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制度
加热制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14444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宝钢技术、包钢科技、河北冶金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六届四次年会、201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等;加热制度的相关文献由45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宇、郭伯伟、刘常鹏等。
加热制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4444篇
占比:99.91%
总计:214637篇
加热制度
-研究学者
- 张宇
- 郭伯伟
- 刘常鹏
- 徐大勇
- 王凤琴
- 邓伟
- 郭伯伟(摘)
- 鲍俊芳
- 任妍利
- 刘永刚
- 张鲁斌
- 王亚
- 等
- 丁子文
- 丁翠娇
- 于浩淼
- 于玮弘
- 任玉明
- 伍成波
- 余威
- 冉景煜
- 冯强
- 刘向勇
- 刘幼生
- 刘志勇
- 刘志民
- 刘红潇
- 刘超群
- 卜惠民
- 卢立锋
- 叶高旗
- 周彦伟
- 周明
- 喻莲芳
- 孙茂林
- 宁林新
- 宁芳青
- 宋子逵
- 尹绍江
- 师可新
- 张力
- 张同辉
- 张延平
- 张廷凯
- 张弛
- 张斯
- 张晓溪
- 张维云
- 张艳萍
- 张诺
-
-
李光辉;
张营
-
-
摘要:
因FRP筋组成材料、 生产工艺、 加热制度、 高温特征等因素的不同,国内外关于高温后FRP筋力学性能降低程度的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通过对已有高温后FRP筋力学性能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到,温度高于400°C时各类型FRP筋的力学性能均出现显著降低,FRP筋不应在较高耐火等级的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通过改进纤维丝的制作工艺提高纤维的软化点,可提高高温后FRP筋的残余抗拉强度;提高聚合物基体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和分解温度对提高FRP筋的耐火性能作用显著;建议进行高温对FRP材料性能影响研究时以混凝土结构耐火等级和火灾时混凝土结构温度场为依据合理选择加热制度和高温特征值;采用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方法可有效提高FRP筋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极限.
-
-
-
-
马志江;
王光辉;
田永胜;
徐浩伦;
薛改凤;
常红兵
-
-
摘要:
以水分含量为2%左右的干燥煤为实验原料,采用5 kg实验焦炉炼制焦炭,探讨了加热制度对于燥煤炼焦焦炭质量的影响,并运用XRD分析了加热制度对焦炭微晶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优化炼焦加热制度可以有效改善焦炭质量,随着炼焦终温、保温时间、升温速率的增加,焦炭的抗碎强度和反应后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耐磨强度和反应性均先减小后增大;焦炭微晶结构中层间距d002均有所减小,石墨化度升高,焦炭结构强度增大;在炼焦终温、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分别为1 150°C、2.5h、2.5°C/min时,焦炭的质量最好.
-
-
霍喜伟
-
-
摘要:
磁浮列车轨枕用耐候H型钢LGWR345生产过程中,翼尖和腹板中间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龟裂,通过取样分析发现龟裂是由铜富集在晶界引起的.通过采取控制铜含量,设计合理的加热制度及轧制制度等措施,改善了表面龟裂状况.
-
-
-
王言峰;
马德刚;
李建英;
韩冰;
孙宏亮;
王耐;
姜嘉玮
-
-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色差仪及盐雾试验箱研究了锌铝镁镀层在高温加热条件下,镀层组织、结构及镀层表面色差、失重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加热温度在300°C以下时,镀层结构、色差未发生明显变化,失重量缓慢增长;400°C加热温度下,锌铝镁共晶组织呈现变粗、片层间距变大的趋势,色差线性上升;500°C加热温度下,共晶组织出现明显沿钢基与镀层界面扩散的现象,试样表面几乎全部腐蚀.加热温度高于300°C后,镀层色差及耐腐蚀性随温度的升高呈现不利的变化趋势.
