准确、细化的诊断才能全面反映患者的临床实际,这对病情分析,判断预后,康复方案制定、实施都是有帮助的。同时也使得临床研究中能准确选择病例进行对比。
  • 摘要:目的:脊髓损伤不仅导致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也会对高级脑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自主神经过反射是脊髓损伤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心脑血管系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给脊髓损伤者的高级脑功能带来更大的危害.本研究探讨脊髓损伤者自主神经过反射对高级脑功能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在加拿大GF Strong Rehabilitation Centre门诊病人中选取两组脊髓损伤患者,研究组为伴自主神经过反射的脊髓损伤患者13例(32.15+18.97岁),对照组为不伴自主神经过反射脊髓损伤患者11例(35.26+21.03岁),脊髓损伤后时间为2-26年,两组在教育水平、年龄、性别比、脊髓损伤后时间、康复训练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主神经过反射的强度通过回顾性问卷的形式进行采集,采用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手段有雷伊听觉言语学习测验(RAVLT),符号数字模式测试(SDMT),口头路径制作测试A和B(Oral TrailsMaking Test A and B),斯楚普试验(Stroop Test)和言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Test).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认知处理速度(符号数字模拟测验)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8).对于伴有自主神经过反射的脊髓损伤组患者,自主神经过反射的严重程度与执行控制(口头路径制作测试B)和执行功能(言语流畅性测试)呈正相关(r = 0.628,p=0.009;r =0.508, p=0.044).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伴有自主神经过反射的脊髓损伤患者,自主神经过反射越严重,大脑高级脑功能(尤其是执行功能)越差.因而,在临床实践中,有效控制自主神经过反射的发生对于维持现有高级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及时关注脊髓损伤者(尤其是伴有自主神经过反射的脊髓损伤者)的大脑认知功能变化,在临床实践中,要适时加以评估.本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今后应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量研究,并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和手段,探讨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
  •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微创手术的适应证和术后运动训练策略.方法: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结合文献回顾,总结腰椎微创手术适应证、特点及术后不同阶段的运动训练方法、局限和禁忌.结果:文献研究表明与术前相比,腰椎间盘术后腰痛降低67%,下肢痛降低70%,2和14个月随访,5-8%病例存在严重疼痛.术后残留症状复发率为22-45%,术后坐骨神经痛和背痛残留比例为30-70%。术后2个月躯干肌运动能力下降持续存在。作者总结单节段腰椎微创间盘切除术后运动训练方案,术前,介绍脊柱中立位,骨盆中立位,和腹横肌的收缩基础知识,告知术后运动训练的内容(预期结果,时间曲线,预防/禁忌);术后1-6天,离床,坐起,耐受状态下重复坐一站练习,步行练习;术后1-3周,俯卧位的伸展运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提高肌肉耐力和收缩能力,上肢辅助下的跑台练习,重点为腹横肌训练,耐受条件下逐渐增加,辅助有效的术后止痛治疗;术后3-8周,任意体位下的高级腹横肌训练,高级臀肌训练/桥式运动,高级nu关节外展强化训练,酌情增加游泳训练、跑台训练、椭圆机练习、功率自行车练习;术后8-12周,慢跑训练、抗阻训练、继续腹横肌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继续进行心血管能力训练、继续完善全身及功能性体位的训练。Oswestry残损问卷、SF-36生活质量量表、VAS疼痛模拟量表评价,术后运动训练效果良好。结论:椎间孔镜技术可适用于无严重椎间隙狭窄和钙化且腰椎相对稳定的多数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统的术后运动训练可明显巩固和提高疗效,有效降低腰腿痛残留和复发比例。
  •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中央型腰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年龄48-69岁,平均57.5岁.其中突出型7例,脱出型1例.影像学均未见间盘钙化.腰痛8例,合并明显单侧坐骨神经痛5例.直腿抬高试验患侧阳性4例,健侧阳性1例.均行俯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间盘切除术治疗,其中远外侧人路1例。常规椎间孔扩孔后进人椎管,视野和操作路径可达人路侧神经行走根和硬膜囊腹侧,镜下间盘切除减压,射频消融去神经化。常规器械不易达到的部位,可应用镜下弯钳操作,增加可操作范围。观察到椎间隙后缘压迫解除、神经根和硬膜囊恢复自主搏动为手术结束标志。术后甲基强的松龙1-3天,神经营养药物1个月。术后康复指导。应用VAS和Mcnab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05±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2.5m1。随访4-16个月,平均8.2±2.4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前平均4.8士1.2分,术后3个月平均1.25±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腿痛VAS评分,术前平均6.8±1.0分,术后3个月平均1.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Mcnab评价标准,优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87.5%。本组病例术后无感染和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发生。随访终末尚无复发病例。结论:中央型腰4-5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孔镜TESSYS技术的适应症之一。准确的靶点穿刺可使视野和操作路径达到硬膜囊腹侧,辅助镜下弯钳,可确切减压,获得较好疗效。
