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语(福佬话)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40篇,会议文献有137篇,学位文献有148篇等,闽语(福佬话)的主要作者有邓享璋、蔡国妹、陈曼君,闽语(福佬话)的主要机构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泉州师范学院、三明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福建省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方言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从保护畲乡文化多样性...
2.[期刊]
摘要: 为搞清仙游话的系属,梳理莆仙话形成的相关研究,介绍仙游话中古浊去字例外读阴去的现象,分析这些例外的来源及其形成方式,认为在语言接触当中,调类不易发生借用,比声...
3.[期刊]
摘要: 福州话连读变调域的构建机制分析对汉语句法-音系互动关系研究具有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变调域的构建体现了形态-句法因素、韵律结构要求和变调规则之间复杂的交互作...
4.[期刊]
摘要: 明嘉靖本《荔镜记》中的“力”字处置式是明代闽南地区最主要的处置式类型。“力”字是兼表“捉捕”义和“拿取”义的借字。与中古汉语处置式相比,其语法演变排列链条呈现...
5.[期刊]
摘要: 止摄开口字在厦门方言中有八类音读,其中部分读法所反映的音类分合关系超出《切韵》体系之外,它们的来源分别是青徐方音(歌麻支同读、脂微相混)和古江东吴语(支脂有别...
6.[期刊]
摘要: 针对莆仙地区年轻群体对本土语言日渐陌生化的现状,提出将网络表情符号作为承载莆仙方言的新媒介,以激发年轻群体对本土语言的兴趣,提高年轻群体对莆仙方言的认知水平和...
7.[期刊]
摘要: 儋州方言的“着”兼具必要类道义情态功能和必然性认识情态功能。必要类道义情态用法源于“用、需要”义动词,必然性认识情态功能则来自义务情态功能的扩展和重新分析。跨...
8.[期刊]
摘要: 根据1888年英国长老会卓威廉编写的清末潮州白话《旧约创世纪全书》以及清末张世珍的《潮声十五音》(1913)所反映的韵母系统,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创建数据...
9.[期刊]
摘要: 以福建省尤溪县的城关、厚丰、洋中、汤川、中仙、新阳和街面7种方言为例,描写尤溪县内闽方言的语法范畴——体和貌。尤溪县内闽方言的语法范畴,在体方面包括完成体、已...
10.[期刊]
摘要: 广东南澳岛的地理位置、历史原因为其方言带来极强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云澳方言是其中具有独特风貌的一种。通过对云澳方言中表陈述语气、表祈使语气、表疑问语气、...
11.[期刊]
摘要: 童谣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是我国民间文学中最古老、也是最绚丽的花朵,凝聚着流芳百代的“童子之情”,始终焕发着“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心动”的独特艺术魅力。童谣具有民...
12.[期刊]
摘要: 海南语言资源的调研和保护,意识和认知存在不足,社会参与度不够,人才缺乏,举措不够得力.语言的传承和保护,首先要让社会普遍认识到语言的资源特性和价值,形成积极的...
13.[期刊]
摘要: 闽南方言"不通"的出现早于"卜通".前者在嘉靖刊戏文里已经出现,后者始见于万历年间,随即消失,直至20世纪以后再度出现.其中的肯定词"卜"和否定词"不"不能简...
14.[期刊]
摘要: 内陆闽语范围包括今南平市的十个县市和三明市的八个县市,是明显有别于沿海闽语的两个区.内陆闽语与沿海闽语有五条重要语音差异,如来母字读s-、入声韵无塞尾;重要特...
15.[期刊]
关于当前闽南方言工作的一些思考——在"闽南方言资源保护与应用论坛"上的发言
摘要: 在语言资源得到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就方言资源的应用问题展开讨论,着重对闽南方言资源的社会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务之急首先应对横跨海峡两岸多省的闽南方言进行填空补...
16.[期刊]
摘要: 福州话是福建闽东地区的代表方言。古时入闽的多次移民浪潮向福州话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福州话的形成与发展;福建多山崎岖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福州话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原因...
17.[期刊]
摘要: “炝”是中国传统烹饪方式之一,在北方和西南地区经常使用,福建则莆仙地区使用最广。文章分析了“炝”字在莆仙地区的形音义,解释其在莆仙方言中的文白异读形式,探索其...
18.[期刊]
摘要: 闽南语歌谣中“年轻人”的称谓词具有显著的代表性特征。在话语方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包括词汇多样性和词义多样性。形式与意义的不对应是闽南方言“年轻人”称谓词模糊性的...
19.[期刊]
摘要: 海南方言中类似“粉汤”这类同素异序词十分普遍,存在于不同的海南方言之中,通行于全岛。有些同素异序词与福建闽语使用情况十分相似。本文从海南方言同素异序词出发,力...
20.[期刊]
摘要: 长泰方言是闽南方言漳州次方言的一个分支。利用内部比证的方法,通过长泰话[eu]韵一系字与省内闽南方言区漳、厦、泉三地,省外闽南语区雷州的共时比较,发现长泰音和...
