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6-04-13

主办单位:中国佛教学会

会议文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当今世界局势的深刻洞察,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关于世界发展的正确主张,是中国政府对内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延展,是我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升华和高度概括,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和平发展,对外部环境的基本诉求。和平发展的中国,期盼着和谐共生的世界。和谐安宁的世界,必然欢迎和平崛起的中国。
  • 摘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但主流之外暗流汹涌,波诡浪急。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冲突,正在挑战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和谐世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对佛教而言,“从心开始”则是途径、方法。实现“和谐世界”需要内外兼修,内有不和之因,外结不和之果。问题在于我们的心灵被无明所遮蔽,不能看清自我和世界的本质。而心灵是转换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枢纽。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佛教以追求圆满和谐为指归,有着深刻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可以为推进“双和模式”作出独特的贡献。
  • 摘要:千年之交,各国的宗教领袖聚会联合国,试图通过宗教的影响来促进世界和平,这无疑是人们美好的 期盼,但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当今世界,宗教对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 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并不安宁。许多热点问题的台前幕后,均同宗教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有的冲突直接因宗教问题引发,有的冲突又因宗教因素而加剧、扩大,变得扑朔迷离。本文论述了以佛陀提倡的宽容、平等、慈悲思想是世界各国应遵守的和平主义的基本原则。解决好国际争端需要各个国家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参与。我们反对以武力的手段解决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因为以武力对付武力,以恶制恶并非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战争与武力只能产生新的矛盾和新的仇恨。我们希望,人类以宽容和理解取代人类之间的对抗。
  • 摘要:社会存在的价值,在提供人民自在、快乐、幸福的生活为目的,如果社会能够提供物质满足,与心灵 建设平衡的发展,如此做,即为国家得以永续经营的最大保证。当伟大人民正每日默默耕耘,使国家迈 入富强大道之时,紧接着,就是发扬社会责任的开始。社会责任的意义,在于众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文明发展。学佛就是先把人做好。信佛求福、求财、祈求平安本身并没有错这是人的本能,但求的是福德与智慧的无漏财、以无量、无住法财作为功德究竟。除了自己的快乐外,还要帮助众生得到自在、快乐、幸福,这就是学佛者的社会责任。
  • 摘要:当今世界,从个人身心的不和谐,意识形态间的不和谐,到人与环境的不和谐。为了离苦得乐,人们正迫切呼唤和谐,渴求和平与发展。应该肯定,世界的整体是和谐的。和谐是一切内在的本性,是觉知,它需要我们向内去寻找,在自心中去发现。缘起法是佛教的精髓,佛陀大智慧深观一切苦的根本是无明。解决世界当下的不和谐苦,取决于我们能否善用佛陀的智慧。
  • 摘要: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21世纪的大趋势。自前苏联(USSR)解体以后,全球局势就已经明显地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对抗,转型而为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所论述的东西方宗教文明的对抗。顺此一义而言,佛教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找到自己的明确定位,并且发挥佛教的中道智慧,化解东西方的宗教对抗,为世界和平奠定更稳固的基础,这是全球佛教领袖们所面临的严肃挑战,也是佛教未来全球化开展的重大契机。佛教是一个主张和平而反对暴力的宗教,是一个主张中道包容而没有对立极端的宗教。这样的宗教,正是化解东西方宗教对抗最好的调解者。凝聚佛教中道智慧,为全球“和平共生”,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 摘要:“世界佛教论坛”由中国佛教界倡议发起,旨在为世界佛教徒,提供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 话平台。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 教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我感到这一议题对当今世界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儒家音乐专著《乐记》中曾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音乐产生于人心,是人内心情感的表达。
  • 摘要:环境和生态问题即绿色文明已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而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思想,提出了放生护生、与动物和平相处的理念,对维护生态平衡倡导绿色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阐述了佛教与绿色文明的关系,论证了只有这三种关系的稳定和谐,才能将我们的地球建设成为真正的人间净土。
  • 摘要:如今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正如与会大德们所言及,文明的发展,其实就是善恶两端同时俱进,光明与阴暗同在的一种共存局面,如何抑恶扬善、增加光明,减少阴暗,是佛教徒两千年来一直着力的重心所在。佛教称“世间苦”,但佛法修行实践者又肩负着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这一神圣使命。为了实践这一使命,本文强化佛教有关业力、依报、正报理论的研究和阐述。
  • 摘要:佛教徒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努力加深探究佛法宗旨,并遵循佛法宗旨,将其贯穿于日常行持。要留心自顾脚下,严于律己,唯此方能不断地觉悟灵性,才能脚踏实地地前进。本文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六方面做出具体论述。
  • 摘要:本文尝试从佛法的角度,初步探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如何运用佛法协助现代人舒解压力,消融 烦恼,进而探索生命意义,寻求安心之道,虽然缘起是在非营利机构的管理中使用,但对包含宗教师在内的广大社会民众,应该具有相同的参考价值。
  • 摘要:佛法观点下的生命伦理议题研究,必须先完整地理解“生命”的定义与内涵、定位与特性,这才能在分类之中,坚定而无所动摇地将动物纳入“生命伦理”的道德考虑之中,并沿用生命伦理学中业已获得共识的道德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仁爱原则、公正原则)在动物的身上。中道哲学,是依情境考虑以照顾到个别差异的方法论,但还是必须在“众生平等”的基本认知之下,依“护生”的前提以为之。绝不可美其名为“尊重多元”,以文化特性或个人品味的差异为借口,而将残害众生的行为,加以正当化或合理化。
  • 摘要:“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主题反映了全世界广大佛教徒乃至全人 类共同的愿望和理想,因为现实世界并不太和平,甚至有一点混乱,人心动荡,由此带来的烦恼与苦难更是层出不穷。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以净化人心、改造人心是佛教的所长。佛教徒在这样的时机下应顺 应时代演变之所需,满足众生心灵之所愿,挺身而出,担负起社会的责任,不辱使命,为创造和谐世界环境,让众生内心喜悦、安定而竭尽全力,尽己所能。
