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八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国际显微外科研讨会
第八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国际显微外科研讨会

第八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国际显微外科研讨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青岛
  • 出版时间: 2006-09-14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八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国际显微外科研讨会论文汇编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足母)趾系列皮瓣是根据(足母)趾的应用解剖,在(足母)趾甲瓣临床应用的启发下开发出来的系列皮瓣.切取范围:第一跖骨下1/3以远除保留(足母)趾胫侧舌状瓣外的(足母)趾趾体的任何部位.除(足母)趾甲瓣及节段性(足母)趾甲瓣外,本组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足母)趾背侧甲瓣,(足母)趾腓侧半侧甲瓣,(足母)趾趾腹皮瓣,(足母)趾C形皮瓣,(足母)趾背侧皮瓣(复合组织瓣)及超长(足母)趾趾蹼皮瓣.主要适应于拇、手指重要部位的皮肤及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本组先后开展74例77侧,成功73例76侧,成功率为98.7%,获得满意的专科修复,达到缺什么修复重建什么的临床效果.(足母)趾系列皮瓣具有以下优点:①供区隐蔽,切取后不影响供趾外形与功能;②皮瓣质地类同拇、手指相应部位的组织,保留了原手指长度外形与功能,达到缺什么修复重建什么的临床效果,获得满意的专科修复.③(足母)趾C形皮瓣除具有上述优点外,还可以修复拇、手指环形皮肤缺损或实施节段桥接再植并提供远端指体血供,是手外科一种特殊皮瓣;④(足母)趾系列皮瓣均采用吻合趾-指动、静脉方式重建血液循环,不破坏供、受区的知名血管的有效血液循环.
  • 摘要:目的: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创伤严重、无法用常规清创或骨折复位等传统方法治疗的足部组织缺损. 方法:1995年6月到2005年12月对1349例因炸伤、创伤严重无法用常规清创或骨折复位的传统方法治疗者,应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恢复足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一系列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足部组织缺损的类型,分别采用皮瓣带蒂移位、皮瓣游离移植、肌腱或腱鞘皮瓣移植、骨-肌-皮复合瓣移植等方法予以修复.皮瓣带蒂移位移植修复892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322例.肌腱或腱鞘皮瓣移植43例.骨-肌-皮复合瓣移植修复137例.急诊修复715例;晚期修复679例. 结果:临床修复1349例,除2例皮瓣转移有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经过6个月~10年随访,均恢复了较好的功能. 结论:采用现代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足部组织缺损,符合足部的功能要求,是科学合理、使用可靠的技术.
  • 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技术在皮瓣设计与可视化中的应用. 方法: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的灌注新鲜成人下肢标本1具,行连续螺旋CT扫描,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分布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应用Amira3.1、Geomagic Studio 5.0和RapidForm2004软件对股前外侧皮瓣和足背动脉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 结果: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各自的解剖学结构特点. 结论:重建的图像可以提供股前外侧皮瓣和足背动脉皮瓣正常三维动态解剖,为临床教学术前皮瓣设计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同时可为下一步虚拟手术的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在四肢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1982年5月--2005年11月,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方法修复四肢组织缺损110例,其中男80例,女30例.年龄5-54岁,平均29岁.移植的组织包括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骨皮瓣、腓骨骨瓣、髂骨皮瓣.除2例为上下肢桥式交叉,2例为双上肢桥式交叉外,其余均为双下肢桥式交叉.当移植的组织为二个或二个以上时,同时应用组合移植方法. 结果:110例中,9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进行血管探查.探查术后5例解除危象,移植组织存活,4例失败.其余101例移植组织存活,成功率为96.4%.随访时间,4个月-22年(平均6.3年) 结论:在肢体无可供吻合血管时,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方法是修复四肢组织缺损的一条切实有效途径.
  • 摘要:手部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创伤,当深部组织外露时,皮瓣移植修复为最常用方法.我院自1990年5月至2005年9月采用18种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07例,成功401例,失败6例,成功率为98.5%,获得满意疗效.本文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07例进行了分析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超长皮瓣及组合复合组织瓣修复手及前臂巨大面积的组织缺损,并急诊一期修复重建手和前臂功能. 方法:从1988年至2005年我院对40例手及前臂复合组织严重巨大损伤,采用超长复合及组合等组织瓣移植的方法予以修复,所应用的组织瓣为:1.股前外侧皮瓣;2.前臂皮瓣;3.带足二趾或拇指甲皮瓣的足背复合组织瓣;4.背阔肌,胸外联合脐旁和髂腹股沟皮瓣;5.带足二趾的足背皮瓣连同前踝及小腿远侧皮瓣等移植方法.其皮瓣面积为15×20~18×65cm2术中应用不同组织移植的方法来修复不同程度的巨大复合的手及前臂的组织缺损,并重建前臂功能和一期再造了拇指及手指. 结果:本组40例病例临床应用术后全部成活,经半年到十年的随访,大部分损伤的伤手及肢体恢复了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7例,良13例. 结论:应用超长皮瓣及组合复合组织瓣联合移植修复手及前臂巨大严重组织损伤是临床首选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组织缺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串联,并联或组合,超长组织瓣移植修复,除覆盖了组织缺损的巨大创面又重建了伤肢良好的外形及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手及前臂带蒂组织瓣移植手术失败原因和防治对策. 方法:收集1985-2005年临床遇到的手部组织瓣失败病例157例,分析和探讨手术失败原因. 结果:坏死的157例组织瓣原因包括:1.皮瓣设计不合理.2.静脉回流障碍.3.血管蒂扭转和受压.4.切取技术不良,血管与皮瓣分离.5.血管吻合支损伤,造成皮瓣血供障碍.6.血肿压迫.7.在损伤部位切取了皮瓣,由于皮瓣的血管有损伤,造成皮瓣血供障碍.8.血管危象发现和处理不及时.9.只重视了皮瓣的血供,而忽视了皮瓣切取后供区的血供,造成供区组织坏死.10.血管变异. 结论:熟练的解剖学知识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设计是组织瓣移植成功的基础.带蒂组织瓣移植应重视皮瓣的静脉回流.
  • 摘要:目的:报道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填充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骨髓炎创腔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2例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因创伤致软组织缺损骨髓炎病例的疗效进行总结.本组男20例,女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6岁;皮瓣最大面积17 cm×15cm,最小10 cm×8cm,肌瓣最大为10 cm×7.0 cm×2.0cm,最小为6 cm×5 cm×1.0cm. 结果:修复小腿下段16例皆获成功,伤口Ⅰ期愈合.修复足踝部6例,皮瓣边缘坏死3例,换药治愈.肌皮瓣坏死1/4,行植皮者1例.肌皮瓣坏死1/3行邻近筋膜皮瓣治愈1例. 结论: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骨髓炎腔创的是有效可行的,但对携带的肌瓣究竟切取多大面积是安全的、肌瓣的血运机理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严重放射性溃疡的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自1990年5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岛状皮瓣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颈部严重放射性溃疡11例,其中胸大肌皮瓣7例,股前外侧皮瓣4例. 结果:10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闭合创面. 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皮瓣或肌皮瓣可以提供较多的组织量,充填溃疡缺损效果好,修复溃疡后外观和功能均得到较大改善,是修复颈部严重放射性溃疡的较好选择.
