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12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09条结果
  • 摘要:目的:通过注射用前列地尔和舒血宁注射液配氯化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析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2年以来临床上报的4例注射用前列地尔和舒血宁注射液配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告,对两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论:临床应重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药品,合理的应用和操作,为临床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本文介绍了分析中草药房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落实规章制度、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操作的规范,制度的完善,是现代药房,放心药房的基础,严格管理才能保证用药安全.药房是医院药品流通的中心环节,也是接触医、护、患人员最多、工作量最大的一个职能部门.药品管理智能化实施方案是医院药房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医院药房实施药品管理智能化与调剂智能化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调剂的准确性,有效解决传统调剂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工作强度大、差错率高等诸多问题.
  • 摘要:本文介绍了研制《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为中医电子病历的提供中药临床药学的应用标准及模式.通过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小组讨论、专家咨询4种形式制定工作路线、初步确立研究内容;按照国家《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总则及第16部分中有关内容,数据元研究基本方法提取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提出构建《中药临床信息数据元标准目录》的思路与方法,并讨论信息来源采集标准、接口、对接、维护、管理方案等问题.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方法:查阅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和汇总.结果与结论:简述了中医方剂的概念,分析了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困境,总结了国际、国内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种方式,提出了多层次保护策略,试图为中医方剂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些年国内发表的关于中医药对肺癌产生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抗癌中成药临床运用文献的整理,将治疗肺癌的常用中成药分为攻邪抑瘤与扶正培本两大类,并对其成分功效加以概述,对临床指导合理选择中成药及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
  • 摘要:目的: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以款冬花的非药用部位掺杂的现象,开展生药学鉴别研究,为款冬花及相关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市场调查、植物采集,药材样本及馆藏标本的生药学研究基础上,对作为掺伪物的款冬花非药用部位花梗、根茎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结果:明确了款冬花非药用部位花梗、根茎的外观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结论:通过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可以对常见掺伪物,款冬花非药用部位花梗及根茎进行鉴别.
  •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中药饮片的价格调整情况,为合理调控中药饮片价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9-2012年中药饮片价格调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9-2011年本院中药饮片价格调整的品种数量逐年增加,加强中药饮片的价格管理,2012年涨价品种数有所降低.50元以下的中药饮片的销售量及销售金额占比逐年下降.结论:中药饮片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价格便宜的中药饮片在减少,应加强中药饮片的价格管理.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药师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病人为对象,研究中药及其制剂与人体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及其应用规律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探讨中药临床药师的工作特色、定位、模式、内容、切入点等,以及寻找有效途径,发挥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使中药师在患者合理、有效、安全地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使中医中药造福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做专业的中药师,是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的方向,而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会成为中药学的一项重点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任重道远,但我们对自己坚持的理念和医疗发展的大趋势有着坚定的信心。克服困难,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发挥我国传统医药的优势,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力量。
  • 摘要:防风属于大宗饮片,其野生资源日渐匮乏,人工种植资源有限,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且防风的近源品种众多,来源混乱、品种纷杂,同名异物现象严重.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药品标准的检索,综合近年来相关报道,结合当前防风市场使用现状和实际工作积累,对防风的市场应用情况作一概括.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申请中常见问题.方法:分别从工艺研究部分、质量研究部分及临床及说明书部分阐述我院医疗机构制剂再注册申请中常见问题.结果与结论:严格按照再注册要求,提交完备材料非常重要.
  • 摘要:儿童作为一类特殊人群,其在疾病治疗中的药物警戒思想基于儿童本身的生理病理特点,由于他们处于不断成长发育的阶段,因此其对于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明显区别,但如今儿童用药成人化的问题却随处可见,所以儿童用药合理性的问题亟待解决.而中国自古便有很多医家针对小儿疾病治疗有专门的论述,如《颅囟经》《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小儿药证直诀》《幼幼集成》等多部医学著作中,均对小儿疾病及其用药有专门的记载.本文通过研读古代医家对小儿用药的相关记载,加以提炼分析,初步总结中国古代儿童在治疗用药方面的警戒思想.通过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探讨,进而从药物服用剂量与方法等多个角度论述小儿用药警戒,从而为现代儿童疾病治疗用药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 摘要:中药射剂(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CMI)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的可供注入人体中(包括肌肉、穴位、皮下、静脉、及其它组织或器官)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使用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本文分析了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研究了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的使用,并指出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在综合考虑中药注射剂的基础组分、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以及合理应用等的基础上,分析临床应用实际情况,将配伍应用的影响一并纳入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范围,对于提升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发挥我国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摘要:目的:结合医院心血管病临床药物的用药情况,分析目前中成药治疗心血管病用药特点和趋势.方法:对近3年心血管类中成药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结果:医院心血管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银杏叶、复方丹参制剂为主流用药,近3年来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均排前列.结论:心血管类中成药应用较为合理,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
  • 摘要:中药炮制是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技术.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辨证施治的临床用药需要和中药本身的性质,以及中药调剂、中药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本文分析了《中药炮制》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及对其改进提出建议,指出(1)建议中医药类院校应鼓励炮制课教师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写用于中药炮制的补充教材,与全国统编炮制教材配合使用,尤其是职业院校中的中药专业更应重视,以培养适用的中药人才。(2)院校应加强对中药炮制教师的培养,除了理论知识外还要让他们到生产一线(如中药饮片厂)学习,向有丰富炮制经验技术人员及工人师傅学习。(3)建议院校与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中药饮片生产厂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建立设备较为完备实训车间,定期组织学生实训和实习,学习炮制技术。
  • 摘要:目的:比较中药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研制清除自由基中药制剂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维生素C为对照品,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中药各有效成分清除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维生素C IC50=15μg/mL,黑豆皮提取物IC50=80μg/mL,氧化苦参碱IC50=13μg/mL,甘露醇IC50=20μg/mL,苦参碱IC50=16μg/mL,越桔提取物IC50=25μg/mL,茶多酚IC50=40μg/mL,乙醇IC50=2.8μl/mL;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维生素C IC50=1 μg/mL,鞣酸苦参碱IC50=0.1μg/mL,原儿茶醛IC50=0.75μg/mL,甘草黄酮IC50=0.5μg/mL,黑豆皮提取物IC50=1.8μg/mL,越桔提取物IC50=1.8μg/mL,茶多酚IC50=3μg/mL,山奈素IC50=4μg/mL,姜黄素IC50=7μg/mL,异鼠李素IC50=3μg/mL,水飞蓟素IC50=25μg/mL,槲皮素IC50=0.8μg/mL,芦丁IC50=2μg/m.结论:氧化苦参碱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鞣酸苦参碱提取物、原儿茶醛、槲皮素和甘草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
  • 摘要: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干燥根.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小腹冷痛、宫冷不孕、月经不调、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症:近年来研究表明,巴戟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衰老、免疫增强、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促进造血作用等作用.
