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系统
原型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7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6篇、会议论文53篇、专利文献3712660篇;相关期刊257种,包括中国信息化、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计算机工程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第二十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第32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CIS2015第21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等;原型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159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付青、余冬梅、易红等。
原型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12660篇
占比:99.99%
总计:3713079篇
原型系统
-研究学者
- 赵付青
- 余冬梅
- 易红
- 杨亚红
- 王国庆
- 赵萍
- 陈志伟
- 倪红波
- 刘蓬侠
- 华尔天
- 吴烨
- 周兴社
- 廖祥文
- 张振德
- 於志文
- 景宁
- 李文强
- 沈永康
- 熊华钢
- 王勇
- 王宛山
- 王梅
- 范湘涛
- 赵明光
- 郭华东
- 钟志农
- 陈伟
- 陈国龙
- 陈鸣
- 丁宇
- 严晓梅
- 乐孜纯
- 于天彪
- 于戈
- 付志红
- 付明磊
- 付超
- 代宇飞
- 何峰
- 何志国
- 何毅斌
- 何海兴
- 何锋
- 俞凯兰
- 关佶红
- 凌泰炀
- 刘可安
- 刘奇飞
- 刘宏昭
- 刘恺
-
-
华尔天;
何志国;
沈永康;
陈万前;
汤守伟
-
-
摘要:
自动变速器(AT)正向着高速、高功率密度、多挡化发展,其可行的理论传动方案数以指数函数形式增加,方案的综合及寻优变得极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进化设计理论,提出基于遗传编程的变速器行星传动方案进化设计方法,包括行星传动方案树型编码规则、种群初始化、基于信息公理的适应度评价、遗传操作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原型系统,该系统包括设计知识库、设计模块、进化结果选择与转化3个模块,在实现设计流程的同时还具有机械干涉检测、挡位分析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设计。通过对比分析和实例应用,证实了该原型系统的有效性、合理性。
-
-
赵旭东;
周健;
徐佩佩;
钱荣荣
-
-
摘要:
分布式控制具有重量轻、模块化程度高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是未来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基于时间触发总线TTP/C构建了分布式控制原型系统,根据发动机控制需求将系统划分为监控节点和智能节点的架构,制定了集群级和节点级的TTP/C通信协议。基于Simulink模型设计了智能节点应用软件,基于VxWorks设计了监控节点应用软件。经过系统试验,表明基于TTP/C通信总线的分布式原型系统能够满足发动机分布式控制通信要求,具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
-
邱金水
-
-
摘要:
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耗费开发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是浪费在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因此,本文对这些重复性的开发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基于.Net MVC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通用的软件原型系统,该系统剥离了任何领域的业务,后续开发软件系统时可以复用此原型系统,并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快速扩展,实现对原型系统的系统复用、数据库复用、技术复用和开发流程复用,从而节约了软件开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节省开发成本和运维成本。
-
-
王天应
-
-
摘要:
以超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针对风荷载、环境温湿度、地震、内外筒竖向变形差、结构顶部水平变形和竖向变形、层间位移、关键构件和节点的应力应变、结构振动等因素进行动态化、智能化监测,构建超高层建筑运营阶段健康监测原型系统,对类似项目具有参考意义。
-
-
严格;
张喆;
李洪亮;
杨海艳
-
-
摘要:
基于ACC-PM原理开发出声音分区控制时域滤波优化算法,结合相关软硬件设计搭建一套车载独立声学空间原型系统,使得驾驶员与后排右侧乘客能体验到相互独立的声场环境。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显示,该原型系统的声音分区控制效果较为理想。
-
-
潘传幸;
张铮;
马博林;
姚远;
季新生
-
-
摘要:
为了防御进程控制流劫持攻击,从漏洞利用的角度对攻击过程建立了威胁模型,提出了截断关键漏洞利用环节的"要塞"防御.在研究拟态防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进程的拟态执行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有效性证明,拟态执行能够有效截断控制流劫持的攻击实施过程;实现了拟态执行的原型系统MimicBox,并对MimicBox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实验、性能测试和对比评估.有效性验证实验表明,MimicBox可以有效防御绝大部分基于已知类型二进制漏洞的控制流劫持攻击;性能评估结果表明,MimicBox对CPU密集型程序带来的额外性能开销不会超过13%;对比评估结果表明,拟态执行相对于控制流完整性防御来说,是一种较有效实用的主动防御方案.
-
-
华尔天;
鹿浩;
李生辉;
沈永康;
汤守伟
-
-
摘要:
针对现有变自由度机构设计中存在以拓扑综合为主、系统研究机构设计过程不充分、创新程度不高等问题,引入进化理论完成变自由度机构的设计.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建立"源"树图模型;然后,利用进化计算扩展机构的形式得到欠驱机构的树图模型;最后,将树图模型转换为机构运动简图,通过筛选评价得到满足要求的变自由度机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变自由度机构设计原型系统,该系统包含需求分析、进化计算、评价筛选、设计知识库4个模块,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机混合智能设计.以采摘机传动机构设计为例,验证了该原型系统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
-
王庚善;
杨志家;
王剑;
谢闯
-
-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ARM Cotex-M3内核,集成具有自主设计的WIA-PA无线通信模块、AES-128硬件加解密模块以及其他通用模块的WIA-PA工业无线系统级芯片WIASoC2400.对芯片进行流片与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支持WIA-PA工业无线网络,接收灵敏度可达-l00dBm,具有更高的同步精度和更低的协议栈实现难度.同时,搭建了基于该芯片的工业物联网原型系统,同步精度可达30μs,能够稳定高效地完成数据传输与执行器控制.