1.[会议]
从Google Earth看台湾地名的特殊性——以"厝""塭""隘"为例
摘要: 地名是一地的活化石,它是层积了地理、历史、族群及语言的社会发展产物.台湾地区是个族群多元的社会,拼凑出多元类型的地名景观,本文仅以汉语的"厝""塭"及"隘"三...
2.[会议]
粤东闽语止遇二摄(m)类元音分布及相关问题研究——以潮州、澄海方言为例
摘要: 粤东潮州、澄海等地闽语止遇二摄存在一批读(m)元音音节.这些音节在19世纪的罗马字语料中并无因声母不同而存在记录差异.20世纪部分方言描写则以声母为条件,分类...
3.[会议]
摘要: 社会进步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表达个人心声内心思想的解码符号.陈元光借助唐朝文明成果用语言方式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使闽南人...
4.[会议]
摘要: 从地方学研究领域的角度看,除所涵盖的领域广泛以外,所表现出的与邻近区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尤为引人重视.往往这些差异,就成为地方学研究所涉及、触探的敏感点和切入...
5.[会议]
摘要: 闽南方言是汉语的一个重要方言.它孕育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到唐宋时期已走向成熟定型的阶段.就历史而论,从孕育形成至今,闽南方言大约只有两千来年的历史,但就其音...
6.[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印尼峇眼闽南方言的音系描写及比较,发现峇眼闽南方言在音系上具有闽南方言的混合特征:声母上更接近漳州方言,元音系统更像泉州方言,调类系统像潮州方言,调...
7.[会议]
摘要: 本文探讨台东市闽南语的四个问题:<杯稽>类的变体分布;<箴箴>类的变体分布;<刀高>类的变体分布及元音系统的变异与变化;(4)阳入原调的变异与变化。为了回答上...
8.[会议]
17世纪初语言接触下海外汉语方言(闽南语)音标的首度完成——菲律宾马尼拉《漳州语语艺》及其声调符号的建立
摘要: 本文针对《漳州语语艺》(延及《西中词典》)及其声调符号规划的时代背景、编写的时空、渊源流变,尝试进行一种广域的相关论述,从语言差异、接触和时空因缘说起,兼及《...
9.[会议]
摘要: 汉台语之间的关系迄今仍无定论,笔者认为有同源关系,别人不大相信.核心问题是如何辨认同源词跟借词,某些学者认为是同源词的例子,别人认为是借词.最近我找到了许多关...
10.[会议]
摘要: 一迈话的社会背景情况海南省三亚市的汉语方言分布具有典型的方言岛状态.往内陆纵深基本都是黎族分布地区,而在沿海地带则主要是说不同方言的汉族.三亚市的西面是海南闽...
11.[会议]
摘要: 厦门话m、n、η/三个鼻音声母的鼻化度均在90以上,大于鼻音鼻化度的临界值80.非鼻音浊音声母/l、b、g/的鼻化度均高于口音与非鼻音的临界值40、/m、n、...
12.[会议]
摘要: 本文分析香港泉州、潮阳、海丰方言常用词汇的通语化、粤语化程度,讨论其通语化、粤语化特征,探究这种演变与词频、语义、语用因素的关系.
13.[会议]
摘要: 印度尼西亚廖内省峇眼市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城市.通过分析当地华语的语音及词汇特征,并结合当地的民俗以及有关峇眼华人来源地的传说,文章认为峇眼话是源自福建泉州、...
14.[会议]
美国新泽西州的台湾移民闽南语语音的调查研究——一个台中移民家庭的调查分析
摘要: 本文关于美国之台湾移民闽南语语音的调查研究,主要调查一个移民到美国的台中漳腔闽南语家庭成员.研究问题为:(1)三代闽南语语音的比较分析:将从声、韵、调来比较该...
15.[会议]
摘要: 闽南话是汉语方言中流播最广的方言,除东南沿海外,还分布在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原先使用人口约有1500万,因与当地人交往,闽南人后裔都是多语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
16.[会议]
摘要: 吉贝屿位于澎湖县白沙乡,在白沙北方约5.5千米,是白沙乡28岛屿中除白沙岛以外,有人居住的最大岛,也是澎湖县的第六大岛,面积约3.05平方千米.目前全村还有1...
17.[会议]
摘要: 台湾闽南语在原本的移民语言基础上,漳腔、泉腔方音长期的接触竞争后,形成不漳不泉、亦漳亦泉的特色.宜兰位于台湾东北部,宜兰方言是偏漳腔的闽南语方言,被视为是台湾...
18.[会议]
马来西亚槟榔屿闽南语上声变异初探——兼论槟榔屿闽南语声调格局的存古和创新
摘要: 马来西亚槟榔屿(简称“槟城”,Pulau Pinang)的主要语言是华人所用的一种闽南语.这一种海外闽南语,大抵是闽南语漳州腔和泉州腔的混合语.它的声母较难别...
19.[会议]
摘要: 香港逾两百万闽南人及其后裔.由于早期香港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回归后实行“两文三语”(“两文”指中文、英文书写系统,“三语”指粤语、英语与汉语普通话)语言政策,闽...