  • 摘要:目的:报道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探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复杂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1998年8月~2006年2月,分别采用背阔肌皮瓣、胸脐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肩胛皮瓣、足背皮瓣和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11岁小儿四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46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7cm≌14cm,最小13cm≌6cm. 结果:移植皮瓣成活45例,坏死1例,成功率97.8%;术后移植皮瓣发生静脉危象5例,动脉危象1例,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3%.经2~60个月随访,移植皮瓣血运正常、质地良好,皮瓣供区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掌握过硬的小血管吻合技术,熟悉小儿游离皮瓣移植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小儿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复杂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可以取得与成人游离皮瓣移植同样满意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成活机理并改进手术方法.扩大切取面积和修复范围. 方法:以源自深部知名血管的神经血管皮穿支为皮瓣旋轴点及血管蒂,利用该类神经血管皮穿支与皮神经营养血管丛的纵向血管系统互相存在密切的连接吻合,沿皮神经营养血管长轴切取皮瓣,转位修复肢体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结果:临床应用43例,其中以蒂部带腓动脉肌间隔穿支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7例,面积31cm×13cm~9cm×8cm;以蒂部带胫后血管皮穿支的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面积17cm×9cm~5cm×4cm;以蒂部带胫前血管踝周皮穿支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轴皮瓣5例,面积16cm×7cm~9cm×5cm;以蒂部带骨间前血管腕背皮穿支的前臂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8例,面积16cm×6cm~9cm×4cm;以蒂部带掌指动脉指蹼穿支的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3例,皮瓣面积6.0 cm×3.5cm~2.5 cm×1.5 cm.皮瓣完全成活51例,1例前臂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远端1/4坏死,另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因创面感染致皮瓣远端1/5坏死.45例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在切取大面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或进行远距离转位时,源自深部知名血管的神经血管皮穿支对皮瓣的成活起关键性作用.皮瓣血供经穿支伴行静脉回流入深静脉网的静脉回流方式安全可靠,伴行的知名浅静脉在术中可作为寻找皮神经营养血管丛的标志,在促进皮瓣静脉回流方面并非重要.该术式结合了穿支蒂皮瓣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点,扩大了皮瓣切取面积与修复范围,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是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组织移植后供区创面处理的方法,为减少供区并发症提供新思路. 方法:36例患者进行了各种组织移植术,其中3例拇甲瓣移植再造拇指,5例股前外侧皮瓣和3例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修复四肢创伤,3例足背皮瓣并复合第二趾移植再造手,2例足背皮瓣移植修复手背缺损,2例带足背动脉的趾短伸肌瓣修复前足损伤,2例指背筋膜瓣翻转移植修复指背肌腱外露,3例母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损伤.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和后足皮肤缺损,8例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所有患者在组织移植术的同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来减轻或修复供区继发损伤.其中拇甲瓣创面采用对侧第一跖背动脉皮瓣游离或小腿内侧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创面采用同侧腹股沟皮瓣逆转修复,游离或带蒂组织瓣移植后加植皮覆盖受区,供区直接缝合,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分离血管蒂时,保留皮神经在原位. 结果:所有治疗原发和继发损伤的移植皮瓣均成活,应用带蒂或游离肌瓣、筋膜瓣加表面植皮者,3例植皮完全成活,4例植皮大部成活,13例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区及其以远感觉接近正常. 结论:在四肢组织移植后的供区继发创面的处理值得重视,在治疗原发损伤的同时,采用各种方法修复或减少供区损伤,是降低供区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 摘要:目的:介绍外踝后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与初步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解剖观察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终末支发出的筋膜皮肤穿支情况.临床切取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伤缺损3例. 结果:外踝后间隙长约4cm,前界为外踝及腓骨长短肌腱,后方为跟腱,表面为深筋膜覆盖,间隙内充满疏松脂肪组织.在外踝后间隙内走行的腓动脉终末支及其延续的跟外侧动脉,共发出2~3条皮肤穿支血管,口径0.1~0.8 mm.一般0.5mm以上的穿支血管总能找到1条.外踝后间隙内的穿支血管与上方的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间,遵循"压力平衡规律",穿支血管的"口径和间距"互补代偿,以保证该区域血供的稳定.临床上设计切取以外踝后穿支血管为蒂的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旋转轴点在外踝尖上1~2 cm,面积10~14cm×4~6cm,修复7例足踝创面,皮瓣完全成活. 结论:外踝后穿支皮瓣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旋转轴点下移,更适合修复足踝远侧的创面,且减少对小腿供区的损害.
  • 摘要:目的:报道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5例临床病例. 方法:对5例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临床病例的发病、病程、检查、术中所见进行分析探讨并进行手术松解或手术吻合. 结果:5例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患者与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卡压患者在临床表现、诊断上均有差异,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0%. 结论: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束扭转是区别与上肢神经非创伤性神经卡压的另一类疾病.
  •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带血管蒂同侧腓骨逆行移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方法:从1985年1月~2005年10月间共收治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患儿25例,全部采用带血管蒂的同侧腓骨逆行移植治疗. 结果:19例均在术后3-6个月愈合,效果良好. 讨论:此方法所移植的腓骨具有丰富的血供,长度理想,能保证病变的胫骨切除彻底,骨愈合快,操作简单,不损伤健侧,成功率高等特点,易于被患儿家长所接受.
  • 摘要:目的: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通过神经移植,体反射的冲动经新建的反射弧传入膀胱,引起膀胱的自主收缩,恢复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排尿功能. 方法:将Beegle犬L6前根近端与S2前根远端在硬膜内显微吻合,经一段时间的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神经缝合术后8个月,在破坏S1~S4脊髓节段前后,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膀胱肌电图及尿流动力学等检测,并对临床1例腰1压缩性骨折伴截瘫患者行右侧T11与S2前根经腓肠神经移植硬膜内吻合术. 结果:2犬术后8个月电刺激(串刺激强度200μV,刺激间隔为5ms)截瘫前和截瘫后左侧L6后根、神经吻合口,均可在吻合口远端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其波形和波幅相似;尿流动力学检查,当刺激开始时膀胱内压迅速上升,而腹内压增加幅度较小,刺激中止后膀胱内压迅速下降,证实膀胱内压增高主要是由逼尿肌收缩产生,电刺激左侧L6后根和吻合口膀胱内压升高值均可达到正常的60%左右.临床一例术后55个月随访结果表明,患者膀胱充盈后可产生自控性排尿,尿流动力学显示排尿完全是由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引发. 结论: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建立的新人工反射弧通路是成功和有效的,可恢复SCI后弛缓性膀胱患者自控性排尿.
  •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试验经后路建立一个在各方面合乎要求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回植入脊髓的动物模型,并进行详细评估. 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经后入路将C6神经根从脊髓上撕脱下来,并将C5、7、8及T1神经根自其穿出椎间孔处切断,断端结扎包埋,切取约1cm长C7神经根移植于C6神经根,并将其近端回植入脊髓,形成臂丛神经根性撕脱神经根回植模型.并于3、6个月后进行电生理学,肱二头肌肌肉湿重及组织学检测. 结果:术后3、6个月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明显比正常对照侧延长,波幅亦明显较正常对照侧为低,差别十分显著(p<0.01);且3个月组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比6个月组长,波幅较6个月组低,术后3、6个月肌肉湿重恢复率明显高于失神经组,差别十分显著(P<0.01);6个月组肌肉湿重恢复率比3个月组高,差别显著(0.01<p<0.05).术后3、6个月时回植C6神经根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数量(0.01<p<0.05及p<0.01 ),但随时间的延长再生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增多,且6个月组明显多于3个月组(p<0.01). 结论:经后路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回植入脊髓的动物模型,手术入路较为简单,神经根回植入脊髓确切,为一成功的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回植入脊髓的动物模型.
  • 摘要:寻求理想的血管移植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兴起,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了曙(1)-(2).本研究将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扩增,与生物可降解材料聚羟基乙酸(PGA)复合,在生物反应器内,采用成年哺乳动物的血液流体力学条件,构建具有良好弹性与组织学结构的组织工程化血管.
