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3浙江、甘肃两省敦煌学研究会联合研讨会
2013浙江、甘肃两省敦煌学研究会联合研讨会

2013浙江、甘肃两省敦煌学研究会联合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3-12-29

主办单位: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甘肃敦煌学学会

会议文集:2013浙江、甘肃两省敦煌学研究会联合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要津,大量的丝绸通过敦煌东来西往,又在敦煌被出售、被使用和被保存.所以,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丝绸中,肯定有着不同的来历.在敦煌出土的实物中,发现了柿蒂纹的平纹地显花绫。其柿蒂纹样稍加复杂,是两两错排的图案结构,其中单元的柿蒂纹约为2.4厘米长,1.6厘米宽,其循环约为经向1.8厘米,纬向已超出幡带的宽度,但可以推测其图案循环应该在5厘米左右.在敦煌文献上,发现了两例关于吴绫的记载。对照唐代文献来看,知道吴绫是产于以当时会稽郡(或越州)为中心的浙江东部地区,应该包括明州和杭州两地,吴绫的图案至少有飞雁和柿蒂两种。但在敦煌的实物中,只发现了两例柿蒂纹绮(即柿蒂绫),一例见于莫高窟130窟出土的盛唐时期的幅身,另一例见于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晚唐时期的幡带。这两例均可与唐代文献中的柿蒂绫相对应,可能为当时产于杭州的柿蒂绫,属于吴绫的一种。
  • 摘要:除日本讲谈社出版的多卷本斯坦因藏品外,大英博物馆还保存着一个装有各式各样丝绸残片的箱子,它们至今依然保持着当初从敦煌出土时的状态.就一幅无论是色品还是年代都极富特色的绢画进行探讨。通过对绢画残片上飞天图像的色彩与线条风格、勾勒手法进行对比,对绢画进行鉴定。通过对主题的净土特性、构图、炫丽的色彩和绘图的技法、与莫高窟现存壁画的比较以及绢画的残缺程度,的分析,确定绢画的年代为武则天时期。
  • 摘要:丝织物在唐代敦煌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经常以佛教法器的形式出现,其中最为大宗的是幡,不仅屡见于敦煌文书,而且也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其他洞窟.以英藏、法藏和俄藏的实物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敦煌幡的形制、结构、材料和装饰手段等进行了较为初步的研究,又进一步研究了旅顺博物馆藏品,比对了敦煌研究院所藏盛唐时期的幡,并结合敦煌壁画和绢画中描绘的幡的类型,得到了较新的结果。莫高窟中发现的幡形状很类似人形,一般是由三角形的幡头、长方形的幡身、置于幡身左右的幡手以及幡身下方的幡足构成。敦煌发现的幡的制作材料主要为纺织品,丝质幡所采用的织物品种很丰富,有绢、绮、绫、罗、锦、缂丝等,除了靠织物本身的颜色和图案进行色彩表现外,往往还会采用手绘、印染、刺绣等手段。从结构上看,敦煌发现的幡应为悬挂幡,没有确定正面或背面,因为两面都要被人看见,可以从敦煌壁画上看到大量幡的形象,这些幡多为寺院的常住什物,除了作为佛教法器使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发愿或供养幡。
  • 摘要: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蕴含的丰富价值不言而喻,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认知实属必要.纺织品文物的科学认知需要借助显微镜、色谱和光谱类等仪器设备,以便获取肉眼难以识别的信息.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的科学认知主要从纤维和染料等微观层面展开,兼顾颜料、墨书和胶结材料.科学认知体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紧密结合,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数据,一条条曲线,在纤维和染料等微观层面重新还原纺织品的历史原貌。一件件纺织品文物,如同一个个文化符号,经过小心翼翼的鉴定,从而获得梳理和验证,渐次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 摘要:粟特人是中古时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身影,包括敦煌在内的丝路沿线均有他们留下的丰富文化遗存,更有粟特人聚落的绵延分布,构成了今天研究中古历史文化的重要景观.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国内粟特人墓葬不断被考古发现,使得这种研究的热潮持续高涨.以敦煌石窟中的粟特美术图像为切入点,研究粟特人及其美术与敦煌石窟的关系,敦煌石窟营建过程中粟特九姓胡人积极参与,粟特美术对洞窟图像也有深刻影响。揭示出粟特胡人供养人洞窟整体观念差、突出供养功德、以重修洞窟功德为主等供养特征。通过大量的带有浓厚粟特美术因素图像的考察,联系洞窟的画工类题记,认为莫高窟第322窟很有可能是属唐代初年活跃在河西的中亚移民粟特九姓胡人安氏集团主导下的功德窟。莫高窟中唐代表大窟第158窟,其图像表现出袄教文化涵义、洞窟建筑形制与入华粟特人的丧葬习俗、对涅架经变和经光明最胜王经变的选择性等,均表现出与粟特人密切的关系。