  • 摘要:目的:探索我国传统道地药材中的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的种植历史沿革及发展前景.方法:通过总结查找文献,理清四大怀药发展历史;通过分析四大怀药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药效、采收加工以及发展现状展望四大怀药发展前景.结果:四大怀药从明朝就具有规模、成系统种植;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等方面综合证明四大怀药的道地药材身份.结论:四大怀药种植历史悠久,药性优秀、疗效确切,发展前景远大.
  • 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现阶段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的阶段性分析,探索适合中药处方点评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了解医院中成药应用存在的问题,促进医院中成药合理使用.方法:总结现阶段医院处方点评的工作流程和处方筛选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10月门诊中成药不合格处方500张,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归纳处方开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全面了解我院中成药应用状况.结果与结论:设计了更加合理的点评流程,对处方进行形式多样化筛选和全员点评,处方点评的覆盖面进一步延伸,点评处方数量持续上升,通过点评使处方合格率的逐步提高,新的点评模式,使得医师和药师更专注于用药合理,使医药联动从而促进了合理用药.通过处方分析,全面了解医院中成药应用状况,发现处方开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规范医院中成药合理开具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药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虽然我国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中药走向国际还有很大距离。我国应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充分利用我国中药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构筑国家中药新体系。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逐步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中药产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组织攻关,以促进中国传统产业一中药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竟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 摘要:中药配方颗粒,这个新时代发展下的产物,因其服用简单,便于携带,利于储存,节省空间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伴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在近年来的广泛应用,可以明显的比较出它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优势与劣势,也由于不同的生产厂家有不同的调配方式,这种调配方式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就它们各自之间的不同做了比较分析,从而扩大了患者的选择范围.中药配方颗粒的产生是我国中医药事业进步的一个标志,它的提取和制备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新的技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如何解决"共煎"的问题、如何处理外包装的环境污染问题,何时建立起中药配方颗粒统一的质量标准等问题,这是需要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等人来共同完成的,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才能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更大的发展.
  • 摘要:血府逐瘀汤源于清代《医林改错》.在中医临床中用于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血府逐瘀汤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改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而且具有抗缺氧、镇痛、抗炎、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癌症增强免疫力、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妇科疾病方面的作用,并指出近年来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不仅证实了血府逐癖汤的疗效,并探讨了其对多种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依据。医药工作者通过不懈研究创新现己开发出了血府逐癖口服液,作为一种中成药制剂为广大中医医疗实践增加了一种选择,也为方便病患作出了贡献。但是,目前为止血府逐癖汤仍有一些作用机理不是非常明了,今后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探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医不仅重视辨证,重视选方用药,其实中药的煎法服法,也极为重要.在临床,多数医师往往忽略患者煎服中药之法是否得当,这细微之处,却能影响到药效的发挥.许多患者接触中药知识极少,对煎服法也不甚了解,未能正确掌握煎服中药之法,以至影响临床疗效,作为医者,应尽量让患者了解中药煎服之法,以确保药效作用充分发挥.
  • 摘要:目的:了解病区用药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规范医疗卫生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审查病区口服医嘱单,从中挑选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分三类,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存在配伍禁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减少药物使用过程中不合理现象,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
  • 摘要:文章介绍了月经病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目前临床上治疗月经病的中成药种类繁多.在辨证的基础上,规范、合理的选择中成药,以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月经病主要包括了周期、经量、经期的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病证.临床常见的病证有月经周期的异常(月经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经量异常(月经过多、过少);经期异常(经期延长);闭经;崩漏;痛经以及绝经前后诸证等.指出治疗上当以调经、止血、止痛为主.
  • 摘要:文章介绍了随机抽取医院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患者,发放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涉及性别、年龄、医疗类型、职业、诊疗科别等项目,分别就——是否首次服用配方颗粒、配方颗粒是否方便、配方颗粒是否有疗效、配方颗粒价格是否接受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情况.
  • 摘要:目的:优选新疆紫草中总萘醌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以总萘醌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温度对总萘醌的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影响新疆紫草中总萘醌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10倍量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h,提取温度55℃.结论:该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总萘醌的后期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 摘要:文章介绍了糖尿病抑郁发生状况及原因,分析了其与肝气郁结的关系,研究了疏肝治疗糖尿病抑郁,最后指出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有机整体,生物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之间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抑郁状态值得临床医生高度重视。由于糖尿病目前还不能根治,要终生治疗,使得患者认知情绪变化,幸福感下降,从而导致性格的改变,敏感、固执及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障碍,使得糖尿病血糖等代谢指标难以控制,病情加重,增加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的危险。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若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首先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做到“恬淡虚无”“高下不相慕”,避免不良因素刺激,怡情悦志,胸襟开阔,唤起积极情绪,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缓解或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肝气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辅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药物治疗。疏肝法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抑郁的主要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从文献来看,研究还比较粗浅,今后的研究应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选用信度、效度较好的量表,既要考虑到抑郁对糖尿病代谢的影响,又要注意到肝气郁结证候变化与抑郁状态的关系,尽量排除各种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干扰,以确立疏肝理气在糖尿病心理健康问题治疗中的地位,为提高和完善糖尿病抑郁的治疗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发病特点和中医证候相关性临床分布规律.方法:记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0-2012年共183例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耐药情况,比较ICU和普通病房的耐药情况,对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判断其中医证候要素,分析其证候相关性.结果: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感染患者均具有危险因素,半数以上的患者伴有其他细菌、真菌感染,死亡率高.3年来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程度有差异.而在ICU,耐药率总体高于普通病房,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虚实夹杂证、单纯实证、单纯虚证.虚证的基本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实证的基本证候要素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痰证、血瘀证、火热证、水饮证、气滞证.结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特点为患者的危险因素多,伴有其他细菌、真菌感染多,病死率高.3年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程度有差异.ICU耐药率总体高于普通病房.中医证候分布以虚实夹杂证多见,气虚证、阴虚证、痰证、火热证、血瘀证多见.