  • 摘要:本文论述了佛教的团结合作,要从教育、文化、慈善三方面做起。对“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而言,是绝对正确的。心是万善之本,亦为诸恶之门,如人人心能向善,一善一切善,世界定可和平,国运定可昌隆,佛法定可兴盛。
  • 摘要:佛教认为,世间一般的人都有严重的我法执着和深重的烦恼,而烦恼中又以贪欲为第一。有了严重的贪欲,就会出现家庭矛盾、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和世界战争。《中阿含经》说:“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姐妹、亲族展转共诤。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如何才能去掉以贪欲为主的种种烦恼呢?只有依于佛教所讲的慈悲平等的人生智慧,才能去掉烦恼。无有烦恼的世界,才是和平的世界,和谐的社会,幸福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也就是佛教所讲的人间净土,极乐世界。由此说明,用佛教慈悲平等理念,构建和平和谐的人类社会,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 摘要:世界和平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传统精神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二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如何克服障碍实现世界和平呢?——问题本身就是答案:“世界”必由“和、平”而致“和平”。因为,“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表达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诉求;“界”,指上下十方,表达了人类多元共存的诉求;“和”,指生命内在的和谐,表达了生命尊严和自由的理性;“平”,指客观体制的公平,表达民主法制的理性。世界欲求和平,必由“和、平”这两大理性来实现。
  • 摘要:本文从“和”与“谐”两个方面分析了佛教的和谐观,指出佛教的“和”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有情众生的“平等和报恩”和对无情众生“自律和珍惜”两个主要方面。佛教的“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提倡“中道”正观与正行,反对任何偏激的思想和行为之上。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佛教的和谐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可以以佛教的“六和敬”推进社会和谐、以佛教的“慈悲心”推进人格和谐、以佛教的“报恩心”推进道德和谐这三个主要方面。
  • 摘要:印度佛教心性论的理论架构是与佛教缘起论、业报论、解脱论紧密相连的。本文从小乘佛教的心性说,大乘佛教如来成长系的“一性皆成”说,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五性各别”说,如来藏说与阿赖耶识说的调和四个方面介绍了印度佛教思想的历史演进。
  • 摘要:本文以印度尼西亚佛教总会总主席邹丽英在印尼佛教总会上的发言,体现了佛教对国家社会所履行的使命与责任。
  • 摘要:本文引用《老子》中关于心的论述,探讨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对于“心”的感悟,从而起到对佛法中关于心性的启迪。
  • 摘要:本文引用道家几篇经典著作中对于性的论述,体现了道教中关于心性的解读,为理解佛法中关于心性的理解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引用了大珠慧海禅师锁著《顿悟入道要门论》中的关于论心的经典对话,讨论了佛法中的关于心的培养方法。
  • 摘要:本文引用了弘忍禅师的著做《最上乘论》中的关于论心的经典对话,讨论了佛法中的关于心的修养及培养的方法。
  • 摘要:本文引用了佛经中的经典论据,以论述华严宗的“心”自性清净圆明说,从而更加融汇贯通的理解佛法中关于心性的论述。
  • 摘要:本文以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态度及发展道路。
  • 摘要:本文引用圣辉法师在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发布词,阐明了佛教的理论思想,社会作用,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 摘要:本文引用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演讲,介绍了中国文化,政治态度以及对中法关系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 摘要:本文以叶小文会长应泰国副总理邀请在泰国曼谷“联合国卫塞日国际佛教大会”上发表德致辞,传达了中国佛教界致力于世界和平的信息,也使人看到了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与坚持和平发展的诚意。
  • 摘要:本文以叶小文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三次理事会上的讲话为中心,详细介绍了其对世界佛教论坛的筹办所提的三点意见:1、世界佛教论坛因缘具足,呼之欲出,2、深入宣传和认真阐发“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3、办好论坛,从我开始,团结和谐,看我中国。
  • 摘要:叶小文,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本文根据他在香港佛教界茶叙会上的发言,主要介绍他对构建世界佛教论坛的建议:1、论坛首先应该是充满佛教特色的,2、论坛应该是开放、平等、团结、包容的,3、论坛应该是务实的、入世的。
  • 摘要:本文引用道家几篇经典著作中对于性的论述,体现了道教中关于心性的解读,为理解佛法中关于心性的理解提供借鉴。
  • 摘要:本文引用《荀子》中关于“心”的论述,体现出了儒家对于心性的哲学思想,对理解佛法中“心”的思想起到启示作用。
  • 摘要:本文引用隋抄天台宗天台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揭示了佛法中对于心性的理论思想,为探讨心性论做出了启示。
  • 摘要:本文引用藏地祖师龙钦巴尊者的经典论典《实相宝藏论本颂》中关于“心”的经言祖语,揭示了佛法中关于心性的理解。
  • 摘要:本文引用了《大正藏》中的经典论述,辩证的认识了三论、唯识和密宗的心性论,为更好的佛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系统的探讨了佛学思想,佛教各派别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佛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共创和平的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
  • 摘要:本文以老挝佛教代表团代表维集辛哈腊的发言,了解了老挝的佛学工作,佛教发展,为建设更好的世界环境作出了贡献。
  • 摘要:本文以云山法师的发言,系统的了解了佛教同体慈悲思想,传播佛法是需注意的事项,及和平发展之路实现世界和平。
  • 摘要:本文系统的研究了禅宗在中国佛教的地位,不同禅宗派系的禅文化,理论思想并在最后对禅宗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摘要: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化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网络不仅是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物质力量,也是当代社会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载体,必然会成为新世纪文化竞争的主阵地;谁掌握了网络上的主导权,谁就能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引导大众,赢得文化战略上的优势。网络为佛法的普及和传播提供了最有效的新途径,实现了“于一毫端现宝王刹,住微尘里转大法轮”的华严境界,“网络佛教”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该如何?
