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0篇,会议文献有13篇,学位文献有18篇等,经文的主要作者有王承文、刘屹、刘祖国,经文的主要机构有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道教在上千年的傳播過程中,不斷有後代道士或學者爲前代經書作注,這些道經故訓材料也是俗語詞研究的重要語料,值得深入發掘。1985年,郭在貽《俗語詞研究概述》一文...
2.[期刊]
摘要: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研究》的优秀结项成果,入选201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8年3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国际道教...
3.[期刊]
摘要: 《云笈七籖》乃北宋张房君辑录《大宋天宫宝藏》的精华内容所成,在丰富道教典籍和推动道教发展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中构建神仙体系、论证宇宙起源,还包含了大量的道...
4.[期刊]
摘要: 书籍校勘工作的出现产生于文字复制的出现之后,致力于更加准确进行书籍文字的复制。书籍校勘的历史源远流长,按照校勘工作主体的主流变化,可将校勘工作的历史划分为三个...
5.[期刊]
摘要: 一、引言敦煌本陸修静《靈寶經目》將古靈寶經劃分爲"元始舊經"和"新經"兩部分。國内外研究者一般都認爲,由於數部"新經"中多次引述"元始舊經"的經題及相關内容,...
6.[期刊]
摘要: 《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等汉代三大《老子注》都对《老子》中的“自然”概念作了诠释。《老子指归》从本体论和生成论层面均突出了“自然”的重要性...
7.[期刊]
摘要: 道教作爲中國本土宗教,其發展與傳播的歷史,向來備受學者關注。隨著敦煌吐魯番地區出土文獻不斷刊佈,中古時期該地區的道教傳播問題,也日益得到重視。吐魯番地區出土的...
8.[期刊]
摘要: 灵宝道教虽以大乘道教自居,但是古灵宝经里的“大乘”观念却不是佛典里“大乘”观念的简单移植.灵宝道教的“大乘”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自家传统根基.在中国语境里,关于...
9.[期刊]
摘要: 《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提出的“太平均”的社会理想也许是该书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美好概念。本文将从经济的角度解释《太平经》中的平均主义...
10.[期刊]
摘要: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重要的经典。它认为天下财物乃“中和之有”,应当周穷救急,提出“承负说”,宣扬善恶报应,并提出了“致太平”的慈善伦理理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
11.[期刊]
摘要: 五行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各种典籍叙述五行的顺序多种多样.通过全面梳理《中华道藏》三洞真经里的五行顺序,发现存在八种主要的五行顺序.通过从数量和...
12.[期刊]
摘要: 走过爷爷诉说的三洞桥心中激越无比自豪一洞映日月波光一洞荡童趣歌谣一洞装风霜岁月千年历史丰满了茶马古道商贾过客人来人往留下多少故事感慨不老三洞桥啊如彩虹托起山里...
13.[期刊]
摘要: 唐末五代著名"道门领袖"杜光庭在天复元年(901年)作《道德真经广圣义》,以唐玄宗《道德经》注疏的"圣义"而发挥己意.《广圣义》体例为经、注、疏、义,即《老子...
14.[期刊]
摘要: 《文昌延嗣经》是文昌信仰重要经典《文昌应化元皇大道真君说注生延嗣妙应真经》的简称,其中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延嗣生育思想。《文昌延嗣经》秉持了“道生万物”的生命哲学...
15.[期刊]
摘要: 伴随着瑶族历史上的不断迁徙,瑶族宗教文书从中国南方流传至东南亚,并进而流传到欧美.流传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的瑶族宗教文书有不少是源自中国云南、广西及东南亚诸...
16.[期刊]
摘要: Bhaisajyaguru Sutra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However, it is considered by some...
17.[期刊]
摘要: 传统的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也可指"五气"、"五常"等.根据道经,"五气"或"五炁"拥有不同的光、色属性,并可溯源至"始元玄"之"三炁",继而溯源至最...
18.[期刊]
摘要: 敦煌莫高窟中出土大量敦煌写经,写经年代跨度由六朝至宋。真、草、隶、篆四体皆有,大部分文书气韵古朴,笔调细致精炼。在所有敦煌写经中,部分写本习字样式与常规的敦煌...
19.[期刊]
摘要: 华山高隐陈抟(872-989)早年儒服,壮岁慕道,晚年入道,唯一不变的是对《易》的爱好。陈抟的《易》学受《周易》经传、《易纬》的影响,除了有对儒学自身的发掘,...
20.[期刊]
摘要: 【摘要】刘宋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在此之前,由于魏晋时期道教被民间作为号召起义的工具,故刘宋前期统治者对其严加防范,且由于佛教的发展,更是使道教面临极...
1.[会议]
摘要: 道教的内丹功法起源于古代的行气、导引、辟谷等术,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修练内丹功是道教徒达到成仙得道的唯一途径.武当之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根据...
2.[会议]
從敦煌写卷《洞玄靈寶自然齋戒威儀經》淺析道教科儀與戒律的關係
摘要: 科仪和戒律,是道教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在定义上很好区分,所管辖的范围界限也很明显.但是在道教经文描述的实际的受戒、行仪过程中,科仪和戒律却难以用定义去区...
3.[会议]
摘要: 本文结合宗教学的内容,对道经中的“伏连”、“执对”、“注讼”等三个词语,进行了考释.道经语言的研究一直为学界忽略,相关的成果比较少,有大批的疑难词和新词有待发...
