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10-08-26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和制约HSCT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病毒感染是常见的移植相关并发症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HSCT后常见的病毒感染类型。疱疹病毒感染在HSCT后中最为常见,尤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最为普遍。有报道表明CMV感染约占整个HSCT后病毒感染的70%,其中移植方式,预处理方式,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以及移植后医疗护理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社区获得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其发生大都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和流行性,致病率及致死率高。实时定量PCR技术在病毒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监测病毒拷贝数,实施抢先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毒感染的发生,避免了过度治疗。近年来,在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方面并无大的进展,这主要源于病毒感染的方式,其寄身细胞内,并常以潜伏感染的形式出现。rn 国内外一些单位通过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CMV及EBV感染,有一些可喜的结果,值得在临床试验中进一步探索和推广。总体上,HSCT后病毒感染存在诊断困难,治疗手段单一,疾病进展迅速等特点,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从而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降低HSCT后病毒感染导致的患者死亡率。
  • 摘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引起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微血管内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多种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消耗性降低,并伴以继发性纤溶亢进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一出血综合征。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DIC的诊断应包括:引起DIC的原发病,临床表现和DIC诊断的实验室检查3个方面,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包括凝血因子消耗和纤溶亢进表现的证据,并强调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动态观察。国际血栓止血学会制定的DIC诊断积分系统具有规范、标准和科学性强的优点,但在我国尚未普遍接受,我国现行的DIC诊断标准兼顾了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但对于非典型,慢性,早期的DIC诊断问题上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提出了新的DIC诊断积分系统,有待我国医务工作者通过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并推广。rn 在DIC治疗中,原发病的治疗是终止DIC病理过程的根本措施。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应进一步根据患者的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采取分层治疗原则,但DIC病理过程复杂多变,单纯的抗凝治疗与抗纤溶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议,新的抗凝药物处于研究的不同阶段,DIC的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 摘要:几乎所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和移植后发生的事件都与患者的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例如移植过程中移植物被排斥、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移植后各种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移植后疾病的复发等。因此深入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和移植后免疫学反应的特征、免疫重建规律及其与移植中各种事件发生的关系,研究临床监测、干预和加速正常免疫功能的策略和方法,无疑是进一步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关键。本文详述了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进展,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临床体会,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并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初步瞻望。
  • 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模式已有50余年的历史,随着免疫学的发展,造血干细胞库的创立,亲缘HLA半相合HSCT的成功,药物等支持治疗的进步,诊断技术的提高,新的预防和治疗理念的建立以及新的治疗手段的应用使HSCT的疗效不断提高,适应证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身患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得以通过HSCT而挽救生命。
  • 摘要:@@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白血病的发病率为5/10万。约50%以上的白血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往往伴有染色体易位或基因突变等遗传学异常,这些异常干扰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正常调节途径,最终导致白血病的发生。过去几十年间,人们对于AML在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与此同时,对于AML患者的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白血病发病原理和治疗的研究,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砷剂(As203,ATO)为基础的联合靶向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型,APL)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以基因产物靶向诱导分化和(或)凋亡为指导理论,发现了两种靶向作用于AML-M2b型白血病致病蛋白AMLl-ETO的中药提纯成分冬凌草甲素和毛萼乙素,为治疗AML-M2型白血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部分的研究结果。