20.[会议]
摘要: 本文针对汉语方言中常见的右重式连读变调,对以往常规的声学分析和标准化程序作出调整,提出一个"基调定位法",以更好提取连调的相对音高,展现连调的音系格局.本文运...
1.[学位]
摘要: 本文结合方言田野调查和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粤东闽语海丰话的语音系统进行描写和讨论。 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海丰话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过程。第二章...
2.[学位]
摘要: 卫所制度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军政制度。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海防前线,浙江沿海一带分布着很多卫所,观海卫即为其中之一。它现名观海卫镇,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的一个镇。观...
3.[学位]
摘要: 杭州市留下镇屏峰村是一个闽南语方言岛,它是浙江温州平阳的福建泉州移民再迁徙的结果。研究对象是杭州市的闽南语方言岛,选取留下镇屏峰村为主要调查点,考察在杭州话包...
4.[学位]
摘要: 本文所讨论的意态范畴(CONATIVE)是指通过尝试义动词(如试着去做某事)以外的语言手段来使小句带有尝试性的语言现象。目前,意态范畴的研究仍存较大争议。本文...
5.[学位]
摘要: 延平位于闽北地区最南端,延平洋头方言属闽语闽北片建瓯小片,与闽北方言代表方言建瓯话有较大差别。由于市区通行土官话,并与闽中片、闽东片接壤,延平洋头方言表现出边...
6.[学位]
摘要: 方言是语言学研究的宝库。作为汉语的一个重要次方言,闽南语常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闽南语研究成果不少,但量词研究尚缺乏系统性,本文以闽南方言代表点厦门话的量...
7.[学位]
摘要: 本论通过对印度尼西亚日惹市华人闽南语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印度尼西亚日惹市华人闽南语的语音情况。印度尼西亚日惹市华人离开中国很长时间了,并且跟印度尼西亚日惹市当地...
8.[学位]
摘要: 赣南闽南方言是指主要由于移民原因形成的兼具闽南方言和本地客家话的闽南方言,属于闽南方言大本营外的一个分支,以方言岛的形式分布在赣南地区的赣县、兴国、于都这三个...
9.[学位]
摘要: 赣东北地区的方言构成复杂,不仅有赣语、徽语、吴语,还有闽语。江西省玉山县紫湖闽南话属于闽语闽南片。紫湖镇是一个全境域使用闽南话的方言岛,居民的祖先大都从福建泉...
10.[学位]
摘要: 赣东北从明代至清代,一直陆续有外来移民迁入。移民当中,闽籍移民是最主要的一支,而闽籍移民中又以闽南移民为最多。他们散居各地,从而形成了众多的闽南方言岛。玉山县...
11.[学位]
摘要: 在语言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对濒危方言的研究无疑是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本文选取江西省德兴市龙头山乡,被当地人称为福建话的濒危方言进行描写研究,最终确定其...
12.[学位]
摘要: 福州方言属于闽东方言侯官片,拥有完整的成对相配的松紧韵母。本文主要采用声学实验与生理实验的方法研究福州方言松紧韵母的声学表现及生理特征,并与音系学相结合重拟福...
13.[学位]
摘要: 长来话是分布在乐昌市长来镇的一种土话,这种土话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反映了当地人使用土话交流的语法面貌。本文以广东省乐昌市长来镇土话句式为研究对象,借鉴当前普通...
14.[学位]
摘要: 作为一种在海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力的跨境方言,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们对闽南方言的研究热情就未曾减弱。近年来,随着国内对语言资源的日益重视,陆续实施了“中国语言资源有...
15.[学位]
摘要: 本文以四个壮语方言点(东兰、贵港、田阳、崇左)和六个汉语方言点(隆安、扶绥、南宁、桂平、博白、贺州)的分类词为研究对象,以Aikhenvald(2000)对分...
16.[学位]
摘要: 本课题主要以广西南北壮语5个方言点(南部:靖西、田阳;北部:武鸣、东兰、贵港)的不定代形式为研究对象。一般而言,语言中的不定代形式都是成系列出现的,壮语中所见...
17.[学位]
摘要: 明末清初,福建漳州闽语人迁移到广西平南上渡六凤村,形成一个闽南方言岛。方言岛中的人都是双语言使用者,既会说闽南语,也会说平南白话。本文尝试从语音方面着手,将平...
18.[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对潮汕方言书面化文献资料及现实语料的研究与分析,探讨了潮汕方言语气范畴的特点及其表达形式,并对分布于句首与句中的语气词进行话语标记功能的研究与论证。<...
19.[学位]
摘要: 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是一个粤、客、闽语共存的多方言地区。鳌头镇位于茂南区西南部,西邻吴川县,东连袂花镇,东南接电白县;袂花镇位于茂南区南面,北部接高山镇,...
20.[学位]
摘要:
语码转换是社会交际的重要现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民通常会选择不同的语码并遵循不同的社会准则来实现各自不同的交际目的。
Gumperz(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