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作发展

动作发展

动作发展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399篇,主要集中在体育、轻工业、手工业、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8929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父母必读、学前教育:幼教版、当代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第二十六届学校体育教学观摩研讨大会 、2017国际体育与健康学术论文报告会暨第八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等;动作发展的相关文献由51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贵媛、姜桂萍、纪仲秋等。

动作发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2 占比:2.0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929 占比:97.95%

总计:19325篇

动作发展—发文趋势图

动作发展

-研究学者

  • 刘贵媛
  • 姜桂萍
  • 纪仲秋
  • 吴燕霞
  • 李冲冲
  • 樊江波
  • 欧阳新梅
  • 胡滨
  • 伍静
  • 区慕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彦如
    • 摘要: 为了解我国幼儿身体活动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采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对我国已有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总的来说,我国幼儿身体活动研究的整体发文量不多但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从研究合作情况来看,该领域具有学科融合的研究趋势,但教育学的研究者较少,缺少跨学科、跨地域、跨机构的合作。从研究主题来看,主题较为分散、单一,同主题研究持续性不高。从研究热点来看,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身体活动水平及测量,幼儿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屏幕时间、动作发展等因素的关系。从研究范式和工具来看,研究范式单一,多为量化研究。从研究趋势来看,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探究幼儿身体活动与多因素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扩大研究合作、完善我国相关指南是该领域研究的新趋势。对此,研究者提出相应展望。
    • 全茹; 任文君; 张芝琳
    • 摘要: (1)目的:婴幼儿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敏感期,动作干预对神经系统为代表的各大系统影响深刻;(2)方法:选取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间西安市两家育婴机构中符合条件的60名婴幼儿,实验组的婴幼儿接受Peabody运动训练方案干预,而对照组的婴幼儿则进行机构的常规训练,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常规统计描述、参数检验和方差分析,以探讨Peabody运动训练方案的干预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3)结果:六次测试结果显示,在反射/实物操作、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方面,实验组婴幼儿的六次测试数据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对照组婴幼儿在反射/实物操作测试的第三次、五次和六次测验结果表明标准偏差具有显著性,姿势测试并无显著性差异,移动测试中第四次和六次测验结果表明存在显著差异,抓握测试也无显著性差异,视觉运动整合测试时仅有第五月表明存在显著差异;(4)结论:经过为期一年的Peabody-2训练方案干预,婴幼儿在反射/实物操作、姿势、移动、抓握、视觉—运动整合的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动作干预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建议:在育婴的过程中多进行一些运动干预,以便婴幼儿更好的发育。
    • 马隆飞; 李宗涛
    • 摘要: 学步车于17世纪中后期出现并获得广泛使用,现如今国外许多学者对学步车的使用与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基于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拟厘清学步车使用对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从而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学步车的正确认识,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使用学步车会导致婴幼儿爬、站立、走等动作发展迟缓,且其影响程度可能与使用时间长短有关;使用学步车与婴幼儿脚尖走路的异常步态以及头部、躯干姿势控制能力低下有关。学步车使用对婴幼儿动作发展有不良影响,建议对其进行改造,并适度或慎重使用。
    • 黄晓云
    • 摘要: 幼儿动作发展是幼儿身体机能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但在目标实施中,存在三大层次六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从三方面做有针对性的化解:普及“动作发展”专业知识,化解教师认知与养育者认识瓶颈;完善幼儿“动作发展”配套设施,提高幼儿园管理与实施水平;以各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的参照性指标为纽带活跃家园联动。
    • 陈怡静; 彭庆文
    • 摘要: 本文基于幼儿动作发展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幼儿体育游戏设计中动作元素的选择进行探讨,提出适切性、主动性、发展性、经济性、安全性5个选择的基本原则以及分解法、组合法、变相法、假借法以及协同法5个选择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接球动作的实例,对游戏设计中动作元素的选择进行了经验分享。
    • 刘金富; 李威超; 李志远
    • 摘要: 分析4-5岁幼儿身体形态、纵跳和跑步能力的变化特征,探讨各指标间的年间变化率关系。募集嘉兴市某幼儿园4岁幼儿64名,12个月前后分别测量下蹲跳跳跃高度(counter movement jump height,CMJ-H)、反弹跳跳跃高度(rebound jump height,RJ-H)、反弹跳着地时间(rebound jump time,RJ-T)、20m快速跑速度(20meters running velocity,20mRV)、身高和体重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前后测试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并对各指标的年间变化率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①2018年与2017年相比,男女幼儿的身高、体重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2018年与2017年相比,男女幼儿的CMJ-H、反弹跳指数(rebound jump index,RJ-index)、RJ-H和RJ-T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RJ-T明显缩短;③身高、体重年间变化率与CMJ-H、RJ-index和20mRV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④RJ-index年间变化率与CMJ-H年间变化率不存在相关关系,但RJ-index年间变化率与20mRV年间变化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结论:4-5岁期间幼儿身体形态、纵跳和跑步能力变化明显,个体反弹跳指数存在增加、停滞和减少并存的现象;身体形态对幼儿纵跳和跑步能力影响较小,且4岁以后下蹲跳和反弹跳发展水平未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反弹跳指数与跑步能力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 贾富池; 贾静怡; 王立军; 潘期生; 陈玉娟; 杨惠玲; 胡雯雯
    • 摘要: 运用实验法对351名儿童进行了为期12周的实验研究,以了解基于动作发展研发的体育课程对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影响.实验组(176人)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儿童基本动作发展的规律实施情景化、游戏式基本动作教学,对照组(175人)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要求,按照幼儿园原有的课程目标实施体育游戏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感觉统合能力评估.结果显示:实验前,实验组感统失调人数131人,失调率74.4%,对照组感统失调人数127人,失调率72.6%;实验后,实验组感统失调人数61人,失调率34.7%,对照组感统失调人数98人,失调率56.0%;实验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育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但基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进行的体育教学会使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提升更加有效.
    • 李苏颖; 黄巧婷; 许杰
    • 摘要: 目的:对国内幼儿动作发展干预进行可视化研究,分析此领域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前沿与热点,探索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此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幼儿动作发展干预研究文献作为研究数据源,运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学科核心作者、科研机构及关键词分析。结果:发文量随年度逐步上升,运用普赖斯定律计算出核心作者为9位,学科核心作者较少,科研机构间无合作关系,关键词于2016年开始突现,近五年研究逐步开始深入,主要研究热点聚集为Motor development、Balance ability、Intellectual disability三方面。结论:目前国内对于幼儿发展干预的研究较少,核心作者较为缺乏,各科研机构间合作网络密度低,应当积极加强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与成果共享,并对研究领域深度进一步拓展,实现创新性研究,为后续幼儿动作发展干预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 徐瑶
    • 摘要: 幼儿阶段是体育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黄金期",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结合功能性训练特点,提高幼儿的运动表现.实验表明:在功能性游戏的干预下,能有效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幼儿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灵敏协调素质都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是增强幼儿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 兰树英
    •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幼儿园体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对我国幼儿体育课程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幼儿体育课程中出现幼儿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目标模糊、幼儿体育健康教材匮乏、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与能力发展相分离、评价体系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本研究结合幼儿动作发展理论以及国外幼儿体育健康课程设置,对体育课程主体框架、课程基本目标、课程基本内容、课程的组织、课程的评价几个方面进行建构,旨在为我国幼儿体育健康课程设置提供理论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