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

南北宗论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专利文献270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青春岁月、故宫博物院院刊等; 南北宗论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媛、王洪伟、舒士俊等。

南北宗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7 占比:36.77%

专利文献>

论文:270 占比:63.23%

总计:427篇

南北宗论—发文趋势图

南北宗论

-研究学者

  • 吴媛
  • 王洪伟
  • 舒士俊
  • 韦宾
  • 任杰
  • 刘园园
  • 刘慧勇
  • 向自由
  • 唐奕佳
  • 姜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廷波; 孙宇
    • 摘要: 一直以来,学界对于董其昌南北宗论的研究与认识,大多倾向于认为董氏观点之提出多缘于其偏重于中国山水画南北山水形态流传体系过程中所诞生出的不同形式,即是从风格学的角度进行归类,进而从图像分类的角度归纳并梳理出中国山水画艺术形态的南北殊形,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从董其昌本人的创作形式、表现语言、技法优劣与审美偏好等角度探究其喜好与取舍的更广泛原因。文章尝试从另一角度切入,即尝试从董其昌本人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的优势、劣势,以及其明显个人偏好入手,试图解读并不一样的南北宗论
    • 张泉
    • 摘要: 在中国绘画史上南北宗论影响深远。通过对南北宗理论的深入探析,了解董其昌进行南北分宗的客观原因以及其理论对后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在各种思想汇聚的当下国内绘画领域,运用古人的这一思想去服务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为创造出符合当下时代审美的绘画作品提供理论支撑。
    • 肖清雨
    • 摘要: 本文从董其昌创作的一系列立轴及册页山水画作入手,解析其创立的"南北宗论"实即一整套图文互释体系,既而厘清自晚明到清代《芥子园画谱》生成期间这套图文互释体系对于彼时绘画传承与创作产生的影响,力证图式是文本与图像在时间见证之下的交迭反复,是规范的视觉典型返照群体的历史选择.
    • 郭娟
    • 摘要: 宗法这个东西,本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山水画的"南北宗"说,当然也是这种意识在艺术上的反映。山水画里的南北分宗论是明清时期绘画理论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画家的创作活动及其对绘画本身的理解和对中国山水画史的把握,甚至波及了书法、诗词等相关艺术门类的理论建构。南北宗论的提出者与最有力的推动者之一是晚明著名画家、美术鉴赏家和理论家董其昌(1555-1636)。
    • 孙淼
    • 摘要: "日本南画"一词出现于18世纪中叶的日本江户时代后期,取义于中国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论"中的"南宗画",日本南画是以中国明清文人画样式为基础,融合了日本民族审美特质,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日本重要绘画流派。日本文人绘画的萌芽16世纪中叶,基督教曾在日本国盛行一时,这使得日本的当权者把基督教视为具有潜在颠覆力的宗教,是来自欧洲殖民扩张的威胁力量。
    • 钟碧珊; 李秋艳; 姜通
    • 摘要: 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其发展是对中华文脉的接续与传承.在中国画发展史上,董其昌等提出的南北宗之说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学者画家撰写了大量关于"南北宗"的研究性文章,重拾"北宗"的山水技法并进行了新的艺术实践.当今,人们立足于现代的文化环境与历史节点,重新审视北宗山水的价值,汲取精华,选取有代表性且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山水图式,能够重拾"北宗"在绘画语言层面的文化积累,为后人提供学习方法,繁荣中国画艺术的生态圈.
    • 钟碧珊; 李秋艳; 姜通
    • 摘要: 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其发展是对中华文脉的接续与传承。在中国画发展史上,董其昌等提出的南北宗之说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学者画家撰写了大量关于“南北宗”的研究性文章,重拾“北宗”的山水技法并进行了新的艺术实践。当今,人们立足于现代的文化环境与历史节点,重新审视北宗山水的价值,汲取精华,选取有代表性且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山水图式,能够重拾“北宗”在绘画语言层面的文化积累,为后人提供学习方法,繁荣中国画艺术的生态圈。
    • 刘建春; 孙福林
    • 摘要: 董其昌以禅论画,把绘画分为"南宗"和"北宗"的学说,对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南宗"画,以抒情为手段,以柔润为形式,以不为皇家服务为原则,以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以及虽居官位而心存隐逸,又非贵族的画家为主要阵营."北宗"则相反,它是皇家的产物,以刚性线条为形式,而缺乏柔润与平淡天真的韵味,又以贵族和从属于贵族的画院画家为主要队伍."南北宗"画的区分法是画史上两种精神状态画家不同的体现,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心理状态.当时的时代思潮与董其昌的理论合拍,以禅论画,文人士大夫们便于接收,"南北宗论"遂风行一时,成为当时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学说.
    • 刘影
    • 摘要: 南北宗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重要的美学思想,这一绘画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同时奠定了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价值。由于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在画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后世对于其评论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因此对其带来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做到充分肯定,而消极影响也应当做到客观对待。
    • 马誉榕
    • 摘要: 本文将探究禅宗美学与南北宗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并叙述明代的书画美学家董其昌因受到禅宗美学的影响,借用禅宗有南北二宗之分的思想,也将中国画坛以南北加以区分,提出南北宗论这个美学思想。董其昌推崇南宗文人画,而贬低北宗职业画家。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出现的禅意,他认为是山水画中的最高境界。故把擅长水墨入画的王维推崇为南宗之祖,将擅长青绿山水的李思训标榜为北宗之祖。随着南北宗论的理论提出,这两种不同的风格体系,更加证实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与转变,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了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是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美术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