  • 摘要:伴随对颈髓损伤产生的呼吸功能改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有关呼吸的全方位的治疗已经开始进行.本文介绍了颈髓损伤后的呼吸生理,阐述了对于颈髓损伤患者的一般呼吸训练措施,并指出治疗性演唱正是针对康复期的颈髓损伤患者气息短促无力、肺活量不足的特点,运用歌唱中的气息技巧和发声训练,配合口鼻、胸腹式呼吸方法,来帮助患者锻炼呼吸肌、提高肺活量,从而达到增强呼吸功能,提高发音质量的目的。
  • 摘要:目的: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障碍,治疗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综合治疗策略.方法:总结本院的临床治疗经验及对MEDLINE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评估,综合集成治疗策略.结果:根据脊髓损伤水平及膈肌残存的功能障碍程度,颈髓损伤患者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颈5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运动水平).其膈肌功能可部分受累.经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患者肺功能均能恢复到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肺功能水平.治疗内容为呼吸系统功能康复训练。第二类,颈3-4水平脊髓损伤。此类患者的隔肌功能可部分或严重受累,严重受累者需用呼吸机支持,分三种情况:(1)轻度:治疗内容为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后患者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2)中度:常需间断人工通气,此类患者的副神经完好,可采取副神经重建膈肌功能技术,辅助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患者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或使用膈肌起搏器(膈神经完好者,膈肌内植入式);(3)重度:需长期呼吸支持,或使用膈肌起搏器(膈神经残存者)。第三类,颈2及以上脊髓损伤患者。其多为颈1-3水平骨折,骨折时,脊髓损伤多为不全损伤,患者能在急救现场存活,但随后脊髓水肿,神经恶化,处理不及时,发展为完全脊髓损伤,失去自主呼吸,必须机械通气。由于膈神经完好,一般均能使用膈肌起搏器。结论: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需采取综合治疗策略。
  • 摘要:背景与目的:虽然许多研究表明脊髓切开术能改善脊髓损伤动物的运动自噬的过度活化可导致细胞死亡,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自噬活性变化探讨脊髓切开术的神经保护机制与自噬活性的关系.方法:108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挫伤组和24h手术组(每组36只).应用NYU打击器制备大鼠T10脊髓挫伤模型.手术组在造模后24h行脊髓切开术.在脊髓挫伤后的第1天、7天、14天,采用开放场地试验检查BBB评分评估大鼠的运动功能变化.分别在伤后第3天、7天、14天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查LC3B-Ⅱ的蛋白含量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C3B-II、Beclin-1、mTORC1、Bcl-2的mRNA表达变化.在伤后3天应用电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成.结果:损伤后7天、14天时手术组大鼠的平均BBB评分均明显高于挫伤组(P<0.05).脊髓损伤后3天、7天、14天的LC3B-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 0.05);手术组LC3B-Ⅱ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挫伤组(P<0.05).RT-PCR分析,手术组LC3B-Ⅱ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挫伤组(3天、7天、14天,P<0.05);手术组Beclin-1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挫伤组(7天、14天,P<0.05);而手术组mTORC1、Bcl-2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挫伤组(3天、7天,P<0.05).线性相关性分析,脊髓损伤后7天、14天大鼠脊髓损伤区的LC3B-Ⅱ蛋白含量和mRNA水平以及Beclin-1mRNA水平均与行为学BBB评分存在负相关,相关性高(P<0.05).电镜观察脊髓挫伤后自噬体形成增多,手术组自噬体形成减少.结论:脊髓切开术能改善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脊髓切开术能抑制脊髓损伤后自噬的异常激活;脊髓切开术对大鼠脊髓损伤区域自噬的抑制机制可能与影响mTORC1和Bcl-2基因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分析脊髓减压术在临床实施时遇到的相关外科问题.方法:结合文献分析及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会,分析在进行脊髓减压术时遇到的临床问题,如指征、时机、及相关可能影响其实施的情况.结果:脊髓减压术在脊柱脊髓损伤后各个时间点都有机会实施,并应重视其作用.结论:在脊柱外科复位、减压、重建稳定性手术的同时,尽量寻找机会实施脊髓减压术.
  • 摘要:目的:采用选择性周围神经缩窄术对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进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方法: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综述选择性周围神经缩窄术治疗四肢痉挛的原理、手术指征、手术技巧、并发症及疗效判定等内容,了解其在治疗脊髓损伤后严重肢体痉挛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应用前景.结果:该术式针对不同部位痉挛而分别采用胫神经(针对踝痉挛)、坐骨神经(针对膝痉挛)、闭孔神经(针对髋内收肌痉挛)、肌皮神经(针对肘痉挛)、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针对腕、指痉挛)、臂丛神经(针对肩内收痉挛)选择性部分切断,通过在不同部位打断牵张反射环路或提高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功能以减低受累肌肉的兴奋性而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在国内外脑瘫患儿的痉挛治疗中开展较为广泛,尤其适用于症状体征比较单一、局限的患者,效果明确、并发症少,但在脊髓损伤后痉挛的治疗中研究尚少.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缩窄术治疗肢体痉挛方法明确、可行性高,值得在脊髓损伤后痉挛患者中进行进一步推广研究.