  • 摘要: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里,敦煌壁画美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情况:从政治思想角度对宗教艺术批判到纯学术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的研究;从美学角度探讨敦煌飞天图像的文章较多,其次相对是敦煌服饰、敦煌乐舞,而探讨故事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的非常少,探讨山水画、动物画、界画等内容的几乎没有,显然与丰富多彩的敦煌艺术不相称;特别是深入的专题研究很少。从美学角度研究敦煌文献的文章主要限于敦煌文学、敦煌书法,而且也缺乏深度和广度。大部分作者只撰写了一篇有关敦煌美学的文章,撰写两篇以上相关论文的学者很少,说明真正致力于敦煌美学研究的人员实际上很少。从实用性角度探讨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的文章虽然比较多,但大多限于表层论述,且多限于对《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舞剧的一般性分析,缺乏真正的实用性。
  • 摘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罗振玉是中国敦煌学的开创人.在中国敦煌学早期的进程中,罗氏绝对是占据核心地位的人物,是中国敦煌学的唯一重心.直到傅斯年创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后,这个重心方始转移.无论是编辑还是撰写,罗振玉一生留下大量的敦煌学著作,这当然是考察中国早期敦煌学学术史的重要史料.不过,由于体例所限,很多历史的晦暗角落在这些堂堂皇皇的著作中往往是被淹没下去了,反而在当事人的日记、书信中却保留不少.罗氏生平很少有日记的习惯,今所留存者更只寥寥数页而已.就罗振玉的一小部分书信,加以辑考,以期抛砖引玉。敦煌学学术史虽屡经有识之士呼吁,但进展似乎仍然不是太大。研究眼光的陈旧,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于新史料开拓之不重视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 摘要:敦煌道经的发现,对于探讨敦煌历史文化、道教历史、中西交通史及多种宗教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价值。结合敦煌相关文献,简要论述道教融摄外来文化及中国本土文化的相关情况。道教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包容性,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敦煌道教文献及相关记载表明,道教对于儒、佛、摩尼教及其他思想文化无不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手段多样,范围广泛,从词汇、故事到思想,从理论到实践,从上层社会到民间生活,在坚守自身固有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和改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智慧。这一特点,在中西文化交汇的敦煌表现得更为明显。
  • 摘要:敦煌伯2004号写卷,首题"老子化胡经玄歌卷第十",尾题"老子化胡经卷第十".逯钦立考订该卷为"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以后之作","固齐周以前之书",其说实为不刊之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该卷,项楚《<老子化胡经·玄歌>考校》一文又对逯氏录文做了详细考订,使该卷录文臻于完善.该卷全文用韵,其用韵除了鲜明的南北朝特点外,还有一些独特的地方,这似乎是学界较少措意的.《玄歌》脂微同用,灰与脂微通押,鱼虞模同用,鱼虞与尤侯通押,东钟江同用,庚清青同用,真文先通押,屋烛觉同用,“西”读入先仙,“兄”读入阳唐,这都符合南北朝前期诗文的用韵特点,而与南北朝中后期迥异。从《玄歌》的用韵上来分析,《玄歌》的产生最迟应不晚于刘宋,当大约在五世纪前后,这正与逯钦立的分析结果相合。
  • 摘要:本文拟对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间的敦煌石窟研究作一简单的回顾,这十余年来,从不同的学科研究敦煌石窟的成果颇多.敦煌石窟包括七百多座洞窟,其中大量的彩塑、壁画是研究古代历史、艺术、宗教等领域的重要资料.不过,对敦煌石窟的全面调查研究是十分浩大的工程,敦煌研究院经过了近七十年几代人的努力,大体搞清了每一个洞窟的基本内容,并在图像考释、年代划分、艺术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国内外不少学者加入了石窟研究的行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敦煌石窟研究的特殊性,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比如详尽的考古报告编撰才开始出版,对时代和内容的判定仍有不少需要深入研究,等等.