  • 摘要:本文系统的探讨了佛教的思想理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以及对佛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人间净土的实现而共同努力。
  • 摘要:本文以契理契机的佛教教育;人才应扩大招生,教育要多管齐下;现代弘法人才应该具备的条件三个方法系统的分析了佛教教育。
  •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引导,积极利用与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可以说,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可以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重要作用。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 我国佛教功能的转换提供了契机。本文因此就佛教思想可以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积极的资源、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佛教功能的转换提供了契机这两个观点展开了讨论。
  • 摘要:“今天的人类依然为重重烦恼所困扰。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精神生态,都面临着种种危机;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仿佛比以前更加困难;核战争仍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赵朴初十年前语)进入21世纪,这些危机的迹象更加明显,尤其是恐怖主义活动已经扩展到世界各地,局部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重重苦难..正因如此,佛教和平理念的熠熠光辉才更加夺目,并与世界各宗教的博爱宗旨相互辉映。本文从当代佛教史角度,以充分的事实阐明佛教和平理念在当代中国的多种具体实践途径,强调作为消弭国际暴力冲突与恐怖主义问题的途径之一,各宗教应从彼此的共同态度——博爱出发,并由此入手展开深入对话,实现有效沟通,求同存异的重要性。这一途径在中国,赵朴初等早已开启。相对而言,佛教和平理念较为彻底,由此也应负起更大些的推动世界和平事业的使命。
  • 摘要:在不同文明之间在对话方面,中国汉语系佛教有着成熟的历史经验。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性的儒道文明相遇时,形成了长期的三教对话历程,中国佛教在对话中与与儒道共同成长,和谐共存,并形成自身的对话经验,这种经验至少可以概括为尊异求同、温和宽容、解释辩驳、入他自省、比类会通,这对当代世界的宗教文明间的对话与和谐应该会有所启发。
  • 摘要:慈悲是佛教教义的核心,慈悲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布施。以功德福田思想为指导的慈悲布施行为的兴起,是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直接起因。本文还对中国当代佛教的慈善实践做了概述,认为佛教的慈悲实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 摘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宗教的关系:1.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宗教的关系,首先需要全面把握二者各自的内涵及社会定位,2.促进社会与宗教和谐,必须创造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3.宗教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自己特有的优势,能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妥善处理好宗教方面的矛后,减少不和谐因素。
  •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提出的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妥善处理好宗教方面的矛盾,保持宗教领域健康稳定的局面,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从高度重视我国的宗教矛盾问题,目前我国宗教矛盾的主要表现,宗教矛盾的主要特点,妥善处理好宗教矛盾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处理好宗教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 摘要:本文的主旨意在通过促进佛教典籍的英语翻译,从而使世界了解佛教,学习佛法,达到世界和平的目的,更好的发展和弘扬佛教文化。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什么是佛学中的十二因缘,之后从佛教的戒、定、慧此三学修为探讨其对促进人世间和谐所做出的贡献,令世界成为人人乐于居住的乐土。
  • 摘要:本文从:1.为佛教、为众生—佛弟子的社会责任,2.真空妙有—无所求付出即是大智慧,3.平等人爱—教富济贫、济贫教富,4.慈悲喜舍—勤修六度万行四点论述了人间佛教的实践。
  • 摘要:佛教作为世界性的宗教,具有浩瀚的教理典籍,丰富的哲理体系,系统的伦理规范,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影响深远,贡献良多。佛教在宇宙的时空坐标中,虽经历了二千五百余年的漫长历程,但至今仍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影响力。在营造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世界的过程中,佛教必将扮演独特的社会角色,履行神圣的社会责任,发挥其独到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从和谐与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与人间净土,佛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佛教的社会责任。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佛教的中心思想和根本特质,阐明了佛教的社会责任,并且本文主要分析了佛教不同于其他信仰的几个特色,最后提出在21世纪应该做出的弘法工作。
  • 摘要:当今之世,社会的物质财富和人类的物质欲望都在同步迅速地增长,和平发展与地区冲突也同时并存,人们在追求外在财富的同时往往忘却了自身内在价值和“人”的生活,不同的利益追求往往导致了人们心灵的隔阂和族群之间的纷争,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以及 精神空虚、道德失范等各种社会和人生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帮助现代人摆脱各种精神困扰以安顿自我,正确对待物欲以提升自我?如何促进社会的和平进步与人类的永续发展?佛教的人心关怀可以发挥它一定的作用。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佛教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的探讨。