  • 摘要:目的:观察永久心脏起搏器对颈髓损伤(CSCI)伴严重心动过缓的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2008年,本科收治了2例CSCI伴严重心动过缓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并且影响外科手术治疗或康复治疗,植入了永久心脏起搏器.结果病例1:男性,61岁,颈髓损伤平面C4,症状头晕、乏力。查体HR: 40-55次/分,心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45次/分)。影响康复治疗。于颈髓损伤后58天植人双腔心脏起搏器(Biotronik, PhilosD)之后,头晕、乏力等症状缓解,继续接受康复治疗。例2:男性,52岁,颈髓损伤平面C3,症状头晕。查体HR : 40-50次/分,心律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46次/分)。影响外科手术治疗。于颈髓损伤后22天植人单腔心脏起搏器(Biotronik,Philos Ⅱ S)之后,接收外科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CSCI伴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 检测颈脊髓损伤患者肛管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大力收缩压及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分析不同ASIA分级下颈脊髓损伤患者肛管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大力收缩压结果;分析并描述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分析肛门指诊、肛门外括约肌测压及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的一致性.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神经恢复与肛门外括约肌变化的关系,进行前后对比.方法:选取颈脊髓损伤病人共24例,使用ASIA2006标准对患者进行残损程度分级。其中,ASIA各级别(A,C,D级)各6人,健康对照组6人,共30人。其中男性23人,女性7人。年龄(18岁-63岁);病程1-2月,分别对每位被测人员进行肛门外括约肌测压(肛管静息压和肛门外括约肌大力收缩压)、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和肛门指诊检测。分析检验结果的一致性;记录测压结果(肛管静息压和肛门外括约肌大力收缩压);分析并描述肌电图。尽量对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第二次肛门外括约肌测压及肌电图检测,观察随访前后肛门外括约肌测压及肌电图的变化情况及其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联系。结果:不同ASIA分级患者肛管静息压大小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不同ASIA分级患者肛门外括约肌大力收缩压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不同ASIA分级下患者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差别较大,其大力收缩状态下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差异明显,且与ASIA分级有明显联系;肛门指诊、肛门外括约肌测压及肌电图的一致性较高,仅1例患者结果不一致;随访7例患者,6例患者肛门括约肌随访结果无明显变化,1例患者肛门外括约肌自主收缩从无变为有。结论:患者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的大小与ASIA分级并无明显联系。患者肛门外括约肌大力收缩压及肛门外括约肌大力收缩状态下肌电图与患者ASIA分级有明显联系。肛门外括约肌大力收缩压和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测,可佐证肛门指诊的正确性,给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力的客观依据。可做为患者随访的指标,以进行前后对比,更有利于临床及科研工作的开展。随访患者肛门括约肌无明显变化,建议可加强肛门括约肌康复训练,以改善其功能,加强患者的随访,以修正诊断,调整康复治疗计划。
  • 摘要:目的: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所致神经源性疼痛常为难治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显微外科毁损术对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疼痛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疼痛35例,均行脊髓背根入髓区显微外科毁损术.随访1~6年.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以术后疼痛缓解大于75%为疗效优秀,疼痛缓解50~75%为良好,疼痛缓解小于50%为差.结果:术后2周94.3%的患者疗效优秀,5.7%疗效差.长期随访中,68.6%的患者疗效优秀,17.1%疗效良好,14.3%疗效差.术后并发症包括感觉减退范围扩大(6例)、一过性无力(2力)、一过性尿潴留(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结论:脊髓背根入髓区显微外科毁损术对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疼痛长期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评价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单侧或双侧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学习曲线。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应用Mast Quadrant通道对52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经椎旁多裂肌入路行单侧(31例)及双侧(21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男27例,女25例,年龄30~77岁,平均52.9岁。观察二种固定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的差别。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临床疗效。通过影像学测量手术节段Cobb角(矢状位)、椎间隙腹侧和背侧高度、椎间隙手术侧及手术对侧高度观察手术前后的变化并评价椎体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是3一18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病人ODI平均值由术前的67.67%±18.59%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5.58%±20.80% ,VAS腰痛评分平均值由术前的(7.42±2.48)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09±2.47)分,VAS腿痛评分平均值由术前的(8.04±1.22)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46±2.07)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单边及双边固定组在手术前后不同随访时间点的ODI, 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人手术后的放射学参数均较术前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边及双边固定组在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放射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边固定组前14个病人术中,l,血量是(227.14±87.74,后13个病人的术中,l,血量是(134.61±82.01二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825,P=0.009);双边固定组前9个病人术中出血量是(261.11±105.41)ml,后9个病人的术中,l,血量是(138.89士98.55 } ml,二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541,P=0.022)。至末次随访,所有病人均达到影像学融合标准,未发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或Cage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固定,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都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在适应症选择正确的前提下,单侧固定具有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的优点。合理的病例选择有助于获得较平稳的学习曲线。