  • 摘要:本论文即是以敦煌文献为中心,对唐宋时期大众思想史研究中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笔者的目的意在通过对敦煌文献及敦煌石窟图像资料的调查研究,结合传世文献,通过对敦煌大众知识与思想的系统研究,建立起唐宋敦煌大众思想史的体系。同时,通过分析精英思想与大众思想的互动,探讨社会生活中影响敦煌大众的知识与思想,还试图研究普通人是如何构筑其思想和观念的世界,研究这些观念如何影响大众的行动并进而塑造他们的社会,进而进一步从唐宋大众思想史的研究来看唐宋历史的变革。
  • 摘要:《敦煌史部文献合集》是《敦煌文献合集》的一个组成部分.《敦煌文献合集》(汉文翻译佛经以外部分)由浙江大学张涌泉教授主持,是按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将敦煌文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整理编排,目的是为学术界提供一部校录精良、查阅方便的敦煌文献的排印本.现在《敦煌经部文献合集》11册(600万字)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并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史部、集部和子部正在进行之中.文献主要分为史传、地理、政书、仪注、簿籍、帐历、契约、转帖、目录、题记等种类。录文时要保持敦煌文献的原始性,即按照文本照录,整理工作中充分吸收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每个写卷进行详尽的校订、比勘,明异同,定是非,以保证校录文本的可靠性。
  • 摘要:谶纬之学起于西汉末年,并逐渐与政治相结合,至东汉时盛极一时.自元朝开始,有学者开始专门辑录谶纬文献,并随着辑佚学的发展,至清代中后期蔚为大观.就已经公布的敦煌写卷来看,谶纬佚文主要存在于类书文献中,它们要为所述主体服务,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引用时要以“有用”为原则,并据文义适当删减,这使得敦煌写本中谶纬佚文表现出引用简略、欠缺完整的特点。虽然数量不多,但敦煌谶纬佚文还是为整理谶纬文献提供了一定的校勘参考价值。从浩繁的敦煌写卷中辑得数条谶纬佚文加以整理和探讨,固然数量较少,但并不影响其价值。随着敦煌写本的不断公布,以及莫高窟考古工作的继续进行,相信还会有更多的谶纬佚文被发现并整理出来。
  • 摘要:敦煌文献中保存有不少正史类写卷,包括《史记》、《汉书》、《三国志》以及《晋书》等,自发现伊始,便深受学术界的重视.比如《汉书·匡衡张禹孔光传》残卷正是散藏敦煌文献中的一件珍品.最近,日本杏雨书屋公布了该写卷的全部图版,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带来了重要契机.由形态和讳字两方面的分析可知,S.20→羽432号、S.2053号和P.3669→P.3557号三件残卷,虽然同属蔡谟《汉书集解》一系,但却是分属于唐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写本,自然不可能来自同一卷帙。其中以S.2053号的抄写年代最早,当为“高祖时写本”;S.20→羽432号很可能抄写于高宗即位以后、中宗神龙元年(705)之前;P.3669→P.3557号则抄写于武周之后,大概不会晚于玄宗时期。以上三件《汉书》写卷保存的大量异文足以匡正今本的脱、讹、衍、倒之处,对于探讨《汉书》的版本演变以及该书在唐代的流传情况,都具有宝贵的价值。
  • 摘要:《中华道藏》卷帙浩繁,加之书成众手,各点校者水平、态度不一,虽"历时七载,校对五过",错误尤复不少.而敦煌写卷部分,由于原卷不易见到、俗字较多、点校者或非专门的敦煌学者等,更容易造成失误.今以《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法藏敦煌西域文献》、《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中的敦煌卷子为参照,将笔者所见《中华道藏》校录不当之处,归纳如下,庶几有补于将来之修订.