4.[会议]
摘要: 唐代经学衰微,经学对文章之学的影响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唐代经学自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唐代每一次文章变革思潮都是经学思想高涨的产物。《五经正义》等...
5.[会议]
摘要: 《太平经》是东汉时期中国道教的一部原始经典,其内容以天师与真人对话的形式,阐述了天道自然的规律,其目的是内以修身,外以治国,以达到天下太平的和谐气象.《太平经...
6.[会议]
摘要: 颂是道教文献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文体,道教文献中的颂可分为三类:道经中颂、用于解经的颂以及道教科仪中的颂.这三类颂各有不同的特征.除第二类外,其他两类与偈、赞存在...
7.[会议]
啟善消災與文體表達——對道教經典《玉皇洪慈經》的内涵與形式的解剖
摘要: 《玉皇洪慈经》是一本产生於清代的道教经典,它有兼顾三教的特性,而劝导世人启善消灾。把它纳入文体学的视野之中,本文从探讨此经以下几个侧面:第一,作由:依托神仙而...
8.[会议]
摘要: 本文尽可能先从已有一定研究基础,或是作者自己对其年代有过深入考虑的几种道教资料入手,希望以这些六朝道经中的西王母资料为基础,再旁及其它一些不太容易定年的资料,...
9.[会议]
摘要: 敦煌道经的发现,对于探讨敦煌历史文化、道教历史、中西交通史及多种宗教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价值。结合敦煌相关文献,简要论述道教融摄外来文化及中国本土文化的相关...
10.[会议]
摘要: 隋唐之际老子《道德经》之注,仅有佚文留存至今者,为刘进喜与车惠弼、蔡子晃等,是成玄英的同时代人而略早.这三位活跃于隋唐之际的道教理论家以其强烈的逻辑思辩的追求...
11.[会议]
摘要: 《心经》与《道德经》虽分属于佛教和道教,但两部经典的义理却有一些相通处,本文就两部经典的经文本身之义理进行了一点比对,发现确有可深入比较研究的价值,比如本文提...
12.[会议]
摘要: 本文引用《太上感应篇》中关于“心”的论述,体现出了道教中对于心性的思想理论,对理解佛法中“心”的思想起到启示作用。
13.[会议]
摘要: 本文引用《老子》中关于心的论述,探讨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对于“心”的感悟,从而起到对佛法中关于心性的启迪。
1.[学位]
摘要: 《周氏冥通记》与《真诰》都是由齐梁时期茅山道士陶弘景编辑、整理而成的道教文献,成书年代、作品内容接近,但《真诰》从真授部分写作到陶弘景最后整理成书时间跨度一百...
2.[学位]
摘要: 上清经是道教三洞经书之一洞真部的主要经典。而古上清经指的则是六朝时期出世的上清经。本文将考察的对象限定在东晋中期至刘宋年间的古上清经,对刘宋陆修静之前古上清经...
3.[学位]
摘要: 西夏文《悲华经》是一部译自汉文佛典的佛教文献,这部佛经是在西夏惠宗时期(1068-1086年)由国师白智光主持完成的众多译作之一,后经仁宗朝(1140-119...
4.[学位]
摘要: 二十世纪初,以科兹洛夫为首的俄国探险队在黑水城遗址(现位于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掘走了大量文物、文献,其中,绝大多数为西夏文佛经。虽然西夏文是一种“死文字”,但...
5.[学位]
摘要: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是道教中重要的科仪文献,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包含了大量道教科仪文体,这些文体呈现出显著的文学特色。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包含...
6.[学位]
摘要: 本文对《海空智藏经》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海空智藏经》产生的学术文化背景。《海空智藏经》产生于初唐时期,此时文化氛围比较宽...
7.[学位]
摘要: 《太平经》是道教早期经典,包含有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书中大量的论述均围绕劝善戒恶这一主题而展开,针对人们畏天祈福等心理特性来强化道德教育的穿透力。 本文...
8.[学位]
摘要: 《太平经》是道教的重要原典之一,它继承与发挥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同时汲取与吸收汉儒学说。《太平经》思想是对汉代思想的一大反思,它所倡导的太平世界,是道教社会理想...
9.[学位]
摘要: 崆峒山道教由来已久。碑刻是平凉地区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碑刻主要包含碣、碑、画像石题记、摩崖、建筑类石刻题字等。平凉地区道教碑刻数量可观,历史悠久。平凉地区...
10.[学位]
摘要: 敦煌文书《洞渊神咒经》是迄今所见最早冠以“洞渊”之名的道经。《道藏》本《太上洞渊神咒经》存20卷,敦煌本《洞渊神咒经》所存经文系《道藏》本前10卷,另有2件为...
11.[学位]
摘要: 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距离今天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之久,但是其中的积极思想在今天仍有研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我们借鉴学习的标本。本文仅从《太平经》的家族伦理...
12.[学位]
摘要: 《太平经》成书于东汉末年,是道教经典作品。书中讲阴阳五行、神仙鬼怪、符录咒语、政治伦常、忠孝仁义、周穷救急等,内容庞杂,观点不一。《太平经》作者非一,都是下层...
13.[学位]
摘要: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一本经典。它创建了道教神学的理论框架。第一,《太平经》构造了一套完整的世界图景。上有神仙天庭下有鬼魂地府中间是人类世界。在上界天庭中神仙...
14.[学位]
摘要: 《太平经》是我国道教早期的经典,成书于东汉安帝、顺帝时期,原书一百七十卷,是研究东汉晚期中国宗教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也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典籍。《太平经》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