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剖胸术

剖胸术

剖胸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19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5356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国临床医学、中国民康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等;剖胸术的相关文献由269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松涛、王群、于涛等。

剖胸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5356 占比:99.89%

总计:105467篇

剖胸术—发文趋势图

剖胸术

-研究学者

  • 徐松涛
  • 王群
  • 于涛
  • 何伟雄
  • 刘彦中
  • 吉庆春
  • 周雁荣
  • 宁雪
  • 宋波
  • 张秋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高劲谋
    • 摘要: 钝性心脏损伤(BCI)是创伤死亡重要原因.损伤类型多样而临床类型各异,心肌挫伤可无特殊表现或仅有心律失常,多见为心动过速;较重者可出现传导阻滞直至心力衰竭.冠状动脉损伤时则可出现心绞痛.心脏震荡多在球类运动员胸部遭撞击后诱发心室纤颤和心搏骤停.心内结构损伤多出现缺氧和心杂音.心脏破裂时多有心脏压塞[影像学发现血和(或)气心包],或为大量血胸伴休克.心包疝则多为突发心源性休克.BCI由于表现多样,因此缺乏统一诊断标准,给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带来困难;尤其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高度警惕、尽早诊断、迅速手术是改善结局的关键.笔者拟就BCI诊断方法,以及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要点予以阐述,目的在于提高钝性心脏损伤的救治成功率.
    • 李斌
    • 摘要: 目的:总结70岁以上高龄剖胸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102例70岁以上高龄剖胸术患者,分析其围术期常见合并症、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102例剖胸术患者,术前拥有合并症率达89%,很多患者合并症达2种以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37%,围术期死亡率3.92%。结论:高龄剖胸术患者具有术前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特点,围术期的正确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 曹志坤
    • 摘要: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切断在剖胸术后胸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2009-2012年我科58例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行常规剖胸术,观察组33例在剖胸术后关胸时行肋间神经切断术,对患者术后3、7、14、21 d疼痛程度进行评估(VAS法),对2组患者术后因镇痛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7、14、21 d自觉疼痛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间神经切断对剖胸术后胸痛的作用明显,且操作简单,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肖琳琳; 唐小军
    • 摘要: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剖胸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合并COPD的剖胸术患者87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同一时期接受剖胸术、不合并COPD的患者256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布地奈德2 mg+氨溴索30 mg,加入20 ml灭菌注射用水中,用超声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4次/d.观察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和术前的动脉血气和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第5日和治疗第8~10日的氧分压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入院时,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用于合并COPD的胸科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手术耐受性.
    • 黄云; 赵夏
    • 摘要: 目的 了解慢性剖胸术后胸痛(CPTP)的发生情况、病因及其治疗.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间于我科进行剖胸手术的142例患者根据切口分为后外侧切口组(PI组)和非后外侧切口组(NPI组).PI组90例,NPI组52例.术后两个月通过语言评价量表评分法(VRS)进行初筛.VRS评分大于1者,随访胸片或CT并使用神经性症状征候的利兹评估(LANSS)对疼痛进行评价,记录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的效果,比较组间的疼痛发生率、神经性疼痛发生率和用药缓解情况.结果 PI组CPTP发生率为45.6%(41/90),NPI组CPTP发生率为61.5%(32/52),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PI组神经性疼痛构成比为29.2%(12/41),NPI组神经性疼痛构成比为65.6%(21/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I组使用NSAID有效者占75.6%(31/41),NPI组使用NSAID有效者占46.9%(15/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剖胸术后发生CPTP时,非后外侧切口患者中,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比例较高;对后外侧切口患者,使用NSAID止痛效果较好.
    • 宋波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剖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剖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48例患者资料,分析其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结果本组48例患者,术前心电图异常者22例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10例(45.5%),年龄≥60岁者2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1例(45.8%),手术操作时间≥4小时30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6例(53.3%),行主动脉弓上或颈部吻合者3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9例(55.9%),术前患有心肺等疾病者11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7例(63.6%),术后有其他一项或多项并发症者17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3例(76.4%),与相应组两两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食管、贲门癌剖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与术前合并症、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等有一定相关性,需要医生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宋波
    •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剖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剖胸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48例患者资料,分析其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结果 本组48例患者,术前心电图异常者22例中术后发生心律失常者10例(45.5%),年龄≥60岁者2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1例(45.8%),手术操作时间≥4小时30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6例(53.3%),行主动脉弓上或颈部吻合者3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9例(55.9%),术前患有心肺等疾病者11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7例(63.6%),术后有其他一项或多项并发症者17例中发生心律失常者13例(76.4%),与相应组两两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食管、贲门癌剖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与术前合并症、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等有一定相关性,需要医生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黄腊梅; 张科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2种拔除尿管方法对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163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9l例采用患者协同拔出尿管,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方法拔出导尿管,比较2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排尿情况.结果 实验组拔尿管后自行排尿成功率及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
    • 何鹏; 陈家宽; 何晓燕; 李淳成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体温对剖胸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0例剖胸病人分为观察组(术中升高体温1°C)和对照组(室温).分别于术前、术终记录体温、出血量、PT、PT%、FIB、APTT,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P<0.01,差异显著.结论:保持外科病人的中心体温在正常或稍高的范围内,可减少血液的丢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