  • 摘要: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人类社会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踏入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怎样更好地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它既关系到人类社会整体的命运,又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命价值。因此本文根据佛教的思想理论探讨了人与自我的关系及人生价值。
  • 摘要:近百年来,佛教的历史由印度时期、亚洲时期发展到世界时期,而佛教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成为当今三大世界宗教,重要关键之一就在于佛教各界的团结合作。我们都知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的弘扬必须因时制宜、与时俱进,而从过去到现在,人类的社会产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和发展,其中之一就是组织制度的强化。现代人身处的种种环境中,不论是工商团体、民间社群、社会阶级乃至国家体制,都脱离不了层层的组织。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而当代展现力量、发挥团结的表征就在于组织制度的完善与运作。因此,在当今这么注重组织制度的环境中,我们若想更好地弘扬佛教,势必先要了解组织制度的特质在佛教义理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换句话说,若佛教义理的精神亦充分展现出“组织制度”的特质,那么,佛教的团结合作便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了。
  • 摘要:在中国禅宗心性思想发展史上,《坛经》心性论思想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坛经》提出定慧相等,即定即慧的思想,宣扬自性清净,不假外求。众生只要现起般若智慧,一旦妄念俱灭,顿见清净自性,就能自成佛道。《坛经》着重把成佛的根据、方法、途径和境界都设置在现实的人心之中,成佛在自心中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不是创造)超越的意义,现实性即超越性。这也就是对死后生命的追求转变为对内心的回归,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这就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生命主体的地位,从而为超越消极封闭的“守 一”、“守心”,提倡豁达洒脱的“无念”、“无住”,为冥思遐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开辟了广阔道路,也为禅宗在中国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始了对慧能《坛经》的“心”性净自悟说的研究。
  • 摘要:作为佛教的慈善事业,我们不能只是盲目地从物质上帮助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而是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困难。本文通过事实、举例、论述,从大慈悲、大智慧、大愿行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佛教与现今社会慈善事业的关系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将佛教发扬光大,从而达到净化人心、和谐世界的作用。
  • 摘要:自从佛教流传到中国以来,中国佛教对全球性佛教的传承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及改革开放后的觉醒,为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及想法。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上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及其主要表现方式,之后分析了心灵净化的主要措施,最后从佛教的角度探讨,心灵净化要做到的几个方面。
  • 摘要:如何使佛教健康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在思考过程中,笔者发现,教界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由其依托基础所致,即目前盛行的修学体系存在缺陷;其二,则由实施制度所致,即现行佛教教育、僧团管理、弘法布教缺乏相关制度作为保障。本文立足于教界自身建设,提出“一个根本,三大要领”的解决方案。一个根本,即建设契合当代的大众化修学体系。三大要领,分别是佛教教育制度建设、僧团管理制度建设、弘法布教制度建设。本文在揭示修学体系及教育等各方面存在问题的同时,从教界实际出发,论述了未来佛教发展的建设思路和纲领。同时指出,唯有建设契合时代的修学体系,健全各项具体实施制度,才能以此提高四众弟子的素质,群策群力,促进佛教的健康发展。若仅依个体力量,无论造就多大的辉煌,都只是短暂的。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佛教“智慧”的内涵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即通过探讨佛教“智慧”与一般世间智慧、与儒家“智慧”的不同,通过探讨佛教“智慧”在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来揭示佛教“智慧"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佛教“智慧”的现实意义,找到一条使佛教顺应时代发展、顺应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理变化的路径。
  • 摘要:谈到世界和平,放眼当前社会,所以有诸多的纷争,不能和谐,都是由于人们不善于管理自己,尤其不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心”;如果人人都能把“心”管理好,则促进社会和谐,不为难也。因此,本文针对“和谐社会”这个主题,提出四点建设和谐社会的管理要点,分别是:一、柔性的管理;二、自觉的管理;三、感动的管理;四、佛法的管理。
  • 摘要:佛法,不只是一套知识性的学问,它更是让生命活得更灿烂、更光明的人生智慧!佛法,不应只是佛 教徒的“专利”,任何人都可以从其中汲取养分,丰富人生!本文论述了笔者在大学院校讲学之际,深觉佛法中洞观的智慧与深彻的慈悲,青年学子们纵然只是浅尝一二,也能受惠无穷;而且佛陀的教法本来就具有超越性与普遍性,只要讲授者如实运用得宜,绝对不会引起宗教、宗派上的对立,更不会让无信仰者有威胁感或排斥心。
  • 摘要:“人”是一切活动的中心,为了生存,竭尽脑力与体力改变了社会结构,而成为带动全球经济改变的主要动力。当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青年人最关心与担忧之事是什么?是促进文明跃进的生态科学?!是延长寿命的生化科技?!或是促使经济利益的传播信息?!循着历史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青年人最关心之事应是“人类”本身,具体地说,现代的青年朋友最在意的问题,并非全体人类的问题,而是每一个“自我”本身!希望全球都能成立佛教青年会的组织,经常联络、研究、访问、会议,用行动鼓舞全世界人士认识佛教、了解佛法的意涵,支持佛教青年活动与发展。世界各国若能设置专属的青年组织,以佛教青年团体作为传承佛法的生力军,势必能成为新一代佛教薪传的重要支柱,让菩提种子洒遍世界五大洲!