  • 摘要:本文根据2004年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手外科会议,2005年举办的第五届亚太地区手外科会议及第十届欧洲手外科会议及2006年举办的第49届日本手外科学术会议上有关臂丛损伤的报告论文及我们在这些国际会议上的报告与相关工作综述如下: 一、肋间神经移位术 二、副神经移位术 三、Oberlin手术 四、膈神经移位 五、桡神经三头肌支移位术 六、肱肌肌支移位术 七、双重股薄肌移植术 八、同侧颈7移位术 九、健侧颈7移位术
  • 摘要:骨移植的历史已逾百年.早在1878年Macewen即有1例异体植骨获得成功的报道.此后,骨移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但传统移植骨因不带血供,其愈合需经过漫长的替代过程,疗效多不尽人意.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骨移植也得到了新的发展.1973年McCullough首先在动物实验中成功应用吻合肋间后血管的肋骨移植修复狗的下颌骨缺损.1975年Taylor用吻合腓血管的自体对侧腓骨移植治疗2例外伤性胫骨大段缺损,1例成功.1977年Taylor又报道1例外伤性股骨下段缺损,利用同侧带腓血管蒂腓骨瓣移位架接于股骨与胫骨之间获骨性愈合.此标志着骨移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使移植骨的愈合过程转化为类似一般骨折的愈合过程,尤其是使传统植骨难以修复的长管骨大段缺损得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后,显微外科在自体骨移植方面(简称显微骨移植)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它成为骨科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在这一领域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仅就国内显微骨移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述评.
  • 摘要:目的:回顾总结我国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方法:回顾国内有关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其临床发展历程,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其发展前景作一展望. 结果:肌瓣与肌皮瓣移位术具有可切取组织瓣大、转移方便、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的优点,主要用于肢体近端组织缺损的修复及运动功能重建.逆行岛状皮瓣因其血供可靠、口径大、血管蒂长,故可逆行较远距离转移,但由于其对供区的损害,而逐渐被筋膜皮瓣、穿支皮瓣所取代.筋膜皮瓣从深筋膜间隙下切取分离,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出血少等优点,带蒂转移可修复肢体复杂的创面缺损.在远端蒂筋膜皮瓣中,如果蒂部包含穿支血管或皮神经,可明显增加皮瓣的切取长度,并可减少蒂部的宽度,有利于移位修复肢体远端的创面.穿支皮瓣具有对供区损害小、设计灵活、患者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更符合当代组织移植的发展需要,其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 结论: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已成为皮瓣外科最主要的修复方法之一,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
  • 摘要:我国的四肢显微外科是从断肢再植开始和发展起来的,断肢再植技术的实践和普及促进了吻合血管的自体组织游离移植的研究和应用,使临床上有可能根据组织缺损的性质、部位和大小,有针对性地移植自体组织加以修复,实现保留肢体外形重建伤肢功能的治疗目的.显微外科在创伤肢体的软组织缺损、骨骼缺损、肌肉缺损、骨骼与软组织复合缺损的二期修复以及相应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传统技术无可比拟的成效.显微外科修复已经成为创伤外科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与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机有机结合,是其继续发展的方向.
  • 摘要:我国显微外科技术起步较早,自1962年上海六院陈中伟断手再植首创成活后,就进入断指再植研究的实验性阶段--微血管吻合的动物实验.整形再造外科医生亦义不容辞地走在前列,上海九院整形再造外科张涤生等在1964~1965年进行了小血管吻合技术以及腹股沟皮瓣移植和再植等的动物实验,获得成功.1972年上海骨科医生杨东岳首创应用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面部肿块切除后的缺损获得成功,这和美国整形外科医生Daniel的相同创举相距不到几个月,中美两国学者成为世界上首创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畸形和缺损的先行者.从此,显微外科技术在中国各外科领域,特别是整形再造外科、骨科、颌面外科、手外科、泌尿外科等相继应用,因而扩大了各专业的业务范围和提高治疗水平.在我国整形再造外科业务领域,上海九院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开拓创新,进行了许多国际性首创的显微外科手术,如应用肠段移植重建食道,大网膜移植修复颅骨裸露,一期阴茎再造手术,手部撕脱伤一期修复,头皮撕脱伤一期再植手术以及各种类型的皮瓣游离移植等等,这些成果均得到国际显微外科学术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中国整形再造外科学术界自1979年以来,20余年中曾多次和美、法、澳、英、意大利、日本等国际学术界相互往来,交流学术经验,订立合作协议,并担任过国际显微外科学会理事会成员,学术交流会议主席等职,使中国整形外科得以跻身于国际学术先进领域,获得很高声望.
  • 摘要:手是劳动器官,也是感觉器官,是人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文化娱乐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拇指是手唯一能和其他四指作对捏的手指,拇指占手功能的40%.因此拇指的缺失,将丧失手近二分之一功能;同样若拇指完好其他四指缺失,将丧失手功能的60%;若拇手指同时缺失,必将丧失该手大部或全部功能.因此,拇手指缺失实施再造是摆在手外科医师前面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随着医学的发展,Nicoladoni(1898)曾用第二趾带蒂移植分期实施再造,功能不理想.随后采用拇指残端提升、虎口加深拇指延长、示指或其他残指转位拇化、皮管植骨、掌骨拇化、拇指植骨交臂皮瓣及手部各种带血管神经蒂皮瓣转位等方法实施再造,恢复了拇指部分功能.然而采用上述方法再造的拇指无关节活动,外形、血供、感觉差,指体臃肿并畏寒,持物不稳,难以被大多数病人所接受.为了获得一个有良好血供与感觉,有一定功能长度与外形,有虎口、指蹼及指甲,再造具有伸、屈、捏、握及对掌功能,是手外科医师追求与努力的方向.1966年,上海华山医院杨东岳教授与上海中山医院协作,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获得成功,直至1977年再造40例,仅失败二例,术后经十年以上随访功能良好,手术时间由18~22小时缩短到6小时,为拇指再造开拓了新方法(1).Morrison(1980)选用(踇)趾甲瓣移植再造拇指的报导,引起了广泛重视,陈中伟(2)(1982)在国内首先应用(踇)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获得成功,这样选用足趾组织移植再造拇指被临床广泛应用,使拇指再造进入里程碑一个崭新的时期,再造技术与方法有多项改进与创新,使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获得新的发展与提高.我国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经历了光辉灿烂的历程.本文内容包括: 一、血管变异及血管危象处理. 二、拇指缺损的分度与再造方案 三、手指缺损的分度与再造方案 四、(踇)趾及第二趾甲瓣的移植再造. 五、带足背皮瓣的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与修复 六、足趾移植再造手 七、足趾移植急症或亚急症拇手指再造 八、伴虎口手部皮肤缺损及撕脱的足趾与瓣组合组织移植再造与修复 九、吻合趾--指血管的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 十、拇手指部分缺损的修饰性修复与重建
  • 摘要:目的:应用骨间后动脉单一穿支微型皮瓣对手部较小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精确的定点修复. 方法:在前臂背侧中部,以骨间后动脉(骨间总动脉尺侧肌皮支)为轴线,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确定穿支部位后以此设计皮瓣,切取单一穿支微型皮瓣24例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对皮瓣的设计、切取、吻合、成活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结果:24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此方法进行修复后顺利成活,修复效果良好.3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疱、暗紫、结痂,脱痂后成活.1例坏死. 结论:骨间后动脉单一穿支微型皮瓣游离移植可对手部较小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精确的定点修复,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摘要:临床上经常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骨缺损的病例,尤以大段的负重骨的骨缺损更为棘手.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给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到目前为止,材料/细胞复合物已能在肌肉、皮下等异位组织内成骨,或是在小型哺乳动物的骨缺损处修复成骨,但这与临床的实际仍有较大的差距.为此要探讨骨组织工程技术能否修复大型哺乳动物大范围的骨缺损.骨组织的发生和骨折愈合过程表明,良好的血供对骨组织的形成和骨折的愈合是非常必要的,组织工程从根木上来说是一个仿生的过程,所以在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中建立一套血管网是很必要的.目前国内外对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种子细胞、细胞因子和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将带血供筋膜瓣包裹材料、血管束植入等方面,而对组织工程化骨神经化的研究相对滞后.神经系统在对机体其他系统的发生、发育、再生和功能发挥上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同样对于骨的生长、修复、改建过程中也不可缺少.现已表明骨组织中的神经纤维主要为肽能神经,主要的神经肽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 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 IP).其中含SP、CGRP的肽能神经来源于感觉神经,含V IP、N PY的肽能神经来源于自主神经.因此组织工程化骨的血管神经化是不可分割的,采用血管、神经束植入的方法构建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的模型,最大限度的模拟体内成骨过程,对于成骨机制及因素等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内容包括: 一、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山羊胫骨骨缺损 二、成年恒河猴体内异位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 三、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猕猴胫骨缺损 四、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束构建神经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缺损
  • 摘要:目的:研究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供骨的转归趋势,为异体骨移植的长期耐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对不同性别日本大耳白兔进行吻合血管同种异体大段股骨干移植,术后不同时期观察其大体标本,X线和组织学切片,并进行移植骨Sry半定量PCR分析. 结果:实验组在术后不同时期的X线及组织学表现为典型的骨折愈合模式;对照组X线表现为移植骨密度增高,被大量骨痂包绕,组织学表现为排斥反应的炎症细胞浸润,髓腔内骨髓坏死、纤维组织形成,骨陷窝内骨细胞缺失,移植骨被受体形成的编织骨包绕.Sry半定量PCR分析显示移植骨内的雄性DNA比值与术后时间呈正相关,实验组术后9个月其比值接近100%,而对照组术后9个月其比值只达到11.8%. 结论: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免疫调控下,移植骨与受体能达到早期愈合,且移植骨能较快地被受体所替代.
