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剥夺

剥夺

剥夺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0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4篇、专利文献125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法治与社会等; 剥夺的相关文献由6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晓莉、刘冬松、王立平等。

剥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4 占比:59.55%

专利文献>

论文:125 占比:40.45%

总计:309篇

剥夺—发文趋势图

剥夺

-研究学者

  • 李晓莉
  • 刘冬松
  • 王立平
  • 邵立功
  • 黄进
  • 刘远明
  • 刘雪
  • 刘雪梅
  • 彭圳杰
  • 曾鹏宇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昕明; 邱慧; 刘冉阳(摄影)
    • 摘要: 《中国慈善家》∶你如何定义公益乡村?李小云:把优质的公益资源下沉到乡村,同时动员城市精英、公益精英和大量的公益组织从城市到乡村。乡村这片土壤已经被剥夺得骨瘦如柴了,我们不能再剥夺它,要多返还,把更多的利益留在乡村。
    • 摘要: 他原本要当运动员的,可19岁那年,无情的上帝夺去了他健美的双腿。文学成了他活下去的理由,他也为文学的天空增添了瑰丽的云朵!残疾,那可是人生最大的短板啊!上帝可以剥夺史铁生站立的权利,可无法剥夺他爱思考、爱文学的习惯,生命中的长板还在,正是靠这块长板,史铁生创造了文学辉煌。
    • 张炯
    • 摘要: 批判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典命题.资本主义的繁荣以及在经历危机之后继续幸存,是其内在的"抽离"机制在起作用.资本主义积累的秘密在于"剥削",其历史前提是依靠"剥夺"而实现的资本原始积累,包括城市资本对农业生产的剥夺以及全球资本和世界市场对奴隶和移民劳工的剥夺.资本积累从生成到存在之后并没有走向终结,而是在"驱离"机制的作用下,把过剩人口驱逐到资本主义生产之外的边缘空间.只关注抽离的某一种形式无法真正解放那些被抽离所宰制的人,只有建立跨越边界的联盟,通过废除产生剥削、剥夺和驱离共生关系的资本主义矩阵才能彻底根除这种"抽离".
    • 薛楠
    • 摘要: 父母爱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很多时候,父母爱得太深太急,恨不得为孩子铺好一生的道路,却忘记了,宽容过头是纵容,宠爱过头是溺爱。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只懂得照顾自己的感受,不能体谅别人的辛苦,也没有学会爱的能力。家长过多地帮助孩子,实际上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阻碍,剥夺了孩子勇于尝试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去感受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在成长路上犯错的机会。
    • 摘要: 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
    • 王怡颖
    • 摘要: Cooper&Paton(2021)借鉴哈维的"剥夺积累"概念,旨在说明驱逐事件的上升如何代表一种特定于金融资本主义和紧缩政策下的尖锐的剥夺形式,考察驱逐的当代政治经济学。驱逐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金融资本主义的结果,同时还是国家保护和福利取消的直接结果,这也构成紧缩政策的核心特征。因此,Cooper&Paton(2021)通过集中于英国福利改革和家庭债务、风险增长之间的关系,说明国家在紧缩政策下产生的驱逐活动的增长是如何增加债务收回以及直接从家庭债务中获利的执行行业的作用。Cooper&Paton(2021)认为,驱逐和相应的债务收回以及执行经济的增长可以被描述为"收复积累",其中利润不仅通过剥夺产生,而且通过从低收入群体和房产收复和提取债务而产生。Cooper&Paton(2021)以此试图捕捉当代驱逐政治经济的现实问题。
    • 吴小安
    • 摘要: 我们都知道死亡是恶,但是我们能够给出一个理论为这样一种普遍的直觉辩护吗?同时又能够反驳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对死亡不是恶的论证吗?托马斯?内格尔提出了关于死亡之恶的剥夺理论,并对"死亡不是恶"三个论证作出了反驳.但是内格尔的回答本身有两个问题有待进一步回应:首先就是对剥夺理论本身涉及不合法对比的指控,其次是他对死亡不是恶的第三个论证的反驳也有诸多不令人满意之处.利用可能世界这个概念来重新阐述剥夺理论,并证明在这个新的阐述之下,不但可以保有剥夺理论解决之前问题的优点,还可以回应对剥夺理论本身的诘难以及优化对第三个论证的回应.
    • 吴小安
    • 摘要: 我们都知道死亡是恶,但是我们能够给出一个理论为这样一种普遍的直觉辩护吗?同时又能够反驳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对死亡不是恶的论证吗?托马斯·内格尔提出了关于死亡之恶的剥夺理论,并对"死亡不是恶"三个论证作出了反驳。但是内格尔的回答本身有两个问题有待进一步回应:首先就是对剥夺理论本身涉及不合法对比的指控,其次是他对死亡不是恶的第三个论证的反驳也有诸多不令人满意之处。利用可能世界这个概念来重新阐述剥夺理论,并证明在这个新的阐述之下,不但可以保有剥夺理论解决之前问题的优点,还可以回应对剥夺理论本身的诘难以及优化对第三个论证的回应。
    • 言宏; 大面包(图)
    • 摘要: 前几天,朋友抱怨道,儿子“啃老”2年了。这让我愕然。印象中她的儿子从小到大是学霸,也未有过“叛逆”,小到报什么兴趣班,大到大学读什么专业。“他以前很好,谁知道现在会这样。”听完哭诉,我懂了,其实就因为她一手包办了儿子的一切,剥夺了他选择的自由,也剥夺了他对生活的热望。这种现象并不鲜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