  • 摘要:2500年以来,佛教以它高超的智慧为解决世界范围的民族矛盾和种族冲突、为实现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本文具体论述了佛教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团结合作、承担佛教应尽的社会责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佛教维护和平、应对地区冲突的反应机制。21世纪是更为美好的世纪,一切信教与不信教的人团结起来,为构建一个和谐世界而努力。
  •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已经基本上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共识,并逐步向外扩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认同,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怎样发挥佛教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还需多加探索和讨论。本文就这些问题具体论述了建设和谐社会,从纵向上,要强调神、人、自然的和谐;从横向上,要实现神与神(宗教与宗教)、人与人、生命与生命(物种与物种)的和谐。神(佛)、人、动植物代表了三种层次不同的生命系统,这三种生命系统是相互关联的,其中人类社会处在一种核心的位置,对下要维护自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上要敬事神灵,促进诸神与各个宗教的和谐,通过自然和谐、宗教和谐实现人类和谐,真正建设好和谐社会。
  • 摘要:当代南传佛教国家恢复比丘尼传承运动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仅尝试对其制约因素和行动策略作一分析。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物质文明的昌盛,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先进国家的人们,更 是享受着高度物质的生活。虽然这样,人类的痛苦依然存在,甚至比以前更痛苦。尤其是随着物质文明所 带来的精神空虚,伦理道德沦丧,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宗教、种族的冲突,引发恐怖主义的威胁等,使世界动荡,人心不得安宁。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佛教协会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发起举办 “世界佛教论坛”,以表现佛教慈悲关怀众生的伟大精神,是很有意义的创举。
  • 摘要:净土法门作为这个时代中佛教修行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一个修行法门,如何引导净土宗行人与当今社会相适应并且能够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课题。本文就净土法门本身的特点与人间佛教的结合,作了一些探讨。
  • 摘要:以传统佛教(特别是瑜伽系)的术语来说:心本清净;被贪瞋痴等自私的思想染污后,产生种种分别,起惑造业,贮存于第八阿赖耶识中。种子(即我们的体验所熏习而成的潜能)生现行(即现象界的体验),现行熏种子,循环不息,衍生万物;生命辗转,轮回不休,由此而变现出一个与真实世界面貌全非、假有实无的现象世界来。由此可见,佛法说“一切唯心造”,并不等于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唯心论。佛法不是否定现象界的存在,而是强调:清净的心能感知真实世界,而染污的心则“创造”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虚幻不实世界,痛苦由此而生。因此,要获得全人类的和谐与安宁,必须从去除个人的我执、远离妄心、“自净其意”开始。主观世界一旦改变,宇宙人生也随之而改变,和谐社会随之而生。
  • 摘要:佛法是现实生活中缘起法透视和训练的结果,即随缘起即是性空,而性空不碍缘起。如此,则佛教徒不能回避现实的责任与义务,针对于此,通过探讨,试图解决人性的迷茫与困惑,思维的局限与狭隘。如是,则海阔天空,在承当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遵守规则,相互包容,广结善缘。由此,即能促进人类共存共荣。
  • 摘要:佛教注重生命自觉和智慧启迪。对人类道德的提升,精神的开展,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对建立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履行佛教在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对佛教的要求,也是全球佛教适应时代的共同趋势,更是佛教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关于社会责任,其外延广泛,内涵复杂,标准繁多,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本文试从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协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救助,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五个层面,以香港佛教的现状为依据,探讨佛教的社会责任。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全世界佛教都能够契理、契机、契时地发挥佛教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正向功能。
  • 摘要:地球村之危机 由于科学、交通、通讯之发达使整个世界形成一地球村,因而人类、社会之交往愈来愈密切。从近 期看现在仍有宗教、种族之纷争,影响世界和平;从长期看,原子、核子武器将毫无秘密可言,国际也将无能管到很多国也将进入核子俱乐部。如然,国际冲突一旦不能得到解决,整个地球会遭到空前之大劫,乃至人类三分之一以上之毁灭,这也许是过于多虑了,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人类不得不提高警觉,未雨绸缪。本文对佛教解决危机的核心力量和对和平应有的使命感作出论述,并对佛教应如何促进世界和平提出建议。
  • 摘要:佛教不同于世间其他宗教的核心之处就是“缘起”。缘起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万事万物由因缘而生起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灭变化,都得靠相对的互存关系或条件。人类已进入了21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操作计算机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但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自动带来人类精神品格的自我完善,也没有更好地促进人类纯正道德的同步增长,相反,经济的竞争与资源的短缺反而助长了人类贪欲心理的膨胀,企图用武力争夺世界资源、破坏世界和平的行为仍然存在,从而使得局部战争、种族歧视、恐怖主义、道德失范、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危害世界和平与安宁的现象不断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及人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也日渐衰弱。而对以上社会现象,本文在此以佛教的缘起论为起点,就与此相关的一些社会问题在佛教缘起论的启示下进行论述。
