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
危险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20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安全科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3篇、会议论文114篇、专利文献103386篇;相关期刊918种,包括机电安全、化工安全与环境、化工管理等;
相关会议91种,包括第27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9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第三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研讨会、第七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等;危险源的相关文献由4864位作者贡献,包括宋功业、吴宗之、王刚等。
危险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3386篇
占比:97.31%
总计:106243篇
危险源
-研究学者
- 宋功业
- 吴宗之
- 王刚
- 刘红坤
- 周传奇
- 周良
- 夏华
- 太江林
- 姚薇
- 孔庆端
- 安建
- 张涛
- 拔海波
- 普光跃
- 李金航
- 王健
- 田水承
- 顾树林
- 黄朝兵
- 刘辉
- 吴兵
- 孙宝银
- 张杰
- 李思敏
- 杨耀党
- 王冬
- 王经明
- 田岱
- 陈清光
- 魏利军
- 关磊
- 刘洋
- 周瑶
- 张军
- 张勇
- 张少楠
- 张景钢
- 张磊
- 张超
- 彭士涛
- 李伟
- 李建军
- 李新春
- 王彦磊
- 王鹏
- 秦卿
- 赵毅丽
- 赵珊珊
- 郑淑平
- 陈宝智
-
-
-
张润涛
-
-
摘要:
以塔山白洞井为工程背景,全面科学地辨识矿井瓦斯危险源,采用LEC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危险源辨识评估,通风瓦斯危险因素分为2类16种,其中1项列为重大风险,3项列为较大风险,8项列为一般风险,4项列为低风险,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提出管控措施,对媒矿瓦斯危险源的预控实施有效管理,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
-
吴典龙
-
-
摘要:
通过研究装配式结构在施工中的推广,向其中引入了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促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更为广泛应用,让装配式结构的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结合工程实际案例,研究BIM技术消除危险源管理的核心方法和理论基础。实践表明,融入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可行。
-
-
宋云梅
-
-
摘要:
文章以物探法对超前地质分析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断层地质构造的应力集中范围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探地雷达在隧道施工掘进过程中超前地质分析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同时从测点布置、探测结果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整套超前地质分析方法体系。针对构造应力分布实测较为困难的现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断层地质构造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因素在构造应力分布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为局部隐伏地质构造的探测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
-
-
刘莉;
王欢
-
-
摘要:
针对建筑业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预警机制不够健全这一难题,文章介绍了4DCAD模型的施工安全管理集成系统,即在设计,施工计划和实施阶段,建筑构件设计信息和计划施工信息被收集、建立4D CAD模型。并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分析组合信息、自动识别高风险作业危险源,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并融入到4D CAD模型中,实现可视化。以此提高项目各参与方的安全意识,提前做好安全措施,促进设计图纸、施工计划及方案修订更符合安全要求。
-
-
蒋建刚;
王成
-
-
摘要:
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预防,而主动预防的重要手段是将风险管控关口前移,实质就是做好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抽水蓄能电站由于设备繁多,运行过程比较复杂,易产生严重的事故后果。在整个电站安全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好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工作,就成为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涉及的风险源,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建议。
-
-
朱荣彬
-
-
摘要:
根据煤矿掘进作业的特点,将掘进工作面的主要危险源分为4大类。设计采用单目测距法监测超循环进尺,采用帧间差分法监测人员是否进入危险空间,采用背景减除法监测运输皮带堆煤。对掘进工作面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框架进行了设计,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和数据处理层3个大模块组成,可实现对掘进工作面4大类危险源的实时监测预警,有效保证掘进作业安全。
-
-
高尚
-
-
摘要:
现阶段,电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开始高度重视电梯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电梯的检验工作,并通过现场安全管理,使电梯保持安全运行状态,确保人员安全。有必要了解电梯检验工作的价值,以便合理地使用电梯检验技术,最重要的是,确保电梯检验和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发挥出最大化的作用。