  • 摘要:本文研究了古代医家对产后抑郁症的辨治,以及现代医家对产后抑郁症的进一步深化的研究,指出现代医家在对产后抑郁症广泛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并完善了该病的治疗方法,对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虚”“癖”特点的认识也有进一步深化,辨证治疗时谨守古人“补虚祛癖”法则的同时,亦根据疾病不同病机的变化施以相应方药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 摘要:王友仁主任医师是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拿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本文分析了筋伤疾病患者的病例,研究了对其推拿治疗的效果,指出“按动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特定的手法技术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上,同时嘱患者做主动或被动的肢体关节活动及呼吸运动。从而达到纠正紊乱、舒筋止痛、改善功能、调整脏腑为目的的治疗方法。
  • 摘要:文章介绍了洪学滨主任医师是我院著名的中医按摩专家,他在继承前人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手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尤其对于脑性瘫痪的中医手法治疗颇有研究,与康复结合更有明显疗效.洪学滨老师治疗脑性瘫痪手法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深透柔和,其诊疗思想和治疗思路具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药上市后效益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介绍了已有的效益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构建中药上市后效益风险评估体系,指出目前中药上市后效益风险评估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其评估方法或体系尚未构建。借鉴目前已有的风险效益评估方法,提出中药上市后效益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如下:(1)评估指标及权重的确定: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初步筛选评估指标,通过集结专家经验的方法初步确立评估指标及其优先级或权重。(2)核心分析方法的选择:以某种药物为研究实例,比较不同分析方法的优劣,确定核心分析方法。(3)实例研究:通过药物实例研究比较现有方法与已建立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之间的一致性,结合专家意见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合不同角色人群的意见和建议。(4)扩大化的实例研究:通过扩大的实例研究(涉及治疗不同疾病的不同药物)验证已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是否需要确立不同疾病的风险效益评估体系,其评价指标及权重是否根据治疗适应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等。
  • 摘要: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包括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两种.文章首先对更年期综合征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与绝经关系的分期、发病机制、诊断要点进行了概述,然后从应用模式、给药途径、辨证论治等方面研究了对其的药物治疗。
  • 摘要:本文分析了心身疾病即情志致病,在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常出现"虚烦"证候,故使用栀子豉汤这一经典妙方为主以开火郁,在临证中结合前人经验总结出一套心身刚柔辨证理论以指导心身疾病,并在遣方用药中善灵活运用此方加减以清泄或宣发"郁火",临床收效显著.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对于淤积性皮炎各家所用的病名不尽统一,然后分析了其西医病名和中医病名,指出古文献中记载的“裙风”“裤口风疮”“下注疮”“湿毒疮”均可作为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淤积性皮炎”相对应,其中“下注疮”“湿毒疮”因更能体现出现代中医对本病病机的认识,且更为符合现代的语言风格而更贴切些。
  • 摘要:目的:观察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90例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7例给予支气管肺炎常规治疗(依病原菌选择给予头孢或阿奇霉素治疗,病毒性肺炎不给予抗生素,合并喘息患儿给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口服.对照组43例仅给予常规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患儿体温、咳嗽、肺部体征变化、疾病转归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明显好转(咳嗽频率减低>50%)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忠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未愈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以缩短患儿症状和肺部体征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摘要:由各种病因导致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是儿童常见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高发.本病90%以上为病毒感染,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中药抗病毒制剂.本研究采用复方蓼大青叶口服液和利巴韦林颗粒分别治疗3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60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均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喉肿痛、腹痛等,病程均在3天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诊断标准.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方面比较,两组患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摘要:目的:观察调心行气按摩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按摩治疗组60例,药物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调心行气按摩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消癖片,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和伴随症状进行复查和评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对照组为8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乳房肿块、疼痛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按摩治疗组疼痛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调心行气法对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优于乳癖消片治疗.
  • 摘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近年来发病有所减少,对其治疗经验易不足.因其与动脉硬化闭塞症及糖尿病足均属中医"脱疽"范畴,故辨证治疗易与上述疾病相混淆.本文就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指出3例患者均有吸烟,受凉史。患者下肢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闭塞,且均有足趾破溃,两例合并绿脓杆菌感染。2例手术治疗。其中一例拔甲清疮引流,另一例截趾。治疗过程中都有患足剧痛。主要表现为静息痛,常需一日反复使用曲马多止痛,另外换药时稍微接触疮面,则抱足呻吟不止,需外用局麻药物。在使用常规的药物如前列地尔及抗感染药物外,外用药主要使用医院药物治疗。虽然治疗的结果是各种方法的综合体现,但中药的辨证使用功不可没。最有特点的是3例患者患足剧痛时曾有共同之处,舌质紫,略红,苔白腻或黄腻。辨证气阴亏虚,血癖蕴热,寒凝脉络。治疗:养阴益气,活血清热,温经散寒。方中首先是四妙勇安汤原方,主要养阴活血解毒;其次,八珍汤加减补气养血。白芍量大,取其酸甘化阴,重在补阴血,阴血足的情况下,补气。一方面,气推动血液运行,另一方面,可促进疮口愈合。桂枝,细辛温经散寒,五灵脂活血止痛,稍加杜仲温阳补肾,紫草活血凉血。全方重点补阴血,在补足阴血的基础上,活血解毒,益气,温经散寒。临床使用后,首先疼痛均明显缓解,其次,末梢循环有所改善,颜色,温度较前好转,最后症情均缓解,2例痊愈一例好转出院。
  •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小儿肺炎恢复期,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型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加味玉屏风口服液合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首几药厂制剂)口服;对照组30例给予匹多莫德颗粒合氨溴特罗口服液口服,7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主症和次症积分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愈显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肺脾气虚型证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在止咳祛痰、肺部啰音消失及改善全身症状效果方面均具有优势,值得推广.