  • 摘要: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分成四组:低危组、中危1组、中危2组和高危组。在选择治疗时,又将前两组作为较低危组,后两组作为较高危组进行治疗考虑。较低危的MDS由于较少进展为AML,中位生存期较长,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外周血细胞数量、纠正贫血、出血与感染。无症状的轻度的血细胞减少可予以观察,不必治疗;有贫血症状者可根据有无孤立性del 5q染色体异常情况决定治疗,有孤立性del 5q染色体异常,给予来那度胺治疗,否则首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治疗前应检测EPO水平与铁蛋白水平,EPO水平低于500u/L者且每月输血量少于2单位者EPO疗效较好。EP0治疗一个月无效且患者为难治性贫血伴有环状铁粒幼细胞(RARS)可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一般EPO治疗2个月无效者可停用。去铁荆一般用于铁蛋白水平高于2000 ng/ml的低危MDS患者。如患者年轻、有多系列血细胞减少、骨髓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原始细胞、正常的染色体核型和HLADR15阳性的MDS患者可以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环孢菌素(CA-S),免疫抑制剂一般用于EPO无效的MDS。MDS伴中性粒细胞减少者一般不建议使用G-CSF和GM-CSF,伴发感染时可短期使用。此外,反应停也可用于这组患者,惟副反应较大,患者难以耐受。降甲基化药物如地西他滨等也正试用于临床。
  • 摘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cra,PV),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点为红细胞数量和全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临床表现有皮肤粘膜红紫、脾大、高血压,易并发血栓、栓塞及出血,起病隐袭,病程进展缓慢,终末期常因骨髓纤维化、全身衰竭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等原因死亡。多年来,PV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了,诊断和治疗也缺乏特异性指标和安全可靠的措施。2005年发现PV等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患者中存在特定的JAK2基因突变,其中JAK2-V617F及其与JAK2-相关的基因突变几乎见于所有的PV患者,已被认为是PV特异性的基因标志,成为PV诊断的一种敏感指标。JAK2基因突变的发现,可以从分子发病机制对PV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不仅使PV的诊断发生了重要性的进展,而且预计会像CML发现BCR/ABL融合基因一样,使PV的治疗水平和预后得到提高和改善。本文就PV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评价及比较。
  • 摘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问世,对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伊马替尼单独使用或联合化疗在新诊断的Ph+ALL患者中疗效显著,完全缓解率达95%,3年生存率可达55%,已成为诱导治疗的一线方案。完全缓解率的提高不仅提供了病人在首次缓解期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更好的机会,也有助于延长非移植患者的缓解期。第一次完全缓解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最佳的根治方案,疾病微小残留病监测和突变的分析与预后密切有关,可用于指导和调整治疗。BCR-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可导致获得性耐药。针对伊马替尼耐药的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Ph+ALL患者已经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作为一线治疗的效果和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改善预后的治疗策略包括使用伊马替尼。对于不能移植的患者,新的免疫治疗干预和联合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维持治疗是必需的。
  • 摘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以血小板过度破坏及/或血小板生成减少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及/或细胞毒T细胞对血小板的直接溶解是血小板破坏增多的重要原因;而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和凋亡异常则是导致ITP患者血小板生成减少的重要原因。新近研究表明,T细胞对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失耐受可能是ITP免疫异常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自身抗原反应性T细胞的异常活化、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Th1/Th2平衡异常等。传统的ITP治疗旨在通过免疫抑制或脾切除减少血小板破坏,副作用大,有效率也仅在70%左右,因此对ITP免疫失耐受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开辟恢复T细胞免疫耐受的ITP干预新手段。
  • 摘要: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凝血因子Ⅷ或Ⅸ基因突变导致人体内凝血因子Ⅷ或Ⅸ水平降低或缺乏,从而导致出血。血友病A的患病率为105/106男性人口,血友病B的患病率为28/106男性人口。替代治疗是目前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与按需治疗相比,预防性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出血和肢体残疾的发生,但明显增加医疗费用。作为一个群体,血友病患者的寿命短于正常人,主要原因是患者死于出血或血源传播性疾病。抑制物的产生是血友痛患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除遗传因素外,非遗传因素中,首次接触凝血因子的年龄、大量输注的时间、治疗方式的选择、凝血因子的种类等等都可能与抑制物的产生相关。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血友病患者的生存情况有所改观,但我们仍需努力,以便进一步提高血友病患者的防治水平。
