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包世臣

包世臣

包世臣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1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老年教育(书画艺术)、安徽史学、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10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等;包世臣的相关文献由19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邦君、金丹、盛茂产等。

包世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 占比:99.1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87%

总计:231篇

包世臣—发文趋势图

包世臣

-研究学者

  • 周邦君
  • 金丹
  • 盛茂产
  • 郑大华
  • 余德仁
  • 张国宏
  • 蒋怀坦
  • 陶用舒
  • 倪玉平
  • 包光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鑫
    • 摘要: 刘墉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书法巨擘,对后世影响深远。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指出刘墉晚年曾学北碑,后世著述多引用此论,以证明刘氏为碑学权舆。包氏此论影响虽大,却无可靠旁证,且《艺舟双楫》中另有多处记载与此论有龃龉之处,故包氏记载的“刘墉学北碑”一事与史实不符。
    • 孙习智
    • 摘要: 清初篆隶复兴,推动文人书法从帖派审美转向碑派审美。“碑体行书”一词,是今人为“以碑入行”的技法尝试而形成的独特行书风貌做出的新命名。黄惇先生说:“石涛、郑板桥将隶书笔意与行草法度进行融合,从汉碑中溢出的行书,称为‘碑行’。”;作为近现代碑学代表人物之一的祝嘉,在批判继承清代何绍基、邓石如、包世臣、赵之谦、康有为、张裕钊等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碑体行书”特色书风。
    • 李旺
    • 摘要: 晚清书家包世臣(1775—1855)在草书一体上可谓煞费苦心。其在《艺舟双楫》和诸多题跋、书款中留下了大量论述草书的文字,也临写了许多“二王”及其一脉的草书作品。他倡导“作草如真”,追求“二王”优雅、细腻、完备的笔法,反对雄肆、狂怪的书风,向往传统帖学“虚和遒丽”的审美境界,但下笔时往往又受到碑派笔法的影响,主张草书应具有“篆分遗意”。碑帖两种情结的交融与冲突构筑了包世臣独特的草书观念,也反映了碑学初始阶段的书家欲将碑派技法与审美引入草书领域的艰难摸索过程。
    • 黄承利
    • 摘要: 祝嘉先生的书学理论构筑了一个完整体系。这个体系涵括了碑学理论、书法史学、书法美学、书法技法、书法阐释、书法鉴赏、书法比较、书法教育、金石学、文字学、题跋学、目录学、考据学等诸多领域。而这诸多的领域,又以碑学为主线,继承和发扬了清季以来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书法碑学理论,在近现代书法理论研究领域,成果最丰,贡献最大。
    • 祝嘉
    • 摘要: 祝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先生在书法创作和理论方面均有深厚的造诣,其在包世臣、康有为碑学体系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探索、梳理和修正,形成了自己的书学理论体系。先生完成于1941年的《书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现代书法史。先生1943年撰写的《怎样复兴我们的书学》和1944年撰写的《书法之高等教育问题》二文中,首次提出书法高等教育的问题,开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讨论的先声。先生一生致力于书法研究与书法教育事业,对中国现代书法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本刊特邀叶莱先生筹措“时代名师——祝嘉”专题,以展示祝嘉先生在学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以飨读者。
    • 宋吉昊
    • 摘要: 从临摹到创作的转换一直是书法领域的难题。包世臣在继承孙过庭"察之尚精,拟之贵似"中"察"和"拟"临摹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一个"仿"的概念,意在构建一套从临摹到创作的转换理论。"察"和"拟"阐释如何让传统的笔墨、技法和审美思想信息融入学习者的血液和灵魂;"仿"阐释如何将融入血液和灵魂的传统笔墨和技法信息依照每个人独特审美情趣去展示出来。为便于理解"察"和"拟"这些概念,包氏还提出了"曲""中实"和"触类旁通"等一系列辅助概念和理论,使"察""拟"和"仿"三者环环相扣、紧密结合,成为一个阐释从临摹到创作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 张机
    • 摘要: 从比较的视野观看阮元碑学理论可以发现,阮元所提倡的『篆隶遗法』『中原古法』『汉魏古法』同样存在于包世臣、康有为的碑学理念中,其理论内涵并未在后期的碑学运动中消解,而是与之一道不断生发出新的生命.
    • 兰正江
    • 摘要: 清代书论汗牛充栋,然论书名家在创作上远不能达到其理论的高度,这便造成"鉴""写"分离的现象。清代之前的书论大体不脱离主观批评的方式,然清人却重视对书法的构成要素作客观的考察。故清人"鉴"书重考据而究形质,纳金石而考文字,无形之中扩大了书法的鉴赏视野。清代社会乃一学者社会,所谓"不写"则是在朴学求真尚实的学术精神引导下,"善鉴者"俯首文献,拘泥行迹之来历,终不能无间心手,在创作上缺乏应有的灵性。
    • 谭平国
    • 摘要: 在伊秉绶的交游圈中,比较特别的是与包世臣的关系.二人同为嘉庆帝师?大学士朱珪门人,年龄却相差二十一岁.他们相识于袁浦,在扬州赈灾中相交甚深,伊秉绶尤重其经世之才,数与『讲求经济』.他们一起赏画鉴帖,讨论运笔之法,均以善书而著名于时.然而伊秉绶卒后,包世臣品评清代书家,只取伊秉绶之行书,列于『逸品下』,显然有失公允.本文对两人交游情况作了全面考察,并考释了相关诗文?书札?碑帖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他们的书法交往和相互影响提供一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