  • 摘要: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组织炎或内风湿症.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本文分析了项背肌筋膜炎的可能发生机理,介绍了项背肌筋膜炎的治疗现状,和物理疗法对其的治疗,指出项背筋膜炎是现代生活所导致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应该积极防御,进行颈部锻炼。如果发生了项背筋膜炎,应及时治疗,不可拖延导致疾病加重,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
  • 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是人类直立行走以后特有的一种病变,是下肢一系列静脉病变的早期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局部辨证,并指出局部辨证不是抛开整体辨证,而是在辨证论治的方法指导下,针对局部病情变化,进行的判断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性疾病有一定特殊性。首先,局部病变明显直观,从诊断意义上讲,很多患者通过观察局部病变即可对病情进行诊断分析。其次,病变始于全身,演变于局部。本病起因多由患者全身整体气虚血疲,导致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下降,但是疾病最直接明显的症状多表现在下肢局部出现静脉迂曲扩张,甚至发炎、溃疡等表现。第三,全身变化不明显,但局部变化明显。很多患者在经年累月的病程中,全身无明显疾病变化表现,但局部病情有明显变化。由此可见,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局部辨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局部辨证往往能够抓住最直接、最直观、病情变化最近阶段的辨证要素,因此,局部辨证应该是静脉曲张疾病辨证中的重要环节。以上几种局部证型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病人中,也可以出现在同一病人的不同阶段。可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兼容,临诊时必须仔细辨别,所用药物也需根据具体情况随症加减。
  • 摘要:颈椎牵引为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一项重要的、常用的有效疗法.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颈椎牵引安全性差,不主张用于老年人和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为进一步探求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以及可获得最佳疗效的体位、角度、重量及时间,了解临床中不良反应发生的频度,规范操作,扬长避短,使颈椎牵引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患者,本文研究了颈椎牵引疗法的机制及在临床应用中的量化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在临床上影响颈椎牵引效果的因素有颇多,其中颈椎牵引角度、质量及时间是影响疗效的3大要素。迄今为止,对于这3个要素的选择,国内外不尽相同:颈椎牵引的方法和种类颇多。虽然在颈椎牵引的机制、颈椎牵引影响疗效的因素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以牵引方法为主的治疗中还未真正做到牵引时对病椎准确的定位牵引;不同节段牵引角度与牵引重量、时间的定量标准以及优化的颈椎病临床治疗方案,这些不确切问题都有待深一步的探讨。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病例,研究了电脑中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出腰眼、环跳、秩边、承扶、委中、飞扬、昆仑等脑穴均为治疗下肢后侧疼痛的主要穴位。并以上穴位在解剖位置上均有神经分布。通过此穴位的中频电疗,是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中频模拟针灸疗法对人体的经穴实施电疗,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的目的。并通过对此穴位分布的神经电刺激作用从而治疗下肢后侧疼痛。
  • 摘要: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一般是药物、食疗两种方法,但是一般用药时间比较长,效果较慢,病人在出疹期间相当痛苦,而且病程很长.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病人只能选择忍受痛苦或以止痛药来暂时缓解疼痛.物理治疗是一种缓解疼痛的更为天然的疗法.本文根据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阐述物理治疗的治疗方法和作用,指出带状疙疹虽然由病毒引起,但它主要引起神经节的炎症细胞浸润、出血及变性,并引起局部破溃、分泌物,从激光和短波的治疗作用不难看出,两种治疗都有着很好的消炎、抗菌的作用,激光还可以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红细胞合成,加速伤口和溃疡愈合,又可通过神经节刺激起到治疗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激光配合短波治疗带状疤疹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 摘要:髂腰肌损伤,临床少见,易与其他腰部疾病混淆.本文通过对17例误诊病例的分析,归纳了髂腰肌损伤的诊断要点、发病原因.通过阐述髂腰肌的生理解剖特点提示临床医生在诊断腰部疼痛疾病时要注意区别髂腰肌损伤的病例,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避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 摘要:目的:洪学滨主任医师在长期的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中,总结出一套较为独特的手法技巧.现将洪老改良后的手法与原始治疗手法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两种手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全臂丛神经损伤的60例患者进行观察.将2008年7月以后的30例称为改良手法组,而将2008年6月以前的30例称为原始手法组也就是对照组.结果:改良手法组的显效率为66.7%,好转率为3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0%,好转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手法组的治疗根据手法更有针对性,临床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
  • 摘要:目的:讨论综合方法治疗恢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恢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人.综合康复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牵引、半导体激光照射、短波、调制中频电、运动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和牵引(治疗方法及治疗时间同综合康复治疗组).两组于治疗后分别采用用胡有谷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综合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89.96%)明显优于对照组(5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恢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国内外就肩周炎治疗有很多的方法,如肩关节松解术等但是其疗程长,效果不够明显且多会破坏皮肤.微波疗法属于高频电疗法,可以使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局部血流加速,血管壁渗透性增高,增强代谢,改善营养,促使组织再生和渗出液吸收.有镇痛、解痉、消炎作用,对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等组织及周围神经和某些内脏器官炎症损伤和非化脓性炎症效果显著,物理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手段,脉冲微波治疗肩周炎疾病可以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更多的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当中.
  • 摘要: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将轻、中、重度NAFLD患者分别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调肝理脾法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治疗,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血清肝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按照NAFLD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分层,治疗后治疗组无脂肪肝42例,轻度85例,中度42例,重度9例:对照组无脂肪肝18例,轻度59例,中度52例,重度2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轻、中度NAFLD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重度NAFLD患者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度NAFLD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中、重度NAFLD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理脾法能有效减轻肝脏脂肪变性,且对重度NAFLD患者肝功能,以及中、重度NAFLD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优于西药治疗.