  • 摘要: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作为CML诊断的必要条件已得到公认,近年来MPN其他遗传学特征不断被发现和应用,不仅提高MPN诊断精确性,对预后及治疗方案选择均具有重大意义。rn MPN患者JAK2突变形式多样,常见为JAK2V617F突变,JAK2V617F等位基因负荷与MPN临床特征相关;JAK第12外显子突变特异性出现在PV,尤其是JAK2V617F阴性的PV;而累及多种配体基因的JAK2基因融合性突变与不能分类MPN的关系尚需更多研究证实。MPL突变可见于部分PMF和ET患者,但由于发生率低,MPL突变在删诊断中应用比较少。2008年WHO髓系肿瘤诊断分类标准首次将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归于MPN的亚类,目前多个研究支持KTT突变在SM中致癌基因的作用。2008 WHO造血系统肿瘤诊断分类标准依照PDGFRA、PDGFRB、FGFR1突变有无,将CEL/HES分为两大类,即CEL非特指型以及伴有前述突变、嗜酸粒细胞增多的遣血系统肿瘤。新近发现MPN及其进展过程中尚可出现TET2、ASLX1、CBL等其他多种分子突变或细胞异常学异常。本文就MPN及其进展过程中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作简要概述。
  • 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阶段的获得性骨髓发育异常的髓系肿瘤性疾病。在给一个确诊的MDS患者作治疗决策时,主要考虑以下三点:①患者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危度分组;②患者的年龄;③患者的体能状况。现今MDS的治疗选择主要有:①单纯支持治疗;②刺激正常残存造血干/祖细胞和/或改善MDS造血克隆的造血效率和③根除MDS造血克隆并恢复正常造血。目前国际上已基本取得共识的治疗方案有:①细胞因子治疗方案EPO±G-CSF;②祛铁治疗;③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和ATG;④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⑤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阿扎胞苷和地西他滨;⑥造血干细胞移植。国内目前使用较广的方案有细胞因子治疗、环孢霉素联合反应停、CAG或HAG化疗以及遣血干细胞移植。我国目前在如何尽量完善疗效预测和监测实验室检查以更好地个体化地选择治疗以及按国际通用标准设计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等方面亟待引起重视。
  • 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欧美最常见的白血病,我国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并不少见。主要根据典型的淋巴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可将CLL与其他大多淋巴增殖出疾病鉴别,部分患者需结合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遗传学等鉴别。CLL预后差异很大,传统的Rai、Binet临床分期是广泛使用的预后指标,结合细胞遗传学特征、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可变区基因突变及使用、CD38和ZAP-70等反映CLL生物学特征的新的预后指标可更精确的判断患者的预后,p53基因缺失患者预后最差。单纯淋巴细胞绝对数不是CLL治疗的指征。根据患者的年龄、伴随疾病、是否伴有p53基因缺失等选择治疗策略。对年龄大、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嘌呤类似物的患者可选择苯丁酸氮芥等治疗,不伴p53基因缺失的患者首选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对p53基因缺失患者选择阿仑单抗、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等不依赖p53途径发挥作用的药物,年轻患者缓解后可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rn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CLL唯一的治愈手段。新型药物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可能改善难治CLL的预后。
  • 摘要: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痛(MGUS)和冒烟型骨髓瘤(SMM)被认为是多发性骨髓瘤(MM)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每年进展为有症状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率约分别为1%和10%。近年来,MM研究和治疗的进展也促进了对MGUS和SMM更深入地探讨。rn 目前认为几乎所有的MM都由MGUS转化而来,恶性转化的主要预测因素包括M蛋白水平、骨髓浆细胞比例、非IgG型、血清游离轻链等。迄今,MGUS恶性转化的机制尚不清楚。MGUS多无症状且无需治疗,可根据M蛋白水平决定不同的长期随访策略。有研究建议根据是否有异常血清游离轻链比率、非IgG型和血清M蛋白≥15g/L这三项危险因素对MCUS进行分层,高危者密切随访。与MCUS的每年恒定近1%的进展率不同,SMM的进展率随着时问的增加逐渐降低。诊断后最初5年内每年10%进展为有症状MM,在第2个5年内却降低到了3%,而在后10年内下降至1%。影响SMM病情进展的预后因素主要包括:单克隆蛋白的类型(IgA型易进展)、尿轻链存在以及类型(>50mg/24h或拖链型)、异常的MRI检查结果、浆细胞比例和M蛋白水平不断增高者、异常sFLC比率、血清M蛋白水平(>30g/L)、骨髓累及的程度(>10%)、未累及的免疫球蛋白下降以及免疫表型异常的浆细胞(≥95%),后者是指浆细胞CD19和/或CD45阴性,CD38表达减少,CD56过表达。除非出现疾病进展,对SMM的治疗可暂缓进行,但应密切随访。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对SMM进行早期治疗的探索性的研究,正在挑战对于SMM等待和观察的传统观点。
  • 摘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组最常见且异质性较高的淋巴瘤病理类型。2008年造血和淋巴组织恶性肿瘤WHO分类又提出一些特殊亚型,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存在差异。在治疗方面,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Rituximab)联合CHOP方案化疗(R-CHOP)已成为DLBCL治疗的标准方案。R-CHOP对年轻和老年患者均有益。rn 其他药物包括来那度胺、细胞生长抑制剂temsirolimus、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GCD0103、人源化CD40单克隆抗体SGN-40等对DLBCL的治疗在探索中。