  • 摘要:本文论述了佛陀以“六和敬”作为僧团学习与生活之指导原则,和谐的理念,是佛陀教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项目。身为佛弟子,向佛学习;即使尚无法做到“天人师”的境界,最少,在为人处世方而,也要能作为世间人的楷模。因此,佛教界的团结合作与和谐,在当今冲突不断的五浊恶世中,就显得特别重要。
  • 摘要: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并不安宁的世界,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因此,当刚性的世界给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了纷繁的享受时,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化强为弱,使人心小世界社会大世界充满平衡与祥和,遂成为当前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当此之时,在这里召开佛教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盛会,我以为意义十分重大。今天,我将从佛教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历史关系、佛教对消解仇恨构建平和世界的积极贡献以及佛教在沟通不同区域民众时能发挥的特殊粘合作用等三个方面,浅谈我对佛教文化的认知,与大家共勉。本文探讨了在振兴中华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呼吁全社会,在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传统文化的重建与张扬,以期为道德规范提供依据,为两岸统一提供认知基础,为世界华人提供不朽的精神家园。
  • 摘要:中国社会进入近现代以来,佛教界经过长期反省,于20世纪30-40年代终于揭举出“人间佛教”这一崭新的旗帜。由于人间佛教所具有的契理契机的特征,体现出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所以逐渐成了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形态。但是,与传统的佛教理念相比,人间佛教的理念究竟有哪些典型的特征?人间佛教与传统的净土信仰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地阐述。
  • 摘要:作为一个文化专题研究,佛教音乐长期以来显然是被忽视了,至少是没有给予它应有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其实佛教音乐正是抚慰平常人心的妙音。中国佛教音乐的史料、流传的谱集为数不多,但在中国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它的作用毋庸置疑。中国佛教音乐和中国佛教,都是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教与音乐密不可分,原始社会时人们庆丰收、敬鬼神的仪式就少小了音乐和舞蹈,佛教也是如此。为使人们易于接受,达到更好的传教效果,佛教很重视把通俗的文学和音乐形式运用到佛教活动中。伴随佛教东传,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一起传入中国;同时为了适应中国国情,伴随佛教的中国化,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也与中国固有的文学和音乐融介,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学和佛教音乐。
  • 摘要:佛陀入灭迄今2550年,他的教法遍及全球,蔚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是开放性、内省性、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宗教,迥异于其他封闭性、外求性、神本主义、神道主义的宗教。佛教因应时空背景与众生根机的需要,发展出各种不同内涵、形式、仪规的宗派。若以经典所本的语言而分,则有巴利语、汉语、藏语三大系;若以印度为中心向外流布而分,则有南传、汉传、藏传三大传承。佛教各系、各传承的外貌容或不同,但其修行核心的戒定慧三学,却一以贯之,后后以前前为基础,递次开展。修行戒定慧三学的僧团,则以六和敬为依止规范,故六和敬可当作今日佛教三大语系的团结与合作基础。六和敬是身和同住、日和无净、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 摘要:一名佛教徒,应当具足怎样的发心和宏愿,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使命?本文从个人立场出发,将一个大乘行者应具有的特质略作概述。首先,应知发心立愿的重要意义和不发心的过失;其次是如何发心立愿和发什么样的心;再者如何去落实行动,以自觉主动的行为去净化人心、庄严国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构建一个充满善良道德、光明觉悟的和谐社会。
  • 摘要:在当今的人类社会,由于环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并深化,宗教和其他社会因素都不得不面对更复杂、更多元化的现实。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富裕了人类的生活,然而,相对的,人类的道德伦理却如江河日下:恐怖主义、纠纷争执、文明冲突、崇尚暴力。这诸多的转变,对人类的前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令人类不得不在这混沌的世界里,寻找和探索新的秩序、新的哲学方位。弘扬佛法之方法不出“教育、文化、慈善”佛教三大志业。际此快速变迁的社会,高新科技高度发展的新世纪,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人类为本位的佛教,如何因应现代人类日益复杂的价值观念,如何能在历史、社会、人生的多维状态中得一定位,如何在历史的陵夷中重新出发?除了而对资料的繁琐、观念的僵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世俗化”和“现代化”的双重挑战中,认识自己、深化自己,提炼出更高的智慧,来作通盘的观察、选向、定位,然后才能有切实的回应和创出新局面。