  • 摘要: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染肌源性干细胞效果及IGF-1基因表达情况. 方法:取失神经骨骼肌,分离、接种培养肌源性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用Lipofectamine介导,将重组质粒PAD-CMV-IGF-1转染肌源性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噜养上清液中IGF-1的浓度变化,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内IGF-1及其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结果:在转染2周内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上清液中分泌IGF-1浓度上升,72h达到高峰,32.2±5.3ng/ml,后其浓度逐渐下降.Western blot证实有与IGF-1大小相符条带出现.实时荧光定量RT-PCR证实mRNA表达明显增高,第3天达到高峰.流式细胞检测表明转染后肌源性干细胞S期比例增加. 结论:PAD-CMV-IGF-1质粒可有效转染肌源性干细胞.
  • 摘要:目的:对大鼠腓总神经离断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嵌入及端侧缝合方法:进行修复,观察神经再生,进行对比研究,为神经缺损又无动力神经源时选用效果较好的修复方法. 方法:选用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雌雄不拘,根据不同手术方法: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0只,其中A组端侧缝合作对照组.每组用细胞外科手段经液氮速冻5秒后用自制神经切割器对腓总神经自坐骨神经分出处进行切割,A组神经断端切成45度斜面;B组切成30度、C切成45度、D组切成60度的楔形,与坐骨神经作端侧或嵌入缝合,A组行端侧缝合,B、C、D组行嵌入缝合.术后第2、4、8周后对神经的再生情况进行肌电、组织学等检测. 结果:嵌入缝合组的大体形态学、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及组织学观察均优于端侧缝合组(P<0.05). 结论:神经断端采用嵌入缝合后,神经再生良好;嵌入缝合法较端侧缝合法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嵌入的楔形斜面以45度角长入远端的神经纤维最多,为最佳角度.当临床遇动力神经缺乏时,可采用细胞外科手段将神经嵌入缝合,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 摘要:目的:以第3小肠动脉为蒂灌注观察,了解其有效供血的空肠范围,为移植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对32例固定小肠、21例新鲜小肠标本解剖测量及醋酸乙酯、ABS血管灌注观察. 结果:两组标本血管变异在可接受范围内.在第1~5小肠动脉中,第3小肠动脉管径较粗.第3小肠动脉血供分布区域,肠壁、系膜血管吻合交通丰富,血液循环较好.灌注后均匀红染的空肠游离缘长度为(142.2±62.3)cm(69.0~206.6cm).ABS有效分布的动脉弓长度为(30.8±7.3)cm(23.0~37.3cm). 结论:以第3小肠动脉为蒂作游离空肠移植,有足够长度的有效血管弓及足够长度血供的肠管,可满足临床作食管重建的需要.
  • 摘要:本文描述了一套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妙手(Microhand)".该系统采用主从遥操作方式,并且主从操作手结构为异构形式.主操作手采用美国SensAble Technologies公司的PHANTOM Desktop.该装置具有三维力感觉功能.从操作手是针对显微外科手术特点而设计的高精度关节型机器人.从手末端安装有六维力传感器,可以检测手术环境的力信息,并反馈至主操作手,从而使手术医生通过PHANTOMDesktop感受手术环境的三维力信息.本系统成功地对兔子股动脉、静脉(1毫米)进行了血管吻合手术操作.
  • 摘要:目的:通过对臂丛神经及椎管内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寻找臂丛神经前根再植入脊髓的最佳手术入路. 方法:在成人19例,38侧颈胸段尸体标本,以福尔马林液防腐固定后,作显微解剖学标本.从皮肤到椎管内,暴露出臂丛神经,观测其走形、长度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测量椎管内外骨性结构的各项数据,各脊髓节段与对应间盘相对位置和椎动脉. 结果:寻找出侧前方,椎间孔扩大侧方、侧后方,侧、后方联合四条可行的手术入路,并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 结论:侧前方及椎间孔扩大侧方手术入路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安全,副损伤小,臂丛神经前根再植入脊髓的位点准确等优点.侧后方及侧、后方联合入路最大的缺点是前根再植入脊髓的位点差,其疗效难以确定.
  • 摘要:目的:探讨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路移位、一期直接修复臂丛根部撕脱伤的手术设计及其可行性. 方法:10例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伤后1~3月行臂丛神经根干部探查,并行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路移位术,一期直接修复患侧下干,或上干,或C6、C8神经根.健侧颈7神经分离时向近侧分离至椎间孔处,向远侧分离至颈7前、后股接近外侧束、后束的平面切断以尽可能保持健侧C7的最大长度. 结果:健侧C7根干前股切取长度平均为7.7cm,健侧C7根干后股切取长度平均为7.1cm,均可顺利经椎体前路引至患侧,与患侧下干直接缝合4例,与患侧上干直接缝合4例,与患侧C6、C8神经根直接缝合2例. 结论: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路移位、一期直接修复臂丛根部撕脱伤的手术设计与操作具有可行性.
  • 摘要:目的:报告颈7神经根移位重建双下肢功能的远期随访结果,探讨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 方法:对14例接受颈7神经根移位、通过长段坐骨神经桥接,重建双下肢部分功能的截瘫病人进行长期随访总结,结合8例尸体的马尾神经在脊髓圆锥处的排列规律观察,以及L1-S3马尾神经前支、胫神经远端有髓纤维计数,颈7至股神经路径和颈7至腰1椎管路径长度测量. 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了3.5-7年的随访,接受一期手术的14例病人移位神经经1-1.5年再生至臀部.接受二期手术的2例病人,经2-3年伸膝肌力达4+、4级,股内侧、膝内侧、小腿内侧感觉部分恢复,但不能完成屈髋动作.接受三期手术的1病人尚没有随访结果:.腰1段脊髓圆锥处马尾神经排列规律,可通过腰1段有限椎板切除确定L1-S3马尾神经.颈7至腰1椎管路径长度较颈7至股神经路径长度短,胫神经远端有髓纤维计数大于L1-S3马尾神经前支有髓纤维计数. 结论:颈7神经可作为修复下肢功能的动力神经,周围神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吻合血管的坐骨神经移植作为桥接神经、经颈7至腰1段椎管内路径吻合术式重建下肢功能,具有简化手术、缩短桥接神经长度、充分利用移植神经的优点.