  • 摘要: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Cells lymphoblasticlymphoma,T-LBL)是一类少见的,来源于不成熟前驱淋巴细胞的高侵袭性恶性肿瘤,2008年WHO造血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将前驱淋巴性肿瘤分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将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分为独立类型。其中T-LBL约占80%左右,现已将其和T-ALL归为同一种疾病,其主要通过鉴别细胞表面特异免疫标志确诊,采用ALL样方案进行治疗。LBL虽被认为与ALL同属于一种疾病,但是在疾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上两者有较大不同。2009年NCCN治疗指南中推荐的方案全部是治疗ALL样的方案。目前新的可以作为二线治疗的细胞毒类药物有去甲柔红霉素(idamycin,IDA)、氟达拉滨和砷剂等。在当前的治疗条件下,儿童的5年生存率为80-90%,成人的5年生存率为45-55%。
  • 摘要: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少见的老年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目前仍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常规的CHOP样化疗方案中位生存不足3年,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样方案并不能提高长期生存。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初治MCL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含大剂量阿糖胞苷的强化疗方案(如R-Hyper CVAD/MA方案)可显著提高疗效,中位生存达5年,巩固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缓解(临床治愈)。部分复发难治患者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缓解后行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亦可获得长期缓解。这种治疗策略对于可耐受患者已经成为一种治疗共识。对于不能耐受强化疗的患者,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如沙利度胺的单药或联合治疗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选择。最新研究显示,小部分一般状况良好无明显自觉症状的早期患者可采取“观察与等待” 的治疗模式。
  • 摘要:根据美国近年的统计资料,恶性淋巴瘤在血液肿瘤中居发病之首,其发病率超过了所有血液肿瘤的总和。霍奇金淋巴瘤约占ML的10%,是临床治愈率很高的肿瘤,早期HL可达70-90%的治愈率,但仍有部分患者难治或复发,成为研究的重点。2009年美国ASH教育项目关于HL分为三部分。rn 1,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Ralf K(u)ppers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癌症研究中心)2,进展期HL的标准化治疗(John Kuruvilla,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玛嘉烈医院,血液肿瘤内科)3,复发cHL新的治疗策略(Anas Younes,MD Anderson肿瘤研究中心,淋巴瘤/骨髓瘤科)
  • 摘要:PTLD包含了一系列以淋巴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发生在实体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的患者中。其发病机制与EBV的感染密切相关,供者EBV血清学阳性而患者EBV血清学阴性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其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可包括体重下降、厌食、发力、发热、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表现为偶然发现的体表或深部包决。rn 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血清学检查LDH、EBV滴度水平及影像学等对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对PTLD的最终确诊及风险需要病理学检查并作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等一系列检查。目前的分型主要参考WHO的分型标准。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是最先采用的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可达到缓解。当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仍然不能达到缓解的患者,CD20单抗和联合化疗都是可行的选择。由于多数移植后的患者难以耐受联合化疗,且CD20单抗治疗失败后并不影响联合化疗的疗效,因此通常首先建议患者尝试CD20单抗,如治疗无效再考虑接受联合化疗,且联合化疗剂量需个体化,避免治疗相关的死亡。rn 局限的病灶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放疗及手术治疗。使用EBV-CTL等免疫治疗目前正在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一定的临床前景。
  • 摘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中位发病年龄>60岁。传统的联合化疗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长期生存率只有20%~4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作为能够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手段,在AML治疗中的地位如何,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综述近年来的文献,重点探讨AML在CR1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依据和疗效,减低剂量预处理和标准清髓性预处理移植的优劣,以及年龄对减剂量预处理移植疗效的影响。