  • 摘要:"毒损脑络"是王永炎院士在中风及痴呆的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病机假说,为中医药治疗中风开辟了新思路,对中医脑病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以文献回顾的方式再现"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提出、探讨、完善,并逐步发展成"毒损络脉"病因与发病学说的过程,对推动中风中医病机学说的发展、提出新的临床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血压与炎症的相关性,研究的对其的中医药治疗,并指出高血压与炎症的发展密切相关。治疗上应谨守高血压病机以肾虚为本,心火、肝火、痰癖互结为标,并结合其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特点进行研究。若离开中医的病因病机的把握,单独从炎症下手可能会有失中医的认识方法,无法做到病证结合。而中医药对其机制的研究仍有欠缺,可能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包括中药的有效成分复杂等问题。另外治疗高血压病炎症反应的方法和药物对靶器官的保护效能,特别是对终点事件的影响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命题。
  • 摘要: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是近年来提出的临床研究方法,旨在获得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证据,使研究结果更容易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冠心病现代医学的RWS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单中心的RWS到跨国的病人注册研究,大型的临床数据库相继建立并在不断扩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的RWS也有了一些实践,并得出了较好的结果,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仍是未来相关研究的良好先导,因此对冠心病中西医结合RWS的实践进行总结与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方干预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KKay小鼠肝胰岛素抵抗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T2DM KKay小鼠按血糖轻重程度随机分为辛开组、苦降组、辛开苦降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和模型组.选取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取材,测定其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肝糖原、肝脂质含量,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形态.结果: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苦降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血糖明显降低(P<0.05),而辛开组、辛开苦降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胰岛素浓度均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均升高(P<0.05),但各给药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马来酸罗格列酮组CHO、TG、LDL值均降低,苦降组、辛开苦降组TG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开苦降组肝TG含量降低(P>0.05).肝脏病理显示:给药4周后,模型组小鼠肝脏结构紊乱,肝细胞胞浆有明显的空泡,肝细胞脂肪变性:各给药组小鼠肝脏结构较模型组完整,肝细胞脂肪变性较模型组轻.结论:苦降方可明显降低T2DM KKay小鼠血糖,辛开苦降方可降低血清胰岛素浓度,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升高肝糖原含量,降低血脂和肝脂质中TG水平,进而减轻肝胰岛素抵抗,改善T2DM脂代谢紊乱状态.
  •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总结近年来中药抗肿瘤药物文献,介绍了中医对肿瘤的认识,研究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并指出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并且其毒副作用小,对放化疗药物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相信随着对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肿瘤治疗中优势的认识,以及中药抗肿瘤新药的开发,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研究标准望春花油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5种动物模型研究标准望春花油的抗炎作用,包括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组胺致大鼠毛细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诱导大鼠肉芽肿的形成,卵蛋白致豚鼠鼻黏膜免疫性炎症等.采用急性口服毒性实验研究标准望春花油的急性毒性.结果:口服标准望春花油能抑制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组胺致大鼠毛细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诱导大鼠肉芽肿的形成及卵蛋白致豚鼠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且表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抗炎作用.此外,连续七天给小鼠以2.5g·kg-1剂量灌胃给药,未出现明显的急性毒性.结论:标准望春花油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且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多靶点抑制炎性介质及炎性增生有关.
  • 摘要: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头痛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中医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中药组成的方剂治疗头痛具有标本兼治、用药灵活、疗效确切的特点,可减少西药用量,从而避免长期服用西药产生的副作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轻则会降低疗效,重则会引起不良反应.本文就治疗头痛方剂中常用中药在使用时应注意的细节进行了结如,注意选择适宜的中药炮制加工品,注意区分易混药名的中药饮片品种,注意避免中药的毒副作用,与其他中药配伍时应注意的禁忌,以及与西药同用的禁忌。
  • 摘要: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中有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DB-624 (30 m×0.32 mm,0.25μm),载气为氮气,柱温为恒温50℃,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00℃,以水为溶剂配制对照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结果: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乙醇的检测限为1.0ng.mL-1,精密度RSD<1.0%.平均回收率为90%~105%.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检测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人参皂苷Rg1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几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应用现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活血化瘀药的功效主治,调查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医院住院患者出院病历,筛选出临床应用较多的几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参照相应的药品说明书,对此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出院病历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占所有药品使用比例的35%.使用频率较高的为疏血通注射剂、醒脑静注射剂、丹红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舒血宁注射剂.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临床用药时与该药药品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主治存在差异、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部分内容不完整或缺失,使其不能发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加强临床医生对药品说明书的学习,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建议药品的生产企业补充完善药品说明书的内容,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摘要:目的:对近10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2012年中药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筛选后,从患者情况、药品分类、剂型、不良反应与时间的关系、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中老年及女性居多,剂型以中药注射剂为首,近10年不良反应数量有波动,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中药的合理应用不容忽视,中成药上市前研究和上市后的不良反应汇总同样重要,宣传中药的合理用药,完善ADR报表的填报,进一步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摘要:目的:梳理中药调剂发展的历史脉络,在传承的基础上促进当代中药调剂学的发展.方法:搜集历代中医、本草文献以及律法中有关"合药分剂""合和""合剂"的内容,分别按照中药调剂理论、技术操作和法律规范整理归纳.结果:《汤液经法》是最早记载中药调剂的文献,标志着中药调剂的萌芽;中药调剂理论形成于《神农本草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详细地记载了中药调剂的技术操作,而《唐律》对调剂的规定是中药调剂发展成熟的标志.结论:提高中药调剂的整体水平,必须在继承中药调剂理论的基础上,规范中药调剂技术操作,遵循中药调剂管理法规,按规定进行规范化的中药调剂操作.
  • 摘要:《金匮要略》载方205首,用药约155味.仲景博采众方,仅以150余味药,遣200余方,组方严谨,用药精练,治疗范围广泛,充分体现经方"普、简、廉、效"的特点.对《金匮》的学习和解读必然要以仲景所处之年代的具体情况以及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为参考.针对中药方剂的自身特点,采用反映方剂独特作用方式的研究方法进行组方用药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研究意义.本文结合《金匮要略》成书年代和背景,综合分析了《金匮要略》组方用药情况,旨在简要探讨经方在当代中医医生教育和培养以及日后独立行医中的指导作用.
  • 摘要:目的:区别防风的野生药材与栽培品.方法:对防风的野生药材与栽培品进行了性状鉴别,并观察了它们的显微特征.结果:防风的野生药材与栽培品性状有差异,显微特征相同.结论:野生防风逐渐减少,栽培品使用逐渐增多.栽培品解决了中药的短缺问题,保证了临床用药.一些栽培药材的性状发生了改变,质量优劣有待考证.对栽培防风的鉴定不仅要有传统的性状鉴别,经验鉴别方法,还要有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含量测定.从多角度认识药品,考察其质量.