-
-
马永福;
胥明旺;
叶高旗;
马云飞;
纪广胜;
王文正;
田亚强
-
-
摘要:
为提升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型半连轧生产线大规格Q355D热轧H型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及其稳定性,采用Nb、V微合金化成分优化设计、加热制度有限元模拟、轧制温度和轧制速度等窄范围控制手段,在该公司2、3号生产线进行了该系列大规格(450×200、400×200)产品的工业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添加Nb、V合金元素,低温长时间加热的基本原则,适当缩短在炉时间、降低精轧开轧温度或降低均热温度、提升轧制速度(提升精轧轧制温度)等,可使Q355D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满足国标要求。
-
-
马永福;
胥明旺;
叶高旗;
马云飞;
纪广胜;
王文正;
田亚强
-
-
摘要:
为提升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型半连轧生产线大规格Q355D热轧H型钢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及其稳定性,采用Nb、V微合金化成分优化设计、加热制度有限元模拟、轧制温度和轧制速度等窄范围控制手段,在该公司2、3号生产线进行了该系列大规格(450×200、400×200)产品的工业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添加Nb、V合金元素,低温长时间加热的基本原则,适当缩短在炉时间、降低精轧开轧温度或降低均热温度、提升轧制速度(提升精轧轧制温度)等,可使Q355D热轧H型钢力学性能满足国标要求。
-
-
王建;
徐芹
-
-
摘要:
JN60-6型焦炉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炉型,为适应目前的环保排放要求及企业产能增加的需要,对原有单集气管焦炉进行大修,大修工程设计充分考虑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关键是在环保设施建设、能源回收利用方面充分考虑,完善焦炉的基础建设,同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通过技术检测手段对原有的设备充分利旧,减少投资额度,降低大修复产的成本,最终确保焦炉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投产后焦炉生产稳定;运行参数达标,焦炉生产稳定运行.
-
-
秦利波;
梁海泉;
丁宏钧;
何彪;
赵庆权
-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六届四次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无缝钢管轧制生产中加热工序可有效提高管坯塑性,降低轧制变形抗力并均匀化产品成分,为穿孔轧制毛管提供合格加热坯料,而合理的加热制度则是确保加热质量的关键.实际生产中,铬钼系锅炉管钢种12CrlMoVG产品存在内折问题,且比例约为9%,影响了产品质量并降低了产品成材率.为此,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铬钼系锅炉管坯加热制度,指出钢种12CrlMoVG加热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加热制度,有效解决了管体内折问题,使产品合格率提高3%~8%.
-
-
-
-
MAN Shiguo;
满士国
- 《第三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讨论了钢铁混晶组织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阐述了通过控制变形和加热制度改善钢的混晶组织的相关研究,同时对混晶组织控制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由于粗大晶粒对力学性能带来不利影响,人们总希望获得细小晶粒组织。使塑性成形件获得细晶粒的主要途径有:在原材料冶炼时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如钽、铌、锆、钼、钨、钒、钛等)及最终采用铝、钛等作脱氧剂。对于原始组织引起的混晶问题应通过改善连铸工艺如增加结晶器冷却强度或采用轻压下工艺等来改善铸坯组织,优化钢材的冶炼工艺,调整钢材的化学成分等措施,来充分细化原始奥氏体晶粒。对于轧制或其他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混晶问题,应该严格控制加工工艺,控制好温度避免在两相区变形。避免钢铁在加热炉保温时间过长,大的坯料控制好加热速度,避免加热不均匀,减少因为保温时间过长引起的晶粒异常长大。
-
-
-
-
-
史建才;
李浩伟
-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2012年中国焦化行业科技大会》
| 2012年
-
摘要:
5.5米捣固焦炉是中国新型捣固焦炉,目前已经占据新建焦炉的主导地位,较之已经发展成熟的JNDK43-99D型焦炉,无论在设备操作还是在加热制度管理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在焦炉投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在短期内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研究意义。笔者提出,要掌握设备性能,提高操作技能;加强捣固装煤操作,保证入炉煤量;抓好无烟装煤新技术,确保正常生产;要制订合理加热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