  • 摘要:标准的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需代替治疗的造血与免疫系统的非恶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应当说是合理或足够的;然而,对于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清除患者骨髓造血组织,成功重建异体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并不一定能完全治愈恶性血液病,因为肿瘤性白血病(干)细胞并非只限骨髓中存在,它可侵润骨髓之外的其他任何组织。临床实践证实,allo-HSCT后仍然有30%rn 左右的患者疾病复发,特别是具有高危因素或难治复发患者复发率可高达40~70%,甚至更高。研究还证实,这些复发的白血病细胞几乎全系源自患者移植前本身的白血病细胞,其中半数患者以髓外部位复发开始。这些观察有力的提示,清髓性移植并没有完全杀灭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特别是那些对化放疗不敏感或栖居在髓外“庇护所”中的白血病干细胞,最终导致疾病复发。因此我们提出并建立了一个清肿瘤性异体遣血干细胞移植“(TumoreablativeAllogeneic Hamatopoietic Stem CellTansplantation)”的概念,在临床上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其内容贯穿于移植技术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但主要为应用个体化清肿瘤性预处理方案(Tumoreablativeconditioning regimen)和加强移植后免疫治疗。
  • 摘要: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指应用肝素之中或之后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且可伴有血栓形成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典型的HIT由抗肝素-血小板因子4(PF4)复合物的抗体(HIT抗体)介导。血小板减少为HIT的首要表现,约70%为经典型,即在开始使用肝素5~10d后出现血小板计数下降,25~30%为速发型,血小板在开始使用肝素的24h内便急剧下降。迟发型较少见。血栓栓塞可发生在静脉和(或)动脉,以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最为常见。由于缺乏快速、可靠的实验室确诊方法,目前普遍认可的幄床诊断方法为4Ts临床评分系统,即对4项临床指标(有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下降的时间与肝素使用是否相关、有无血栓形成或其它并发症以及能否排除其它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进行评分。当评分为中度和高度怀疑时,应立即换用其它非肝素类的抗凝药物,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等抗凝3~6个月,待血小板计数完全恢复正常并稳定后可过渡到口服华法林抗凝。
  • 摘要:异基因遣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仍然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和治疗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是移植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移植后以淋巴细胞输注为主的过继免疫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复发的主要措施。本文综述了近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患者的治疗选择、淋巴细胞输注对各种白血病治疗效果以及淋巴细胞输注后的相关GVHD和骨髓抑制等,并重点综述了减轻DLI后GVHD和增强移植物抗白血病(GVL)的近年的研究进展,包括剂量递增式输注、选择性T细胞亚群回输、骨髓腔内注射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异CIL输注、灭活的淋巴细胞输注、CIK细胞输注、NK细胞输注等,同时阐述了单克隆抗体在复发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应用细胞因子进行免疫干预而提高DLI的治疗效果,使复发患者的免疫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 摘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愈白血病最佳的手段、甚至是唯一的选择,特别是对那些高危的病人。然而,这种治疗方式受到缺乏合适供者的限制,因为仅有25-30%的病人可以找到一个HLA完全相合的供者。HLA不合/半相合HSCT已经开展了20余年,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rn HLA不合/半相合异基因HSCT已经成为无HLA相合供者白血病病人的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HLA不合/半相合异基因HSCT有以下几点优势:1)可简便迅速得到供者,实际上几乎所有病人都至少能立即找到一个亲缘半相合的供者,甚至可根据HLA不合位点的情况、供者年龄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同种异体反应性等情况选择最适宜的供者;2)在需要治疗/预防复发或拟行二次移植时可方便地再次得到供者来源的干细胞;3)有潜在的更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与选择性输注CD34+细胞的半相合移植相比,北京大学的研究者创建了一种非体外去T半相合移植的新方法,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骨髓(G-BM)及外周血(G-PB)作为干细胞来源。通过这种方式,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及中国其他的一些移植中心已完成了近1000例半相合HSCT,该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标志着HSCT已经告别供者缺乏的时代。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在这个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令人鼓舞的是越来越多的病人得益于这种体系的HSCT。
  • 摘要:脐带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干细胞来源,其优点主要包括采集方便,对产妇和供者无害;病原微生物,尤其是CMV的感染率低;实物冻存,可立即使用;免疫反应弱,GVHD发生少且轻等现已逐渐扩展至各种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治疗,无血缘和成年病人的应用日益增加。本文就双份脐带血移植、减低预处理强度、脐血干细胞体外扩增4、骨髓腔内输注、辅助细胞的使用等方面对脐带血移植现状进行了阐述。
  • 摘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指各种原因刺激自身抗红细胞抗体的产生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过早破坏的一种较常见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其临床特点有: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增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笔者在30年来临床实践中诊治不少AIHA,积累了点滴经验。为进一步提高AIHA的诊治水平,将个人的心得体会结合有关资料加以总结,将AIHA分类,温、冷抗体型AIHA、兼有温冷抗体AIHA和特殊类型AIHA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等几个问题进行交流。
