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布区

分布区

分布区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52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动物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3192篇;相关期刊346种,包括致富天地、中国国家地理、西北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2008年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学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等;分布区的相关文献由100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一之、卢向东、缪绅裕等。

分布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3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3192 占比:99.62%

总计:133701篇

分布区—发文趋势图

分布区

-研究学者

  • 赵一之
  • 卢向东
  • 缪绅裕
  • 陶文琴
  • 黄华章
  • 周睿
  • 孙海义
  • 戴文坛
  • 田家龙
  • 蒋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美芳
    • 摘要: 宁夏西吉火石寨丹霞地貌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分布区,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被誉为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它矗立在大西北黄土高原之上,犹如一片片红色彩霞飘落飞舞,又如同一团团赤色火焰在燃烧,构成了一幅秀美、壮观的天然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 王凤昆; 李艳; 姜广顺
    • 摘要: 了解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历史分布和数量动态对加速虎栖息地连通,恢复历史分布区,促进中俄共同保护野生东北虎集合种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世纪初期,东北虎曾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朝鲜半岛、中国长白山脉和松花江流域,数量近3000只。猎捕和栖息地丧失导致东北虎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40年代,远东地区东北虎数量仅剩锡霍特山脉中部的20~30只。20世纪中期以后,苏联政府采取了东北虎禁猎、禁捕令、扩大保护地和边境管控等综合保护措施,解除了东北虎的濒危状态,促进了种群复苏和分布区扩大。2015年俄罗斯东北虎种群数量恢复到523~540只,呈现稳步向中俄边境扩展之势。俄罗斯在原生态完好、食物丰富和人为干扰少的东北虎西北历史分布区,将野外救助的幼虎野化放归大自然,建立了稳定的东北虎小型种群,这项试验对于拓展大型猫科动物种群分布区具有重要国际意义。21世纪初,东北虎在中国总数减少到十余只。2017年,中国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通过整合自然保护地,东北虎处境开始好转,种群恢复刚刚走出低谷,呈现增长态势,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一方面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畅通跨界生态廊道,加快边境区东北虎向中方迁徙扩散,壮大中国东北虎繁殖种群;另一方面实施东北虎野化放归计划,突破幼虎野化训练技术瓶颈,在历史分布区创建新的东北虎野外繁殖种群。
    • 陶文琴; 罗宇谦; 陈涛; 郑艳; 黄华章; 缪绅裕
    • 摘要: 通过文献考证及部分产地的野外考察,对中国特有的虎颜花属(Tigridiopalma C.Chen)植物的分类学地位和应用价值、产地与生境、濒危原因及保护建议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自1931年在广东信宜首次采到标本和1979年命名虎颜花(T.magnifica C.Chen)、成立虎颜花属以来,至今分别有90年和42年的历史,其分布区范围从最初的广东信宜、阳春等地,扩展到广东高州市,乃至广西金秀县、贵州黎平县、印江县等地,基本位于粤西或更西北;新近有学者在粤东龙门发现虎颜花属新种——无翅虎颜花(T.exalata S.J.Zeng,Y.C.Xu&D.F.Cui),其野生种群略大于粤西的虎颜花.虎颜花属植物濒危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人为干扰和破坏是主因.对其资源的保护应加强宣传教育、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自然回归等.
    • 易南
    • 摘要: 提起大熊猫,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四川。其实,除了四川,陕西秦岭也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全世界唯一一只棕色大熊猫“七仔”便生活在这里。宝宝,一起来看看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有什么区别吧!
    • 刘明星; 陈星; 侯星羽; 黎运喜; 蒋文龙; 杨孔; 李晟; 官天培