  • 摘要:目的:采用皮瓣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骨运输术修复骨缺损,探讨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及大段骨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 方法:本组12例,受伤到治疗的时间为1.3小时~2年.小腿皮肤缺损面积5×12cm~12×23cm,胫骨缺损长度5~21 cm.骨缺损部位:胫骨中上段5例,胫骨中下段7例.合并胫前血管损伤3例,胫后血管损伤1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组织缺损7例,采用背阔肌皮瓣修复5例,骨缺损采用骨运输术治疗. 结果:本组12例采用皮瓣移植一期覆盖创面,术后三周全部成活,伤口愈合.平均随访9个月,12例患者胫骨缺损均得以重建,肢体长度均完全恢复.2例经断端加压一期愈合,10例经植骨后愈合. 结论:采用游离皮瓣覆盖创面联合骨运输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方法是治疗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大段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 摘要:目的:探索股骨头不同部位的缺血性坏死对其生物力学影响,及不同骨瓣转移后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改变,指导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方法:1.取新鲜人体股骨上段标本,利用Ansys-5.7大型计算机软件建立股骨上段三维有限元异物同构模型,模拟股骨头内不同部位直径1cm的坏死及囊性变.施加三种不同载荷,分析股骨头内应力分布情况及应力/强度比值,预测股骨头塌陷的危险性:2.选取一例单侧股骨头坏死FicatⅢ患者,根据股骨近段的螺旋CT数据,建立正常侧、坏死侧股骨近段和运用大转子骨瓣转移修复坏死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向与髂嵴水平线成69°角以1780N载荷加载于不同有限元模型,观察三组模型股骨头的最大位移,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新鲜股骨上段标本:股骨头负重区下方及其内侧和外侧的坏死及囊性变应力集中最明显,表现为张力集中,其上方骨板下松质骨应力/强度比值明显升高,易引起股骨头塌陷.当坏死及囊性变位于股骨头的前方、后方或下方时,塌陷风险小.单侧股骨头坏死FicatⅢ患者:1三组模型的最大位移值分别为:正常组0.61mm,坏死组0.66mm,修复组为0.61mm..2三组模型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出现在股骨头负重区,正常模型、坏死模型和修复模型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分别为80.1MPa,105MPa和65.5MPa.3三组模型均提示股骨颈区小转子上方出现应力集中,在正常模型、坏死模型和修复模型该处的应力值分别为26.7MPa、27.9MPa和26.2MPa.股骨头坏死后股骨颈部位的最大应力值较正常增大4.5%,修复后该处最大应力值比正常情况下减小1.9%,更接近正常状态;4在粗隆区,正常模型和坏死模型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26.7MPa和27.9MPa.修复模型中,粗隆区的最大应力值出现在大转子供区,其值为39.3MPa股骨头坏死后粗隆处最大应力较正常增大约4.5%,修复后增大约47.2%,但远小于骨的破坏应力(133MPa ). 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变位于股骨头负重区的下方或其内、外侧时,可进行带血运的髂骨瓣植入,骨瓣应与软骨下骨板接触.如果坏死范围较大,负重区下方及其内外侧均受累,髂骨瓣应位于负重区的下方.对于股骨头塌陷严重者,青年人可切除坏死区采用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修复后股骨头的最大应力值及最大位移值更接近正常状态.
  • 摘要:目的:通过对四肢严重创伤的治疗方法回顾总结,探索理想治疗方法. 方法:73例四肢严重粉碎性骨折或骨缺损、主要血管神经损伤、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根据伤情及创区污染程度进行分型,选择带有骨、肌腱等组合组织或组合皮瓣Ⅰ期修复伤肢多种组织缺损;或采用分期组织移植方式修复重建. 结果:73例毁损伤肢经上述方法处理.69例成功,4例失败,其中54例随访2~4年,功能优良率为79.6%. 结论:利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多种组织组合移植及分期组织移植重建为治疗和挽救严重四肢创伤有效和理想的方法.
  • 摘要:目的:总结以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的系列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进展. 方法:徐达传(1983)设计首创以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为蒂的股前外侧皮瓣,同年12月罗力生等首先在临床应用,皮瓣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经验分别在1984年总结报道.项目组对皮动脉的体表定位及多普勒血管检测技术,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高位皮动脉与皮瓣血供的分型,皮瓣血管的临床分型以及高位皮动脉型皮瓣的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1)皮瓣供区隐蔽,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皮瓣面积大;(2)可携带皮神经、股外侧肌,制成有感觉功能的皮瓣或肌皮瓣;(3)可制成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4)血管蒂长、径粗、既可游离移植,亦可带蒂转移;(5)血管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易,成功率在95%以上;(6)对供区的功能及美观影响小,项目组发表论文34篇,3篇发表SCI收录的被他引96次,已编入多部国内外经典专著.美国、日本及台湾等地多位著名显微外科、整形外科专家在SCI收录杂志发表文章50多篇,临床应用愈5千例以上.本课题组应用489例,无锡手外科医院500多例,解放军第89医院应用达1600多例,台湾长庚医院2002年报道1284例(并称之为"万用皮瓣"). 结论:为最佳皮瓣供区之一,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颈部疤痕挛缩,四肢严重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在整形外科、显微修复重建外科具有重要地位.
  • 摘要: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分叶肌皮瓣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骨感染的效果. 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肌皮支形成股前外侧皮瓣、肌支形成股外侧肌瓣的分叶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四肢骨关节感染、内固定外露24例.男22例,女2例.年龄20~54岁,平均34岁. 结果:23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坏死,行皮片移植术.Ⅰ期愈合16例,Ⅱ期愈合8例.3例于伤口愈合后形成窦道,其中1例两次形成窦道,均行清创手术后窦道闭合,最长一年后伤口愈合.4例外伤后骨髓炎伴骨缺损,于伤口愈合后6~8个月行植骨术,伤口无感染,其中2例骨愈合.22例伤口愈合后随访6~20个月无再感染. 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肌皮瓣具有血管蒂长、腔隙填充完全、应用灵活、抗感染力强的特点,是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骨感染的理想肌皮瓣.
  • 摘要:目的:观察健侧C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术后,患手屈指动作出现的时间. 方法:患侧锁骨下臂丛神经探查切口,在胸大肌与三角肌间隙进入,切断胸大肌止点.先找到内侧束,并继续向近端追踪至下干,直至C8、T1神经根.将下干尽量靠近端切断.提起下干远端,切断下干后股及胸前内侧神经,并向远端游离.此时下干、内侧束及正中神经内侧头已游离,为了更进一步增加下干向近端移动的距离,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需要自起始处一直游离到上臂中段.患侧肩关节轻度前屈、内收位,将下干经锁骨后及患侧胸锁乳突肌深面牵连至患侧胸锁乳突肌与食管之间隙.健侧锁骨上做臂丛神经探查横切口,将健侧C7神经根的前后股向远端进行干支分离,使其长度增加后再切断.经椎体前通路将健侧C7亦牵向患侧胸锁乳突肌与食管之间隙,行健侧C7神经与患侧下干直的接吻合,如果张力紧张可行肱骨短缩4cm.自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共完成了70例临床应用.男66例,女4例;年龄7~50岁,平均27岁.伤后到手术时间2~17个月,平均6.4月.其中9例年龄小于18岁,在7~16岁之间,平均13岁.其中全臂丛神经撕脱伤65例,中、下干撕脱伴上干不全损伤3例,中、下干撕脱,上干正常2例. 结果:9例18岁以下组,有6例术后随访时间在7个月以上,4例在术后7-10个月开始出现屈指动作,术后14-15个月,3例屈指肌力达到4级,1例达到3级.2例术后分别在9、11个月随访,尚未出现屈指动作.18岁以上组,24例术后随访时间在10个月以上,21例得到随访,7例在术后11-12个月、7例在术后13-14个月开始出现屈指动作. 结论:健侧C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可直接与患侧下干进行吻合;由于较传统的手术方法缩短了神经再生的距离及减少了一个吻合口,可显著提高健侧C7神经移位重建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屈指功能的效果.
