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肋间神经

肋间神经

肋间神经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1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8830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实用疼痛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山东省第九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学术会议等;肋间神经的相关文献由9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阳、梁朝阳、钟世镇等。

肋间神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2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8830 占比:99.60%

总计:79143篇

肋间神经—发文趋势图

肋间神经

-研究学者

  • 刘阳
  • 梁朝阳
  • 钟世镇
  • 颜玲
  • 劳杰
  • 张永恒
  • 张涛
  • 徐达传
  • 李敏
  • 杨绪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定东; 王绍林; 张晶晶; 张鹏; 俞蕾
    • 摘要: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的常见手术入路为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当常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丛神经阻滞时,常出现切口下段(上臂内侧)的镇痛不全,导致切皮和缝皮时的疼痛[1]。即使行锁骨上臂丛下干阻滞或腋路臂丛内侧束阻滞,也常不能解决位于上臂内侧切口下段疼痛。该切口部位的皮肤除了会受到来自臂丛内侧束的臂内侧皮神经的支配外[2],通常还受到肋间臂神经分支的支配[3-4]。肋间臂神经延续自第2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的后支,其于胸小肌外缘后内侧第2—3肋间隙穿出肋间肌[4-5]。因此本研究假设以肋间神经在第2—3肋间隙的穿出位置为中心,行超声引导下高位前锯肌平面肋间臂神经阻滞,并进一步评估该肋间臂神经阻滞方法在肱骨近端骨折经三角肌胸大肌入路ORIF中的应用价值。
    • 万洋; 彭泳涵; 明少雄; 谢飞; 高小峰
    • 摘要: 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发生神经损伤致腹壁假疝并不常见。在此,我们报告患者相隔半年在我院诊治的2例50余岁男性较相似病例。1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性,52岁,以“右肾结石、右肾积水”入院治疗,全身麻醉下行右侧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右侧双J管置入术。术中建立经皮肾通道时取俯卧位,腰部垫高,在超声引导下选取右肾中盏经第十一肋间穿刺入路,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至F22置入通道鞘,肾镜探查见结石,钬激光击碎后冲净,留置F16造瘘管1根。术后第2天拔出右肾造瘘管后无不适,在院期间卧床未发现明显异常,并在术后第4天出院。出院后患者发现站立时右侧腹壁隆起,形似腹壁疝(图1A),隆起突出腹平面约3 cm,半径约10 cm呈类圆形,中心平脐水平面,平卧位时隆起消失,无触痛,质地软。门诊复查计算机断层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图1B),建议随诊观察。术后10月随访,患者述术后半年该腹壁隆起自行消失,无感觉运动障碍。
    • 姜祎(综述); 曲音音(审校)
    • 摘要: 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心胸外科微创手术广泛开展。各类外科手术切口中,胸廓切口是最痛苦的,微创心胸外科手术包括各种小切口开胸直视手术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切口常在胸廓肋间,术后疼痛主要由切口处肋间神经损伤引起,术后胸腔引流管摩擦胸膜、皮肤创口、肋间肌肉或韧带拉伤也会引起疼痛不适,影响患者康复,围术期疼痛管理对麻醉医生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1]。
    • 周岚; 黎鹏; 宋绍永; 李健; 杨建平; 侯永恒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持续肋间神经阻滞对双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双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持续肋间神经阻滞组(CB组)和单次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口服镇痛组(SB组),每组30例。CB组由麻醉科医师于关胸后在胸腔引流管切口处实施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置管,术后接受PCA持续阻滞(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背景剂量4 ml/h,PCA剂量4 ml,锁定时间15 min);SB组于关胸前由外科医师在胸腔镜直视下在切口及其相邻上下两个肋间实施单次肋间神经阻滞(0.5%罗哌卡因,每肋间3 ml),术后口服氨酚曲马多片。记录入PACU后30 min、术后6、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例数。记录胸闷、低氧血症、气胸、切口感染、局麻药毒性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SB组比较,CB组入PACU后30 min、术后6、12、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SB组比较,CB组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胸闷、低氧血症、气胸、皮肤瘙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无一例切口感染和局麻药毒性反应。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持续阻滞可为双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较单次阻滞效果确切,不良反应更少。
    • 邓胜阳; 金卫东; 宫延基
    • 摘要: 手术方式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法,麻醉对乳腺癌手术至关重要,可影响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因此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意义重大。近年来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逐渐应用,其直接作用于一侧的肋间神经而对该侧的胸壁产生麻醉作用[1]。有研究报道将椎旁神经阻滞和全凭麻醉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袁方; 任胜杰; 郎堡
    • 摘要: 肺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目前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且在未来近10年内,在中国肺癌的死亡率将持续升高[1]。早期肺癌首选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2]。胸科手术被认为是术后疼痛最严重的外科手术之一[3]。虽然胸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但术后仍存在较为严重的疼痛,且胸腔镜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率达30%左右[4]。术后疼痛控制不佳会增加肺炎、肺不张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缓术后康复,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5]。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是将局麻药注射至胸椎旁间隙中,胸椎旁间隙包含脊神经背支、交通支和交感神经链以及肋间神经,TPVB可以达到对单侧躯体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交感神经阻滞的效果。本研究旨在评价超声引导下TPVB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莫鹏
    • 摘要: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而且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商界人士、公司白领等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人群更是带状疱疹的好发人群。部分患者发病前可出现发热、乏力、倦怠等类似感冒症状,根据病毒复制传播的途径,一般先出现受累神经部位的疼痛,可表现为间歇性、搏动性疼痛,48~7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受累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出现红斑、丘疱疹、集簇分布的水疱等,沿神经呈单侧带状分布。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肋间神经
    • 赵宇斌; 许超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减轻术后不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根据术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将其分为观察组(保留肋间臂神经)和对照组(不保留肋间臂神经),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上臂感觉障碍等.[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6/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0,P=0.764>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上臂感觉障碍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中对肋间臂神经进行保留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效降低术后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 简春芳; 沈熠; 傅杭祥; 余丽珍
    •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SP)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SP阻滞组(n=30)和肋间神经阻滞组(n=30).ESP阻滞组患者于手术结束时行超声引导下ESP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组患者于关闭胸腔前行胸腔镜下近端肋间神经阻滞,注射药物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患者术后1、4、12、24及48 h时静止及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BMI、手术时间、ASA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肋间神经阻滞组比较,ESP阻滞组患者术后24 h及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少(P均<0.001),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延长(P均<0.001);术后1、4、12、24及48 h时静止及咳嗽时VAS评分均减少(P均<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01).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ESP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均能减轻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ESP阻滞效果更佳.
    • 朱先超; 陈浩浩; 曹鋆
    • 摘要: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中约99%的患者为女性,对女性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会对患者乳房进行完全切除,使得患者因乳房美观的问题而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变化,还会降低术后的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