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371篇,会议文献有175篇,学位文献有1818篇等,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主要作者有冯广艺、周文娟、杨亦鸣,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主要机构有中央民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朴学兴盛对乾嘉时期及后来的书法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朴学学者对金石碑版的搜罗、研究与艺术实践为篆书、隶书的复兴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金石碑刻逐步与墨迹本一样成为...
2.[期刊]
摘要: 科研型语言实验室是实施语言实验的专业场所,目前在名称、学科归属、功能、建设标准等方面均缺乏研究。为更好地建设利用多学科和跨学科方法研究人类语言的实验室,通过归...
3.[期刊]
摘要: [目的/意义]旨在为治理网络谣言提供实践思路。[方法/过程]以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谣言为例,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下从描写、理解和阐释三个层面研究网络谣言的语言...
4.[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且对法律外语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法律俄语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对于...
5.[期刊]
拜登政府能源话语的国家意识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摘要: 近年来,能源已成为国内外舆论场持续关注的热点。能源话语承载意识形态、权势关系以及话语权争夺的竞争与较量,研究美国能源话语可以为进一步解读美国能源政策、应对美国...
6.[期刊]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环保公示语的逻辑关系--以合肥市环保公示语为例
摘要: 分析环保公示语的逻辑关系,探讨各种逻辑关系所蕴含的生态意识,旨在帮助人们增强生态意识,改善生态行为。此研究基于何伟、程铭拓展的逻辑关系系统,分析了合肥市环保公...
7.[期刊]
及物性视角下官媒生态话语分析——以《人民日报》“发现风景”为例
摘要: 2020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发现风景”的文章。研究从及物性系统视角出发,用自然生态观对文章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探究及物性在突出生态思想中的...
8.[期刊]
摘要: 正名理论的逻辑语言文法与政治伦理解释的两端分歧在深层结构内部隐藏着语言符号与政治建构的同一。语言符号与政治建构之间存在着一种耦合关系:语言符号本身具有一定的权...
9.[期刊]
国际二语加工研究前沿与趋势可视化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
摘要: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来源,共选取2008—2021年1691篇有效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采用文献共被引、聚类...
10.[期刊]
摘要: 当前对商务英语语篇阅读技巧与策略的探讨呈多样化、多视角化、散论化特点,缺乏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难以解决语篇语义识解的具体操作问题...
11.[期刊]
摘要: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认知语言学和中医学的科学性提出质疑,甚至称它们为伪科学。通过比较两者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可以发现两者都有体验哲学和经验主义的哲学基础,都采...
12.[期刊]
摘要: 目前国内基于ERPs的汉语语言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展示了ERPs理论在研究语言的本质、汉语的特征及语言的应用等领域的广阔前景。新时代,...
13.[期刊]
摘要: 回溯启蒙的谱系,智能语言不等于图灵式的直观技术现象,而是渗透于现代性内核中的本真,其初始阐释者乃是用生命语词描绘机械装置的霍布斯。在霍布斯眼中,悬临于智能之上...
14.[期刊]
摘要: 孔子学院不仅是一个语言教育机构,也是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平台。在符号叙述学相关理论观照下,通过对以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为代表的孔子学院网络化传播过程...
15.[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为了改善老年人的语言能力,维护老年人的脑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实验法探索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对因增龄问题带来的语蚀与语障表层现象下神经系...
16.[期刊]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发挥语言经济效能路径的再探讨——基于西藏林芝市M县的个案研究
摘要: 语言能力是重要的人力资本,语言经济效能是语言的重要社会效能,语言扶贫工作作为中国贫困治理体系的有机构成,在国家脱贫攻坚的重要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
17.[期刊]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语言服务需求日益凸显,本文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老龄语言服务体系,依据老年语言学理论,梳理国内外老年语言学研究和老龄语言...
18.[期刊]
摘要: 语言景观治理是推进城市治理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社会语言学议题。采用文本分析法,结合既有研究探讨的语言景观现存问题,从立法、监管及执行三个层面,对《中华人民共和...
19.[期刊]
摘要: [研究目的]试图厘清生物科学话语权建构与高校智库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为提升我国高校智库生物科学话语权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方法]以象征互动论为理论基础,以美国典...
1.[会议]
摘要: 全球化、西方化和现代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多语学习.由于人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球村",社会个体不再将彼此视作陌生人.出于沟通交流的需要,人们对多种语言的学习越来...
2.[会议]
摘要: 根据历史、人文主义以及社会正义角度的道义因素来判断,应投入时间和金钱来复兴那些消亡的、灭绝的、冬眠的、沉睡的美以及根本就不再有人讲的、已经消亡的语言.这些道义...
3.[会议]
语言功能的现代阐释:跨文明对话,填平鸿沟,构建新人文主义——在世界语言大会全体会议上的演讲
摘要: 目前的情况是,双方乃至多方交往的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商品、古迹、景致和食品,意欲了解他者人文、信仰和伦理的不多。出现这种情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是一个物质第一、...
4.[会议]
维吾尔语形态复杂词汇的神经表征和处理机制研究——以心理语言学研究结论为证据
摘要: 本文通过心理语言学的词汇判断实验范式来研究维吾尔语屈折词和派生词在大脑心理词典中的表征及存储形式.实验一是维吾尔语屈折词的表征及加工研究,实验二为维吾尔语派生...
5.[会议]
摘要: 人脑究竟能否掌握新的语言规则,这是语言学习研究领域一直争议的问题.习得年龄、输入量和相似性,哪个才是影响语言规则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本研究...
6.[会议]
摘要: 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先行性、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第一,孔子学院从事汉语教学,开展中外教育、中外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语言及职业技能培训...