  • 摘要:目的:通过对含有"麻"字之称的六种常见果实种子类中药的本草考证,澄清及明确火麻仁等药材临床使用正名,为临床用药提供文献依据,确保中医临床疗效.方法:以谢宗万先生创立的中药品种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对这些相关品种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系统的考证研究;利用文献考证与植物标本、药材标本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火麻仁等药材品种的基原植物古今大致相同,早期文献中对六种药材的名称并未作严格区分,造成异物同名相互混用.现代药学文献对六种药材名称的记载及地方习惯用药也存在混乱现象.结论:含有"麻"字之称的六种常见果实种子类中药属同名异物,疗效迥异.应统一名称,力争一药一名.
  • 摘要:文章采用HPLC法,建立了维生素E乳霜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样品采用甲醇溶解后,用0.45um的滤膜过滤,用Agilent 1100(美国)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甲醇,检测器:UV25nm,维生素E的标准曲线在其所测浓度(0.05~0.4mg/mL)范围内,浓度和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1.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RSD分别为0.9%,日内精密度RSD为1.0%.数天内重复测定5次,得日间精密度RSD为0.85%.测定三批样品平均含量为102%.
  • 摘要:道地药材的概念道地药材是指来自特定地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加工技术精细、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文章介绍了道地药材的分类,分析了道地药材的形成原因与产区的变迁,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指出道地药材是我国历代医家经过千百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并被医药界所公认的品种。地道药材由于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很多品种出现货源紧缺、医疗用药断档现象。为保护中医药传统经验以及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优异,我们应大力保护和发展道地药材。
  • 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1000张中草药处方的堵漏分析,为促进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总结了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中草药处方在收费处和医生处出现的差错情况,并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结果:在1000张堵漏处方中,堵划价的漏洞723件,占总数的72.3%;堵医生的漏洞277件,占总数的27.7%,其中毒性药品超量的为182件(占65.7%)、开错或抄错药名的为43件(占15.5%)、漏盖医生章或漏签名的为34件(占12.3%)、患者姓名写错的为13件(占4.69%)、用药重复的为3件(占1.08%)、出现反药的为2件(占0.72%).结论:药师在药品的审核、调配、发药及药品质量的各个环节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药师应承担起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中成药配伍使用情况,为加强医院中成药临床使用管理,促进医院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2638张中成药处方,对其使用及配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两种以上中成药配伍使用所占比例较大(74.37%),此外还包括五种中成药配伍使用的情况.在配伍不合理情况调查中,配伍禁忌所占比例较小(1.07%),含有毒成分中成药重复使用所占比例较大(11.01%).结论:医院中成药配伍使用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医生用药时充分了解药物组成成分、功效主治等信息,尽量避免重复用药,减少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 摘要:紫色消肿膏是由紫草、当归、赤芍、红花、川芎、血竭、炙乳香等17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疗效明显.本研究建立了血竭和没药的薄层鉴别方法,建立了紫草、当归、赤芍、红花、川芎、防风、荆芥穗的显微鉴别方法,提高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 摘要:从石膏地质成因这一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其中药疗效与作用机理,目前国内外文献中尚不多见.本文采用地质学与中药学结合起来分析的新方法,以石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石膏形成经过强烈的蒸发作用,因而具有辛味、寒凉的特点,能够发散解肌、清热泻火除大热:(2)石膏形成时的水溶液中具有很高的Mg/Ca比值,能促使钙离子在动物体内的吸收;(3)石膏由钙的盐类矿物组成,能供应丰富的钙盐,促进骨愈合.
  • 摘要:目的:为加强处方正规化管理,完善医院处方软件系统,提高医院处方质量,确保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6月至10月中草药处方每月200张,累计1000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总比例为21.5%;处方存在脚注遗漏、配伍禁忌、超剂量、大处方等情况.结论:医院电子处方中存在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处方用药超剂量且医师未签字等不合理情况,其中脚注遗漏现象较严重,需进一步完善院内处方软件系统,加强医师处方管理,提高医师和药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药临床应用,促进合理用药.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要确实提高饮片质量验收效率和准确性,保证临床用药质量.医院饮片质量验收工作,多以眼看、手摸、口尝、鼻闻、水试、火试等经验鉴别方法为主,结合生药学、中药商品学、中药炮制学的相关知识,从性状特征、质地、气味、颜色、炮制加工、采收季节以及与中药饮片相关的质量标准,对饮片的真伪优劣、掺杂、变质、炮制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调配,制剂或药物自身性质特点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专门制药加工技术.中药材只有经过合理的加工炮制,才能符合临床需要,充分发挥药效.因此,不论是简单的净选加工,还是清炒、复制都是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中药炮制的好坏与临床疗效密不可分.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而中医临床常用复方.每一味中药都有其复杂的化学成分,所以通过研究每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现代药理作用,来了解整个组方的依据和临床应用.
  • 摘要:1960年,美国开始了医院MIS的研究,到70年代,医院MIS进入大发展时期,美、日、欧各国的医院,特别是大学医院及医学中心开始大规模开发医院MIS.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关于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的研究项目正式起步,经过近10年努力,已有多家公司的HIS产品面世,相对规范有效的医院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开发和推出中.宣武院的HIS系统自2003年开始建立以来,已逐步趋于成熟,并于2009年开始实施电子处方,为中药饮片HIS审方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自2010年中药饮片HIS审方系统建立以来,经过3年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已初步实现了全程智能化审核和处方错误自动提示功能,主要针对于解决中药饮片的配伍禁忌、毒性药超量、妊娠禁忌、特殊煎法、药品费别、协定处方日用量等处方问题,大幅降低了临床处方差错.
  • 摘要:深入的探讨道地药材的形成要素,以期更加科学客观的揭示道地药材的内涵.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道地药材特性的形成要素,阐明道地药材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特性,明确只有尊重道地药材的特点,不忽视道地药材的人文科学内涵,分清道地药材所涵盖的自然科学问题和人文科学问题,将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道地药材的研究中去,才能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客观的阐述道地药材的科学内涵.