-
-
张仕森;
孙宪坤;
尹玲;
李世玺
-
-
摘要:
针对传统人工总结、编写标题的方法在耗费大量人力、时间成本的同时难以应对互联网中大量不规范的文本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文本标题生成原型系统.在文本标题生成原型系统中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对文本进行建模计算,从而经济、高效地生成一条准确、简洁、切合原文的标题.在编码器部分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充分利用上下文之间的语义联系.解码器部分则采用单向神经网络进行解码操作,并引入注意力机制来缓解信息丢失,提高标题生成效果.在LCST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得到ROUGE-1、ROUGE-L评价指标分别为29.91和24.68,证明了该标题生成原型系统的有效性.
-
-
赵新路;
李兵;
陈华;
都业宏;
郭继文;
崔金雷
-
-
摘要:
针对未来战争模式向智能化、多域化方向发展和装备体系对抗不断加剧的问题,分析了岛礁无人作战体系对抗的特点,凝练出岛礁无人作战体系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作战理论与作战概念开发步伐缓慢、体系装备联合效能发挥水平有限、体系联合作战运用实现周期较长、无人作战体系集成验证评估经验薄弱。基于岛礁无人作战体系对抗的需求,开展了面向岛礁无人作战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能力需求驱动技术、体系架构驱动技术、原型系统验证技术、集群化运用技术和无人自主系统评估技术等在岛礁无人作战体系对抗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为岛礁无人作战体系对抗提供参考。
-
-
-
Run Dong;
润冬;
Liu Fang;
刘芳;
Xiao Nong;
肖侬;
Chen Xiang;
陈祥;
Ou Yang
- 《NCIS2015第21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近些年来,为了满足各种应用日益增长的I/O性能要求,存储子系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基于PCIe接口的SSD(solid state drive)凭借其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逐渐成为主流的存储设备.包括I/O栈设计在内的针对PCIe SSD的研究,将成为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涉及到PCIe SSD具体实现细节的文献相对缺乏,不利于相关研究的开展.归纳了PCIe SSD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与相关研究,并介绍了一个实际的PCIe SSD原型系统的实现方案.同时,对原型系统中的I/O栈驱动层的设计和优化技术也进行了分析,包括DMA(direct memory access)优化技术和多队列多中断技术.最后,对原型系统进行测试,并与商用PCIe SSD测试结果对比,表明原型系统具有更高的性能,有助于PCIe SSD的相关研究.
-
-
-
张雷;
梁德潜
- 《第二十六届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测试性工作的不断推进,故障注入技术作为测试性验证试验的关键技术,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涉及到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广.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故障注入系统的一般结构框架及应用流程,并按照实验环境的不同,将故障注入技术分为基于模拟的故障注入和基于原型系统的故障注入两大类,并对两类注入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介绍.最后,对故障注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
LIU Qifei;
刘奇飞
- 《第31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伴随Web2.0时代的到来,微博的盛行给公安工作带了许多机遇和挑战.为了高效掌控微博用户关系数据,以便服务于安全预警、犯罪预防、案件侦破等诸多公安业务,文章首先从宏观层面明确了基于兴趣的微博用户关系分析系统的定位和意义,并设计了该系统的功能和层次结构.然后,文章重点研究了系统的两个核心技术模块,一是以微博用户的兴趣作为切入点,利用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包含PCA降维算法的预处理)和基于图关系算法对微博用户进行社群分类,二是利用重要结点分析技术对社群中的用户进行重要性分析.文章研究的系统理论上可以将微博用户按照需求划分成不同的群组,并且找出每个群组中的关键用户,给后续的公安工作提供许多的便利和支撑.
-
-
-
ZHAO Ning;
赵宁;
LI Kai-dian;
李开典;
YE Song;
叶松
- 《第二十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在智能制造环境下,生产调度处于动态变化的约束环境中.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某种固定的约束环境开发高效的优化调度算法,难以适应变化的约束环境.因此,有必要针对多变的约束环境,研究建立可配置的集成约束模型,并进行有效调度.为此将调度约束分为普通约束和特殊约束并分别建立了约束模型;然后,将所有约束纳入集成的约束模型中,给出了变约束环境下的约束满足调度算法;最后,构建了调度原型系统,可对多种约束进行配置并调度,并通过实例表明本文方法和系统的有效性.
-
-
HUANG Xin;
黄欣;
YANG Wen-zhen;
杨文珍;
WU Xin-li;
吴新丽;
DI Wei;
邸伟;
ZHU Zhi-chao;
竺志超
- 《第十四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
| 2014年
-
摘要:
虚拟织物的实时形变和触觉感知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大多数虚拟织物形变算法是由简化的弹簧质子模型实现,忽略了织物的各向异性,会出现超弹性现象.大多数虚拟织物触觉感知算法采用单触点交互,不能模拟现实生活中两个手指感知织物的行为.开发了一个双触点的虚拟织物触觉交互原型系统,可以实现两个手指交互和感知虚拟织物,并实时呈现各向异性的虚拟织物形变.系统既考虑了织物的拉伸性、压缩性、剪切性、弯曲性以及表面粗糙度,又有效解决了织物仿算中各向异性及超弹性的问题,提高了织物形变的算实感.通过合理安排临界资源,使得两个触觉反馈设备合理串行,模拟出"并行"效果,实现了双触点交互触觉生成和反馈算法,突破以往织物触摸算法中只能单点触摸织物的瓶颈.用户可以用两个手指双触点交互和感知虚拟织物,体验更真实的虚拟织物触摸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