7.[会议]
摘要: 跨语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认知技术的发展将对语言服务行业带来巨大影响.跨语言大数据将打破语言壁垒,大大提升科研能力和认知范围.机器学习技术在机器翻译上的应用也赋予...
8.[会议]
摘要: 本文探讨“语言科技与人类福祉”这一既富于现实感又富于前瞻性,内涵丰富、宏大而深远的主题.作为“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与展会交相辉...
9.[会议]
摘要: 本文探讨“语言科技与人类福祉”这一重要主题,并出席首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在此,笔者谨代表中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
10.[会议]
如何成为“一个”原初的审美经验(提纲)——从历史本体论、先验反思论、意识现象学走向系谱式的语言现象学分析
摘要: 审美经验是一个颇有历史和讨论深度的话题,审美之美如何审出来,审美是一种现象学的本质直观还是一种先验结构,这都是迷人的话题.这里将从审美之历史视野的观照,通过先...
11.[会议]
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统一国家,众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呈现中国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形成了语言同社会、语言自身内部、不同的语言之间等等多种维度的复杂关...
12.[会议]
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任何一种民族语言、方言都与特定地域的族群密切相关,承载了一个族群独特的文化.语言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
13.[会议]
摘要: 香格里拉市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对当地语言景观调查研究发现:当地以多语景观为主,汉语、藏语、英语在标牌中的使用率位列前三,其他民族语言很少出现.不同区域...
14.[会议]
摘要: 一概念辨析: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1.学术研究学术界长期以来习惯于将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割裂有时甚至对立起来.这种惯性使得学术评价、成果评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学...
15.[会议]
摘要: 言语社区多语能力研究正在吸引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澳门为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析澳门言语社区的多语能力并探讨不同层次多语能力研究的优势和不足。言...
16.[会议]
摘要: 地处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在两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往交流的文化互动.上古、中古主要是中国文化传播给朝鲜半岛和日本四岛,上古是汉字的传入,...
17.[会议]
摘要: 语言能力研究及其提升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科学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究竟什么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性质是什么,其组织构成是什么,是目前进行语言...
18.[会议]
摘要: 语义整合是将细小的语义单元整合成更大的、连贯表征的加工过程,是语言理解的核心成分.在一系列研究中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了左侧额下回参与句子语义整合的机...
19.[会议]
摘要: 双语者一个最显著的能力就是能够驾驭两种语言,根据语境需要选择目标语,同时抑制非目标语的干扰.对双语者而言,双语绝不是两种语言的简单相加,娴熟而高效地驾驭两种语...
20.[会议]
摘要: 语言是国家和民族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民族和国家的烙印,而这种烙印的存在使语言拥有高低优劣之分,从全球中英文大热的现象便可观察到世界语言的流行...
1.[学位]
摘要: 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是有经济价值的资源,语言服务是开发语言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目前关于语言服务的研究大多为定性研究,缺乏实践探索,社会各界对于行业语言服务的认...
2.[学位]
摘要: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Saussure,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开创的结构语...
3.[学位]
摘要: 近几年,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特别是以QQ、微信、微博、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更快捷、更丰富的信息。但社交媒体在发展的同时...
4.[学位]
摘要: 国内外对虚构对象和虚构话语的研究方兴未艾,值得进一步梳理、总结和探究。这篇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充分总结前人对虚构对象和虚构话语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解。...
5.[学位]
初级、中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师话语特点对比分析——以安徽大学为例
摘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话语既是教师组织教学、管理课堂的工具又是学生所学习的目的语,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目的语输入,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教师话语组织教学与提供目的...
6.[学位]
摘要: 汉语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变数的教学过程。由于背景文化的多样性,学生个性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会在汉语课堂中进行碰撞融合。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课上经常会...
7.[学位]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日益频繁。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语言、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
8.[学位]
摘要: 体态语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在现今的教学活动中并不少见。课堂有效运用体态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起到活跃课堂、...
9.[学位]
巴基斯坦留学生在兰州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以兰州地区大学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文化魅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影响下,留学生对于中国的认知也更加全面。这些...
10.[学位]
摘要: 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对外贸易发达,频繁的中外贸易形成了义乌丰富多样的语言格局。本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语言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
11.[学位]
摘要: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尽管新型城镇化的成就不容否定,但也不应忽视城镇化进程产...
12.[学位]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政治、科技及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贸易往来愈来愈频繁,作为连接世界各国人民的语言服务提供商异军突起。同时,信息技术、互...
13.[学位]
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活动也与日俱增。但因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各种文化上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障碍导致交际失败的现象...
14.[学位]
摘要: 本研究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考察了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六位多语学习者二语和三语写作(以复杂性、准确性、流利性为出...
15.[学位]
摘要: 语言本身就是服务于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只要有应用到语言的地方便会有相应的语言服务,因此进行语言服务研究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本文深入研究我省当前语言服...
16.[学位]
摘要: 地名是用来指称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专有名词的一种,它蕴藏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焦点在于探索语言变异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语言受社会...
17.[学位]
摘要: 本文以《论语》为语料,以“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哲学角度,基于戴维森解释理论三角测量模式去解读“仁”。按照现代语言哲学研究的基本路径重新考察中国传统哲学经...
18.[学位]
摘要: 广告的存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信息,更引导和刺激着消费。化妆品产业是一个先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化妆品广告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广告业的...
19.[学位]
摘要: 观念是当今文化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与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语言学中的观念被看作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是文化的浓缩和结晶。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观念分析...
20.[学位]
摘要: 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语言服务是开发语言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对语言服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理论研究,缺少实践探索;社会对认为行业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