  •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分析,对门诊医生在处方书写,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促进门诊医生正确书写门诊处方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2012年7月—12月所有门诊处方中每月按比例随机抽取100张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和统计.结果:有13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1.7%,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102张、处方用药不适宜29张、超常处方6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7%、4.8%、1%.结论: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医生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的学习,医院应加强门诊处方的监管力度.通过处方点评,可以有效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摘要:文章综述药物赋形剂的不良反应,探讨药物辅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很多药物赋形剂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隐患,药用辅料的安全性问题日益显现.目前,国内药用辅料行业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药品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药用辅料的分类管理,逐步提高药用辅料实验和生产的准入标准,完善安全性评价体系,提高药品制剂的安全性.
  •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2013年饮片入库验收记录的统计、分析有利于药库验收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中药饮片质量信息,通过验收结果,为供货单位提供建设性意见,保证饮片质量和用药安全.方法:整理、归纳本院2013年中药饮片入库验收记录,计算饮片入库验收总批次数量、不合格批次数量,分析拒收不合格中药饮片的原因.结果:我院2013年验收中药饮片104批次,不合格23批次.其中饮片加工炮制问题造成不合格10个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的43.47%.结论:中药饮片质量问题多种多样.规范饮片生产、炮制等诸多环节的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水平是保证临床药用饮片质量的前提.
  • 摘要:文章介绍了2013年9月西苑医院门诊草药房搬入新门诊楼后,采用了小包装饮片智能配发预调配模式发药.省却了病人排队交方的麻烦,同时提高药品透明度,方便病人核对药品,根据自身情况增减药味,避免浪费.同时,智能配发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剂师无需再费心记货位,调配单上的药品按货位排序,新的调剂师上手快,调剂差错率低;智能货架使窗口药师找药快速准确,降低发错药的几率.另外,使用智能配发系统实现了多个窗口发药的可能性,使窗口当面核对中药成为了现实,减少了患者排队取药的时间的同时又享受了药师用药交代.
  • 摘要:文章分析了干燥综合征焦虑和抑郁的原因,研究了干燥综合征焦虑和抑郁的现代医学治疗和中医学治疗,指出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患者长期经受口眼干燥、关节疼痛、多系统损害病痛的折磨,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药物治疗副作用的影响,面对工作能力受限,社交活动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家庭、夫妻、朋友关系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精神压力,加重心理负担,造成情绪上的焦虑和抑郁。提示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做到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更应关注患者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化,注意心理疏导,与患者沟通,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正确发挥其心理防卫机制的作用,消除心身病理障碍,有效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以糖皮质激素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化斑益肾汤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肾炎气阴两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气阴两虚血瘀型成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化斑益肾汤汤剂,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mg/(kg·d),最大量60mg/d,2组均治疗1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中医证候积分、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西医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主症积分均较基线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下降(5.13±3.42)分,对照组下降(2.39±1.83)分,2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兼症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期间,治疗组4例(10.26%)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20例(52.63%)发生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斑益肾汤可以显著降低成人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蛋白尿,疗效与激素相当,但其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激素,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好.
  • 摘要:本文就产后抑郁症生物学方面相关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产后抑郁症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激素及受体的关系,产后抑郁症与神经递质的关系,产后抑郁症与神经营养因子及肤类物质的关系,产后抑郁症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及产后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相关激素、神经递质变化间的相互联系,并指出目前发现产后抑郁症产生并非单一系统紊乱所致,研究证实的与本病发生有密切联系的生物学因素涉及体内神经内分泌、生殖、免疫等多个系统,与其中的激素水平、神经递质及某些肤类物质含量、相关受体功能等方面改变息息相关。面对本病纷繁复杂的病因病机改变,人们在不断探索的同时已逐步从简化单一的发病模式思维转化为多系统相联系的整体评价模式。但鉴于产后抑郁症的复杂多变及产妇分娩后所处的特殊时期,使得本病无论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均相对薄弱,致使其确切的病因及病机演变过程尚未完全阐明,而其临床治疗方面亦未有突破性进展。相信随着探索的逐步深入及相关研究手段、设备仪器的不断更新发展,对引起产后抑郁症相关途径改变的机制可逐步明确,而相关机制的探明亦将有望为产后抑郁症治疗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妇人“阴常不足,阳非有余”理论的提出与理论基础,研究了其临床应用,并且指出妇人柔肝胜于疏肝,不损天然之气血便是调经之大法,固护脾胃贯彻治疗的始终。
  • 摘要:文章介绍了孙光荣教授在诊治带下病的长期临床实践当中形成了鲜明的学术观点和用药特色.孙光荣教授从生理、病理两方面着眼,认为外治法治疗带下病,不能只顾针对症状而一味使用清热解毒止痒的药物,单纯清热解毒止痒,可取效于一时,但效果不能持久,容易反复.故还要兼顾到"带下"本属人体生理现象这一情况,所以要注意加用敛湿止带的药物.这一学术思想,具体体现在孙光荣教授治疗带下病的自拟方——孙氏清带汤的组方用药中.孙氏清带汤在清热解毒止痒药物的同时,加用敛湿止带的药物,坐浴治疗带下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摘要:本文介绍了秦学贤主任医师认为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属中医"青蛇毒"范畴,其病机关键是湿热血瘀,脉络不通.急性期属脉络湿热证,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活血为法.
