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北碑

北碑

北碑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8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绘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8篇、专利文献1385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文史杂志、书画世界、中国书法等; 北碑的相关文献由28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振濂、吴健、刘星振等。

北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8 占比:18.67%

专利文献>

论文:1385 占比:81.33%

总计:1703篇

北碑—发文趋势图

北碑

-研究学者

  • 陈振濂
  • 吴健
  • 刘星振
  • 宋凤洲
  • 李廷华
  • 查律
  • 沙孟海
  • 陈凯
  • 任军伟
  • 刘刚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玮
    • 摘要: 当我们在谈论中国书画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中国书画历经数千年发展变迁,至今已形成多套评价体系。大体而言,书分帖、碑两派,画分南、北二宗。北宗、碑派尚风骨重质朴,南宗、帖派崇气韵讲冲和。明清以降,两大派系既分庭抗礼,又交织融合,渐渐衍生出试图打通任督二脉的南帖北碑融合一派来。
    • 胡朝霞
    • 摘要: 中国画及至宋代,出现了梁楷,开创了泼墨画。这一个“泼”字,包含着自由豪放、一任天然、意趣横生、真情流露的意味。在艺术世界中,其实我最喜欢这个大写意式的“泼”字。洁白的宣纸、乌黑的墨汁任由我挥洒;坚质的石块、鲜红的印泥任由我摆布,雄强的北碑、潇洒的南帖任由我取舍……由着性情信马由缰,其乐无穷。我与梁楷一拍即合,高山流水隔代知音。
    • 林夏瀚
    • 摘要: 溥儒,字心畲,号西山逸士、旧王孙等,清恭亲王奕诉嫡孙,以书画著称,时人将他与张大千合称“南张北薄”。溥儒自幼聪颖,又因天潢贵胃的身份而接受了非常优越的教育。他4岁开始习书法,12岁习篆隶、北碑、右军楷行书。恭王府旧藏书画多且精,诸如陆机《平复帖》、王羲之《游目帖》、王献之《鹅群帖》、怀素《苦笋帖》、苏轼《黄州寒食帖》等,为薄儒深入晋唐宋元提供了一般士人难以企及的优越条件。
    • 陈振濂
    • 摘要: 一关于中国佛教书法史的讨论,其实有许多过往的经历值得回忆。少年时痴迷经典"二王",对当时的书法史学者谆谆教诲我们要临摹六朝写经和唐人写经云云,这些十分重要的专业提示,我当时还很不以为然。习惯上的南帖北碑钟张"二王"篆隶行草在艺术语汇表达上要比之精彩几十倍,写经书法也许只是一种书写行为而已,算不上大宗。后来在日本看到有一堂12条屏吴昌硕写的篆书《心经》,偶然触动一个想法。其实我们概念中所谓的佛教书法或写经书法,应该有几个不同的含义。
    • 王汝虎
    • 摘要: 如若回答『北碑为什么是美的』问题,必须回到古代书法传统,特别是清代朴学和金石学兴起的文化视野中来分析.从美学史的角度而言,与其回答『北碑什么是美的』,不如从历史诠释的角度去说明在清代士大夫审美风尚中『北碑何以成为美的』.在对北碑的鉴藏与摹写的过程中,蕴含着清代文人书法与民间书法、士大夫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性与一致性,而非如后世所理解的扞格对立,此可为探讨清人北碑审美观念形成所带来的当代意义.
    • 邹广胜
    •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碑与南帖审美风格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以刀代笔的北碑与墨迹书写的南帖之间的书写方式的不同,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文化、文风及书风等各个方面所显示出的文化特征方面的巨大差异,书法的功用、目的与工具材料等都直接决定了书风的最后形成。北碑与南帖审美风格的差异同样反映了民间书法与精英书法的巨大不同。
    • 安亚静
    • 摘要: 绪论《选抄》系列作品的创作缘起是笔者对金石书风和《龙藏寺碑》风格的学习和理解。金石书派是一支从清代传承至今的重要的书法流派,已经历了李瑞清、胡小石、游寿等三代人的开创与传承。在不同历史时期下,金石书派的书法风貌不尽相同。金石书派的三代传承人,他们无不是以学问立世,以学养书。《龙藏寺碑》作为隋碑名品,在结体姿态上,《龙藏寺碑》变魏碑的奇崛险怪为平正冲和,整体婉约柔和。《龙藏寺碑》是楷书的极致,其高妙处在于它承前启后,具北碑之质朴却不粗糙,有唐楷之精严而不拘谨。文质彬彬,斯之谓也。
    • 杨宁
    • 摘要: 晚清的碑学运动,碑学书法大盛.篆隶、北碑的用笔、用墨又渗入绘画领域,为文人画带来了新发展,导致了道咸画学中兴.金石入画赋予绘画金石趣味,形成了苍茫古拙的新艺术形式,改变了传统文人画柔弱雅逸的面貌,带动了时代风格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是继以诗入画、以书入画之后文人画的又一次变革.
    • 摘要: 李金生,男,汉族,1969年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务农在家潜心研究书法。自幼酷爱书法,14岁受知名书法家李思敬先生启蒙教授,又受中书协会员侯大愚先生悉心指点,开始从《玄秘塔》《九成宫》入手学习十余年。因个人不愿学书法“千人一面”,后转习北碑二十余年至今。主练《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等其他北魏墓志铭,涉猎行草、金文、竹木简,一直潜心研习,手肘成砥,未敢苟且。
    • 邱才桢
    • 摘要: 徐悲鸿先生书法成就为其画名所掩。其书法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极强的辨识度。如果把他的书法放在20世纪书法史的背景下,以及画家书法等方面进行观照,对于我们认识更为立体的徐悲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徐悲鸿自7岁起跟随父亲徐达章习字,早年学习颜真卿。1916年,21岁的徐悲鸿成为康有为的入室弟子,得以在康氏家中遍览名碑,深受康氏书法及书学主张影响,开始学习北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