  • 摘要:1966年,杨东岳首先选用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1980年Morrison为一拇指皮肤套状撕脱病例选用(踇)趾甲皮瓣移植,施行拇指再造获得成功,为拇手指缺损及皮肤套状撕脱的治疗开拓了新方法.我们在临床中应用第二趾及(踇)趾甲皮瓣施行拇手指再造与修复中获得较大的启发,根据足趾的应用解剖,拓宽了对第二趾及(踇)趾甲皮瓣的认识,从而开发出足趾皮瓣,对拇手指皮肤及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本文对足趾皮瓣对手指皮肤及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进行了探讨.
  • 摘要:显微外科初登外科学术舞台之际,仅是众多外科技术中,一种光学放大下的操作技术而已,这种精确技术和微型手术器械的应用,虽然在外科学各个领域中大显身手.但是作为一种技术,只能扮演跑跑龙套的、摇旗呐喊的一员配角.早期的显微外科还缺乏较为系统、完整、有特点的基础理论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是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只有经过实践的积累,不断总结、整理和概括提升,在这个学术领域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基础理论以后,才能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分支专科--<显微外科学>,被认可为外科学领域的三级专科之一,成为能与其他专科分庭抗礼、同台演出的重要角色.在我国,显微外科基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是其中发展最快的基础理论之一.本文介绍了显微外科应用解剖与数字虚拟人的回顾与展望
  • 摘要:全臂丛根性撕裂伤是最严重的损伤,目前还是用臂丛外的神经移位手术比较可靠.顾玉东院士建议用5组神经移位是非常有创新的建议.近年还有三项进展:即健侧颈7神经根通过颈椎前食管后方的通道直接移至患侧,能与撕脱的臂丛神经直接缝合,缩短其距离,有利于健侧颈7神经根的充分利用;用吻合血管神经的股薄肌移植,重建了前臂长屈肌;用MRI和CTM能早期诊断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包括颈髓移位,神经根前、后支充盈缺损,假性硬膜囊肿等等.再配合临床症状,就能确诊.可以预测,今后全臂丛根性撕裂伤的修复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广州顾立强教授提出要改变臂丛损伤的传统的治疗策略,从"先肩肘,后腕手"的次序改变为"先手、手指,后肩肘"的次序.这是有根据的. 对于臂丛单纯上干或下干根性撕脱伤可用臂丛内神经移位术更为合理.即用上臂部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肌支治疗颈5、6根性撕脱伤;健侧颈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保留前股前内侧)移位术或上干的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至正中神经屈指肌束或骨间前神经也是好方法,值得推广. 胸廓出口综合征过去多注意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骨对下臂丛以及锁骨下动脉的嵌压.其实C5,6神经根被前、中斜角肌交叉的起点的腱性纤维包裹,往往由于经常要保持头颅在直视前方姿势的职业如打字员,玩游戏机的人特别容易发生颈肌劳损,斜角肌痉挛或病变者,C5,6神经根、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最容易受压.也可导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引起临床头晕等症状.这就是胸廓出口综合征表现出的颈肩部不适、臂部麻木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对颈4、5、6横突部的封闭治疗,或进行颈部斜角肌软组织松解手术,使困扰患者长期的病痛得到解除.称之为"泛臂丛上干神经嵌压综合征"是合理的. 晚期面神经瘫痪的治疗是十分棘手的.主要表现在上面部、眼周、下面部和腮部四部分畸形.目前几乎没有一种手术方法能使这四部分畸形同时得到矫正.上海王炜教授创造了超长血管、神经蒂背阔肌肌肉瓣一期移植,治疗晚期面神经瘫痪取得成功.不仅仅是移植肌瓣成活,重建瘫痪肌肉的功能,而且,移植的肌肉,可使移植肌肉周围的瘫痪肌肉恢复部分功能,即移植肌肉具有促进肌肉-肌肉神经化作用.以后王炜教授又提出用带单血管、多神经的腹内斜肌一期移植,也能重建瘫痪肌肉的功能.广州南方大学的胡志奇教授采用带血管神经的颞肌颞筋膜帽状腱膜瓣移植,既克服了以往颞肌移植的缺点,用颞筋膜和帽状腱膜延长分开三份的颞肌,修复眼、鼻、口三部分畸形,取得87%的优良效果. 我国在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物的研制工作是有很大的进展,种子细胞选用许旺细胞,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材料选用PLGA和无细胞的周围神经;三维结构采用线状材料和多管道的无细胞的周围神经.采用体外与体内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测试.经大鼠与灵长类动物实验.结果与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的结果相近似(P>0.05 ). 有望进一步行临床试验.
  • 摘要:显微外科技术最早始于耳鼻喉科医生应用显微镜进行内耳手术.1960年Jacobson和Suarez应用放大25倍的手术显微镜对直径1.6~3.2 mm的微细血管进行吻合获得百分之百的通畅率,是显微外科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此后,显微外科技术很快被手外科医生用于临床.1963年,陈中伟、钱允庆等首先报道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成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断肢再植成功的首例报道,这一外科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开创了再植外科的历史.随着显微外科的兴起,手外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潮期:断肢、断指再植、手部创面的覆盖、手指再造、周围神经显微外科修复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内容包括: 一、断指、断肢再植 二、拇、手指再造 三、手部创面的显微外科修复 四、异体手移植
  • 摘要:香港显微外科的临床应用可以说和手外科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到了70年代中后期,当显微外科进入了皮瓣及复合组织移植的年代,组织移植在香港便很快的被应用于创伤的治疗及头颈外科手术重建中.我们可以把显微外科的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首先是微血管缝接期及断肢断指再植,及后组织皮瓣移植期.本文介绍了香港显微外科应用的回顾与进展.