  •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部分城市进入老龄化社会,怎样让老人的晚年过得幸福、安康特别是临终时没有痛苦,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佛教对于临终关怀有很高深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但很大程度上只限于对于教徒的关怀。在全社会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觉得应当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发扬佛教的临终关怀理念。本文就是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 摘要:佛教的伟大经典之一《法华经》描绘了一卷菩萨慈悲为怀的瑰丽画卷。菩萨寻求从再生和轮回羯磨之轮来拯救有知觉的芸芸众生。从这些画卷和故事,从佛教其他的诸多核心教理,我们得知保护地球上的芸芸众生是佛教伦理、教理和佛教实践的基石。世界宗教和环境保护联合基金会(ARC)理解佛教在世界范围特别在佛教最盛行的国家如中国如此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 摘要:佛陀曾经指出,扰乱社会的行为只会带来社会与个人的损失。每个社会的团体,父母、孩子、宗教 众生都需要尊重,只有好的社会行为才可维持国家、人民的和平利益,并且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民的政府。现在的人们太自私与独立了,所以无法实行佛教所提倡的和平的世界,如果想建立一个和平的社会,人们 必须以佛陀的眼光看这个世界。而今日广布在世界各地,有众多的佛教徒,我们应该如何负起维持社会和谐、美好的责任呢?社会是大众的,不是一个人能改善的,人多,才能对社会有影响,永远往善的方面努力才有精进,做人有做人的因缘,往该努力的方向好好地去做,善尽自己的本分,要提倡正面的善良风俗,重视道德,重视人类共同的平安,以佛法来讲,有生就有灭,有成功就有破坏,人们总要往好的方向努力,大家都做好事,以得到好的业报。以佛教的“慈悲救世”为原则作为社会改良的工具,是众生不可忘记佛教的一切重要责任。
  • 摘要:人类的物质文明,确实有了历史上所不曾有过的进步,但生活本身已经证明,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不断提高的物质享受与物质财富的追求,并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安全和幸福。在物质生活富裕、舒适、条件优越的社会中,犯罪、自杀、社会不公、互相侵凌、劫掠、谋害、欺诈、争斗,甚至比相对贫穷的地区还要多。现代人身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前所未有,物质丰富,精神萎缩,引发家庭悲剧时时上演,社会道德日渐沦丧,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在这个各种利益冲突,社会危机四伏的世界上,我们奉行佛陀教化的四众弟子,就不能不感到一种历史重任,一种时代使命--那就是我们能够秉承佛陀的慈悲精神,超越种族、信仰、地域、习俗的歧异,聚焦起全球的视线,心怀苍生、统理大众、护持佛教、合作交流,为人类共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摘要:我们佛弟子在不停提升自我各方面综合素养的同时,知行合一尤显重要,伟大的佛陀引导我们的就是去实践人生,认知和体达自我,去奉献大众,让佛法真谛之甘露遍洒三千大千世界,活于当下,欢喜而安详。本文从个人的经历来探讨佛弟子对人类文化的伟大使命和社会责任。
  • 摘要:作为一个现代佛弟子的吾人,应亟亟激发、印决着念念发大菩提心,处处展大菩提行。释迦佛说:“心恼众生恼,心净众生净”,足见众生的苦恼与清净与众生的心有最密切的关涉,因此,“自净其意”遂成为修学佛法历程中的首要之务。大乘行者修习佛法的特质与重点是发大菩提心,展大菩提行。内在尽力降 伏、革除自我的作祟、封蔽,外在运心关注、体恤众生的困缺、迫害,为之积极而诚挚地奔波、呼吁、奉 献、伺卫,永不与众生脱节离群,做众生的“不请之友”。菩萨总是活在消消融融、通通廓廓的心境与气 宇中,因此,与一切人都相处得非常和洽、敦善,成为一切人最可靠的朋友与法友,尽到最勤恳最充实的 友谊;这样的友谊愈久而愈真愈醇,真醇到甚于胶漆相投,怎也稀释不开,薄溶不了。总持、都摄(取) 着浑涵之悲与深澈之慧的大乘行者,由于对众生友善到非常友善,所以,与任何人都相处得了无隔膜,从这里,见出菩萨做人为人的功力与德量都非常成熟、成功,也就因此让许多人都肯认他是普为一切人而发菩提心的人,一切都以人为目标,没有了自我营图,所以便让人感到他成为人类最急需而决不可少的一种人,无我的感召力与无量的吸引德,全都这么发心发力的。
  • 摘要:马来西亚佛教的发展史,充其量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而已。若以时空作为分水岭,大致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佛教与独立后佛教(1957-2006)。基本上马来西亚的佛教可定位为移民的宗教。早期的佛教与印度有密切的关系。由于马来半岛处于印、中两国的贸易路线的中心点。佛教通过贸易关系,传入马来半岛,所以直接传承自印度佛教。在英殖民地政府时代(1786-1957),为了开发经济,从中国及东南亚各地引进大量的人力资源。当然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各国的内在政治条件及地缘关系。这些不同国度的种族都从其源地将佛教带入,使大马佛教呈现多元的风格。这独具特色的多元大马佛教,内容包括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及密教。从国度来讲包括了印度佛教、泰国佛教、缅甸佛教、印尼佛教及锡兰佛教。这并非特意建构的结果,而是自然经过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中国移民到马来西亚,也把他们的汉传佛教,发展为主流宗教之一。
  • 摘要:自从中央政府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以来,“和谐”一词在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出现的频率,绝对高于该词出世之后的任何一个时期。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各等人士纷纷发表高见,有从人文方面切入的,有出于环保角度考虑的,有同情底层弱势群体的,也有基于法治观念的,更有强 调社会稳定的。平心而论,这些观点从不同视野出发,都注意到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以及提出自认 为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见仁见智,都是值得肯定与赞赏的。本文论述了富裕是解决因贫穷而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与之相配套的,应该还有更多的教化人心的成分,这是各大宗教发挥优势的所在,佛教更是其中的翘楚。建立和谐的社会氛围,如何在善心的熏修、道德的培育与人格的完善等软性的条件上着力,一心一意,迈步前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同时,辅之以民主的改观,法制的健全与人文的发达等项内容,则古代圣贤所向往的普通百姓都能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的理想社会,就一定会到来。
  • 摘要:两千五百年前,我们的佛陀就向世界庄严地宣告,佛教是一个主张和平、奉行慈悲、实践平等友善的伟 宗教。两千五百多年来,我们每一个佛陀的弟子严格地遵循、实践了这种慈悲的精神与和平的思想,使得佛教成了人类历史上唯一不曾用武力传播教义的宗教。在佛教的历史上没有一页是被战争者的火焰燃烧 过,或被异教徒屠城的浓烟熏染过,或被充满宗教仇恨的无辜受害者的鲜血染红过的。佛教挥举的武器只 是一把智慧之剑;佛教承认只有一个敌人,那便是我们人类内心的无明烦恼“贪、瞋、痴”。因而在我们 人类的文明史上,佛教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成是和平友善的宗教。回顾历史,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佛教倡 导的“慈悲”、“平等”、“不杀生”等慈悲思想曾为东方文明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和睦友好相处以及推 进世界和平做出过伟大的贡献。