  •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不孕症和其分类原则,通过分析不孕症患者的病例,研究不孕症的病因、病理,以及其的检查与诊断,最后从中医药学的理论来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不育。
  • 摘要:葛根加半夏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主方之一.本文首先剖析了葛根加半夏汤的原文,然后对葛根加半夏汤方证进行了解读,最后研究了其的临床应用,指出葛根加半夏汤加减治疗“眶上神经痛”,其治愈率、有效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组。著名医家胡希恕验案提及其治疗感冒,证见头痛头晕,身疼腰痛,恶心呕吐,恶寒,并素有腹痛大便澹泻,浮数,苔白。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以葛根加半夏汤遣方,服1剂证大减,2剂证已。刘景棋用之治疗胃痛,证见项背强痛,反酸纳呆,饭后一时许出现呕吐,并有项强,恶风无汗。脉浮紧,苔白腻。辨证属表邪不解,内迫阳明。处以葛根加半夏汤原方服6剂,痛呕皆止,饮食如常。胡学曾有葛根加半夏汤治疗泄泻一则,患者腹中肠鸣,时作疼痛,继而泄泻,泄下如注,无脓血,无后重滞下,时作干呕,舌红苔薄白,脉浮紧。胡氏认为此证系外感风寒,表气郁闭、表邪内迫阳明,下迫大肠,清浊不分而致泄泻。治宜发汗解表兼以和胃降逆,方用葛根加半夏汤,1剂即愈。
  • 摘要:中医药讲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归根结底关键在于辨证,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离开辨证,任何治疗都不是真正的中医学的治疗.辨证的核心是对各种症状、体征、各种检查及治疗过程中所取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辨析出其属于何种证候.文章介绍了中医辨证的种类以及辩证的方法,并指出证候学是在不断发展,在占据大量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可以新立。辨证应着力分辨标本之所在,勿犯本本主义。辨证时,守方不易,应将病情如实告知病人,树立信心;用药要精,掌握各种炮制的适应证及相似药物的特殊作用;掌握好煎药时间;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用药以对证为本;中西药配合.
  • 摘要:目的:观察早熟中药方治疗特发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ICPP女童用早熟中药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和性腺(乳房大小、子宫、卵巢容积、卵泡直径)以及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的变化.结果:患儿经过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乳房Tanner评分、卵泡直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子宫和卵巢容积有不同程度缩小,血清性激素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早熟中药方能够降低ICPP女童性激素水平,有效控制和延缓ICPP女童性腺发育的成熟度和速度,而且是治疗ICPP安全、有效的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以调畅阳明为主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其疗效的具体表现.方法:应用随机对照法,治疗组以调畅阳明为主中药汤药治疗,对照组以市售乳癖散结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乳房疼痛、乳房触痛、结块范围、结块硬度、伴随症状并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在缓解疼痛、改善乳房结块硬度等方面疗效显著.结论:以调畅阳明为主治疗乳腺增生是一个有效的临床辨证思路,并在缓解症状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 摘要: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溃疡、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属中医"脱疽、筋疽"范畴.当感染侵犯到骨关节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部分足趾会发生干性坏疽或湿性坏疽,称之为糖尿病足坏疽.本文通过对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的病例分析,研究了中医祛腐清创法治疗糖尿病足坏疽,根据坏疽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中医蚕食法和鲸吞法,清除坏死组织,从而达到祛腐清创,腐去肌生的治疗目的。
  • 摘要:目的:评价补气健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7例厌食患儿给予补气健脾口服液治疗1个月,3个月后随访.观察服药前后食欲、食量、偏食、体重、出汗、大便、舌苔、面色等症状体征及血红蛋白、微量元素钙、铁、锌的变化.结果:食欲差、食量少的患儿临床治愈23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有效率93.6%.消瘦患儿体重增加≥1.5kg者23例,增加<1.5kg者20例,4例体重无增加,有效率91.5%.微量元素钙、铁、锌和血红蛋白服药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健脾口服液具有改善儿童厌食,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疗效肯定.
  • 摘要:目的:观察双金利咽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43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在发热时加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双金利咽颗粒,观察2组的体温、咽痛、咳嗽、大便次数等指标.结果:2组总有效率及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双金利咽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时,对缩短发热时间有一定疗效.
  • 摘要:目的:试图找到一种经济、简便、行之有效,同时又适于普及推广的筛查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生危险的方法,降低截肢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摄照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患者共1380例,观察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壁钙化的有无及形状,钙化出现的几率与年龄段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壁钙化出现的年龄段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以及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50周岁开始是摄照腰椎X线平片进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筛查的最佳年龄,对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患者筛查年龄可提前一个年龄段进行,应选择最佳的筛查时机.结论:摄照腰椎X线平片对筛查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筛查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生的客观参考指标.
  • 摘要: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疾病.本文分别从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低频脉冲磁疗、饮食营养学的角度研究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并指出每一种疗法都有自身的作用和局限性,药物治疗作用迅速,能对症治疗,但副作用大。运动疗法和食疗对患者自身要求比较高,作用比较慢,效果没有药物治疗明显。低频脉冲磁场疗法是近年来新发展的治疗项目,相对于药物治疗,治疗时间慢,但维持时间长,无副作用,能显著增加骨密度。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针对骨质疏松治疗要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综合疗法,充分发挥各个治疗方法的长处。
  • 摘要:目的:观察外周血管检查指标与动脉硬化闭塞症未溃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125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未溃期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寒凝血瘀证25例,血脉瘀阻证71例,气血亏虚证29例,均应用外周血管检查诊断系统,观察足趾末端光电容积描记(PPG)和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测量,评价下肢动脉功能状态客观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动脉硬化闭塞症未溃期各证型均与外周血管检查指标有一定相关性.结论:PPG和ABI、TBI指标联合应用是诊断下肢动脉缺血的可靠无创指标,可以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血脉瘀阻是导致下肢动脉缺血的重要病因基础.
  • 摘要: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患者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常见足部疾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的感觉缺失或减低,致使轻微的外伤就能导致溃疡、感染和坏疽.糖尿病足创面感染较重,组织破坏广泛,经常伴有肌腱及骨组织的外露,单纯换药难以使创面在短期内愈合.近年来糖尿病足溃烂和坏疽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一旦创面感染扩散,全身炎症反应难以控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肢将被迫截除,业已成为非创伤性截肢手术的首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的病例,研究采用游离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指出游离植皮结合VSD技术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足,且操作简便,护理方便,是治疗部分Wargne II-III级糖尿病足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法治疗中,患者的屈腕功能改善能够促进抬肩功能的改善.方法:屈腕抬肩组20例应用改善肩功能及改善腕功能的手法治疗,单纯抬肩组20例只应用改善肩功能的手法治疗.结果:2组治疗前后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屈腕抬肩组显著好转率35%,单纯抬肩组显著好转率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患肢腋动脉或肱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改善方面,屈腕抬肩组显著好转率35%,单纯抬肩组显著好转率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部手法相同的情况下,加用腕部手法,能明显改善肩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肩部手法.
  • 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进行八段锦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疾患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部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JOA总评分和分项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