-
-
李志红
-
-
摘要:
为厘清安全生产领域危险源、风险、隐患等关键术语的准确含义,本文基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对Hazard和Risk的定义,辨析关键术语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Hazard准确含义是危害因素,发生伤害时仅指的是隐患,不包含危险源本身,隐患是导致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原因;Risk反映的是Hazard的危害程度,是一个数值,并不是重新定义风险的词意,建议译为风险值;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风险识别和管控环节应识别的风险是危险源的风险,无需对可能存在的隐患的风险进行识别。
-
-
刘永立;
王海涛;
沈斌;
任梦轩;
单麒源
-
-
摘要:
为解决煤矿生产中灾害识别不全面、评价难度大、应急处置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基于GIS的煤矿灾害应急处置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和处理平台,开发统一的GIS平台和组态软件,最大限度地识别煤矿危险源;结合识别的煤矿灾害危险源,通过整合通风、排水、矿压、有害气体等单一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灾害危险源的动态监视、实时数据分析、预测预报,建立了危险源分级指标体系;以煤矿企业风险库为基础,应用单体-区域联合危险源辨识与预警模型,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精准施策;利用工作流模式的应急处置闭环管理模型和“双向通道”应急处置业务管理模型,实现煤矿危险源高效闭环管理。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有助于实现煤矿人员作业行为、机械设备状态、生产作业环境、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预控,实现了防控事故的目标。
-
-
王志明;
汪昱;
陈晨
- 《EPTC第六届输电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内需项目的稳步增多,各类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市政建设不断涌现,使得输电线路的人为外力破坏大幅上升.统计分析和运行经验表明,人为外力破坏是导致输电线路外力破坏跳闸的主要因素.文章提出将导致输电线路人为外力破坏的相关危险源,纳入输电线路危险源全过程管控,以达到降低输电线路外破跳闸率的目的.
-
-
WANG Tong;
汪彤;
LI Ying;
李颖;
LIU Yu;
刘瑀;
ZHU Xue-yuan;
朱雪瑗;
HU Yu-chang;
胡玉昌
- 《2017国际溢油应急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针对港口储罐区特大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比较相关风险因素的危险性大小,根据三类危险源理论和环境敏感性,对港口储罐区特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和风险因素进行对比,建立AHP评价模型,经过专家打分和计算,得到相关因素的权重大小.层次分析的结果表明,危险性较大的危险源和危险因素依次为:应急体系设计不科学,与生活区距离近,人员技能培训缺失,人员操作失误及与航道距离近.
-
-
娄志年;
娄馨
- 《2019中国医学装备大会》
| 2019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对磁共振设备使用中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达到有效的安全管理绩效.方法:运用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采用PDCA循环的管理思路.结论: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全过程覆盖,为降低磁共振设备使用的安全危害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
-
童星
- 《2018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灾害管理全过程中,关注的核心是排查危险源和削减脆弱性,从而建设富有韧性的社区和社会.安全工程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危险源、脆弱性、韧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贡献.本文通过透视比较不同学科的相关认知,揭示其对于灾害管理的政策意义.
-
-
宗鹏;
谭建伟;
姜波
- 《2017年度灭火与应急救援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氟化氢泄漏事故因其毒害性质将对伤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与伤害.本文从人员伤亡和环境损害两个方面建立氟化氢泄漏事故危害判定模型,并从人员、装备、处置方法、执行力四个方面建立救援能力模型,得出基于模型的事故危害指数和救援能力指数的半定量表达式,并以此分析事故危害对救援能力的影响趋势,为氟化氢泄漏事故救援所需救援能力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源的判定提供新的参考.
-
-
-
李如箭;
李京校;
崔月生
- 《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应根据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检测过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全面、细致的防雷装置检测安全作业规程,并严格贯彻实施,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不当作业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整个防雷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防雷装置检测过程潜在的危险源可归纳为坠落伤害、电气伤害二种形式。
-
-
杜明辉
- 《2017年度灭火与应急救援技术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几类建筑火场中威胁消防员人身安全的潜在险情,包括建筑坍塌、回燃和人员迷失.文章分析了火场中各类险情出现的原因,通过事故案例再现了各类险情发生时的情况,并针对此类险情介绍了在火场中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最后得出了消防员在灭火行动中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