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轮
动量轮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96篇,主要集中在航天(宇宙航行)、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09694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轴承、微电机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九届全国技术过程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测控技术专委会第六届一次学术交流会等;动量轮的相关文献由667位作者贡献,包括姜维、靳国栋、高飞等。
动量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9694篇
占比:99.92%
总计:109783篇
动量轮
-研究学者
- 姜维
- 靳国栋
- 高飞
- 潘钢锋
- 臧稳通
- 袁军
- 赵辉
- 王新民
- 金光
- 雷拥军
- 何英姿
- 霍鑫
- 刘强
- 刘文静
- 屈驰飞
- 张俊玲
- 徐敏强
- 杨虎
- 王南华
- 王淑一
- 刘刚
- 刘成瑞
- 周剑敏
- 姜斌
- 张志娟
- 朱卫红
- 李玉庆
- 李醒飞
- 王日新
- 王泽宇
- 程月华
- 程莉
- 赵性颂
- 邹元杰
- 钟莹
- 周经伦
- 孙剑
- 宗红
- 彭雷
- 戴光明
- 李娟
- 李建华
- 杨帆
- 王佐伟
- 王晋鹏
- 王茂才
- 綦艳霞
- 邢琰
- 郭彦昊
- 陆栋宁
-
-
王倩颖;
傅怀梁;
杨永杰
-
-
摘要:
研究了无动量轮双模式前后纵向两轮平衡车的关键技术。针对陀螺仪采集的数据进行滑动滤波与互补滤波,优化得到姿态信息;不采用动量轮,设计程序对舵机和电机进行精确控制,以实现平衡车的动态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纵向两轮平衡车姿态解算信息准确,控制决策可行,降低了舵机和电机的耦合关系的影响,在多种路面环境下电磁自主循迹与蓝牙遥控两种模式均可满足自平衡的需求。
-
-
李吉冬;
钟莹;
李醒飞
-
-
摘要:
结合不可压缩流体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磁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针对电流和电压控制模式下矩形截面环管内金属流体的哈脱曼流动问题建立完整的传递函数模型,深入分析流体中黏滞力项和边界层效应对动量轮输出性能的影响. 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对流体运动特性和流场分布进行仿真验证,分析电流、磁场和流体特征参数对动量轮输出指标的影响. 在电流控制模式下,动量轮的角动量输出标度因数约为9.68×10?5 N·m·s/A,可作为动量轮的设计与优化依据.
-
-
王凯琳;
王俊彦;
杜黎明;
赵铁军;
耿玉玲
-
-
摘要:
通过分析某平台卫星在某次发生动量轮组件2异常掉电故障时的现象,利用模拟器仿真的方法绘制了其马达电压、马达电流、转速曲线及姿态曲线,并根据卫星遥测超限告警,得出此次动量轮故障对于卫星姿态、推进剂的消耗和动量轮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此次故障发生的原因.
-
-
肖云峰;
徐康;
马丽梅;
张业帅;
刘强
-
-
摘要:
针对物联网通讯技术对微纳卫星提出的高性能、低成本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圈磁钢无刷直流电机结构动量轮,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有限元法对气隙磁密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双圈构型电机气隙磁密和有效气隙磁密平均值均优于传统方案,气隙平顶宽度从传统方案的90°拓宽到120°,有效的提升了力矩输出性能.通过对无控制器状态下两种电机转速特性分析,验证双圈构型电机具有更优的动态和抗干扰性能;基于该结构设计了转速闭环PID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双圈构型电机在空载状态及突加负载两种情况下,电机达到稳定转速的时间和达到稳定转矩的时间均优于传统结构电机,且新型结构电机的脉动幅值降低约46.5%,可实现电机的高精度稳速控制.
-
-
-
季业;
崔振;
王雪涛;
严嵘;
刘一帆
-
-
摘要: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提出一种动量轮健康性排序方法,选取实际型号任务中50N·m·s动量轮的地面测试数据与在轨数据,对数据处理后,研究闭环工况动量轮动态转速的电机电流,利用相关系数法将其转换为模糊相似矩阵,聚类分析动量轮健康性最大阈值;同时以最大阈值为标准,设计判断准则,用4个动量轮的数据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并与峭度试验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对动量轮健康性进行排序.
-
-
徐浩桐;
翟心蝶;
闫浩安;
祝月;
黄天豪
-
-
摘要:
在室内反恐作战中,单一运动方式的无人机无法适应复杂地形,易被击毁.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在地面弹跳的小型无人飞行器——Scyther,给出了其组成、结构及设计参数,并详细阐述了主要的算法,分析了方案的实现途径.Scyther采用共轴双旋翼与跳跃无人机组合设计技术,在接近目标时共轴双旋翼从主体弹出并黏附于高处,其上搭载的摄像头提供监控视野.跳跃无人机通过动量轮控制自身姿态,基于改进蚁群算法进行自适应动态路径规划,并结合分布式情境感知算法使自身运动轨迹在敌方可视范围内难以预测,以此增大无人机靠近目标的概率.相比传统无人机,Scyther飞跳一体智能飞行器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地形,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功耗小、机动性强、可远程操控等优点,既适用于单体作战,也可拓展为集群作战,对于室内反恐作战十分有利.此外,针对不同任务需求,Scyther还可装配多种战斗部,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
-
-
-
-
-
樊幼温;
王古文
- 《2013年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种特定型号动量轮产品寿命试验及其寿命可靠度预计工作的阐述,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空间机电产品进行寿命可靠度预计简要过程.该过程由九个步骤组成:1)有定义产品状态空间;2)选取寿命试验投入子样;3)确定寿命试验条件;4)确定产品失效准则;5)采集寿命试验数据,整理时序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整理数据;6)拟合子样性能退化曲线;7)求取产品寿命样本;8)依据样本预计所有符合产品状态空间任一个体产品的寿命可靠度;9)取得的预计结果给出不同任务需求的真实产品寿命可靠度预计值.
-
-
-
曲春娣;
张洪钺
- 《第十六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用于小卫星姿态控制的卫星动量轮系统一般是由直流无刷电机、飞轮本体及控制器线路构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电执行部件。 本文提出的对于小卫星动量轮系统精确建模的基本方程,推导出了适合于实际应用的小卫星动量轮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且基于此模型,提出了未知输入观测器法进行故障诊断.通过实际动量轮系统的实验,对于所建模型及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仿真数据基本一致.
-
-
张永;
马科彪;
朱唯干
- 《第七届全国超导学术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卫星或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需要精确定位,动量轮是卫星或宇宙飞船姿态控制的关键部件.每个宇宙飞船上有三个或四个动量轮,这些动量轮虽然体积小,但是其角动量占宇宙飞船总角动量的绝大部分.动量轮实质上就是电机的转子,它具有很高的转动惯量.在适当的时间,启动或停止三个电机就能够控制宇宙飞船的姿态.本文研制了一个小的动量轮模型,该模型重量轻、结构紧凑,而且能效高.动量轮模型的主要创新点是使用了高温超导磁悬浮轴承,因此,它具有摩擦力小,转速高,储存动量大的特点.动量轮模型的最大设计转速为15,000RPM,储存的角动量为3.5J*s-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