  • 摘要:200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上,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八位高僧共发大愿,向世界发出在中国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倡议书》,得到包括中韩日三国佛教领导人在内的各国佛教界的热烈响应。在中国政府的热情支持下,经过积极筹备,诸缘具足。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又是热爱和平的宗教,佛教作为世界各宗教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我们的命运同整个人类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对人类的和平与幸福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时代赋予我们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
  • 摘要: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佛教,佛教既非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唯神论,乃是因缘论。这次会议的主题:“从心开始”,看起来好像是把佛教归为唯心论,其实不然。佛教的基本立场,便是原始佛教所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尤其是《阿含经》“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的缘起论,乃是以心为主体。而四圣谛所谓的“苦集灭道”,其中,“苦”是烦恼心的现象,“集”是烦恼心所造成的种种后果,“灭”是灭的烦恼心,从烦恼心得到解脱。“道”则是用种种的方法使得烦恼心变成解脱心。因此,四圣谛也是围绕着“心”的主体而讲。本文论述了从佛法所说心的角度来看待世间的一切,讨论人间的每一个族群、文化与观念的时候,也就不会坚持有一个绝对不变的立场,因为每一个立场所持的见解,对当事人而言并没有错但是从他人的立场来看,尤其是从整体人类的角度来衡量,则可能有再讨论与修正的空间所以不应该动辄否定对方的立场,也不必坚持自己的立场。
  •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要实现和保持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一方面要一如既往地尽可能减少改革阵痛,减少社会负性事件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与此同时又要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觉地在教育、心理医疗以及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之问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 摘要:慈悲是佛教的本质、佛陀的心髓,体现了人类的“普遍之爱”。慈悲的产生,从情感上说,来自人类乃至一切动物皆有贪生怕死之心,佛教强调自护、护人,最后实现“自利利他”的最高理想。从理性上说,佛教的慈悲建立在“缘起论”的哲学基础上,从缘起的“相关性”说明了现实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山此能够推导三种观念--“平等”、“同体”、“恩”,山此建立了慈悲的自他不二的伦理基础。同时,慈悲心的长养,必须修习“自他互易观”、“怨亲平等观”,正是般若空观的体现。真正的慈悲行亦必须落实于空观,与空观相应,才不会囿于人类的情见。慈悲的三种层次--众生缘、法缘、无缘。无缘慈悲即是慈悲与智慧平等。所以,大乘佛教的慈悲必须与空观相应,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从而与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爱”有其根本上的不同。
  • 摘要:真正和谐的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利与公共权利互动的社会,是实现国家行政管理与公民自我管理的完美统一。所以我们在探讨佛教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时,不仅要从佛教教义本身来挖掘其固有的智慧圆融、慈悲平等、和合宽容的精神,还要从社会与佛教的互动中来寻求和谐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构成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更需要制度化的保障。
  • 摘要: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相比菩萨信仰的普遍流行可以说是其一大特色,由此也建立了中国化的佛教信仰体系。因历史传统与现实因缘的交融,中国佛教拥有了四大名山四大菩萨、五方五佛的信仰体系。这一体系的构成将有助于广大信徒信仰情感的落实,有助于整个教团在信仰上形成一种凝聚力。中国佛教信仰的主题是悲智双运,体现出鲜明的本土化特色,构成为中国民众最为直接参与和对话的信仰活动,满足了普通百姓“有求必应”的现世需求与社会关怀。
  • 摘要: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所以,凡为地球家园的成员,都有责任关心地球的永续生存。佛法明白告诉我们,有情与无情,都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同体共生关系。面对日益严重破坏的地球,本文一方面揭示出其被破坏的内在之因,是人类炽盛贪欲所致;另一方面指出不仅要注重生态环保,更重要的是心灵环保。
  • 摘要:本文从前提、内涵、实质、外延四个方面论述佛教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指出明心见性——构造内心世界的宁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众生平等——建立人际关系的融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普度众生——实现大慈大悲的奉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圆融不二——走向人与自然的亲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外延。
  • 摘要:文殊通过“六妙”智慧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人相和、与物相谐,从而大而化之、圆而通之、等而齐之、和而谐之,进而获得超越之意、和谐之理、圆融之境、自在之法和善转之力。这既是对文殊智慧本义的系统还原,也是对文殊智慧特色的哲学重构。文殊智慧中所蕴涵的有机整体观、辨证思维、超越精神以及对待诸矛盾大而容之、圆而通之的和谐圆融精神,在当今矛盾重重的多极化社会里仍然富有启发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