    • 摘要: 岩羊(Pseudois nayaur)是青藏高原常见的食草动物,但对边缘分布区的种群了解较少.2018年6月到2019年8月,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岩羊的集群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记录到岩羊1 921群次,共计6 623只次.按照性别和年龄组,可将岩羊集群划分为混合群、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雌性群.研究观察到的最大岩羊集群为23只,最小为独羊(独雄或独雌),集群的平均个体数量为(3.45±2.16)只,以小群为主,种群大小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岩羊集群结构和季节波动特征主要有:(1)混合群最常见,占45.3%,其次依次为母仔群、雄性群、独雄、独雌和雌性群;(2)岩羊集群结构季节波动显著,春季以雄性群(29.5%)和独雄(22.6%)为主,夏季、秋季和冬季主要为混合群(58.5%,41.8%,36.7%)和母仔群(21.4%,24.7%,18.6%);(3)各集群类型在季节间的相对优势存在差异,例如混合群在夏季的优势显著,但母仔群在各季节的优势则无显著差异.依据全年数据,我们认为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栖息地特征以及岩羊自身生命周期可能是影响岩羊集群大小、集群类型季节波动的主要因素.
    • 陈美思
    • 摘要: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夹竹桃科植物区系组成与分布区类型.[方法]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研究夹竹桃科的历史地理起源及最新的发现;根据中国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分析我国夹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的区系组成及分布区类型.[结果]从属的层次上,夹竹桃科表现出典型的热带性质,具有9个分布区类型6个变型,以热带亚洲分布型为主,共有12属,占总属数的21.1%.[结论]该研究可为广东地区夹竹桃科植物种质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蒋勇(文/摄影); 朱大海; 贾国清; 王宇; 谢淑强
    • 摘要: 杜鹃花是中国高山三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著名园林物种,有着绚丽的花色和雍容的形态。中国是世界杜鹃花最主要的分布区,而四川的分布种类尤为丰富,其中贡嘎山是世界范围内杜鹃花属植物自然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是世界杜鹃花属植物最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
    • 徐春阳; 刘秀嶶; 贺春玲; 高洁; 彭艳琼
    • 摘要: [目的]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改变、人类活动加剧等正威胁着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及分布;蜜蜂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传粉昆虫类群,对气候、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本研究以重要的传粉昆虫大蜜蜂Apis dorsata为对象,探讨全球变化格局下其潜在适生区变化以及影响其分布的关键因子.[方法]通过文献、馆藏和野外调查系统收集了全球范围内大蜜蜂的物种分布数据,使用13个环境变量通过MaxEnt模型模拟了大蜜蜂当前的潜在适生区;使用9个气候变量并结合公共地球系统模型(CCSM4)模拟了大蜜蜂过去、当前和未来的潜在适生区.[结果]AUC比率显示MaxEnt模型对大蜜蜂的潜在适生区模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大蜜蜂的中高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湿润的热带雨林、热带季节性雨林和低地雨林.人类影响、温度季节性变化、等温性、最冷季均温和海拔是影响大蜜蜂潜在适生区的5个最主要因子;在人类影响下大蜜蜂的潜在适生区向山区和连片的湿润常绿森林区收缩,中高潜在适生区显著减少且呈破碎化趋势.基于9个气候变量和CCSM4气候模型对过去、当前和未来的模拟结果显示:在过去的末次冰盛期,东南亚地区可能是大蜜蜂的避难所;在未来,广布于热带地区的大蜜蜂适生区与当前的相近,且部分地区适生指数升高.[结论]基于气候的模拟结果显示大蜜蜂能积极应对未来气候变暖,但随人类活动的加剧及全球气候变化,大蜜蜂仍然面临较大的威胁,需要加强其在南亚和东南亚的中高潜在适生区的重视和保护.
    • 周荣志; 郑玄; 杨莹芳
    • 摘要: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与金属冶炼对于铁矿资源的需求,以金岭杂岩体作为地质勘查工作与找矿工程的研究对象,对分布区深部富铁矿资源潜力及找矿标志展开研究.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可知,在1.0:5.0×104的航磁等值线上,西北方向出现伴生矿体磁场异常现象,异常现象变化梯度较大,且矿体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有理由认为金岭杂岩体内赋存较为丰富的铁矿资源.在掌握区域赋存矿产资源基本情况后,结合重磁技术,进行成矿区域地形形态变化趋势分析,发现成矿区域地质变化可揭示找矿方向,通过电极率变化可映射矿带成矿标志,可将此作为金岭杂岩体内铁矿找矿的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