  • 摘要:追溯外科学的发展历史,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病手段最早是简单的切除,例如将有病的乳腺切除后用烧红的烙铁止血;以后出现了一些简单的修复手术,如肠吻合,皮肤缝合等.对于组织缺损虽然也有一些修复手术,如植骨术,植皮术等,但没有明显进展.真正意义上的组织移植/移位手术最早出现在19世纪后期,但以各种邻近组织的带蒂移位手术为主,如整形外科常用的推进皮瓣,旋转皮瓣等.直到上世纪60年代,开展微小血管吻合技术研究之后(即显微外科技术),才使修复重建外科有了新的内涵,并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病人所理解、认识,并获得迅速发展.在1987年"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创刊,以及1988年建立"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之后,以"修复缺损"、"重建功能"、"改善外形"为目标的修复重建外科才有了迅速发展.应当说显微外科技术是修复重建外科的主要修复技术,显微外科的发展,推动了修复重建外科的进步,并使修复重建外科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断肢(指)再植 二、残缺手指的功能再造 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 五、骨缺损的修复 六、器官功能再造
  • 摘要:本文内容包括: 一、游离皮瓣移植临床应用的历史回顾 外科皮瓣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带蒂转移的随意型皮瓣;50~60年代出现了肌瓣和轴型皮瓣;70年代随着显微外科组织移植的开展,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肌皮瓣和肌骨皮瓣等获得了发展;80年代以来,外科皮瓣硕果纷呈,既有科学理论的进展,又有临床应用技术的进步,其中我国在世界上最早报道或独自报道的皮瓣有10多个. 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首先由Goldwyn,Lamb和White(1963)用狗做实验,5只中有3只皮瓣成活48小时.1972年9月临床第1例游离皮瓣移植成功(Harii1974),国内杨东岳(1973)用吻合血管的(腹壁浅血管)腹股沟部皮瓣移植,修复颊部肿瘤切除后创面成功.此后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术在临床上广泛采用,使各种创伤(面)的修复方法,发生了变革. 二、近年的游离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现状 三、皮瓣命名趋向统一化 四、游离皮瓣移植的相关基础研究 五、皮(组织)瓣发展的展望
  • 摘要:肢体因外伤离断,设法予以再植使其恢复原有外形及功能,这是自古以来人们所期望的.只有到20世纪60年代,采用吻合血管重建血液循环的技术使断指再植的理想才能变为现实.我国王志先(1)(1960),屠开元(2)(1962)最早开展了断肢再植的动物实验,1963年陈中伟,钱允庆(3)等为一例前臂远端完全离断的病人实施再植并恢复了良好功能,震动当时国际医学界,相继王澍寰,崔之义,范国声,徐印坎等均获再植成功的报导,再植外科从此进入普及发展阶段,成为我国当时一种新技术被广泛重视、推广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经验.1964年王澍寰(4)等在放大镜下首次开展兔耳再植的动物实验并取得了成功,同年5月为一例儿童完全性断指获再植成活,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实施断指开创了先例.相继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广州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在放大镜下实施断指再植,使再植外科由大肢体发展到小指体.随着手术显微镜的问世,显微手术器械与缝线的应用,为显微外科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断指再植获得迅猛发展,不仅城市大医院、而且发展到农村、县及镇医院,使断指再植走向普及并不断获得新发展与提高.早期除上述医院外,还有马鞍山钢铁医院,解放军89医院,401医院,153医院,无锡手外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空军医院,沈阳手外科研究所,宁波第六医院及河北魏县野马村卫生院等大量开展断指再植手术,使断指再植成活率由肉眼下缝合血管成活率的50.2%,提高到应用手术显微镜的96%,使断肢(指)再植的技术获得不断发展与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民营手外科医院应时而生并成为一支新生力量.使我国断肢(指)再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处国际领先水平. 一、断肢再植 二、断指再植 三、前臂残端断指异位再植重建部分手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拇手指缺损修饰性再造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对41例拇手指不同程度的缺损,分别应用部分(足母)甲皮瓣或第二趾甲皮瓣修复15例,应用(足母)甲皮瓣修复8例,应用第二趾趾尖再造7例,(足母趾腹皮瓣或第二趾侧方瓣修复11例. 结果:本组41例,全部成活,1例(足母)甲皮瓣稍显臃肿,予二期手术修整.余病例经4个月~18个月随访,功能外形良好,指甲生长优良.供足行走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对于拇手指不同程度的缺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修饰性再造,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手部功能外形.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对大鼠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移植后成活的影响. 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90只,建立TRAM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只大鼠,无需预处理过程,持续缺血4h后,恢复肌皮瓣血供;实验组又因IPC方案不同分为8个亚组,每组10只;对照组无需预处理过程,持续缺血4h后,恢复肌皮瓣血供;以微血管夹阻断腹壁下血管5min,再恢复血流5min,处理1次为sIPC5/5,处理2次为bIPC5/5,依次为sIPC5/10组(缺血5 min/再灌注10 min 1次)、bIPC5/10组(缺血5 min/再灌注10 min 2次)、sIPC10/5(缺血10 min/再灌注5min1次)、bIPC10/5组(缺血10min/再灌注5min2次)、sIPC10/10组(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1次)、bIPC10/10(缺血10 min/再灌注10 min 2次),各实验组于持续缺血前行不同方案预处理,其余实验步骤与对照组同;每组肌皮瓣恢复血供4 h后,取3只处死取材,测定肌组织含水量及HE染色镜检观察骨骼肌组织结构,其余动物于术后第7 d判断皮瓣成活情况,计算成活面积百分比.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肌组织水含量明显减少(P<0.001),皮瓣成活面积提高了2~3倍(P<0.001);预处理方案影响IPC的保护效应. 结论:IPC可明显减轻大鼠TRAM瓣再灌注损伤程度,其保护效应受缺血/再灌注时间、处理次数等因素的影响.
  • 摘要:目的:研究足趾节段桥接断指再植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对8例手指近、中节缺损的病人行足趾节段组织桥接再植. 结果:8例断指全部成活,经过0.5~1.0年的随访,患指外形接近健指,近侧指间关节屈40~70°,伸0~10°. 结论:应用足趾节段组织桥接再植手指近、中节缺损的断指,效果良好.
  • 摘要:目的:为吻合血管神经的选择性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式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在20侧成人胸部及手部标本中,解剖观察胸小肌的血管神经分布及胸小肌和大鱼际肌的形态、大小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然后按照大鱼际肌纤维走行方向,参考血管神经位置,将胸小肌修剪合适后移植固定于同侧手部大鱼际,模拟正常手部拇对掌功能予以牵拉,观察标本手部拇对掌过程. 结果:胸小肌位置恒定,具备独立的动、静脉和神经支配;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胸小肌进行移植模拟,获得了标本手部的拇对掌过程. 结论:在标本上选取部分胸小肌移植于手部大鱼际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术式是可行的.
  • 摘要:目的:探讨2~4指全指脱套伤的修复方法,寻找最佳术式. 方法::切取携带足背皮瓣的部分(足母)趾甲皮瓣修复手指背侧和部分掌侧,第二趾侧腹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形成一个血管蒂的部分(足母)趾甲皮瓣及第二趾侧腹皮瓣修复全手指脱套伤. 结果:临床应用6例9指全部成活,受区伤口Ⅰ期愈合8指,其中有1例为双侧(足母)甲瓣及第二趾侧腹皮瓣修复示、中指,因中指DIP有脱位,末节指骨坏死,死骨摘除,3个月后伤口愈合,皮瓣成活,原修复指甲及甲床也坏死.供区除1例(足母)甲瓣供区植皮部分坏死,余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14个月,掌指关节活动度60~70°,近指间关节活动度40~50°,指腹饱满,两点辨别觉8~12 mm,外形逼真,指甲生长良好,有1指指甲萎缩,1指指甲已缺损,供区行走良好,无疼痛,足部肿胀,植皮处肤色深,关节活动无影响. 结论:部分(足母)甲瓣联合第二趾腹皮瓣是一种修复全手指脱套伤理想方法.
  • 摘要:由于创伤、感染、肿瘤等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缺损十分常见,其治疗是十分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组织工程学研究,突破了以往的治疗模式,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已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性前沿课题. 本文内容包括: 一、血管化在组织工程组织构建中的价值与意义 二、显微外科在血管化组织工程组织构建中的应用 三、显微外科在组织工程化组织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后神经根再植入脊髓可行性. 方法:采用大鼠颈5-7根性撕脱伤模型,伤后将C5-7神经根即刻植入脊髓.观察实验动物生长状态;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神经元内尼氏体数目和形态的改变;周围神经纤维再生数目、距离,轴索和髓鞘发育情况. 结果: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对动物生长和存活有较大的影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在3个月内持续减少,3个月后趋于稳定,6个月时脊髓前角大型运动细胞坏死比率在40%左右,残存的神经元多为受损的神经元,尼氏体减少或消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再生轴突可重新生长入周围神经干,再生神经纤维轴索较细,大部分神经髓鞘发育不完全,轴突再生距离较短,肌皮神经6个月内无神经纤维再生. 结论:即刻臂丛神经根性回植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坏死比率为40%左右,残存神经元多为受损神经元,再生神经纤维表现为动力不足和发育不全,对终末器官功能恢复没有意义.
