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网格技术

动网格技术

动网格技术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2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武器工业、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279567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流体机械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等;动网格技术的相关文献由504位作者贡献,包括乐贵高、曹嘉怡、李仁凤等。

动网格技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79567 占比:99.95%

总计:279710篇

动网格技术—发文趋势图

动网格技术

-研究学者

  • 乐贵高
  • 曹嘉怡
  • 李仁凤
  • 王汉平
  • 苏玉民
  • 鲁传敬
  • 张永祥
  • 李杰
  • 李永成
  • 胡晓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洪涛; 杨峻程; 张祥; 刘学龙
    • 摘要: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中的动网格技术对双道超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双道超车过程中,3辆车周围均出现强烈的压强和空气流速变化,当主超车在两车之间时,流场变化更为复杂。随着车辆相对位置的变化,3辆车周围的涡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涡的变化消耗流场中的能量,使车身受力发生变化。行驶过程中,3辆车的侧向力、风压中心位置和横摆力矩均发生明显变化。绝对速度增加,主超车与被超车的最大侧向力均呈线性增长,给车辆行驶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 辛清; 张永祥; 李加伟; 张育卿
    • 摘要: 提出了新型弹簧式衰减器结构,以弹簧式衰减器为研究对象,针对无法定量分析衰减器衰减性能的问题,成功模拟了弹簧式衰减器中活塞的运动,克服了动网格计算中易出现的负体积问题。在不同的弹簧刚度与不同的频率条件下对弹簧式衰减器进行三维UDF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流体的脉动频率与衰减器的固有频率一致时,衰减效果最好,衰减率可达71%;弹簧刚度越低,衰减器的工作频带越宽。试验与仿真的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衰减器模型的有效性和的可行性,为弹簧式衰减器衰减性能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 林家泉; 戴仕卿
    • 摘要: 为了充分认识飞机客舱内呼吸道病原体的扩散规律,研究了患病乘客静止和移动两种情况下,客舱内呼吸道病原体浓度分布以及剩余乘客的感染风险。首先,建立5排波音737座舱模型,利用实验舱和红外光声谱气体检测仪来验证建模的合理性。然后,通过编写UDF(User Defined Function)配合动网格技术来控制患病乘客的走动,得出基于组分模型下的两种病原体浓度分布情况。最后,将采样值代入IF(Intake Fraction)指标评价出交叉感染风险。结果表明:在同一边界条件下,静坐患病乘客更有利于将病原体传播给同排的乘客,而移动的患病乘客则更容易对每排过道处以及客舱尾部的乘客造成严重感染;将采样值带入IF指标计算,得出患病乘客的走动会导致剩余乘客感染风险增加6.03倍。
    • 何魁魁; 戴玉堂; 王嘉凯
    • 摘要: 为了改善超快激光的加工效果,设计了超声气体射流系统。通过超声与射流的耦合可实现声能与射流压力能叠加,增强射流的脉动性,形成脉动射流。以氮气为传递介质,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在稳态条件下不同喷头结构的流场分布并对喷头结构进行优化;在瞬态湍流状态下,运用动网格技术将超声与射流场耦合,仿真分析了超声振动参数对流场分布的影响以及各参数间相互作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20 kHz、幅值为20μm、进口流速2 mm/s条件下,流场最大流速从4.01 mm/s增至21.19 mm/s,随入口流速增加出口流速增幅逐渐下降,在高速射流入口条件下,出口最大流速也增加近两倍左右。在超声作用下射流脉动性显著增强,但射流流束的集中性会减弱,超声振幅的改变只能对射流场结构产生改变,对射流最大流速几乎无影响,超声频率的增加可提高流场最大流速及其脉动性。
    • 李永成; 张璇
    • 摘要: 本文借助动网格技术以简化的二维平板为计算模型,使得平板采取沿着展向周期振动运动的方式进行减阻效果探索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振动频率、振动幅值以及运动波数对平板减阻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平板周围压力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从流动机理的角度对数值预报结果进行了阐释。
    • 王佳雯; 祁晓斌; 王瑞; 李瑞杰; 梁景奇