  • 摘要:原发性骨髓衰竭性贫血是一组极易误诊的造血系统重症。它包含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障、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免疫相关性贫血、低增生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意义未明的原发性血细胞减少。该组疾病的正确诊断基于对患者详尽的问史查体、全面的血象骨髓和病理机制检查以及必要的试验性治疗。提高该组疾病疗效有赖于及时去症、合理治本、足疗程刺激造血等。
  • 摘要:机体的铁元素没有特定的生理性排泄途径,铁负荷过多时不能进行自我调整,不可避免地导致铁过载。铁过载可分为原发性铁过载和继发性铁过载两大类。rn 长期输血时继发性铁过载最常见的原因。当机体总铁含量超过7~15g,产生病理意义上的铁过载,最终导致肝硬化、糖尿病、心肌病、关节炎、性腺功能衰竭以及皮肤色素增多等多组织和多器官损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死亡,应引起充分重视。铁过载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铁蛋白、肝铁含量和心铁含量等。有关长期输血者铁过载的治疗指证和处理实践,国外已有多个共识或指南,主要针对重型地贫和MDS。总体上,对输血性铁过载进行祛铁治疗可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预期生存。随着新型铁络合剂的出现,祛铁治疗的方式也由注射逐渐转为口服,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越来越多的输血性铁过载患者从祛铁治疗中获益。反观国内,对铁过载的发生和危害性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介绍相关知识,对医生提高对铁过载认识将不无裨益。
  •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包括诱导治疗和巩固治疗。巩固治疗自上世纪90年代CALGB8525方案确立了以大剂量阿糖胞苷为主的治疗方案后,到目前为止进展不多。诱导治疗自上世纪70年代出现DA3+7方案,并逐步成为AML的金标准方案。近年,一些大系列临床研究对AML诱导治疗方案的研究结果相继发表,AML诱导治疗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一些新的方案显示了更好的远期疗效。这主要包括:1.增强标准DA方案的治疗强度,包括提高DNR或ara-C的剂量,DA联合其他药物,将DNR更换为MTZ、IDA等药物;2.联合靶向药物组成诱导治疗方案,主要是联合GO和FLT3抑制剂;3.双诱导治疗是AML的另一种诱导治疗方案,近年发现序贯治疗方案可能有着双诱导治疗的疗效,同时副反应更少。对初治AML按临床和疾病特点分层选择诱导治疗方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的研究发现,IDA、MTZ和DNR相比,其疗效提高主要是巩固治疗选择化疗和自体移植的患者;而包含IDAC的诱导方案主要提高预后良好和中等组患者。目前AML的缓解后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危险度选择治疗方案,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未来AML的诱导治疗也要根据年龄、遗传学分组和缓解后治疗方案等情况对患者分层,从而选择更加个体化的诱导治疗方案。
  • 摘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来源于不同恶性克隆的各亚型存在着显著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因素,临床疗效差别甚远。其治疗通常包括传统的诱导治疗、巩固治疗、维持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近年来开发的靶向治疗和单克隆抗体治疗等,但目前仍没有最佳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仍是AIL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费城(Ph)染色体是成人ALL最常见的核型异常,这类患者疗效差,易复发,伊马替尼及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明显改善了Ph阳性ALL的治疗效果。有关成人ALL抬疗的研究目前已成为血液学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随着对成人ALL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步加深,以及新的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近年全球成人ALL治疗策略已获得了新的进展。
  • 摘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应用是CML治疗划时代的里程碑,自其一代药物伊马替尼(STI-571,IM)1998年开始应用以来,众多的临床试验已证实其确切的疗效,目前伊马替尼已取代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CML一线治疗的金标准,其临床监测、疗效评价亦已有公认的标准,但仍存在因副作用无法耐受、原发或继发耐药、无法治愈CML等问题。二代TKI(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可使约40%伊马替尼耐药患者获得CCyR,且耐受良好,而作为一线治疗已证实较伊马替尼具有更高的CCyR,但是否可最终转化为更高的存活率而取代IM作为一线治疗尚无定论。各种具有新的作用机制或可克服一代、二代药物耐药的TKI也在不断的研制、临床试验之中。目前尚无证据TKI可治愈CML,作为公认可治愈CML的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虽已不作为一线手段常规应用,但在很多特定的情况下仍具有适应症。本文将就上述观点进行阐述探讨。
  • 摘要:血管性血友病(VWD)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虽临床表现有显著不同,但都与血液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质量异常及由其介导的止血功能异常有关。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VWF介导的血小板粘附功能降低导致VWD;而血浆出现超大分子VWF多聚体、与血小板结合能力异常增强,引起在广泛微血管内血小板血栓形成导致TTP。因而体内VWF功能的调节对维持体内止血平衡极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对VWF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对VWF异常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也已将VWF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环节作为研发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靶点。本文将在介绍VWF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详细讨论VWD和TTP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