  •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式的健侧颈7移位术式受体神经生长情况,重建更多功能,探讨最佳术式. 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105只,体重200克~250克.随机分为A~E共7组,每组15只.在传统健侧颈7移位基础上,包括尺神经远端分开及合并腓肠神经移位等方式,建立七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健侧颈7移位大鼠模型.比较不同方式健侧颈7移位后的功能的差别,了解不同时段神经生长情况,分析其随时间的变化,并探讨最佳移位术式. 结果:术后患肢功能逐渐恢复,同时修复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组2月后均出现主动屈指、屈肘,术后2月抓握力比较:合干、分干法及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月、6月合干、分干法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梳洗试验出现时间,合干、分干法及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 结论:移位神经的各项再生指标表明颈7神经根能提供足够再生纤维,同时恢复两组或多组神经功能.为使健侧C7的动力神经纤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时匹配修复2条或多条上肢相应神经是可行的.
  • 摘要:目的:建立腹壁浅动脉皮瓣一期治疗兔后肢软组织火器伤动物模型,探讨皮瓣或肌皮瓣一期治疗软组织火器性损伤的机制.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20只,以54式手枪,子弹直径7.26mm,射距1.5m,自左后肢内侧向外侧枪击膝关节上8.0cm,并距肢体后缘2.0cm.实验组:切取腹壁浅动脉连同周围1.5cm宽的皮下组织作为皮瓣蒂.皮瓣切取后,于弹道内侧伤口与腹壁伤口之间做皮下遂道,将皮瓣由此遂道拉至内侧伤口,再通过弹道送至外侧伤口.皮瓣与外侧伤口皮缘缝合,内侧伤口直接缝合,橡皮引流条引流.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处理,只清创不缝合,伤口换药.观察伤情,测量伤道入出口大小,记录合并骨折与血管伤情况;观察弹道周围骨胳肌组织的病理变化;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及完全愈合的时间.RT-PCR比较两侧弹道震荡区骨骼肌组织中bFGF mRNA水平. 结果:所有动物致伤后均可见典型软组织火器伤病理改变,未见骨折及较大血管神经损伤.实验组伤口术后2天内有少量血性渗出,伤口对合好,轻度红肿.皮瓣均成活,颜色红润,其上有新毛发生长.术后5天采取标本时见,皮瓣蒂颜色正常,有较多血管长入邻近组织.蒂与弹道壁即挫伤区间接触紧密,渗出少,挫伤区干燥、致密.所有伤口愈合顺利,术后二周拆线,拆线前后未出现伤口裂开,临床达一期愈合.组织学检查发现,皮瓣转移组靠近弹道的挫伤区骨胳肌组织肌纤维坏死,细胞结构不完整,内有大量红细胞渗出.震荡区内横纹清晰、外观正常、轻度水肿的肌纤维内夹杂少量坏死肌纤维,也可见红细胞渗出现象.对照组伤口术后脓性渗出较多,10天后脓性渗出逐渐减少,伤道35天后开始闭合,同时伤口上皮化,伤道完全愈合时间平均为53天,遗留大量疤痕组织.组织学检查发现,挫伤区组织欠致密,表面有大量脓性渗出.RT-PCR产物琼酯糖凝胶电泳结果可见在471bp处出现一清晰可辨的特异性条带,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特异性条带亮.实验组震荡区肌肉组织中bFGFmRNART-PCR产物量高于其相应的对照组,P<0.01.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皮瓣转移一期修复火器伤的动物模型,皮瓣转移能成功地一期修复火器伤,震荡区组织中bFGF的高表达是原因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后对其支配区运动、感觉的影响. 方法: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从神经根性撕脱伤25例,全干切断10例,单纯后股切断15例,分别与受区神经相接.随访24例,时间5-28个月,观察健侧肢体的运动、感觉影响及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 结果:对健肢的影响:全干切断者1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障碍,主表现为1-3指感觉减退、肢体憋胀酸痛、不同程度的肢体乏力,术后逐渐恢复.1例出现不能伸拇、伸指,一年半后仍无明显恢复.单纯后股移位者15例,失访1例.12例出现示、中指感觉异常,8例于术后3-4周恢复,2例于6个月后症状消失,2例无明显感觉障碍,但有伸腕、伸指无力,3周后恢复.患肢的恢复:1年半后能获得受区神经支配肌肉的不同程度恢复. 结论:健侧颈7移位术后健侧肢体的运动感觉功能不遗留明显的远期损害,但也偶有解剖变异因素导致其支配区功能无法恢复.单纯后股移位足以很好地为受区神经提供运动纤维,同时也尽可能的减少了对健侧肢体感觉的影响.
  • 摘要:目的:探讨肩部周围骨折伴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程序,以尽早发现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方法:对2005年9月~200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肩部周围骨折伴有同侧上肢运动感觉障碍的早期患者,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CTM、MRI),对臂丛神经损伤作出定性定位诊断,并与手术探查及术中电生理测定结果作比较,总结出早期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方法. 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11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4.6岁,受伤至来我院就诊时间2~47d,平均35.8d,骨折涉及锁骨、肩胛骨、肱骨和肋骨共17处,7例已在外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所有病例于伤后10d~14w行臂丛神经探查手术.临床诊断臂丛根性完全损伤9例45条神经根,其中CTM和/或MRI发现8例36条神经根撕脱,术中探查和电生理测定证实8例34条神经根撕脱,其余为不全损伤;1例临床诊断为C5神经根损伤,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排除根性撕脱伤,术中证实为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断裂;1例临床诊断为上臂丛完全损伤并下臂丛不全损伤,CTM和MRI排除根性撕脱伤,术中证实为全臂丛不全损伤.通过临床检查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敏感度是100%,特异度是33.3%,诊断准确率是74.5%;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臂丛根性撕脱伤的灵敏度是97.1%,特异度是85.7%,诊断准确率是92.7%. 结论:对于肩部周围骨折伴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在详尽临床体检的基础上,尽早行颈髓造影CT扫描和/或臂丛神经根MRI扫描,可早期发现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有利于早期进行手术干预.
  • 摘要:目的:评价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观察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的组织学变化. 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4年5月,对11例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患者应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对所用的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进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7名患者术后功能有恢复;组织学显示:去细胞神经中无任何细胞成分,髓鞘及轴突消失,神经干呈现网管柱状结构,神经基底膜仍存在并组成圆柱状结构. 结论:组织学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应用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人体周围神经缺损能够恢复神经功能.其应用避免了取自体神经的弊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 摘要:自1985年开始,在腕关节机能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的治疗晚期Kienbock病的治疗方法.即头状骨移位替代月骨术.该术式采用切除坏死、碎裂的月骨,带血管蒂头状骨移位重建桡腕关节.至2001年临床应用该术式治疗30例晚期Kienbock病,经2~16年随访,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功能及握力均保持在健侧的80%以上,全部恢复原有工作.带蒂头状骨移位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良好方法: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跟腱伴跟骨止点及皮肤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我们于2002年10月~2004年7月对4例因摩托车后轮绞伤至足跟腱伴跟骨止点及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游离血管大收肌-骨-隐血管复合组织瓣,修复跟腱,重建止点并修复跟区的皮肤缺损.4例足跟区皮肤缺损面积为6.5cm×10cm~7cm×11cm,跟腱缺损长度为5cm~7cm.切取隐动脉皮瓣面积为8cm×11cm~8cm×12cm,切取大收肌腱长度为6cm~8cm. 结果:4例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6~1 4个月随访,皮瓣感觉恢复S3~S4,双足提踵试验阴1例,单足提踵试验阴3例,4例病例步态均恢复正常. 结论:游离膝降血管大收肌-骨-隐血管复合组织瓣修复跟腱复合组织缺损,术后疗效满意,是目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