    • 摘要: 深海反潜导弹在水下航行过程中会经历大幅度的水深变化,伴随着环境压强的连续变化,反潜导弹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水下燃气射流结构与工作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中采用液体体积多相流模型,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和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水下固体火箭发动机轴对称动态模型,对水下发动机沿垂向运动至250 m水深过程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水下运动过程中喷管尾部燃气射流不再出现断裂与回击等现象,在超音速射流建立过程中,激波逐步推出喷口,最终形成位置固定的锥形激波;在100 m水深以下,燃气射流流场特性受环境压强的影响较大,呈现较强的压缩性;在大航速200 m/s速度航行时,射流梗阻效应减弱,使得水下发动机工作性能受到环境压强的作用较小。文中研究可为水下发动机深水垂向运动工作性能提供参考。
    • 徐昌; 孙志宏
    • 摘要: 为准确预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碳碳复合材料喷管的热化学烧蚀率,探究碳碳复合材料的物理属性对烧蚀率的影响。依据热化学烧蚀理论,建立三维喷管的动态流-固-热耦合数值模型;热化学烧蚀通过Fluent仿真软件壁面化学反应完成,利用动网格技术实现壁面退移。以70-lb BATES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为研究案例,研究推进剂配方、材料密度和热导率对碳碳复合材料喷管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碳复合材料喷管的烧蚀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烧蚀率在喷管喉部上游入口处达到峰值;烧蚀率随碳碳复合材料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壁面温度随碳碳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增大而降低。
    • 辛清; 张永祥; 朱群伟; 杨芮
    • 摘要: 针对无法定量分析计算囊式衰减器衰减效果的问题,以某囊式衰减器为研究对象,运用动网格技术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对串联和并联式衰减器进行数值计算.克服了有限元流体计算中的发散问题和动网格更新过程中的负体积问题,在不同的脉动频率下,对囊式衰减器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串联式衰减器对压力脉动的衰减效果优于并联式;流体脉动频率与衰减器固有频率一致时衰减效果最好,最佳衰减率可达85%以上.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提高囊式衰减器的衰减性能,也为变边界问题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 符耀民; 贺迪华; 赵飞虎
    • 摘要: 为研究插头滑块在闭合时滑块的运动对管路分离机构内部流场的影响,以及介质如何阻碍滑块闭合的问题,采用动网格技术对插头滑块的关闭过程进行数值分析;为了体现其流域动态与插头滑块实际工作时的一致性,采用UDF程序来控制流体网格节点的最大位移,以达到可以实时控制滑块的运动;通过研究插头滑块在闭合过程中管路分离机构内部流场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滑块的受力和运动规律情况.结果表明:在插头无轴向的作用力下,做了先加速后减速的运动;在0.0082 s时滑块的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值3.9969 m/s,而且在该点附近其受力出现了突变,差值为342.91 N;在0.0095 s时滑块与插头滑块完全闭合,此时滑块速度和所受的合力皆不为零,可知滑块对插头有着较大的冲击力故而会影响其工作性能.
    • 钱宇; 蒋皓
    • 摘要: 为了研究机翼动态失速的演化机理,通过数学方程模拟动态失速状态下机翼摆动情况,对机翼表面涡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首先基于动网格技术,结合机翼运动方程,模拟动态失速演化过程,利用Thin-cut技术生成机翼及其对应翼型的计算网格;然后将剪切应力传输(shear stress transfer,SST) k-ω模型与纳维尔-斯托克(Navier-Stokes,N-S)方程结合为封闭方程组用于翼型进行数值计算,并对计算模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利用翼型计算时采用的方法对机翼动态失速过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动态失速演化过程中,机翼动态失速气动力性能较翼型更为复杂,不同截面处具有不同的动态失速临界迎角,且存在着不同性质的涡旋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大迎角飞行安全训练提供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