  • 摘要:《枵子赋》为传世文献未见载录的一篇佚赋.目前所知者,仅有吐鲁番出土的2件文书残片,即:德国国家图书馆藏吐鲁番汉文文献Ch.2378号和日本龙谷大学大宫图书馆所藏大谷文书之大谷3506号.前者存6行,上下及尾部残;后者仅存首题"枵子赋一首"1行,抄于其前一赋《驾幸温泉赋》残片之末尾.此赋在吐鲁番文书中有大谷3170、大谷3190、大谷3506、大谷3185号等17则由同一写卷散落而来的残片,残片缀合后可成一书法、行格及抄写模式均可辨知的文书抄本。大谷3181号与大谷3168号及大谷3173号与大谷4359号的缀合,则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完整的文本和更为丰富的信息。尤其是后二残片的缀合,使人们可以确知写卷的持有者为永固城的张惠进。这在吐鲁番文献中并不多见,大大地增强了写卷的研究价值。同时,由张惠进的身份—僧法律,可知张惠进为寺院僧侣,而他持有的却是抄有《枵子赋》、《驾幸温泉赋》等赋文的写卷,从中也可以窥探出吐鲁番地区的佛教寺院对于僧侣进行世俗教育的信息。
  • 摘要:丝绸是艺术品,也是日用品,它的纹样常常包含了礼制的成分,或者说是依存于舆服制度.今天人们所能知道的唐代丝绸名称,便多是得自诗笔.在诗人讲述的丝绸故事中,可藉以追索丝绸纹样的若干设计来源.敦煌丝绸是唐代丝绸标本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结合出土文物及文献记载可知,鸟雀衔绶是唐代丝绸的流行纹样之一,绶带、方胜,都是符瑞之象,绶带寄寓长寿之意,而鸟雀作为媒介,却又是依附历代许多相似的传说叠加而成。对蝶图案,也是唐五代的一种流行纹样,它所追求的图案效果大约是缬染,对蝶纹样在辽宋时代的使用依然十分广泛。
  • 摘要:最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几所高校举办高清数字化的敦煌壁画精品巡展,因为图像格外清晰,得以贴近画面细细观赏进洞窟亦不易看清的诸多细节.细观其飞天飘带的形态,应该可以得出它们显示的材质均系家蚕丝丝绸的结论。榆林窟第3窟的《普贤变》中菩萨、天王、罗汉、天人等形象是公认的线描杰作,其中中心人物普贤菩萨的服饰可谓是满身绫罗,虽然繁复重叠,但衣、带层次分明,其线条之流畅、飘逸实得益于画师对丝绸服饰的准确把握与描绘。观瞻了斯里兰卡著名的丹布拉石窟和“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狮子岩壁画,其佛像的衣服丝绸质感均体现出“曹衣出水”的风格,狮子岩壁画所绘,既有作为“天人”的飞天身着“天衣”的形象,也有世俗的殡妃、侍女穿丝绸衣裳的形象,这正是人间丝绸服装在佛教壁画里的生动展现。
  • 摘要:中国古代染织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可划分为织造、染色、印花、刺绣、手绘、拼补等.作为敦煌石窟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服饰图案,全面系统地保存在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的壁画和1400多尊的彩塑上.作为佛教艺术的敦煌石窟,它不仅真实记录了中国中古时期,特别是隋、唐盛世佛教的博兴,而且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原貌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景象及其容纳、吸收的整合创新。这其中,丰富多彩的历代服饰图案,不但表现了当时染织艺术的真实风貌,同时也是难得的体现中国古代织造、印染、刺绣等染织工艺技术的重要史料。所以说,敦煌历代服饰图案,集中反映了从十六国到元代这一千多年间中国染织艺术积淀、融汇、发展的真实状况,为研究中国古代染织工艺在制作技术上的改良、提高以及相应装饰风格特征的演变、发展脉络,提供了大量极为珍贵、丰富、详实、典型的形象资料。
  • 摘要:2013年12月29日,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与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甘肃省敦煌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敦煌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研讨会分两场。上午场的报告,主题为“敦煌学研究的新收获与新动向”,针对敦煌文献整理、敦煌道经研究等内容,并对文物保护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在全力保护文物的同时,能对其进行宣传与研究,尽最大努力做到“物尽其用”。下午场报告的主题是“敦煌与丝绸”,关于莫高窟出土的纺织品、佛幡、织绣图案、唐代壁画及彩塑服饰图案、敦煌丝绸绘画等多方面进行了报告。希望年轻一代学者努力延长敦煌石窟的寿命,抓紧时间研究敦煌的方方面面;发扬敦煌文化的真、善、美,靠特色取胜;要做到传承、发展、创新三者结合,古为今用,务实刻苦;保护敦煌任重道远,要教育、影响年轻一代也加入这一行列。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