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制动减速度

制动减速度

制动减速度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矿业工程、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专利文献183687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中国农机监理、煤炭工程、煤炭科学技术等; 制动减速度的相关文献由235位作者贡献,包括吴萌岭、徐进、王雷等。

制动减速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83687 占比:99.95%

总计:183785篇

制动减速度—发文趋势图

制动减速度

-研究学者

  • 吴萌岭
  • 徐进
  • 王雷
  • 田春
  • 赵刚
  • T.塔克伊基
  • 于晓娜
  • 何凯
  • 傅玉阳
  • 冯擎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雷毅; 肖星星; 陈艺梦; 蒋司杨; 李朝
    • 摘要: 为避免车辆连环追尾事故,文章基于路侧固定式采集试验,对车群制动行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致车群发生制动的原因有前方车辆运行状态变化和自车危险预测;车群首车产生制动的主要原因有前车换道和跟车距离过近。车群制动时首车多为轻微制动,前车制动减速度越大,后车驾驶人制动反应越明显。当前车制动灯点亮时,跟车距离和跟车时距越小,后车的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减速度增长时间因驾驶人驾驶风格的不同存有较大差异。
    • 龙岩松; 吕能超; 徐进
    • 摘要: 为得到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纵向加速度特性,在3条城市道路上开展实车驾驶试验,采集车辆在自然驾驶状态下的行驶速度、加速度、节气门开度等运行参数,提取车辆在信号交叉口加/减速过程中纵向加速度的平均值和峰值,获得了车辆纵向加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分析了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联度,并对加速行为中的脚操纵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减速度累积频率曲线整体高于加速度,曲线斜率突变出现在90^(th)~95^(th)分位;加/减速度均呈正偏态分布,减速度偏好值大于加速度偏好值;纵向加速度的峰值与平均值呈线性相关关系;速度较低时,减速度随速度增大而增大,而在车速达到15 km/h后随速度增大而减小;加速度先随速度增大而增大,在车速达到10 km/h后随速度增大而逐渐减小;85^(th)分位脚操纵频率为4.3次/100 m,期望速度与驱动频率呈负相关关系。
    • 苏辉; 王震武; 王毅; 王刚
    • 摘要: 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最为关键的装置,因此车辆制动系统的基本要求就是:无论车辆在任何车速、载荷、高低附着系数路面以及何等气候等条件下,都能够确保驾驶员在制动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车辆平稳、迅速的减速,直至停车。1摩托车制动系统的特征a)由于摩托车的轮距较短,所以摩托车的质心位置相比汽车要高。制动时,由于车辆质心的位置向前移,使前轮载荷增加、后轮载荷减小,随着制动减速度的逐渐变大,载荷的变化幅度也随之越大。所以,前轮需要更大的制动力才能平稳的停车,这也是摩托车前轮制动效果相比后轮制动效果好的原因。
    • 刘云鹏; 关志伟; 杜峰; 陈强; 张绅; 王铎
    • 摘要: 为减少车辆追尾事故的发生,利用驾驶模拟器采集驾驶员数据,分析不同车速下的预计碰撞时间阈值。当车辆到达设定的两倍预计碰撞时间阈值时给予警示,若驾驶员始终不介入,到达预计碰撞时间阈值的1.5倍后启动制动提醒,到达预计碰撞时间阈值后会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输出不同的期望制动减速度。与传统自动紧急制动控制策略做对比,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策略,与CarSim进行联合仿真,最后使用快速控制原型测试平台进行试验验证,结合仿真实验结果分析得出,文章中提出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策略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减速度及制动完成后的车距更小,驾驶员的舒适性更好。
    • 门育鹏; 杨慧敏; 戴君
    • 摘要: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响应时间作为商用车制动系统两项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车辆行车安全.本文通过对某款8×8车型的制动减速度与制动响应时间进行匹配设计、测试分析及设计优化,最终使制动减速度达到理想状态,制动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制动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 毛云飞; 张锋刚
    • 摘要: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增加。在许多事故中,事故发生时的车辆速度通常成为识别事故的主要依据。如果在事故期间车辆的姿势形态和运动方向没有突然改变,则可以使用运动学基于事故现场留下的轨迹或空间位置的关系来确定车辆的速度作为物证。使用制动阻力拖印来计算车速是一种在道路事故中确定车速的广泛使用的方式。
    • 贾常明
    • 摘要: 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有时利用刹车轮胎痕迹长度估算车辆制动初速度,需要知道车辆制动减速度,一般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测量,近几年来有人提出可用现场视频进行测量,该方法的测量效果如何,拟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实验进行探讨.使用小型乘用车进行紧急制动试验,用便携式性能测试仪采集制动减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同时在试验车辆侧面放置摄像机录制车辆制动过程影像来测量制动减速度.理论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只有在制动减速度与时间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和视频方法测量车速误差较小的条件下,用视频方法测量的制动减速度与便携式性能测试仪测量的充分发出平均减速度差异才较小.所以,使用视频方法测量车辆制动减速度时要注意视频条件,仔细分析测量数据,慎重使用.
    • 陶应超
    • 摘要: 为了提升终端客户对已购汽车各项性能的满意度,汽车主机厂一般会在新开发产品批量生产前对整车进行商品性评价,结合横评的竞品和标杆车型整体情况,尽可能发现问题并及时优化设计,避免问题流入市场引起客户抱怨.因此,文章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依据不同车速、天气情况及路况对制动性能开展横评,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汽车商品性之制动性能横评规范,为日常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 李磊
    • 摘要: 结合某公路工程,提出轮胎压路机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因起步加速及制动减速等操作对沥青混凝土铺层造成惯性负载影响,进而影响铺层碾压施工质量,为此分别结合爬坡加速和下坡制动两种极端工况,对轮胎压路机受力过程进行分析,并对两种极端工况下轮胎压路机起步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最大值进行推算,将实际起步加速度和制动减速度取值控制在最大值范围内,以此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施工质量.
    • 王思棋; 潘存书; 张河山; 徐进
    • 摘要: 为明确山区道路中减速带布设对车辆运行的影响,选择在重庆市主城区江南立交开展减速带布设区域的实车试验,采集了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等数据,以此分析试验路段的运行特征.结果表明:①速度分布带宽在减速带两侧各40 m左右达到极小值,在减速带位置速度带宽出现反弹,表明在减速带布设位置车辆运行速度差异较大,容易产生追尾风险;②减速带对驾驶员的速度选择行为有较强的约束力,且2个减速带相隔越近对速度选择行为的约束作用越强,减速效果更好;③通过减速带之前的初速度越大,所需的减速长度越长,应越早采取减速措施;85th百分位减速长度值和加速长度值分别为225,212 m;④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的加速度、减速度与制动初速度、加速前初速度的大小密切相关;道路环境越复杂,车辆通过减速带时减速度与加速度曲线的差异性越显著;⑤减速带对车辆的速度折减率上限可达0.9,下限随初始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