  • 摘要: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手术不同输血方式对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2010年6月~2012年1月,共有183例因腰椎疾病初次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74例,女性109例,年龄31~81岁,平均56.6岁.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腰椎管狭窄症69例,腰椎滑脱症32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2例.单节段手术病人共83例,双节段手术病人共100例。术中无输血的病人34例,自体血回输109例,输注同种异体血20例,自体血和同种异体血混合输人20例。所有病人均记录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术中输注自体血量、术中输注同种异体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即刻的引流量、引流管体内放置的时间、最终引流量。结果:单节段的病人平均手术时间是138.82±44.71 min,双节段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78.45±58.08 min,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P<0.001)。单节段手术病人术中出血量是369.40±284.07 ml,而双节段手术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是568.80±398.70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P<0.001)。单节段手术病人的最终引流量是186.33±135.62 ml,而双节段手术病人的最终引流量是301.35±286.83 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5)。不同手术节段,对选择术中自体血回输有倾向性,双节段手术病人选择自体血回输更多(Pearson Chi-Square=4.490,P=0.034),而不同手术节段,对术中输注异体血无明显的倾向性(Pearson Chi-Square=3.413,P=0.065)。术中单独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与无输血患者有差别(P<0.001)。与其它输血方式比较,术中单独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对术后返回病房即刻引流量和术后最终引流量无影响(P>0.05)。单节段病人术中输人自体血,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有相关性(Spearman r=0.59,P<0.001),而没有输人自体血的患者,二者没有相关性(Spearmanr=0.34,P>0.05)。双节段的病人无论有无输人自体血,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都有相关吐(Spearman r=0.65,P<0.001;Spearman r=0.63,P<0.001)。结论:不同手术节段,对选择术中自体血回输有倾向性,双节段手术病人选择自体血回输更多,术中单独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与无输血患者有差别,而与其他输血方式比较,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无差别,术中单独应用自体血液回输,与其它方式比较,对术后返回病房即刻引流量和术后最终引流量无影响。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一例因车祸致胸3、4脊髓完全性损伤,并在车祸中失去了女儿,遭遇了致残和丧亲的双重创伤的心理康复治疗过程和分析.本案例运用了支持性治疗、哀伤治疗技术、及NLP简快心理治疗等技术.治疗过程中,不仅关注患者的脊髓损伤后的心理变化,而且对其创伤后的应激障碍予以先行处理.治疗共分为三个阶段:个案资料收集和建立咨询关系阶段、处理创伤和哀伤阶段和康复训练心理干预阶段.
  • 摘要: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探讨脊髓损伤中医康复实践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中药、针刺等疗法用于脊髓损伤康复疗效确切,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还存在疾病理论不完善、治疗方法较零散及实践方法欠科学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以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的优势,提高疗效.
  • 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不清,目前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本文从颈部血管神经解剖分布及颈椎生物力学角度详细阐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长期屈颈工作,导致颈部周围肌肉肌力耐力减弱,颈椎动力平衡失调,累及静力平衡后加速颈椎间盘退变,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被破坏,颈椎失稳.失稳的颈椎刺激颈部周围软组织,引起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无菌性炎症,长此以往,为适应改变了的生物力学平衡而出现颈部肌肉韧带的瘢痕增生与骨赘形成,相继出现致炎因子刺激椎动脉,机械性压迫椎动脉影响其血供的眩晕症状.文章论述了颈椎失稳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与体液因子释放之间恶性循环的相互作用机制.最后,作者认为颈椎失稳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根本原因.
  • 摘要: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脊髓脊膜膨出术后合并脑积水手术方式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婴幼儿脊髓脊膜膨出术后合并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医院自2004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并有效随访的182例患有脊髓脊膜膨出婴幼儿,筛选术后合并脑积水患者,总结发生该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比较所采取的内科脱水、脑室外引流、三脑室底造瘘和脑室-腹腔分流四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析其适应症和疗效.结果:182例患者中术后26例合并脑积水,统计学差异性分析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膨出部位、术后并发感染/脑脊液漏、膨出平均周径、术前颅内压均为术后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p<0.05).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综合采取其不同治疗方式后有23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针对术后脑积水产生的不同原因综合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地治疗婴幼儿术后并发脑积水.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