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反应
双硫仑反应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1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91094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国社区医师、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二届组稿会暨第五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第五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等;双硫仑反应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丁立宏、倪芹、兰洪珍等。
双硫仑反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91094篇
占比:99.98%
总计:591238篇
双硫仑反应
-研究学者
- 丁立宏
- 倪芹
- 兰洪珍
- 吴竹梅
- 孔剑华
- 寇伟锋
- 崔小玲
- 张芳
- 张金春
- 朱锐
- 李东华
- 李林强
- 李玲
- 李艳
- 杨德秀
- 杨怀勇
- 毕见乐
- 王振艺
- 王正
- 申文
- 赵志刚
- 邓永平
- 邵士芹
- 郑晓媛
- 陈文举
- 陈晓红
- 马政委
- 乔家治
- 乔金瑞
- 于娜娜
- 于建娜
- 于静 杜纯艳
- 付冬梅
- 付开尧
- 付志平
- 任从棉
- 何丽
- 何爱萍
- 何芳
- 余富斌
- 余巍
- 傅得兴
- 刘军
- 刘刚
- 刘安恒
- 刘志华
- 刘成艳
- 刘明美
- 刘春兰
- 刘松岩
-
-
李梭;
刘春兰
-
-
摘要:
目的:对我院的一例双硫仑反应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例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于2019年1月收治了一例因双硫仑反应引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经过解酒、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2天后患者突发癫痫大发作,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较前无明显好转.随后出现意识呈昏睡状,意识模糊,查体欠合作.伸舌向左偏.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左侧肌力4级,左侧病理征阳性;头颅MRI+DWI提示:右侧额颞顶枕叶、基底节区及左侧顶叶、镰旁散在急性期脑梗死;考虑诊断大面积出血性脑梗死,然后通过甘露醇进行治疗,常规补液,纠正低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25天后患者病情好转明显,患者意识清晰,血压平稳,查体合作.伸舌向左偏.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左侧肌力4级,生活基本自理,出院.结论:双硫仑反应发病危急,病情特点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相似,引发急性脑梗死后,如果临床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患者可能会得不到准确的治疗,使患者的死亡率大大升高.
-
-
刘成艳
-
-
摘要:
双硫仑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酒或及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氧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氧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酸酶A6乙酸"进一步代谢为CO2 和水排出体外,因为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流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氧酶的活性,从而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四肢乏力,皮肤潮红,多汗,头痛,恶心,呕吐,眼花,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2019年5月4号我科成功抢救1例注射头孢替安后饮酒反应双硫仑反应患者现将抢救护理总结如下.
-
-
-
金剑
-
-
摘要:
近年来,患者在应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头孢类药物时饮酒,引起双硫仑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临床上通常分两种情况,一是饮酒后用药,二是服药后饮酒,两者的间隔时间是不同的。先说酒后用药。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大部分的乙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醛糖氧化还原酶作用转化为乙酸,最后再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由肾脏排出体外。
-
-
赵巍
-
-
摘要:
目的 探讨总结双硫仑反应的临床急救护理要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双硫仑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临床表现,观察病情变化及预后,梳理急救护理流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7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12例1h内症状明显减轻,4例2~6 h内症状逐渐缓解,1例因室性早搏转入循环科治疗,住院9d后痊愈出院.17例患者1个月后随访均无不适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近年双硫仑反应在临床上发病人数逐渐增多,经正确及时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社会应大力强化健康宣教,提示可致双硫仑反应相关药物,以降低双硫仑反应发生率.
-
-
-
何丽
-
-
摘要:
目的 探究护士在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服用头孢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双硫仑样反应患者8例及1例腹痛原因待查的患者的双硫仑反应的患者实施积极抢救和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在双硫仑样反应患者健康教育中,护士在此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患者病症的恢复,患者安全出院.结论 护士在护理操作中,严格掌握用药的注意事项,实施积极的健康教育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
-
刘刚;
米艾青;
毛科伟
-
-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双硫仑反应的临床表现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双硫仑反应患者78例,总结其临床反应,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基础治疗、对症治疗、利尿等).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抢救,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正确认识双硫仑反应的致病机制才是预防的根本,若不慎患病,应及时就医.
-
-
雷震;
胡鸿
-
-
摘要:
目的:探讨双硫仑反应的临床特点,总结双硫仑反应的有效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双硫仑反应患者,共3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18 ~ 40岁之间所占的比例最多,为58.3%,其次为41 ~ 60岁之间,为25.0%;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抗生素所占的比例最多,为33.3%,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为22.2%,此外,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还包括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头孢他啶、头孢噻肟钠和替硝唑;所有的患者发病时均伴随着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烦热、气促和胸痛,其中有23例患者发病时全面皮肤潮红、面色潮红,有11例患者发病时面色苍白;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均痊愈.结论:双硫仑反应一般是由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期间饮酒引起,在青中年中发病率最高,通过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维生素B6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
吴竹梅
-
-
摘要:
目的:分析双硫仑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措施,并且针对双硫仑反应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35例发生双硫仑反应患者的临床情况,针对患者发生双硫仑反应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及防治要点。结果:本次所有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后均恢复良好,大部分患者1 h内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其余患者2~10 h左右缓慢改善临床症状,治愈率为100%。结论:临床医务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双硫仑反应,注意合理、安全用药,并且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工作,积极预防,最大限度的降低双硫仑反应发生率。
-
-
李璇;
彭文绣;
李靖;
杜雪娇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因感染性腹泻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治疗,15:20输液完毕后患者回家休息,于当日18:00晚饭时饮用啤酒约300ml,18:20患者出现心悸、乏力、面部潮红、呼吸困难,伴意识不清,遂紧急送院.入院查体:体温36.1°C,脉搏113 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77/40 mmHg,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过速,心率117 次/分.考虑静滴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后饮酒致双硫仑反应。立即平卧患者,给予氧气吸入(6L/min),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纳洛酮2mg,同时注意保暖。经上述处理2小时后,患者诉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皮肤潮红消退,留置观察一晚,第二天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未见其它异常,准许出院。
-
-
袁祥洪;
付开尧
- 《2015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对一例双硫仑反应病历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工作方式的切入点,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以一例COPD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双硫仑反应进行分析,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病史、疾病特点,进行治疗干预的全过程. 结果:临床药师通过药学及临床相关知识学习,找到切入点,更好地参与了临床的治疗,促进合理用药. 结论:在COPD患者的治疗中,激素平喘是常规的治疗手段,推荐药物有氢化可的松,由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其辅料含有乙醇,因而在合并抗感染治疗中应妥善选择抗菌药物,当然也可考虑用甲泼尼龙替代氢化可的松平喘。此外,对于呼吸科门诊的患者,由于经常会使用诸如甘安合剂的止咳药水,如伴有感染时也应当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保障患者安全。在参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临床药师通过学习更好的融入临床治疗团队为患者服务.
-
-
-
-
-
-
-
陈晓红;
赵志刚
- 《第二届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A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年至2009年国内公开报道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AR 7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AR主要表现为双硫仑反应45例,占60.00%;过敏性休克11例,占14.67%;其次为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AR,注意合理用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